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海外貿易興盛,遠遠超過前代。宋政府為了增加財政收入,對海外貿易十分重視。宋太祖開寶四年(公元971年),在廣州設市舶司,后在杭州也設市舶司,廣州、杭州二市舶司掌管廣南及兩浙路各港對外航海貿易收稅等事務。
后又在明州設司,廣州、杭州、明州合稱“三司”,以后又在泉州和密州板橋鎮(山東膠縣境)設二市舶司。到南宋時,除密州歸入金版圖,其他市舶機構仍存在。廣州、泉州二市舶司較為穩定,成為大宋發展航海貿易的重要機構。
宋代市舶司類似近代海關,商船出海必先呈報市舶司領取公憑才能啟行。外國商船到達大宋港口必先報告市舶司,由它派人上船檢查,征收其貨物的1/10作為進口稅收(叫“抽分”)。抽取的貨物解送京城上交國庫叫“抽解”,“抽解”是政府的重要財政稅收。規定十種貨物為禁榷物,即玳瑁、象牙、犀角、賓鐵、皮、珊瑚、瑪瑙、乳香、紫礦、鍮〔tōu偷,即黃銅〕石。全部由市舶機構收購,其他貨物也收買一部分,總稱為“博買”。
抽分是實物稅收,博買是帶有強制性限價收購的一種變相市舶稅。抽解和博買來的貨物一律送交中央政府。南宋政府鼓勵富豪打造海船,購置貨物到海外經商。并制訂有關獎懲制度,能招徠外商的升官,影響海外貿易的降職。
由于大宋的優惠政策和有效管理,宋代泉州社會穩定,經濟發達。南宋理宗淳祐年間,泉州轄晉江、南安、同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7縣。戶數達到25.57萬余戶,人口多達132.99萬人,是宋時中國八個人口超過百萬的望州之一,地位相當于現代的工商業和對外貿易中心上海。
宋代泉州造船業發達,有人作歌云:“州南有海浩無窮,每歲造舟通異域”
泉州德化是中國瓷都之一,宋元時期所燒青白瓷釉色偏白,主要以刻花、蓖劃紋裝飾。宋代德化瓷器遠銷海外。在東南亞,精美實用的德化瓷改變了當地“多以葵葉為碗,不施匕筋,掬而食之”的生活習俗;在歐洲,德化瓷引發了當地的廚房革命,所生產的啤酒杯、碗等,堂而皇之替代了原有的金銀廚具,甚至引發了當地仿制德化瓷的熱潮;
宋代泉州各縣廣植農桑,養蠶織絲,刺桐綢緞飲譽世界可謂:“玉腕竹弓彈吉貝,綺羅不減蜀吳春。”
瓷器絲綢,一直是中國古代主要的出口品種。
宋代茶葉生產水準有所提高,已經出現了“炒青”技術,茶葉種類增加。黑茶黃茶散茶和窨制茶已經出現,特別是紅茶制法發明出來,已經能生產小種紅茶。
后世在廣東陽江附近海域出水的南海一號上,裝載有大量鐵鍋鐵釘,鐵制品也是大宋對外出口的重要品種。
泉州港,又稱“刺桐港”,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在唐代,泉州港是中國東南沿海的四大港口之一,宋元極盛時期與亞歷山大港并稱為世界最大港口。
刺桐港的得名是因為宋元以來泉州城內外繞植刺桐。”刺桐,落葉喬木,樹皮灰色、有皮刺。原產熱帶亞洲。隨著泉州海外交通貿易的興盛,刺桐由商人傳入泉州,種之街巷,蔚然成風,泉州故稱刺桐城。
人口百萬的大都市,東方第一大港口,規模當然不會小,生活在泉州百萬人口不可能擠住在一個狹小的泉州城里;每天進出港口的千萬艘船只和海量貨物,也不可能只靠一個“刺桐港”吞吐貿易。
后世的現代所謂“刺桐港”具體指古代泉州灣的四大支港的哪一個港口史學界有不同的說法。后渚港、南關港、南關港向后渚港轉移的說法都有。
司天道和黑龍寨的一眾弟兄也無心考證什么“刺桐港”的位置所在。李修德許佛等不及,就催促司天道把座艦換了在最靠近泉州州城的法石港停泊了,待船隊補給完了就迫不及待央告著司天道帶著幾個山溝里出來的土豹子去見見大宋東方第一大港的“大世面”。
弄得司天道直腹誹,話說這些個穿越者都是現代社會穿越過來的,什么樣的繁華大都市沒見過,一個十三世紀大城市的泉州,就能讓你們夢縈魂牽神不守舍急不可耐成了這樣?
