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三十四章 前奏

1870年年初,李明遠政權與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秘魯、古巴等國簽署華工遣返協議,根據協議規定,工作期滿的華人由南美華人政權接收運輸回國,不得無故滯留當地,遣返協議的簽訂,免除了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政府如何處理華工去留的後顧之憂,因此,從1870年開始到1879年,恰逢中原故地災害頻發的十年間,近七十萬沿海窮苦百姓,以及逃離丁戍奇荒爆發省份的幸運幸運兒,因爲駛往南美地區的運力有限,只能接受漢國政府與美國、澳大利亞等國達成的勞工協議,由各國政府出面,將這些勞工分批次運往目的地。

受漢國接納大陸華工和華工遣返協議的影響,數百萬大陸受災百姓幸運的避免了死亡的命運,搭乘一艘艘擁擠的運輸船,分別駛向不同的目的地,而且跟歷史同一時期相比,除去進入南美本土的華人移民,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秘魯、古巴五國的華人總數量,不僅沒有因爲漢國吸收外國華工政策的影響而減少,反而比歷史上多出兩倍到三倍。

西方資本家把追逐利益作爲第一位目的,澳大利亞、加拿大、古巴彼時處於英國、西班牙的直接殖民統治之下,對於使用華人青壯作爲一線勞工開採礦產和種植經濟農作物,即解決了使用白人勞工帶來的成本高昂的問題,又爲殖民政府增加了可觀的財政收入,英國、西班牙兩國政府何樂而不爲呢?

澳大利亞的礦產資源逐步被發現和開採利用,澳大利亞也繼美國舊金山之後,被華人勞工稱爲新金山。

因爲比起美國,距離更近、運輸成本更低的原因,過去的十年,前往澳大利亞的華工數量倍加,到了1879年10月份,當地的華工數量達到了20萬人,僅次於美國35萬人,在西方諸國留居華人數量方面排名第二。

1876年,南北戰爭功勳老將福德·海斯就任美國總統,就任正式接任總統當天,他就在演說中明確宣誓自己的排華立場:“我們對付黑人和印第安人的經驗也可以用在華人身上,我會優先考慮用任何合適的手段,阻止中國人抵達我們的海岸。”

作爲美洲第一大國元首,海斯迎合部分白人至上主義者的心態,發表排華演講,爲轟轟烈烈的華工引進行動蒙上了一層陰影,自海斯上臺起,美國政府有意識的降低來美華工數量,在美國本土,縱容白人暴動分子對華工的迫害,負責維持社會治安的美國警察也對打砸華人商鋪、殺害華人勞工的事件視而不見,而阿根廷戰爭爆發,二十餘萬漢國軍隊挺入阿根廷、烏拉圭兩國更加劇了美國本土的排華氛圍。

美國排華風暴愈演愈烈,隨著阿根廷戰爭結束,漢國全面確立拉普拉塔地區的統治權起,漢國政府和不少在美國生活過的華人已經感覺到,新一輪排華風暴即將掀起,滯留美國的華工們將面臨前所未有的險惡處境。

黃希平是勞工遣返協議的受益者之一,1875年,從閩南老家的小山村裡,跟隨著周邊縣城一共1300名青壯搭船來到美國當鐵路工人,1877年年底,兩年勞工協議期失效,黃希平沒有跟其他華工一樣坐上前往漢國的運輸船離開,而是留在內華達州的一個華工聚集的城鎮,利用以前在藥鋪當學徒的經驗,開了一家中醫藥鋪,黃希平醫術平平,從老家鄉下土郎中那裡學來的半吊子醫術常常時靈時不靈,不過醫術再差也是個郎中,周邊聚集的數千名華工,爲黃希平帶來了不小的收益,1878年年末,就當黃希平準備用賺來的錢,換一家大的藥材鋪、多請幾個華人學徒,把藥鋪生意做大的時候,一場針對華人的暴動發生了,黃希平所在的華人聚居區,幾百名攜帶老式火槍、刀具的白人男子闖進唐人街,見到走在路上的華人就開槍射擊,或是用刀具追逐著驚恐逃跑的華人,而且在殺人之後,他們還會割下華人的辮子,拿在手裡爭相炫耀。

