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品質、輕利潤,沒有生意頭腦”的名聲。這種將顧客視爲不幸的受害者對其加以盤剝利用的理念,在美國企業中十分盛行,令我們付出了高昂的代價。我想說的是,我不是個蹩腳的生意人。那些爲了區區5000萬美元不義之財,不惜犧牲商譽的工商管理碩士(MBA)守財奴,纔是真的沒有生意頭腦,他們終將自食其果。
本書講述的是美國競爭力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以及爲什麼會這樣。書中的大部分例子與觀察都來自汽車行業,原因很簡單—我最瞭解的是汽車業,並親眼目睹了通用汽車長達數十年的衰落。但這一慢性毒瘤,令曾經不可一世、主導世界的美國經濟從以生產與出口爲主轉爲以貿易和進口爲主,而且這一趨勢幾乎蔓延到了所有或大多數行業。
其實這可以歸結爲企業運營中的關注點、輕重緩急以及經營理念出了問題。主要追求財務回報的領導者,將這種回報與商業計劃掛鉤,操縱所有其他因素去達成該指標,結果往往事與願違;就算目標能夠實現,也只是曇花一現。而追求卓越、致力於提供超凡價值的企業,才能夠實現贏利與增長,並收穫豐厚的利潤。如果追逐利潤損害了產品或服務,那它還是商業等式的組成部分嗎?利潤是由滿意的顧客獎勵給企業的一種無法預測的財務結果嗎?
對於某些餐館老闆來說,如果人們提前幾個星期就開始訂餐,那可能說明“我們某些事情做錯了”。也許食物好得過頭了……最好將食物的質量略微降低,少抹些黃油!我們可以降低成本,賺到更多的錢!而客人,如果沒弄錯的話,會繼續前來就餐,對吧?
但對另外一些老闆來說,供不應求是成功的表現,它說明業務模式行得通,客人認可自己辛勤工作的價值。這時,可以通過上調部分價格,將客人的等待時間維持在合理的範圍內,與此同時,打造良好的聲譽。想猜猜哪家餐館的生意會更長久、更紅火嗎?
通用汽車有一款車型在全球投產,無論在哪裡生產和銷售都大獲成功。它外觀時尚,比直接競爭的車型更寬敞,從總體上超出了顧客的期望。此類車能贏利是很難得的,而它做到了。找到了制勝法寶,理應慶祝一番,對嗎?是的,但有一種聲音在抱怨,認爲“我們做得過頭了”;這款車的“品質和功能都超出了必要的範圍”。爲了降低成本,我們應該反其道而行,在服務上偷工減料,一味地追逐季度收入目標,而不顧其負面結果給美國各行各業—從汽車、家用電器到服務業—造成的傷害。
我認爲這一勢頭可以扭轉。美國不應只由進口商、債券交易商和風險資本家組成,他們只要有萬全的退出策略,就不會關心企業的長遠發展。
作爲工業強國,美國具有歷史性優勢。匯率對美國有利,就大多數標準而言,勞動力價格也具有競爭力。美國仍有獨創性、主動性,擁有許多技術創新資源。
美國現在就應當結束那些逐利者的主宰,他們生活在自己那完美、由財務數據決定、可以預知的世界裡(卻一再打錯了如意算盤);現在是時候讓那些對顧客、產品和服務都擁有遠見、充滿激情的“產品狂人”大顯身手了。
這適用於所有的行業。鞋類公司應由製鞋狂人來經營,軟件公司應由軟件狂人來經營,超市應由超市狂人來經營。來自守財奴的建議和支持自然少不了,但最終決定權應交給那些與顧客的體驗同呼吸、共命運的產品人。他們追求卓越的動力與激情,將一次又一次戰勝計算機一樣死板、冷漠、以分析爲依據的經營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