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輝的動作還是很快的,第二天就把飛空航天的老闆宋明宇請到了未來科技。
郭遠對宋明宇和他的飛空航天也是很感興趣的,在王輝和宋明宇敲定了基本合作事宜後,郭遠讓王輝把宋明宇帶到了他的辦公室。
宋明宇的資料郭遠已經看過了,他今年39歲,是麻省理工物理專業的博士,畢業後在SpaceX工作過,還參與過星鏈的部分發射。
宋明宇顯然也是對郭遠有一些瞭解的,兩人見面一番商業互吹後,郭遠笑著問道:“宋總,你在SpaceX工作做過,還參與過星鏈的發射。
星鏈推進這麼多年了,連年虧損,你覺得這個項目能盈利嗎?”
“郭總,星鏈其實是沒有虧損的,現在很多人說馬斯克創造的火箭發射能力,明顯超出了現有的全世界衛星市場規模。
所以馬斯克只能用星鏈衛星填滿剩下的火箭空間,是創造需求來緩解過剩,而星鏈本身不賺錢,用戶少,付費不足,是一個必然虧損項目,但這只是外行人看不懂的論調罷了。”
“是嗎?可據我所知,星鏈目前有40多萬用戶,每臺終端599美元,月租110美元,這麼算下來一年服務費才5億多,算上終端也不到7億。
而星鏈全部建設費用要差不多300億美元,回款要半個世紀。
考慮到衛星設計壽命只有5年,每年都要更新幾十億美元的衛星才能維持運行,星鏈怎麼看都是個賠本生意吧?”郭遠笑著問道。
“郭總的數據沒錯,但現在算出來虧損,是用剛剛啓動的營業收入減去全部航天發射費用。
初期建設花不了那麼多錢,隨著時間推移,營業收入會上升,而發射費用還能明顯下降。
星鏈現在的40多萬用戶看著不多,但漲勢很猛,有一大半用戶是2022年上半年新註冊的。
只算髮達國家,星鏈潛在用戶起碼就有幾百萬,可以貢獻每年50億美元左右的現金流,基本覆蓋星鏈的更新成本。
而據我所知,星鏈下一步的目標是進軍第三世界,開發下沉市場。
現在世界上還有70%的陸地沒有被互聯網覆蓋,30億人用不上互聯網。如果用地面骨幹網去覆蓋這些地區,就算居民能支付成本,也要幾十年才能全面建成基礎設施。
星鏈服務全面鋪開之後,很多第三世界國家立刻就可以全國上網,這很可能會導致窮國放棄地面網規劃,完全依賴星鏈,到時候星鏈就不存在虧本的現象了。
同時星鏈還和特斯拉有一定的綁定,總之星鏈後續發展下去是不太可能虧本的。”
郭遠剛剛的問題是一個簡單的小試探,宋明宇的答案和01給出的分析有80%以上的相似,這說明這個人還是很有能力的。
那後面就能繼續聊下去了。
“宋總,聽說貴公司在搞液體火箭?”
宋明宇點了點頭。
“爲什麼直接搞液體火箭?”
“郭總航天工業的特徵是成本高,產業升級快。
理想的狀態應該是現役型號要儘量標準化,搞流水線生產;而正在研製的型號要大膽嘗試,探索新技術。
這時候去研究固體火箭只是爲了騙投資,我是不會做這種事情的。”宋明宇毫不猶豫的回答道。
“那按宋總你的想法,國內的可回收火箭應該怎麼發展呢?”