發生在內華達州的事件不是個例,在阿拉巴馬州、加利福尼亞州等華人聚集人數較多的地區,白人牛仔、流浪槍手們竟相加入針對華人的暴力行動,近千名華人遭受白人的毆打傷害,美國主流媒體對發生的暴力事件舉手叫好,只有一些僱傭華工較多的白人農場主、礦場商人們嘟囔幾句,表達利益受損的不滿,但是也於事無補。

美國政府有意撕毀華工遣返協議,不再大規模引進華工從事底層勞動,因此,對美政府交涉無果後,漢國駐美官員只能提醒華工多加小心,在局勢惡化之際,準備好能夠找到的武器自衛。

親眼目睹美國白人的暴行,黃希平吸收了教訓,決定離開美國這個是非之地,匆匆把當地的藥材鋪低價處理給幾個打算留下來的學徒,算是給予他們一年來辛苦工作的補償,而他自己則趕在1879年年初,移民運輸船抵達美國的時候,乘船前往南美洲。

到了漢國本土,在新都長安盤下一間店面後,黃希平很快發現,南美漢國與美國華人聚居區有很大不同,在美國內荷達州的小鎮上,雖然自己醫術水平一般,但是因爲周邊只有一家中醫藥鋪,每天的收益都還不錯,但是漢國本土發展了十一年多,中醫、西醫治療體系都逐步建立了起來,自己那點低下的醫術根本沒法在長安城立足。

明查暗訪觀察街上其他幾年中醫藥鋪,黃希平發現那些藥材鋪的草藥價格比他在美國時候高出兩到三成,排除人家醫術比自己高超的因素,黃希平仔細琢磨後明白,自己的藥材都是託同鄉親人從老家打包帶來的,每次帶來滿滿一車藥材,運輸成本比經過二手藥材商人的手要低出不少,察覺出其中蘊藏的商機,黃希平做出了人生中第二個重要決定,那就是關閉中醫藥鋪,轉行做專業的藥材批發商人。

今時今日,漢國雄據拉普拉塔地區,距離成爲南美洲綜合實力第一大國最多不過三五年時間,而且隨著新京造船廠自主建造的第一艘1350噸級輕型巡洋艦交付海軍服役,軍用造船技術反哺民用輪船業,漢國新一批1500噸級大型民用遠洋運輸船已經完成實驗驗收,即將授權新京造船廠和興和造船廠批量式生產。

漢國三家核心造船廠,新京造船廠、興和造船廠、還有以江南造船廠技術工人爲基礎成立的皇家軍事造船廠都以建造軍艦爲主要目的,未來十年發展規劃期內,漢國政府將授權開放一部分蒸汽船建造技術,整合與扶持成立三到五家大中型民用造船廠,專門負責遠洋輪船運輸任務,屆時,來往南美本土與南洋、大陸等地區的海上貿易將呈現一個爆發期,移民和商品運輸的成本也將得到進一步降低。

從一箇中醫郎中的角度看待國家發展對行業的影響,黃希平初步探索出改行經商的重點,先是尋找醫術高超、名聲良好的中醫郎中作合夥人,即能爲藥材出售尋找到買家,也能在創業初期,迅速打開局面,其次親自乘船回到老家,聯繫那裡的鄉朋親人,從當地藥材商人或者直接從藥農手裡收購草藥,接著再租用遠洋運輸船,把收購的草藥集中運輸回南美。

規劃好創業大計,黃希平找到馮郎中,開門見山的將真實目的一併道出。

“馮先生,黃某去過美利堅國,中途也在南洋短暫停留過,根據黃某觀察,本土的人蔘、細辛、五味子,黨蔘、地黃、牛膝、山藥、菊花等藥材的價格比大陸地區要高出兩到三倍,如果我們聯手合作,由我從大陸以成本價收購這些藥材,再由燈兄藥鋪轉手賣出,扣除海上運輸和經營的成本,少說也有兩到三成的利潤。

醫藥行業發展是大勢所趨,馮兄可否有意?”

“本土到大陸故土遠隔萬里,海上風險難測,萬一我們的藥材在海上遇上風暴,那我們豈不是血本無虧?”

