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聽得一愣,楊金水,你還真夠坦誠的!
“楊公公,你說你在東南最大的敵手是徐家?”
“正是。剛峰公面前,咱家不說假話,也不敢說假話。”楊金水坦然說道,“統籌局以東南海商起家,說實話,當初起步艱難,如履薄冰。為何如此?剛峰公應該知道。”
海瑞點點頭,捋著胡須答道:“東南倭患,起于寧波堪合之變。無非是大小海商,被斷了財路,鋌而走險,引倭亂境,好掩護他們走私。結果一發不可收拾,釀成大禍。”
“剛峰公英明。這些大小海商,背后都是東南世家。這些高門大戶,占據著跨州連縣的良田,手里有堆積如山的糧食,如湖海一般的絲繭、綢布、茶葉、瓷器,又通過大小海商把持著海上貿易。東南但凡有能賺到錢的地方,都能看到他們的影子。
統籌局想大興海商,等于虎口拔牙,不才需要跟東南世家周旋。東南世家以江南世家為盛,而江南世家以徐家為首。”
海瑞答道:“老夫在戶部時,聽聞過統籌局的手段。楊公公智勇雙全,身負大才,短短一兩年間領著統籌局打開了局面,確實不容易啊。”
楊金水淡淡一笑:“那時楊某能帶著統籌局起勢,首先是太子殿下英明,高屋建瓴,給統籌局定下方向,立下規矩。
其次是胡部堂手里有兵,能殺得倭寇人頭滾滾的精兵。從這方面來說,我和胡部堂是互相成全。
再其次,是徐閣老人老志守。或者說身嬌肉貴,犯不著跟身有殘疾,只剩一條爛命的楊某拼個伱死我活”
海瑞靜靜地聽著。
“前些年,楊某跟徐府多有爭斗,但多在暗處。磕磕碰碰,倒也能勉強維持。可是嘉靖四十五年,徐府長公子回原籍,主持徐府,門風為之一變。現在的徐家氣勢如虎,田地要,人口要,海商實業,他也要。”
海瑞皺著眉頭,“徐府長公子徐璠,字魯卿。兩歲時,其生母病故。那時少湖公又因忤逆了當時的首輔張文忠公,被貶斥到福建延平縣。
徐魯卿可謂是自幼孤苦,少湖公多次與友人談及此事,都忍不住淚沾衣襟。老夫聽聞徐魯卿堅毅守志,聰慧好學。
喜讀書而尤熟于本朝典故,往日少湖公在朝中,所具密揭及所答諭札,凡有關社稷大計者,必呼魯卿而計之。多加意培訓,冀圖他日有棟梁之用。
難不成又成了第二個嚴東樓?”
楊金水笑著說道:“是不是第二個嚴東樓,楊某說了不算,剛峰公不如親眼去看看。這些日子,松江府有樁事關徐府的公案,剛峰公可以去看看。”
海瑞目光一閃,“楊公公要不要一起去?”
“當然一起去。剛峰公當面,楊某也想看看,這位徐長公子,真的是不是第二個嚴東樓!”
海瑞心頭一動。
這楊金水,真是位人物。
現在把話都頂到這個地步,自己不查出點什么來,還真不好收場。
可是他難道不怕自己連他一起查嗎?
或許真如他所言,心中坦蕩,所以無所畏懼?
閹黨現在比那些翰林清華們還要清廉了嗎?
又或許只是太子殿下治下的內侍太監們,才如此這般?
