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達堅守渭水北 伯言謀取壽春城
話分兩頭,話說孝直領兵屯于五丈原,司馬懿便在渭北緊守對峙。那邊鄧艾在陳倉訓練士卒,研究攻取扶風的策略,一日鄧艾忽聞曹真領軍前往抵御羌兵,又聞報曹真大敗,退往新平。
鄧艾立即命張翼守陳倉,自己領兵一萬五,徑直攻赴扶風。張既仔細思索以為先敗了羌兵十萬,再對付蜀兵要容易許多。否則羌兵人數眾多,又氣焰囂張,是為禍患。張既臨走是交代守城將領要堅守不出,無論是哪路兵來,不可出城迎敵,守城將領欣喜答應。
此時張既正在破羌兵,而這邊鄧艾的兵馬就抵達了扶風城下,扶風守將見到鄧艾領兵而來,便之用弓箭射住,并不出戰(zhàn)。鄧艾命人日夜佯攻扶風,扶風將領始終不出。鄧艾卻私底下遣人裝扮做魏國兵將,裝扮成經歷了一番死戰(zhàn)的摸樣,朝漢興求救。
漢興將領朱靈,見到情勢危急,立即本部兵馬來救扶風。鄧艾伏兵與半道將其擊潰,朱靈領敗兵返回漢興,剛抵達城下,一聲炮響城上旗幟招展,鄧艾早已遣人乘其離開守備松懈之時取了漢興。既得漢興,立即布置城防,又上書稟報捷訊。
孝直聞報,一觀軍圖,笑道:“鄧艾立一大功也!”忙叫來云長并諸將觀看。陳倉.五丈原.漢興正好是掎角之勢。眾將無不欣喜。
法令頒布下來,蜀兵與魏民相間耕作,民二分,軍一分,并不侵犯,軍民各有所得,魏民皆安心樂業(yè)。司馬師入告其父道:“前翻蜀兵截去我許多糧草,今又令蜀兵與我民相雜屯田與渭濱,以為久計,此似真為國之大患。父親何不與孝直約期大戰(zhàn)一場,一決雌雄?”司馬懿道:“我奉旨堅守,不可輕動。”正言間,呼報張飛在河對面罵戰(zhàn),說是:“要是敢于出戰(zhàn)就讓魏軍退后三里扎寨,讓出一片地方,好布陣開戰(zhàn)。”司馬師笑道:“古人有半渡而擊的戰(zhàn)例,不如假意退后三里,待其渡的一半,立即回軍攻擊,可收奇效。”司馬懿笑道:“不必著急,我自有破敵之計,只是此時時機不到。”司馬懿在司馬師耳邊道如此如此,司馬師道:“父親此計若成,長安必定無憂,蜀漢大軍將再無歸路,天地不應,看他法正還能囂張。”司馬懿只是囑托到:“切不可泄露機密。”
卻說魏將皆知孝直以巾幗女衣辱司馬懿,司馬懿受之不戰(zhàn),又失了渭南大寨。眾將不忿,入賬稟報司馬懿道:“我等皆大國名將,安能忍受蜀人如此之辱!即請出戰(zhàn),一決雌雄。”司馬懿道:“并不是我不敢出戰(zhàn)而甘心受辱。奈何天子明詔,令堅守勿動。今若輕出,有危君命矣。”眾將忿忿不平。司馬懿道:“你等既然要出戰(zhàn),待我奏準天子,同力赴敵,何如?”眾將盡皆允諾。
司馬懿乃寫表遣使,直至宛城軍前,奏聞魏主曹丕。曹丕拆表覽之。表略曰:“臣才薄任重,伏蒙明旨,令臣堅守不戰(zhàn),以待蜀人之自敝;奈今法孝直遺臣以巾幗,待臣如婦人,恥辱至甚!臣謹先達圣聰:旦夕將效死一戰(zhàn),以報朝廷之恩,以雪三軍之恥。臣不勝激切之至!”丕覽訖,乃謂多官曰:“司馬懿堅守不出,今何故又上表求戰(zhàn)?”太尉賈詡道:“司馬懿本無戰(zhàn)心,必因法孝直恥辱,眾將忿怒之故,特上此表,欲更乞明旨,以遏諸將之心耳。”曹丕然其言,即令衛(wèi)辛毗持節(jié)至渭北寨傳諭,令勿出戰(zhàn)。司馬懿接詔入帳,辛毗宣諭曰:“如再有敢言出戰(zhàn)者,即以違旨論。”眾將只得奉詔。懿暗謂辛毗曰:“公真知我心也!”于是令軍中傳說:魏主命辛毗持節(jié),傳諭司馬懿勿得出戰(zhàn)。蜀將聞知此事,報與孝直。孝直笑道:“此乃司馬懿安三軍之法也。”云長問道:“孝直何以知之?”孝直道:“司馬懿本無戰(zhàn)心;所以請戰(zhàn)者,以示武于眾耳。豈不聞: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安有千里而請戰(zhàn)者乎?此乃司
馬懿因將士忿怒,故借曹丕之意,以制眾人。今又播傳此言,欲懈我軍心也。”眾將敬服。
此后每每孝直遣張飛罵戰(zhàn),司馬懿便立即領兵要來與孝直廝殺,每次領兵剛到寨門,就有辛毗持節(jié)在營門外擋住司馬懿,道:“奉天子令,不許大都督出戰(zhàn)。”魏將眾人雖然皆心有怨氣,可是也只得服從天子號令,郁悶返回。
話說曹丕自己引兵抵達宛城準備攻擊青泥隘口的蜀兵,早有細作報入東吳,說是魏主領兵往宛城去了,像是要與蜀漢爭鋒。
孫權召集眾臣商議對策,呂蒙道:“此時正好出兵北進,穩(wěn)步進軍,水陸并進,取下壽春不難,壽春既得,揚州便屬我東吳。”張昭道:“此時進兵正好糧草足備,吳王可是依呂子明之言進行。”在座的陸遜面有愁色。孫權問其故,陸遜道:“壽春有武有張遼謀有劉曄,恐難以攻取。”呂蒙道:“我軍占據了合肥廬江,水軍在由長江開進洪澤湖。水路夾擊,再者夏季來臨,暴雨一來,壽春地勢低洼,極易被水困。若攻城困難,我軍便放水淹了壽春城池。如此壽春安能守得住?”