“上頭怎麼操作我不好多說,但我們民營企業,我覺得應該走簡而精的路子。”
“詳細說說。”
“我覺得咱們國家的火箭型號太過冗雜了,華夏現役有11種中型火箭型號,而米、俄加起來才6種。
這麼多種類的火箭,導致華夏的火箭只能半手工化生產,而新開發的這麼多型號,又沒有淘汰掉舊產品,相當於進一步分散了航天資源,拉低了總髮射能力的增速。
所以我的公司會只對一到兩種火箭型號進行深層次的研究。”
“那宋總爲什麼這麼看好航空航天呢?”郭遠接著問道。
“郭總,伱覺得過去20多年,世界經濟的發動機是什麼?”宋明宇反問道。
“那肯定是石油工業和IT產業啊!”郭遠毫不猶豫的回答道。
這個答案幾乎是公認了,石油是現代社會最最重要的能源了,掌握了能源就是世界的霸主。
而IT產業則是改變了人類生活環境的核心技術。
華夏、米國、南棒國等國家掌握了IT產業的核心節點,所以經濟持續增長。
而在IT產業中相對邊緣化的島國、歐洲,雖然還有發達的工業,但經濟地位明顯下降。
這些都是擺在明面上的東西。
“郭總,拋開石油工業不談,光說IT行業,你有沒有覺得現在IT行業的增長開始放緩?”宋明宇接著問道。
郭遠點了點頭,這兩年IT行業確實不如前兩年了,這也是客觀事實。
“IT行業的增長停滯,勢必會有新的行業作爲代替,在我看來新一代航天技術已經開始拉動其他產業,有成爲經濟發動機的潛力。
從最近的一些情況來看,新型航天技術不僅影響民用經濟,還會影響軍事領域。
島國歐洲在這方面依賴米國,它們可以不在乎,我們跟他們完全不同,必須認真對待。”
聽完宋明宇的話郭遠陷入了沉思。
第一次工業革命使用煤炭動力與毫米級加工精度,代表性設備是蒸汽火車。
第二次工業革命使用燃油動力、電力與微米級加工精度,代表性設備是噴氣式飛機。
第三次工業革命使用新能源與納米級加工精度,代表成果是風、光、核電設備與芯片。
航天工程可能會成爲第四次工業革命嗎?
郭遠不太確定。
而宋明宇顯然是堅信航天工業會成爲第四次工業革命的。
宋明宇在SpaceX的工作經歷讓他看到了SpaceX前所未有的航天運力,它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軌道數據傳輸量,極有可能通過廉價重型火箭,加速以智能化物聯網爲代表的第四次工業革命,至少也是三代半工業革命。
宋明宇正是看明白了這個,纔回國搞起了自己的可回收火箭發射公司。
不過宋明宇也知道有很多人是不看好太空工業革命的,最主要的理由是宇宙空間太遠,去宇宙空間太貴,抵消了軌道設備的優勢。
但馬斯克發射的幾千顆星鏈衛星,距離地面只有幾百公里,比大多數鄉鎮去附近的二線城市還要近。
而且鄉鎮去大城市要繞過很多障礙物,衛星和地面之間可以直線傳播數據。
幾十年前的華夏人很少坐飛機,最大的障礙不是機場的距離而是票價。
現在大多數年輕人都要頻繁坐火車去大城市,但不會直接購買空間技術服務,原因也是價格。
最近幾年,馬斯克製造了廉價衛星,用廉價的交通工具把衛星送上天,空間技術必然會快速滲入日常生活。
傳統的一次性火箭向近地軌道發射,每公斤載荷的運輸成本超過1萬美元,最便宜的長征3號乙與安加拉火箭,每公斤也要五千多美元。
而且即使預算夠花,總的運力也很有限。
在馬斯克之前,人類最強的航天發射週期出現在80年代。
最高發射記錄是SL在1982年創下的,一年發射了106次,其中97次完全成功,2次部分成功,SL的發射工具主要是聯盟U、宇宙3M這些小運力火箭,總共發射了400噸物資進入宇宙空間,就算髮揮這99次的極限運載能力,也就490噸。
而SpaceX的廉價可回收火箭只開發了第一個穩定型號,獵鷹9剛剛能重複使用十幾次,就把每公斤發射成本降到了2700美元。
2021年獵鷹9發射了32次,成功率100%,近地軌道的極限投送能力達到730噸,比SL極限投送能力高出一半。