京城徐府書房里,徐階坐在上首,跟趙錦、張翀、董傳策在商議事情,次子徐琨站在旁邊伺候著。
趙錦開口道:“高新鄭這次終于要做正事了。他以鎮山公(朱衡)為欽差,清丈山西、大同、宣府三鎮衛所田地。
三鎮清丈完了,想必會推行到九邊其它鎮,然后自薊遼延續至直隸、山西、河南、山東等地,想必最后是全國清丈田地。”
董傳策接著說道:“清丈田地,確實是戶部的職責。只是關系甚大,現在光是三鎮衛所清丈,就惹得每天十幾位官員御史不停地上疏,彈劾高新鄭苛政酷烈,民不聊生。
要是再推行到全國,會掀起一場大風浪。” Wωω_ тtκan_ C ○
張翀眉頭一皺:“皇上即位才兩年,現在好容易才厘清嘉靖朝的陳弊,朝政清澄,局勢穩定。又起驚濤駭浪,動搖亂政,于國于民都不利。新鄭公想入閣,過于迫切了吧。”
徐階看了他一眼,平和地說道:“高新鄭是有大志,要做大事的人,入閣對他而言,是更方便做大事。
本朝積弊無非就是那些,九邊、漕運、鹽政、宗室。九邊被太子殿下整飭,大明官兵大行軍改,整編新軍,屢立功業。
鹽政大家也知道。現在龐少南接手后,整飭得井井有條,想必不久就能大好。漕運,牽涉甚大,又事情緊迫。
只是在太子殿下主持下,海運大興,整飭漕運反倒不急迫了。再且漕運跟治河是一體的,黃河淮河不治好,漕運整飭最后還是一場空。
現在潘時良(潘季馴)以工部尚書銜,主持治黃。而后治淮,黃淮河工大治后,再改漕運也不遲。
所以高大胡子盯上了開源節流。清丈田地,廣豐田賦,是開源不二法門。”
徐階一口氣說完這些話,有些氣緊。
徐璠連忙端起一杯參茶,遞到徐階跟前。
徐階接過來,喝了兩口,潤了潤喉嚨,又補了一點元氣。
趁著這時機,徐璠連忙開口:“父親大人,前些日子,蘇州、湖州還有揚州等處的親朋故友寫信來,詢問山西三鎮衛所清丈田地的事。”
“他們跟山西三鎮衛所田地怎么扯上關系了?”
“父親,我朝行開中法,東南許多大戶為了拿到鹽引,在九邊開商屯,雇人種地,收割糧食納邊換取鹽引,久而久之,在那邊也有了產業”
徐琨的話說半截,后半截話里的意思是這些江南大戶世家,在開中法變壞后,趁機與山西、大同、宣府當地官紳勾結,把開屯的土地侵占,又找借口侵占了更多的衛所田地。
有田有地,再有人給你種地。
種出糧食來,賣給此前的那些晉商們,搭伙做生意,一起賺取暴利。
世家官紳只要家里族里有人源源不斷地中試做官,不管田地在哪里,都能罩得住!
這些田地雖然隔著遠,可每年能給大戶世家帶來豐厚利潤。現在高拱要清丈,一清丈那非法侵占田地的行徑就會暴露無遺。
嘴里的肥肉,怎么舍得吐出來!
徐階默然不語。
這事有些棘手。
很明顯,高拱向西苑服了軟,那太子殿下也不介意重用他。
高拱頗有才干,又性急如火,做起事來如大火燒荒。太子殿下現在就要用他為除弊革新的急先鋒。
可是這大火一燒起來,就難免會“燒及無辜”。
自己苦心經營數十年,終于把徐家從中產之戶變成一等一的高門大戶,江南世家的翹首,家產數十萬畝良田。
數十萬畝良田啊!
這清丈大勢一起,全國推行,東南必定是太子和高拱緊盯的緊要地方,到時候徐家怎么辦?
真是奇怪了!
前些日子太子殿下和高拱兩伙人還斗得你死我活,自己在旁邊看熱鬧,一轉眼兩人和好了,現在兩邊好得穿同一條褲子。
他倆和好了,自己就難受了!
怎么破?
高拱在前面大開大合,一頓亂殺。
太子殿下在背后坐鎮,穩如老狗。
雙劍合璧,不好破!
徐階突然想起一件,臉色一變,連忙問道。
“海剛峰現在去了哪里?”
“父親,”徐琨連忙答道,“兒子一直在關注海瑞的動向。據兒子打聽到的確鑿消息,海瑞從徽州回了南京城,沒待幾天,轉去了蘇州,一直往南,準備去湖州,據說那邊好像出了大事。”
徐階沒由來地心慌,喃喃地說道:“蘇州離松江太近了,太近。老夫要馬上寫信,告訴大郎,叫他這些日子務必小心謹慎。再多派人手,一定要找到海剛峰的去向!”
趙錦、張翀、董傳策面面相覷。
徐閣老也怕海瑞啊。
可是轉念一想,大明當官的,誰不怕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