馮郎中沒有直接回答對方的邀請,而是問出了一個自己最關心的問題。

“海上風險有是有,但是也沒有馮先生想的那般大。”雙方第一次商討合作,互相之間總歸有點顧忌,黃希平耐心解釋道“風暴是遠洋運輸的最大風險,往前幾年,不時有小型運輸船遭遇風暴,船毀人亡的悲劇發生,但是根據官府發佈的航海法令,排水量700噸以下的小型運輸船將逐步退出遠洋運輸行業,三年以後,執行遠洋運輸業務的船隻,排水量最低標準爲800噸,低於800噸的運輸船隻能從事本土到南美洲北部的中短程近海運輸業務,不得私自出海下南洋。

還有本土的兩家軍事造船廠開始向民用造船廠轉移蒸汽船建造技術,未來十年,遠洋風帆運輸船都會被淘汰,蒸汽輪船將成爲遠洋運輸行業的主力,以蒸汽輪船的噸位和動力裝置具有的抗風暴能力遠高於風帆木船,因此,即使不幸遭遇風暴,船隻也有很大的生存能力。

“多謝黃兄誠心相邀,只是馮某剛到長安定居,積攢錢財大部分買了臨街店鋪,餘下的錢財怕是不夠與黃兄合夥做生意了。”

“馮先生現下能夠拿出多少餘錢。”

“最多2400漢元,夫人重孕在身,馮某不得不備下部分錢財作急用。”

“馮先生不用擔心,錢財方面,大不了在下多出一份,只是在股份方面,恐怕要委屈馮先生了。”

“藥材生意大部分都是黃兄操勞聯絡,黃兄多佔一份股是應該的,馮某沒有意見。”

“好,那就與馮兄商議定了,馮兄出2400漢元,佔三成乾股,在下出5000漢元,佔七成乾股,明日咱們就擬訂正式協議。”

“那就多謝黃兄提攜關照了。”