而且SL時期的火箭屬於半手工的精密設備,馬斯克的火箭都是能大量生產的廉價產品,技術穩定,可以高頻率發射,去年已經能做到36小時發射三次了,稍微加班就能每年發射1000噸物資上去。
幾十年前航天極限動員能力,已經被21世紀的私人公司完全碾壓了。
旁白把宋明宇的想法反饋給了郭遠,郭遠聽完以後摸了摸下巴,宋明宇這個人的想法比他想的還有深。
而且除了宋明宇考慮的這些,還有一個問題是需要重視的。
那就是緊靠卡門線的低軌道利用率低,按國際社會的規則,基本上是先佔先得。
現在SpaceX公司有了每年上千噸的發射能力,可以承受不斷在近地軌道更換衛星的代價。
如果我們不盡快在技術和發展方向上趕超,就會眼睜睜看著掌握廉價航天能力的組織壟斷這份資源。
而且據郭遠所知SpaceX公司的技術還在持續發展,用獵鷹9超越冷戰水平,只是馬斯克航天計劃的第一步。
SpaceX星艦雖然發射失敗了,但一次失敗不代表次次失敗。
萬一他們能成功,就要完全顛覆航天產業的基本邏輯了。
星艦火箭的每公斤發射成本可以壓到200美元以下,只有傳統發射成本的幾十分之一,預計會像鐵路取代馬車帶動沿途商業一樣,激發全世界的航天發射需求。
星艦的近地軌道極限投送能力預計達到200噸,按照SpaceX現在的發射密度,每年送到近地軌道的物資能接近一萬噸,可以近似算成70億地球人每人一克還有餘,十萬人的城市每年就能給自己發射一顆100公斤的專用衛星。
廉價而普及的衛星,首先會改變人類的信息傳播方式。
衛星在大氣層外的高空,和地面設備之間沒有障礙物,所以覆蓋範圍大;衛星周圍都是真空環境,所以衛星相互交換數據不受大氣干擾。
自從人類擁有航天發射能力,各國最主要的應用就是通信衛星。
過去發射一顆衛星不容易,必須用上很久才能回收成本,所以要擡高衛星軌道,讓衛星遠離散逸的大氣分子,減少運行阻力,儘量延長使用壽命。
最好是能把衛星放到同步軌道上,相對地面靜止,可以連續發射信號。
所以當時的衛星距離地面用戶往往有幾千甚至上萬公里。
爲了保證遠距離傳遞信息的可靠性,當時的通信頻率比較低,降低了信息傳輸效率。
現在摩爾定律逐漸走到盡頭了,集成電路能力提高有限,要進一步發展軌道通信,只能開發低軌道衛星。
但低軌道衛星要承受極外層散逸大氣的阻力,隔幾年就會墜落,如果各國靠現在的航天發射能力去補充,最多隻能搞總量幾十、上百顆的中小型通信星座,比一個大國的作戰軍艦還要少,不可能直接對接普通用戶。
馬斯克的第一代星鏈衛星,就能用流水線製造,單個成本只有50萬美元,年產量4000顆,和華夏擁有的民航客機數量差不多,直接把通信衛星變成了大衆產品。
今後幾年,一旦星艦實驗成功,配合星鏈衛星投入使用,通信衛星數量和質量還會進一步上升。
到時候的局勢恐怕就不容樂觀了。
這時候郭遠突然想明白了,爲什麼劉所長會對他的姿態平衡算法這麼重視了,甚至讓他一個“外人”進入了保密程度這麼高的基地。
看來是上頭也意識到了未來航空航天工業的重要性了,所以要利用一切能利用的資源儘量突破相關技術。
當然了,光是上頭努力郭遠感覺還是不夠的,民間應該也要努力,至少應該多幾個像宋明宇這樣一心爲華夏航空航天事業努力的人。
多幾家飛空航天這樣的公司,少幾家zk宇航這樣拿航模糊弄人,騙經費的公司。
有郭遠這個老闆干預,當天下午,雙方就簽訂了合同,未來科技正式入股飛空航天,2億的資金會在一週內分批次打到飛空航天的賬戶上。
而與此同時,荀浩然也已經帶著未來科技的技術小組去往了幷州。
這次技術小組一共有30人,荀浩然是組長,袁冬青是副組長,後續涉及到意識上傳,趙禮毅覺得袁冬青在這方面的研究比他還要深入一些,讓袁冬青去再合適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