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院裡面炮聲隆隆,山呼海嘯般的風浪,震動著每一個觀衆(zhòng)的神經,單論畫面特效和音響效果,《加勒比海盜3:世界的盡頭》集中了好萊塢如今最頂尖的技術,絕對算得上無可挑剔。
影片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放映,已然到了結尾大戰(zhàn)。
海盜聯(lián)軍和東印度公司的艦隊全都擡起炮口,最後的一戰(zhàn)已是弦上之箭,不得不發(fā)。
《加勒比海盜3:世界的盡頭》製作成本高達3億美元,除了馬修、約翰尼-德普和凱拉-奈特莉等一系列主要演員的鉅額片酬之外,增加的費用基本都用在了特效上。
想要讓特效有賣點,除了燒錢沒有別的辦法。
這是電影製作最無法省錢的部分,花多少錢就會有相應的特效場景。
大銀幕上面,“黑珍珠”號與東印度公司控制的“飛翔的荷蘭人”號一起駛入伊娃-格林飾演的女神製造的大漩渦,雙方的炮彈你來我往,傑克-斯派洛船長在“飛翔的荷蘭人”號上“買通”聚魂棺的守衛(wèi),聚魂棺裡的便是章魚人戴維-瓊斯的心臟,必須在心臟上扎一刀才能殺死他這個萬邪的船長。
威爾-特納和伊麗莎白-斯旺在巴博薩船長的見證下,舉行過海上婚禮,先後來到“飛翔的荷蘭人”號上,他們一起與戴維-瓊斯鬥劍。
如同前幾部一樣,馬修飾演的這個角色勇不可擋,那些蝦兵蟹將根本不是對手,最後威爾-特納直面戴維-瓊斯,這個能將傑克-斯派洛船長殺得落花流水的怪物船長,在威爾-特納面前,也只能苦苦支撐。
雖然整部影片馬修的戲份明顯比《聚魂棺》時減少,出彩的地方也不是很多,但《世界的盡頭》高達3億美元的投資擺在這裡,迪士尼影業(yè)不可能讓一個主要角色的人設崩掉。
無論是劇組,還是迪士尼影業(yè),都不敢冒這樣巨大的風險。
威爾-特納強悍狂野,身手敏捷,劍術高超,卻只是個普通人,戴維-瓊斯畢竟脫離了正常人類的範疇。
兩人的比試來到最後,威爾-特納將戴維-瓊斯逼進死角,一劍穿透了他的胸口,但戴維-瓊斯仿若未覺,反手一劍刺穿了威爾-特納的身體。
作爲與迪士尼遊樂項目相配合的一個系列影片,一部兒童化趨勢越來越明顯的電影,迪士尼影業(yè)當然不可能讓一個主要角色,還是受歡迎程度僅次於傑克-斯派洛船長的威爾-特納死掉,即便他們已經準備冷藏這個角色。
於是,在伊麗莎白-斯旺的傷心欲絕中,傑克-斯派洛拿起威爾-特納的手,一刀刺穿了戴維-瓊斯的心臟,然後與伊麗莎白-斯旺和那隻猴子逃回了“黑珍珠”號。
在他們回到“黑珍珠”號時,東印度公司的旗艦“努力”號正在火速逼近。
“努力”號是一條風帆戰(zhàn)列艦,配有60餘門火炮,勢要將“黑珍珠”號轟成一堆碎木頭。
就在兩艘船即將接戰(zhàn)的時候,正對著“黑珍珠”號的海面上突然掀起一個巨浪,“飛翔的荷蘭人”號重現(xiàn)海上。
威爾-特納站在船長的位置,與另一邊的傑克-斯派洛船長一起大喊“升帆,轉向!”
隨即,兩條船上的“開火!開火!”聲此起彼伏,“努力”號上木屑四處飛濺,沉入冰冷的海底。
海盜們歡慶一團。
影片來到結尾,威爾-特納接替了戴維-瓊斯的位置,與伊麗莎白-斯旺變成了牛郎織女一般,傑克-斯派洛船長再次揚帆出海,奔向波瀾壯闊的加勒比海。
用傑瑞-布魯克海默試映時的話來說,海盜代表自由,象徵無畏,這是獨特的《加勒比海盜》系列的海盜精神,是一種並非任何人都可以體會的精神,海盜的好,海盜的壞,都是海盜所固有的。
正因爲如此,觀衆(zhòng)纔會喜歡海盜,迷戀海盜,欣賞那種海盜精神,甚至也生出想作海盜的荒謬想法。
海盜旗又在加勒比海上飄揚,又駛向了新的開始。
只要能帶來足夠的利潤,“黑珍珠”號上的海盜旗永遠都不會飄落。
漢斯-季默激昂的配樂中,《加勒比海盜3:世界的盡頭》落下大幕,海盜三部曲暫時告一段落,威爾-特納和伊麗莎白-斯旺也完成了角色的使命,即將從大銀幕上隱退。
全場響起熱烈的掌聲,馬修也站起來鼓掌,之前他參加過迪士尼影業(yè)舉行的內部試映會,今天的首映是第二次看到這部影片了。
比起第一次,第二次看的更仔細,也更容易以自身的角度和喜好形成主觀判斷。
看完首映,馬修的第一印象就是《加勒比海盜3:世界的盡頭》比起前兩部來更好笑、更浩大、更歡快也更大膽,並且成功解決了威爾-特納和伊麗莎白-斯旺這兩個角色退出的問題。
另外就是影片實在是太長了,超過2個半小時的時長,雖然比起《指環(huán)王3:王者歸來》那喪心病狂的長度要好一些,但情節(jié)的設置和節(jié)奏的控制都顯得有點拖沓,特別是威爾-特納和伊麗莎白-斯旺的感情戲,最後處理的怎麼看都像是狗血青春偶像劇。
想到這裡,他不禁微微搖頭,這部影片的主要受衆(zhòng)羣體,不就是青少年們嗎?