“呵呵,馮先生客氣,你我互相合作,互相提攜,都是應該的。”…………

女目的達成,黃希平笑呵呵回答道。

第一百九十二章 糧食自足第三百九十九章 理想第一百六十八章 安南第四百六十九章 亞松森第二百三十九章 霸業之基第四百四十三章 本土建設第三百一十二章 帝國崩潰第二百三十七章 德國軍官代表團二第三百八十章 童子營制度推廣第三百章 被封鎖弊端第一百二十八章 佔據托爾蒂島第二百三十八章 戰備第四十三章 城門迎接第八十三章 談判破解第二百三十六章 德國軍官代表團第三百八十八章 津田梅子的選擇第四百二十章 社會保障第四十九章 商討訓練方案第二百八十二章 戰後第二百四十七章 我們的國將隕落第三百一十四章 第一次和談破裂第二百四十三章 國士精神第四百三十一章 聯合演習第三十五章 物資清單第三百九十六章 跳躍發展的十年 下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美洲主導權的爭奪第三百九十六章 跳躍發展的十年 下第三百七十五章 年度發展彙報第三百五十八章 英才匯聚第三十四章 交談第一百九十八章 無題第三百六十五章 太平舊部第四百二十九章 德國人 二第六十四章 得知消息第五章 動員第二百五十章 殖民地交易上第五章 動員第二百六十四章 工業母機、貴族制度第九十五章 戰事進行中第三十七章 發現山洞第四百二十六章 閒暇第四百四十四章 工業產業以及航運業第三百四十章 遠東影響第三百二十二章 十年發展規劃第四十六章 授軍旗第二百五十三章 納土納羣島發展第八十九章 接見信使第二百八十一章 末路 完第二百零四章 延遲的南洋消息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戰上第二百八十六章 部署第二百一十五章 1878年第一百三十四章 退役士兵安置點第三百三十八章 父子三代入伍第一百四十四章 南美七國第六十六章 接收武器第四百二十二章 電力第三百四十三章 大婚 下第四百零八章 海軍少壯派 下第二百九十五章 新舊交替的時代第四百一十五章 軍中第一百三十五章 立國大典第三百七十五章 年度發展彙報第三百四十章 無題第十六章 建國地點的選擇第二百九十七章 官員選拔第三百二十六章 宋卡第二百三十二章 軍校學員第四百二十六章 閒暇第一百七十章 招攬華人武裝第一百三十五章 立國大典第一百零三章 解決男女失衡第八十一章 繳械第五十六章 城外第一百零四章 大戰前的休整第四百二十二章 電力第三百一十九章 與民同樂第一百四十四章 南美七國第二百九十七章 官員選拔第七十章四章 離開秘魯第一百四十二章 農業第三百八十章 童子營制度推廣第一百六十三章 下南洋第三百一十九章 與民同樂第二百二十五章 漁民的兒子第一百九十一章 移民近況第二百二十一章 精武會與留學生第二百四十章 巴塔哥尼亞海軍十年建設(書友北風著)上第三百四十六章 南太平洋戰略第二百二十四章 軍艦二第五十五章 打賭第三百九十章 顯露實力第九,二章 破城第一百一十三章 劃分土地第四十八章 滲透戰術教學第一百九十六章 迴歸第三百六十三章 撤離準備第一百五十章 整體計劃第九十五章 戰事進行中
第一百九十二章 糧食自足第三百九十九章 理想第一百六十八章 安南第四百六十九章 亞松森第二百三十九章 霸業之基第四百四十三章 本土建設第三百一十二章 帝國崩潰第二百三十七章 德國軍官代表團二第三百八十章 童子營制度推廣第三百章 被封鎖弊端第一百二十八章 佔據托爾蒂島第二百三十八章 戰備第四十三章 城門迎接第八十三章 談判破解第二百三十六章 德國軍官代表團第三百八十八章 津田梅子的選擇第四百二十章 社會保障第四十九章 商討訓練方案第二百八十二章 戰後第二百四十七章 我們的國將隕落第三百一十四章 第一次和談破裂第二百四十三章 國士精神第四百三十一章 聯合演習第三十五章 物資清單第三百九十六章 跳躍發展的十年 下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美洲主導權的爭奪第三百九十六章 跳躍發展的十年 下第三百七十五章 年度發展彙報第三百五十八章 英才匯聚第三十四章 交談第一百九十八章 無題第三百六十五章 太平舊部第四百二十九章 德國人 二第六十四章 得知消息第五章 動員第二百五十章 殖民地交易上第五章 動員第二百六十四章 工業母機、貴族制度第九十五章 戰事進行中第三十七章 發現山洞第四百二十六章 閒暇第四百四十四章 工業產業以及航運業第三百四十章 遠東影響第三百二十二章 十年發展規劃第四十六章 授軍旗第二百五十三章 納土納羣島發展第八十九章 接見信使第二百八十一章 末路 完第二百零四章 延遲的南洋消息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戰上第二百八十六章 部署第二百一十五章 1878年第一百三十四章 退役士兵安置點第三百三十八章 父子三代入伍第一百四十四章 南美七國第六十六章 接收武器第四百二十二章 電力第三百四十三章 大婚 下第四百零八章 海軍少壯派 下第二百九十五章 新舊交替的時代第四百一十五章 軍中第一百三十五章 立國大典第三百七十五章 年度發展彙報第三百四十章 無題第十六章 建國地點的選擇第二百九十七章 官員選拔第三百二十六章 宋卡第二百三十二章 軍校學員第四百二十六章 閒暇第一百七十章 招攬華人武裝第一百三十五章 立國大典第一百零三章 解決男女失衡第八十一章 繳械第五十六章 城外第一百零四章 大戰前的休整第四百二十二章 電力第三百一十九章 與民同樂第一百四十四章 南美七國第二百九十七章 官員選拔第七十章四章 離開秘魯第一百四十二章 農業第三百八十章 童子營制度推廣第一百六十三章 下南洋第三百一十九章 與民同樂第二百二十五章 漁民的兒子第一百九十一章 移民近況第二百二十一章 精武會與留學生第二百四十章 巴塔哥尼亞海軍十年建設(書友北風著)上第三百四十六章 南太平洋戰略第二百二十四章 軍艦二第五十五章 打賭第三百九十章 顯露實力第九,二章 破城第一百一十三章 劃分土地第四十八章 滲透戰術教學第一百九十六章 迴歸第三百六十三章 撤離準備第一百五十章 整體計劃第九十五章 戰事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