張瀟接過弓箭,略著向前走了兩步來,半跪在地,信手提弓,搭箭而起來……
代郡的將士們,看著太子十分嫺熟的搭箭,且箭矢微向上挑,似是與他們常規(guī)射箭一般無二,就心中疑惑著:難道太子真的是隱藏的高手?
太子搭箭半跪在地,而在場的將士看到太子,持著彎弓久久不見射出,就紛紛在下面議論不休:
“那太子殿下,彎弓搭箭,怎麼還不放?”
“莫不是要等到那鷹抓住狡兔之際?”
“噓,別說了,莫讓太子殿下分神!”
…………
而站在太子殿下身後衛(wèi)賈、樂乘也是對於太子今日此舉頗有怨言,當(dāng)著將士的面前彎弓射大雕,若是一箭衝雲(yún)霄,射中大雕,則是皆大歡喜;但若是稍有意外,那可是顏面盡失……
張瀟的目光一直看著天空上俯衝下來的大雕,在大學(xué)時,他就曾經(jīng)參加過學(xué)校的箭術(shù)社團(tuán),更是隨著同學(xué)們在附近的山林中打野!因此今日見到,大雕搏兔他不免有些手癢起來,直接問著將士要了弓箭就衝上前來!
當(dāng)他上來時,拉開弓弦時,才發(fā)覺自己想的理所當(dāng)然來了,若是放在平時,射中或是不射中都是無傷大雅之事,而今日,當(dāng)著代郡將士的面前,就沒有那麼的簡單了。
張瀟就在大雕張開利爪抓住狡兔,準(zhǔn)備提著飛起之際,張瀟滿力引開弓弦,大聲喝道:“給本太子開……”
尚在下面看著太子的衆(zhòng)人,聽的“嗖”的一聲,令箭脫離弓弦,直奔大雕方向而去,就在衆(zhòng)人看箭是否射中之際,卻又聽到“啪”的一聲,從太子處傳來,而遠(yuǎn)方也是應(yīng)聲傳來了“嗚……”的一聲……
循聲而看及太子的衛(wèi)賈,這纔看到太子手中所持引的弓,竟是生生的被拉斷了!衛(wèi)賈忙的上前,急切的詢問道:“太子殿下,身體有恙否?”
等到衛(wèi)賈的話問出,樂乘、虞信也才明白過來,忙的上前圍著問了起來,而竟是直接的忽略了太子的箭術(shù)是否一擊得中!
張瀟正要將他們推開,看看自己的箭術(shù)如何,卻是此刻聽到場地內(nèi)將士們山呼海嘯般的呼聲來:“太子威武……”
聽到在場將士的山喊,樂乘等人初以爲(wèi)是太子引勁拉斷弓弦所造成的震驚,直到滕嬰一溜煙的跑過來激動的喊道:“中了,中了,太子一箭擊中……”
張瀟剛纔用力之後,扯斷了弓弦,但是絃線並未傷及到他,此刻他也是想看看剛纔的那一箭效果來!而這時,圍著的衆(zhòng)人也才分散開來了,遠(yuǎn)望向土坡之處:
白色的箭羽微隨著清風(fēng)歲擺,而通體透黑的大雕與著茵茵綠草地格格不入,讓人一眼就看了出來,令箭正中大雕,箭主沉浮!而山坡的高處,人們還能隱隱約約的看著將要逃遁而走的白兔!
直到此刻,太子身旁一行人才對張瀟祝賀道:“太子凌空一箭,直中大雕,真是有著更羸在世之風(fēng)!”
張瀟剛纔射箭時就一直琢磨著,若是要一箭擊不中時該是作何打算,而隨著他臂力漸漸拉開弓時,他就記上心來,因此射箭之時他就留了個後手!
在他用力將弓弦拉至最滿,將著箭射出後,就繼續(xù)加大臂力,直至“啪”的一聲,勁弓終不堪張瀟的折騰,竟生生的拉折了……
張瀟此刻笑看著衆(zhòng)人道:“射鵰引弓塞外奔馳,笑傲此生無厭倦!丹今日拾彎弓,射大雕,人生如此,夫復(fù)何求?”
聽到太子如此誇張的讚歎著這裡甲士的生活,樂乘忙的上前回道:“若太子不吝將帳鄙陋,但可多留住幾日,代郡將士莫不欣喜異常!”
爲(wèi)了印證自己的話來,樂乘更是看著在場的將士來。而幾日接觸下來,太子弓馬諳熟,今日更是草地上彎弓射大雕,亂世之中,強(qiáng)武爲(wèi)上。憧憬強(qiáng)者的嚮往之心做崇下,隨著樂乘的一手召喚,立馬傳來了海嘯般的喊聲:“太子,太子,太子……”
張瀟微笑著騎上馬來,對著場內(nèi)人道:“諸位盛情難卻,但丹卻是深有要事,等到丹處理之後諸等事宜,再來此地,與爾等同銷萬古愁!”
太子的話語剛落,在場的將士紛紛“嚎”聲傳來,張瀟看著在場衆(zhòng)人道:“天下無著不散的酒宴,我們還要趕回郡治內(nèi),還有別的事要處理……”
樂乘自是與裨將司馬茄言說一番,才匆匆的追隨著太子離去……
而北地之中的介若,自是上次在林縣附近的壇院內(nèi)與張瀟等人一面而別後,就自身獨(dú)自仗劍行走於北地諸郡之中!
這些時日的巡查下來,最讓介若欣喜的莫過於在代郡中所用到的邯鄲紙了!書寫方便,易於攜帶,還不易被墨水所蘸,造成字跡混亂!介若極爲(wèi)驚奇是何人所爲(wèi),幾番打聽下來竟是聽說是一個張瀟的士子,心中暗暗稱奇之後,驀的生出要前往邯鄲一見的衝動!
而除此之外,介若自是不忘師命,仍是片刻不停息的在諸郡中逢人打探可否有著異像而現(xiàn)?這一打聽不要緊,收到的盡是歌功頌德太子的事蹟來!介若身爲(wèi)鳳舞門的聖女,今番出門來執(zhí)行師命來尚屬首次,因此更是對於太子的事蹟細(xì)細(xì)詢問,逐一的記錄在案!
先是不覺爲(wèi)然,欲往後來,褒貶不一的評價讓著介若是不是的緊蹙眉頭,這太子到底是什麼一個人呢?
一會兒有人對他大加讚揚(yáng),稱他修改河道一事,據(jù)理力爭,並言及出:功在當(dāng)代,利在千秋的話來;而另一方面,就是對太子以前的事情也傳入介若的耳中,一時之間,介若也是無從判斷!
介若自幼就生活在人跡罕至的蜀山內(nèi),因此她所接受的思想就是她師傅對她言及的:好人就是好人,壞人就是壞人!所以,在她一貫的思想下,從未有著像著趙國太子這樣般的矛盾者,好與壞並存著……
因此,在北地諸郡遵循師命的介若,此刻的思想上矛盾異常,甚至還動搖著要去邯鄲親眼一見太子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