從這方面來說,戈爾-維賓斯基和傑瑞-布魯克海默處理的應該是恰到好處纔對。
因爲《速度與激情》系列的關係,馬修最近也在研究和學習電影製作,雖然作爲一個明星製片人,他不必像傑瑞-布魯克海默或者阿齊瓦-高斯曼那樣擁有極其專業(yè)的素養(yǎng),但大部分製片人的工作,最起碼要有足夠的瞭解。
比如說作爲一部製片成本高達3億美元的超級鉅製,怎樣才能儘可能規(guī)避風險?
迪士尼影業(yè)和布魯克海默影業(yè)敢於在《加勒比海盜3》上投入如此巨大的資金,首要條件就是這乃一部續(xù)集,而且前兩部超級大賣。
鉅額的資金是成功最基本的保證,然後就是明星和特效,明星不用說,幾乎前面出場的主要人物都被拉了回來,還搞了個九大海盜王的噱頭。
至於特效,對於這個年代的很多觀衆(zhòng)來說,爲了享受無憾可擊的特技而忍受影片的缺陷,依然是超值的。
況且,影片除了特效和明星之外,也不缺乏賣點。
本片嚴肅的地方很嚴肅,有愛的地方很有愛,搞笑的地方——自然也很搞笑,而且是如同小孩子惡作劇般的搞笑。
一如既往的典型的迪士尼風格。
在好萊塢混了這麼多年,馬修自然非常清楚,每個導演和劇組的風格各不相同,側重點也各不相同,有的人喜歡搞畫面,有的人喜歡糾結的劇情,有人專供娛樂但也做得有棱有角細緻妥帖。
毫無疑問,《加勒比海盜3》屬於這裡面最後一類,簡單純粹的青少年向娛樂大片。
只是馬修看到他出演的威爾-特納與伊麗莎白-斯旺的海戰(zhàn)婚禮以及最後的結尾,不知道爲什麼,忽然想起了楊過和小龍女。
掌聲落盡,一個個到場的嘉賓來到前排劇組就座的地方,紛紛送上恭賀,馬修也不斷跟人握手擁抱,接受各種祝賀,不斷說著謝謝之類的客氣話。
其實誰都很清楚,只要劇組不自己犯下蠢到家的大錯誤,《加勒比海盜3:世界的盡頭》肯定會票房大賣。
有可能票房比不上《聚魂棺》那般瘋狂,但一定會輕鬆超過《黑珍珠號的詛咒》。
而且之前的試映口碑早就傳了出去,華特迪士尼的口碑營銷一向做的出色,最好的一部《加勒比海盜》之類的評語,早就從很多被公關的影評人的專欄裡面喊了出來。
當然,對於類似馬修這樣的劇組內部人士來說,這種口號看看就行。
等未來《加勒比海盜4》上映,絕對又會有很多人喊最好的一部《加勒比海盜》,第五部說不定也是如此。
這是迪士尼方面慣用的營銷手段。
首映結束,走向新聞廳的時候,馬修從《加勒比海盜3:世界的盡頭》想到了更多,特別是許多與《速度與激情》系列擁有共性的東西。
一部成功的好萊塢大片,不應是像《黑客帝國》後兩部那樣讓很多人看不懂,而是擁有不同膚色、背景和文化修養(yǎng)的人都能輕易看懂,哪怕是沒文化的人看過之後,也會感覺到有樂趣,能從中得到享受……
《速度與激情》絕對要通俗易懂,誰要是敢在這個系列上,搞什麼深度和雲(yún)裡霧裡繞的劇情,他一定會炒那人的魷魚!
作爲商業(yè)大片,觀衆(zhòng)看了高興是第一原則,至於深度之類的東西,好萊塢從來不缺乏如同沃卓斯基姐弟那樣的人,像他和大衛(wèi)-埃裡森這樣沒有藝術修養(yǎng)的俗人,還是有自知之明的好。
總不能讓大部分觀衆(zhòng)都去分析影片的中心思想吧?
經典電影的經典之處就在於,能讓不同背景的人們,獲得同樣的享受——不管是享受快樂、享受悲情、享受震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