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緊張,光頭卻老神在在,這事早就說好了的,也不用像其他人一樣緊張。
林風的關子賣完,繼續說道:“我本人將不在軍事委員會擔任任何職務!”
軍事委員會對林風來說完全是個累贅,讓他一天到晚去管理華夏這么龐大國家的軍事,那還不如讓母豬上樹,魚兒上岸,這貨最喜歡有事說兩句,沒事懶得搭理,何況即便林風不擔任任何職務,林風說出來的話還有人能忽視嗎?
“軍事結構初步如此設置,各位可以舉手表決,如果通過,我們再進行下一項議題。”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是不是應該舉手,這樣設置確實對國家有利,可是對自己就不利了,所有的軍隊都歸軍事委員會,槍口對外,以后拿什么安身立命?
“這委員長和副委員長、委員由誰擔任?”場下有個人問了一句。
“你們是不是覺得這軍事委員會的職位權力很大?”林風反問一句。
廢話,槍桿子才是硬道理,管著幾百萬正規軍、警察、民兵,那跟皇帝有啥區別,想咋干就咋干,誰不聽話老子派民兵都能揍他。
“其實在我看來,軍事委員會是個苦差事,管理數百萬國防軍、警察,以及千萬計的民兵,即便只是負責制定規劃、作出決策,也是非常勞累的事情,而且作為軍人,將不能參與國內政治,不能干涉地方。軍事委員會的委員長及委員也是有任期的,每五年一任,不能連任,不能再任,到期換人,從此不得再擔任原職務。”
“至于軍事委員會的人選,副委員長和委員為現役軍人,由軍方提名,委員長委任產生,負責軍隊的實際管理,而委員長則不能為現役軍人,由國家元首擔任,其職責為依照國內外局勢,向軍隊提出發展方向、增減兵員、發布戰爭、救災命令。”
“其余如對國內用兵、鎮壓等任務將不得由國防軍完成,所有對內武裝任務由警察部執行。”
“林將軍,你這說的只是軍隊改組,這軍隊的裝備、經費如何解決?”又有人提出疑問。
林風回答道:“軍隊的經費由政府負責,政府要平衡國內發展和軍事發展,軍方與政府協商經費預算,如果政府覺得不需要軍隊,能保證國家安全,那就是沒有一個軍人也行,當然這在現階段是不可能發生的,除非全球一統!”
“在政府無法提供充足的經費之前,可以發行債券,我本人會收購所有沒被購買的債券,保證國家經費充足。軍方有了經費,可以向國內外發出裝備訂單,當然最好是國內,因為后面我會大力發展國內輕重工業,保證武器裝備的質量及數量。”
剛解釋完,又有人提問:“軍事委員會的委員長由國家元首擔任,可是前面說軍事委員會五年一任,那么國家元首是不是也是五年一任,如果國家元首也是五年一任,那么怎么保證政策的連貫性?”
林風回答道:“國家元首自然也是五年一任,同樣一生只能擔任一任,現階段則由在座的諸位負責選舉。國家元首代表國家出訪、派遣駐外使節、接受外國使節、對外宣戰、媾和以及締結條約,簽發法律和命令,督促行政院執行政策。”
“而國家政策不是由國家元首制定,目前是由在座的諸位商討制定,由行政院負責執行,國家元首如果對行政院不信任,可以提出不信任案,由諸位商討是否通過,但是國家元首沒有直接罷免行政院官員的權利。”
“因為目前國民素質的原因,所以諸多權利必須由諸位來行駛,但是等到國民素質提高,將設立全體國民代表會議,國家元首、行政院院長、立法院院長、司法院院長、國民代表會議議長、政策的制定、發起戰爭等將由國民代表會議商討投票決定。”
“但是在戰爭期間,國家元首的任期將延續到戰爭結束,當轉入戰時狀態時,國民代表會議的權利將被集中于以國家元首為首的戰時最高軍政機關,一直延續到戰爭結束。”
林風停下了發言,等待大家消化,卻馬上有人提問:“那什么時候設立全體國民代表會議?設立全體國民代表會議之后,我們的職務是什么?”
這個問題問的就是,什么時候咱們這些人的權利要交出去,交了權利,咱們是不是就都得當愚公去了。
林風繼續解釋:“這就要提到教育,我的打算是,全國實行義務教育,從最小六歲的兒童入學直到學業結束,將由國家提供教育資源。學習階段為小學六年、中學六年,這十二年將不設置障礙,任何國民皆可以入學學習。”
“一個人從六歲入學,學習十二年后便已經到了十八歲,已經成為一個成年男子,其基本的思想已經成型,基礎知識也基本已經學習完畢,所以在第一批完成十二年學業的人畢業,將設立全體國民代表會議,而各位將進入國務顧問院,供國家元首、行政院等咨詢國務處理辦法。”
“在中學之上,設置大學四年,中學生需要經過考試方可進入大學學習,但是依然是免費教育,大學是一個人選擇未來道路的地方,因為十二年的基礎知識之后,大學要分門分類的進行學習,比如學習外交、學習軍事、學習國學、學習繪畫、學習地理、學習機械等等。”
“大學四年結束后,學生可以選擇結束學業,也可以選擇考入各個科學院、研究所、實驗室等機構跟隨專家進行深造,這一階段的學業時間不定,為有償學習,各機構需要支付學子工資,學子則充當專家助手一邊工作一邊學習。”
林風長篇大論一講,下面已經快炸鍋了,這得多少錢,說句不好聽的話,就算不賠償庚子賠款,再加上每年的財政收入,也不夠去填全國的教育支出。
這時候中國的人口尚未進行現代化的普查,1911年要進行人口普查,恰逢清政府被推翻,這次人口普查并沒有完成,而從清末到此時已經幾十年,對全國人口的數量一直是四萬萬五千萬同胞的口號,或者干脆就說四萬萬,即便算四萬萬,也就是四億人口,這里面哪怕算四分之一,也有一億的學生,要建多少學校,要請多少先生,要印刷購買多少教材,這錢海了去了!
而且,即便你有錢,能夠建學校,能夠提供教材,你也請不到那么多先生,當時按照最好的估算,全國文盲率至少是百分之八十以上,也就是識字的人最多不到八千萬。注意,這只是識字,當先生不能只認識幾個字就行了吧,肚子里沒墨水教兩天就廢了。
而這樣只認識一些基本漢字的人在這八千萬里面占了絕大多數,就算這些人能教小學六年,這中學、大學怎么辦,上哪里找那么多的高等知識分子。當然如果說教國學,或許還能找不少大師出來,可這什么地理、機械之類的,能湊出一兩所大學的大師就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