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會做生意的楊金水
松江府上海縣城。
賜飛魚服、領御用監少監銜、捐輸賑濟統籌局會辦兼坐領東南辦事處楊金水,一身襕衫,頭戴網巾,站在縣城東門城樓上。
身邊跟著上海縣知縣李三江,興瑞祥、德盛茂、聯盛祥三商號總掌柜張景元,楊德治,王飛麟,統籌局東南辦骨干人員,其它關系密切的商號東家掌柜,大約二十余人。
舉目看去,吳淞江和黃浦江在前面不遠處匯集,岸邊碼頭上停滿了船只,桅桿如林,無數的挑夫如螞蟻一般,在上下貨物。
楊金水感嘆道:“這可是塊風水寶地啊。”
“楊公公說的是。前宋年間,上海設有上海務,專事征收酒稅。當時這里有上海浦和下海浦,司稅務設在上海浦,才得名上海務。
松江大行棉布,這里成了販賣轉運中心,漸漸由上海務變成上海鎮,前元至正年間,上海鎮從華亭縣析出,成立了上海縣。”
“三江學識淵博,典故信手拈來。”楊金水哈哈大笑。
李三江是自己人,是統籌處培養出來的“老人”,而且是難得的舉人出身。
為了上海大開發,特意把他安排到上海縣為知縣。
楊金水轉頭看著眾人,又問道:“你們知道為什么世子點名把統籌局東南辦以及興瑞祥、德盛茂、聯盛祥三商號的總號遷到上海縣來嗎?”
眾人對視一眼。
興瑞祥總掌柜張景元開口道:“楊公公,因為上海縣地處松江府,這里是大明棉布產出最多的地方。又背靠蘇州、湖州、嘉興和杭州,絲綢出產豐盛。”
聯盛祥商號掌柜理王飛麟說道:“楊公公,在下想應該是這里通海。黃浦河在前面匯入吳淞江,吳淞江出吳淞口入長江。南京龍潭的船廠,還有淮安的船廠,移了一大部分在那里,現在成了南直隸最大的造船廠。
寧波、泉州等船匠也移了一部分過來,專工建造兩千料以上的海船。”
德盛茂總掌柜楊德治捋著胡須答道:“上海的吳淞江通蘇州太湖,黃浦河直通嘉興杭州。又在長江口上,江南的茶葉瓷器,湖廣的糧食和茶葉,川蜀的錦緞和銅器,都可順流而下。
海外運來的貨品,也可逆江而上,散于江南、湖廣和川蜀,或走運河北上中原,南下兩浙。”
李三江悟到了,連忙補充道:“通江達海,楊公公,因為上海城通江達海。”
楊金水贊許地點點頭,“對的,通江達海。上海面向東海,背靠長江運河,附近又盛產棉布絲綢,占據地利。現在統籌局東南辦和興瑞祥、德盛茂、聯盛祥三商號移駐過來,就是要聚起人和。”
李三江和張景元、王飛麟、楊德治心里默想,天時就是世子殿下了。
上海能得天時地利人和,確實是塊風水寶地。
“三江,上海縣規劃案,你看到了嗎?”
“回楊公公,在下看到了。城東靠近碼頭那一片,定為倉儲區,上海縣正在招募民夫,按照營造標準,修建倉庫。
這一片,定為商貿區,未來大明各地諸家商號都會入駐這里。興瑞祥、德盛茂、聯盛祥三商號將會修建最大的三棟樓房,以為典范。
在下先謝過三位總掌柜了。”
“李知縣客氣了。我們來這里也是發財來的,何謝之有啊。一起發財,一起發財!”
張景元三人笑呵呵地答道。
“興瑞祥、德盛茂、聯盛祥三商號是東南海商翹首,你們來了,其余的商號都會跟進。除了伱們的商號,地方的世家會在周圍修建酒樓。談生意嘛,怎么能少得了這些。”
眾人輕笑。
李三江手指頭在那片地方圈了圈,“.這一片會變得寸土寸金。現在上海縣已經拍出一百六十五塊地皮,營建碼頭倉庫以及修葺城墻的錢,都有了,必須得感謝三位啊。”
張景元三人笑著拱拱手。
大家都是自家人,不必客氣了。
李三江繼續說道:“吳淞口修建一處可停泊三千料以上海船的碼頭。
兩千料海船可逆吳淞江直到上海縣城。但是三千料以上的海船,再停過來,船來船往的,就過于擁擠了。
而且黃浦河、吳淞江多河船,川流不息,數量繁多。三千料以上海船再逆江而上,很容易撞到這些河船,不妥當。
此前的吳淞江所,與寶山所合并,成為隸屬與浙江水師的水寨,拱衛吳淞碼頭和上海縣的水路安全。
還會在那里成立直屬市舶司的關稅緝查隊,配置哨船,巡邏稽查.”
李三江說完,楊金水繼續說道:“經營上海縣,是未來五年間,統籌局東南辦以及興瑞祥、德盛茂、聯盛祥三商號重中之重的大事,世子殿下寄予了重望。
大家千萬馬虎不得。”
“是!”
楊金水又說起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東南工商實業,經過諸位的努力,產出翻倍,上繳的課稅也翻倍增長。為國解難,為君分憂。皇上和世子也賜下了恩典。”
眾人連忙拱手對著北面,齊聲說道:“臣等謝皇上天恩。”
張景元、楊德治、王飛麟被賜征仕郎,東南辦得力骨干,其它“納稅卓著”的商號東家、掌柜們,被賜將仕佐郎到修職佐郎不等。
商賈被賜文散階,確實難得,屬于祖墳冒青煙了。
楊金水掃了一眼眾人,繼續說道:“現在東南工商,發展到今日,咱家感覺走到了一道坎上。諸位,有沒有這種感覺?張掌柜、楊掌柜,王掌柜,你們說說。”
張景元與其他兩位同伴對視一眼,開口道:“是的。經過兩年多突飛猛進,這幾月我們確實感覺到后勁不足,想繼續往前拱,不負皇上和世子的期望,可是現在付出十二分力,卻只收獲到三分。”
“張兄說得沒錯。以前我們付出十二分力,至少能收獲八九分。現在呢,有三分收獲,我們還竊喜不已。”
其他人也七嘴八舌地附和著,說的意思都差不多。
楊金水開口了,“你們說得這些,咱家去年也深有體會。只是苦思冥想,卻不知道根源在哪里。”
眾人都默不作聲,靜靜地聽著。
大家都知道,楊金水雖然是內官,殘缺之人,但在做生意這方面,可以說是在場所有人之中最厲害的一位。
這兩年,就是因為有他在幕后掌舵,興瑞祥、德盛茂、聯盛祥三商號才會迅速做大,然后迅速整合了東南海商貿易,把它做成了一桌豐盛的歡宴,進而把東南的棉布、絲綢,以及江南湖廣的茶葉瓷器,嶺南的白糖等生意,全部帶動起來。
東南商界,有人可以鄙視他是閹人,但是沒人敢否定他做生意的本事。
現在大家都感覺到各自的生意發展遇到了瓶頸,也都希望能夠從他的嘴里得到解決的答案。
在眾人心里,要是楊公公都想不出好辦法來,那天下還有誰能想出辦法來?
看著遠處熙攘的碼頭,如過江之鯽的船只,從海內外各地裝載來財貨,堆積如山。
看著大片大片的工地,無數的商號、酒樓、倉庫拔地而起,勃勃生機。
可是大家的生意卡在那里,陷入了停滯,怎么辦?
苦惱啊!
三更,繼續厚顏求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