陸遜道:“我聞法正在渭水屢敗司馬懿,又有諸葛亮穩(wěn)坐荊州,此時若再攻魏,魏必定分心應付吳王。若如此,魏國若敗,三秦之地盡歸蜀漢,天下將以蜀漢實力最強。我等再與魏廝殺,損傷嚴重,將來恐難以應付蜀漢的崛起。我意是待曹丕領兵進入秦地之后。吳王再遣水軍假意攻取壽春,卻乘水漲從洪澤湖順潁水而上,直逼許昌。到那時曹丕遠水難救近火。只得令曹仁死守許昌,再遣張遼領軍從后路攔截我軍。我軍后面此時卻再襲取壽春,前頭部隊立即取直線從陸路返回洪澤湖,不要沿原路返回。如此我軍便避開了與魏軍廝殺。只是此計有些冒險,若是執(zhí)行的不順利,也可能導致水軍損失慘重。”呂蒙一聽,贊嘆不已。
孫權一想,攻城不也要損失嘛,這招計策要是用得好,可能不費多少兵卒就可拿下壽春,如此好的計策,虧得陸遜想啊。陸遜智謀不亞于孫吳。
孫權決定用陸遜的計策,便命吳將秘密整備軍器糧草,等待隨時出發(fā)。數十日后果然聞報,說是曹丕領兵去了武關,正準備攻打青泥隘口的關興張苞以解西北之危。
孫權命呂蒙統(tǒng)領甘寧徐盛朱然朱桓領兵八萬分別從廬江與合肥出兵攻打合肥,在命陸遜統(tǒng)領孫韶凌統(tǒng)全棕呂岱領兵水軍五萬有長江入洪澤湖從水路攻取壽春。早有訊息飛報入壽春,張遼一方面遣使飛報西面的曹丕,一方面加強防備,準備大戰(zhàn)。
話說劉曄在軍圖上反復觀看,猶豫不決。張遼不解,劉曄道:“如今吳軍水陸并進來攻壽春,再過些時日,時值夏季,一旦天降暴雨,吳軍在引水灌城,壽春城內兵將戰(zhàn)力大打折扣。防守較為困難,但我城內有精兵八萬精兵,東吳若無三十萬大軍,一時半刻定然難以攻克我壽春。即使攻克也需死傷吳兵十萬以上。此番東吳軍加起來才十三萬人,就要攻我壽春,其中必有蹊蹺,只是我一時不能看出。”張遼道:“兵來將擋,水來土吞。孫權前翻奪我合肥,現在又攻我壽春,欺人太甚,此番定要破他大軍,奪回合肥,方解我心頭之恨。”劉曄笑道:“文遠不可意氣用事,前些年你領八百壯士圍困孫權與逍遙津,嚇的吳軍上下膽寒,他們又找誰解恨呢?”李典在一旁也點頭同意劉曄的得話。
話說這邊呂蒙領著吳軍在壽春城外日夜攻城,那邊陸遜在水上停泊了許多艦船,要攻壽春。不幾日,雷聲滾滾,彤云密布,嘩嘩啦啦,天降暴雨,陸遜見忙命所有艦船順潁水而上,直取許昌。消息報與劉曄,劉曄大驚道:“原來如此。”話說早有飛報入曹丕,曹丕大驚,忙命許昌曹仁死守不出,又命曹彰死守新野,再命張遼分兵火速截擊陸遜所部。
張遼領兵便要隨后追擊,劉燁勸阻道:“許昌城墻堅固,量短時間是攻取不下的。陸遜的計策就是順水而上威脅許昌,好調將軍回軍許昌,如此呂蒙便輕易取了壽春。將軍若領兵返回,陸遜必定沿捷徑從陸路返回洪澤湖了。”張遼猶豫不決,呼報,曹丕傳令要張遼立即分兵救援許昌。張遼只得遵命出征。
呂蒙又引水灌壽春,壽春兵將在水池中,行動疲乏,戰(zhàn)力銳減。呂蒙在在外面猛攻,李典指揮人馬苦苦支撐了十幾天,終究抵擋不住,虛攻一處,帶著劉燁從北面水路帶著劉燁并殘兵往下蔡駐守。
果然張遼領兵剛至武平,就聽說陸遜已經從陸路返回了已經達到細陽了。陸遜的艦船只叫少許得力兵將駕著順流而下返回洪澤湖去了。
捷報傳至建鄴,孫權大喜,命重賞三軍,令呂蒙并甘寧闞澤留五萬精兵守護壽春,其余大軍盡皆返回江南。這回孫權對陸遜算是佩服了,計謀之高,神鬼莫測。不費大軍傷亡而取魏國重鎮(zhèn)。
消息傳至曹丕那里,曹丕氣得捶胸頓足,自怨中了陸遜詭計,又贊嘆陸遜用謀堪比孫.吳。賈詡聽聞失了壽春,西面戰(zhàn)事一時又難以取勝,心中也郁悶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