泉州港包括“三灣十二支港”。所謂“三灣”,即泉州灣、深滬灣和圍頭灣。三灣之中,有十二支港分布其間。
泉州灣在泉州港北部,是三灣中最重要的一灣。自北而南有洛陽、后渚、法石和蚶江4個支港,其中以后渚港最大、最重要。
洛陽港位于泉州灣北部、洛陽江下游,是泉州灣的內海。
后渚港在泉州灣西岸,為宋元時代泉州港的中心。該港背山面海,是個很好的避風港,便于海船停泊和啟航。
法石港位于晉江下游,有二十四澳,為泉州要港。
蚶江港位于泉州灣東南,泉州港的門戶,為航路及海防沖要。宋時屬二十二都。蚶江附近的石湖塔(亦名六勝塔),為八角五層樓閣式石構建筑,通高31米,建于宋代,歷來為舟人之航標。
深滬灣介于泉州北港與南港之間,在泉州灣南部,突出海中,為半圓形。內有祥芝、永寧、深滬、福全4個支港。是泉州港通往海外的必經之地,也是中國東南沿海海防的軍事要地。
祥芝港是深滬灣北的第一個支港,北宋屬永寧里。其地突出東海之濱,為捍衛泉州港的重鎮。
永寧港在祥芝之南,其地瞰臨大海,直望東洋。宋屬永寧里二十都。“乾道間有海賊入寇,殺害居民,遂置寨于此。”也是泉州外圍防御的一個要點。
深滬港在晉江縣城東南,位于深滬灣中心、永寧港南。為商漁之鄉、殷實之港。
福全港位于深滬灣之南,為番舶避風之所。有大留、圳上二澳,為要沖地。
圍頭灣在泉州港的南端,是刺桐港避風和通往內陸的港灣,又稱圍頭澳。有金井、圍頭、石井、安海等4個支港,均位于泉州灣之南,或稱為南港。
金井港在圍頭灣內,圍頭半島南端。古稱“溜澳”,宋時屬十五都弦歌里。隔海便是金門島。
圍頭港在晉江縣東南,宋《真西山文集》稱:“圍頭去州一百二十余里,正瞰大海,南北船往來必舶之地。旁有支港,可達石井,其勢甚要。”嘉定十一年(1218),置寶蓋寨。附近多礁石。
石井港位于圍頭灣內西側,屬南安縣地,對面為東石港,互為犄角。
安海港乃圍頭灣最著名的支港,距泉州27公里。南宋建炎四年(1130)設鎮。為內港,居圍頭灣內,循圍頭澳而西,往邴洲、塔頭、潘徑,即達安海港。入港處有白沙、石井兩澳東西對峙,是為海門。舟入港門,海面豁然開朗,港大灣深,隨處有避風良塢。
黑龍寨這一次出征的船隊雖然規模龐大,人數眾多,但是在每天都有成千上萬海船進出的泉州港區域,分散進入各個支港進港補給,還是不顯山露水的。百來條海船,在泉州港這個日吞吐千萬船舶的東方第一大港做一次遠航前的補給,就宛如扔進大海里的一顆小石頭,濺不起來多大的水花。
進港補給以前,司天道把各船的“綱首”也就是船長召集到一起開會宣布了停泊補給期間的紀律和注意事項。
南宋以來,在朝廷特許優惠政策的刺激下,越來越多的外商遠渡重洋來到刺桐,他們或定居或暫居,雜處民間,數以萬計。
大宋泉州龐大的僑民社會中有貴族、圣裔、名將之后、軍人、傳教士、宗教領袖、學者、部落長之后、女性僑民等等。
按照某種說法泉州這座港口城市是“各種民族、各種宗教、各種類型的人以及東西方世界所有包含的頭飾、時裝、烹飪、風俗等方面的各種事物的聚集場所”。
百來條海船,上萬水手士兵,不約束好了難保不惹是生非。刺桐港這樣的國際性大港,夷漢混居,各行各業三教九流形形色色的人物都聚集在這樣一座城市里,鬧出事來影響到艦隊北上的大事,是司天道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進港以前,程逆風和王大軍還擔心,海船上裝載的武器彈藥作戰物資和數量眾多的士兵們,會不會引起“有關方面”的注意?
司天道對這個問題毫不在意。刺桐港每天進出船只成千上萬,而宋代海船的慣例是每艘大的大宋海船“載水手千人,其中六百是篙師,四百是兵勇。”如果加上旅客,那人數就要超過1000了。
可見,宋代的遠洋商船載運一定的武裝力量,在大宋是司空見慣毫不稀奇的事情,海路茫茫,沒有一定的武裝力量保駕護航,誰敢出海貿易啊?
咱們黑龍寨的船隊進港補給,給他照章繳費納稅就是。再說了,黑龍寨的那些槍支彈藥,不認真解說演示,誰知道是干什么用的?
司天道原本的打算也是不愿意到刺桐港來補給的。奈何,黑龍寨這一次遠征所需要的補給的物資太多,如果不是刺桐港這樣的大港,想在短時間內完成補給很困難,時間不等人,就算是冒一定的風險也必須到刺桐港來補給了。
程逆風和王大軍倒很穩重,沒有湊這個熱鬧,留下來坐鎮,并聲言在司天道一行人上岸期間會照管好駐港船只。這倒是讓司天道放心了一點。
PS:收藏和推薦很給力。刀感謝各位書友的收藏和推薦。
本書書群號80217983,歡迎加入,算是測試激活一下《蒸汽大宋》的人氣。書評區招募龍套,也歡迎有興趣的書友跟帖報名。推薦本書上一章目 錄下一章加入書簽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后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推薦小說:武動乾坤神印王座傲世九重天吞噬星空圣王求魔官家遮天殺神天才相師錦衣夜行官道無疆醫道官途長生不死將夜仙府之緣最終進化造神天才醫生重要聲明:小說蒸汽大宋所有的文字及蒸汽大宋最新章節均由書友發表上傳或來自網絡,希望您能喜歡蒸汽大宋小說。支持修真世界請到首發站或書店購買蒸汽大宋VIP。閱讀精彩小說返回書頁Copyright ? 2012讀客吧武動乾坤All Rights Reserved.粵ICP備1306230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