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最后一課
“各位同學們,今天我來給大家上一趟詩歌賞析課,賞析一下老師最近發(fā)現的一首詩歌!”站在講臺上,汪潤絲毫沒有了昨晚在床上的那股紅暈,而是依然維持著她那淡然的,宛若仙子一般的氣場和模樣,對著臺下的學生們上課。
相對于臺上的淡然,臺下可就熱鬧多了,原本只能夠容納一個班,20名學生左右的教室,此時卻足足塞進了將近100人。
因為除了本身上課的學生之外,還有其他大量的文院的學生想盡一切辦法地擠進來旁聽。而這些學生可都不是普通人,各個都是簽約作者。
其中甚至還不乏已經進入了官銜的簽約作者,在放在景清市,那都是絕對的高層戰(zhàn)力了,但是此刻,他們都乖乖的坐在下面當學生。
這里面雖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汪潤的顏值相當的能打,但更重要的是,汪潤的文學賞析課確實非常的有用,許多官銜級別的簽約作者,都在上了她的課之后有所進步,文筆變得好看了不少,讀者人數也有了上升,這些都是實打實的進步,自然就引來了很多簽約作者的關注,想方設法的擠進來聽講。
忽的,教室里面引發(fā)了一陣騷動,因為有一個30歲左右的男人走了進來,而看到這個男人,許多人臉上都露出驚異的表情,似乎沒想到這個人也會出現。
“你是……”看到教室里面的騷動,汪潤也有些驚訝的看著這個忽然出現的男人。
“汪老師你不用在意我的身份,我今天就是一個普通的學員來聽講的!”這個男人帶著溫雅的笑容說道,一幅和藹可親的模樣。
“所以……你到底是誰?”汪潤有些茫然的反問,讓男人的表情頓時有些尷尬,似乎沒有想過汪潤居然不認識自己身份的事情,于是只能無奈的開口道“再下李三笑。”
“李三笑,居然是他!”聽到這個名字,臺下的一個簽約作者驚呼道。
“喂,伱不要說出這種我小說里面的標準路人背景板臺詞好嘛?”旁邊的另一個作者朋友無奈的吐槽道。
“咳咳,好吧,不過想不到這個人居然就是李三笑,那個寫出了《狂之神》的作者!”這位同學感嘆道。
“什么,他就是狂之神的作者?就是一個一書入官銜,二書入圣銜的存在!”
“還沒有入圣銜吧,但也快了,據說他的《狂之神》即將進入最后的巔峰章節(jié),主角要沖擊主神之位,而所有的對手則陰謀在這一刻對他進行斬殺,等到這一段劇情高潮爆發(fā)的時候,也就是他借著沖擊進入圣銜的時候了!”
“靠,要是真讓他成功了,那他就是最近50年里面年紀最小的圣銜了吧,這才剛剛三十出頭呀!”眾人紛紛感嘆道,原來這位李三笑,就是最近極為火熱的《狂之神》的作者,一本書就要直接沖擊圣銜的猛人。
“你好!”聽到李三笑的身份,汪潤也沒有過多的表情變化,畢竟曾經都有圣銜的作者來聽她上課,更別說這個還沒有進入圣銜的李三笑了。
“今天我要帶大家賞析的是這首名叫《觀滄海》的詩歌,他的作者稱它為樂府詩,我先給大家念一遍!”汪潤一邊將觀滄海投影到了身后的電子屏幕上面,一邊用富有感情的聲音,將整首詩給念了出來。
“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
不得不承認,汪潤在詩歌上的造詣確實是極高的,再加上她已經通讀了三國演義,知曉了曹操在寫這首詩時候的心境,所以在誦讀的時候,已經完全融入了她自己的感情。
同時,相信很多人都有一種體會,那就是當自己看到一首古詩的時候,哪怕根本不知道這首古詩背后有怎樣的故事,甚至有些生僻的典故也看不懂。
可是當讀到“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就能夠本能的感覺到英雄早逝的那種悲涼。
再讀到“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時候,就能夠感覺到那種“無可奈何春去也”的無奈。
再讀“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時,也能夠感受到那股沖天而起的豪邁,這就是古詩詞特有的魅力,只要是能夠熟練的掌握漢語的人,都能夠通過古詩詞感受到一股難以言喻的心靈震動。
所以當汪潤對著教室里面的眾人念出這首《觀滄海》的詩歌的時候,哪怕眾人從來沒有看過三國演義,甚至也看不懂里面的很多詞語,比如碣石是什么,竦峙又是什么鬼,可是當日月與星漢齊出的時候,那種仿佛看到整個星空從大海里面一躍而起的震撼,依然讓眾人的心臟都在不斷的跳動。
汪潤之前也給他們分享過許多經典的詩歌,但從來沒有一首詩歌能像現在這樣,讓他們震撼不已。
而接下來汪潤開始給他們逐一分析每一句的含義,解釋說這一位將軍,率領軍隊抵達了大海的邊界,望著那一望無際的大海所迸發(fā)出來的豪邁之情等等。
汪潤的文學水平確實極高,一首觀滄海被她說的牽動了現場無數人的情緒,以至于最后,整個房間里面的空氣似乎都在震動。
“文脈鳴條!”不少作者忽然驚呼道,原來房間里面的空氣真的在震動,而原因就是因為現在的簽約作者們體內的閱文之力,開始同時共振,最終產生了文脈鳴條的現象。
“這不是簽約作者共戰(zhàn)的時候才會發(fā)生的現象嗎?怎么在課堂上發(fā)生了!”有作者驚呼道。
“除非這首詩同時牽動了所有人的情緒,讓所有人的情緒都處在同一個點上,從而同時振動所有人的閱文之力,從而引發(fā)文脈鳴條!!”有一位見多識廣的老作者沉聲道。
“一首詩就能引發(fā)文脈鳴條嗎?這也太扯淡了!”不少作者覺得不可思議,但現實就是文脈鳴條這樣難得一見的情況,居然真的發(fā)生了。
現場有作者立刻起身,開始向文院的高層匯報這件事情,而汪潤也感覺到情況的不對勁,立刻停下了講課,然后開口道“諸位同學們,非常感謝大家來聽我的最后一堂課。”
“什么?”學生們還沒有從剛才發(fā)生的文脈鳴條的現象中反應過來,卻又聽到了一個震撼的消息。
“老師,您這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做最后一堂課?”有學生激動的問道。
“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汪潤平靜的說道“老師一直都告訴過你,老師最大的夢想就是能夠追尋到詩歌的極致。”
“曾經老師狂妄的認為自己已經到達了詩歌的極致,前方已經無路可尋了。但是就在前幾天,老師才明白了自己的淺薄,同時也明白了詩歌真正的極致在哪里,以及自己該前進的方向。”
“老師已經向學校提交了離職申請,所以接下來老師要離開課堂,前往能夠進一步學習詩歌的地方,直到老師也能夠寫出像觀滄海這樣的詩歌為止!”
“謝謝同學們這些日子對老師的支持和肯定,謝謝你們!”汪潤對著所有學生們深深的鞠了個躬,然后就頭也不回的離開了教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