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46年12月的國民大會制憲會議上,胡適與朱經農等204人聯名提出《教育文化應列爲憲法專章》的提案,又與17位自由職業教育界國大代表聯合提出建議書,請政府注意有關教育的重大問題。建議書開篇即指出:“查教育爲立國之本,亦爲施行民主政治之基礎。當今憲法正在制定之時,尤賴教育之普遍推行,以使人民有行憲與行使政權之能力”。建議書主要內容包括:延用專才,增進效率;敵僞產業,撥充經費;縣教育局,提早恢復;獎勵私校,予以補助;教員待遇,迅即提高;被佔校舍,嚴令發還等。
1947年3月14日,胡適在中基會年會上提出中基會與北大的第二次合作議案,具體內容是:北大向中基會借30萬美元,分兩年支付,作爲購買圖書、設備之用。北大每年付息五釐,由教育部擔保,用美金償還。兩年之後,分十五年還本。
3月15日,胡適參加中央研究院評議會談話會,商討中央研究院院士選舉法草案。胡適回北平後參與了中央研究院第一次院士選舉“人文組”名單的推薦工作。
3月22日,胡適飛回北平。剛回北大,教務長鄭華熾就向胡適彙報,此次學期考試,所有考試科目裡半數不及格的學生有125人,先修班不及格的有60人,教務會議經過幾次鄭重考慮,決定按照北大學則的規定,給予退學處分。
此後,胡適接見了好幾批爲此請願的學生,胡適考慮到多年戰亂及不及格學生的實際困難,以及學期中退學可能會導致被退學生因無學校可入而失學等因素,給鄭華熾寫信,建議北大教務會議容許不及格的學生留校察看一學期,使他們有奮發振作以及補救的機會。
胡適對於此事的處理,既體現了他對學生求學機會的珍惜和愛護,也體現了他尊重北大教務會議的民主作風。
這一年五四前夕,胡適應邀出席北大學生“五四籌備會”舉行的紀念活動,作《五四新思潮運動的意義》的演講,隨後根據演講大意寫成《五四的第二十八週年》一文,發表在5月4日出版的《大公報上》。胡適在文中首先對五四運動的經過作了介紹,引用了孫中山對五四運動的評價。文章最後指出:“我們在二十八年後紀念五四,也不能不仔細想想我們今日是否已‘收革命之功’,是否還‘必有賴於思想之變化’”。
胡適執掌北大後,對於北大和整個國家教育的發展都有很多設想和計劃,自己也準備用數年的時間來使北大有所成就,並由此帶動全國高等教育的發展。然而,隨著國內局勢的演變,國民黨政府江河日下,國內矛盾不斷激化,胡適很多時間和精力用在了教育和學術之外的事情。他一方面被迫處理不斷髮生的學.潮,一方面又不得不參與一些政治活動。此外,在此時期蔣介石還幾次想拉胡適參政,胡適不得不想辦法再三推辭。
1947年5月,全國通貨膨脹非常厲害,物價飛漲。大多數公職人員、教職員工吃飯都成了問題,北大也不例外。胡適親身感受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北大秘書長給胡適算了一筆帳,胡適1946年8月剛到北平時,每月工資28萬法幣,摺合美金100美元,到了1947年4月,每月工資是100萬法幣,摺合美金只有35美元了,每天只有1美元多一點。胡適說:“這點錢全家吃飯都不夠。”他給美國友人徐公肅、唐世英寫信說“現在我成爲貧士了”。在美國的趙元任夫婦聽說胡適薪水這麼少,專門託人從美國給胡適帶來了200美金,補助他家用。連胡適都這樣,北大的教授就更苦了。
對胡適刺激最大的是,在他主持北大教授會討論北大未來的發展時,向達教授氣憤地說:“我每天愁的是明天吃什麼,哪有心情想北大十年、二十年的發展。這樣下去,我們都要死光了。”由於教育經費短缺,教職員生活不下去,胡適感到在北大很難幹下去,他曾給朱家驊寫信請求辭職,朱堅決挽留,他才又勉強幹下去。
在這樣的形勢下,上海、南京幾個大學和北大、清華大學的學生髮起了反飢餓、反內戰運動,要求增加教育經費,提高教職員待遇,這不能不使胡適處在兩難的境地。一方面知道學生反飢餓運動有深刻的社會、政治原因,不能阻止;另一方面又不能不考慮國民黨政府的立場,必須維護好學校的正常教學秩序。他曾向北平國民黨當局建議,對學生的反飢餓運動不要採取鎮壓的辦法,要和緩處理。他對北大學生則竭力勸說:“我對你們的要求同情,但希望不要耽誤學業。”
5月19日,北平行轅主任李宗仁召集平津兩地院校校長及教授開茶話會,胡適在會上發言,他說,中國的現狀,不但青年人不滿,中年人也不滿。認爲凡是在政治不能令人滿意的時候,提倡政治改革的責任,一定落在青年肩頭。胡適主張,應該給予青年人合理的自由。但胡適在當天接受記者採訪時,仍然堅持一貫的主張,認爲罷課不能解決政治問題,實際上是最愚笨而最不易收效的武器,因爲罷課的結果,受損失的是學生自己。
1947年5月20日,寧(南京)、滬(上海)、蘇(蘇州)、杭(杭州)16個專科以上學校的5000餘名學生到南京中央大學會合後,衝破國民黨憲警的阻攔,舉行“挽救教育危機聯合大遊行”。在珠江路口,遊行隊伍遭到憲警的水龍噴射和棍棒、皮鞭的毆打,19人受重傷,90餘人受輕傷,20餘人被逮捕。這便是五二〇血案。
同日,北平各大、中學校的7000餘名學生從北京大學出發,進行持續五個多小時的聲勢浩大的示威遊行。天津的大、中學生也進行了反飢餓、反內戰遊行。這一運動迅速席捲武漢、重慶、廣州、長沙、昆明、福州、南昌、桂林、濟南、開封、瀋陽等60多個大中城市。社會各界以及上層愛國民主人士,也以各種形式支持和援助學生運動。在社會輿論的壓力下,國民黨政府不得不釋放全體被捕學生。
繼“五二〇”遊行之後,學生又接著罷課幾天,延續到了5月23日。
胡適苦口婆心地對學生說:“反飢餓、反內戰是你們對現實不滿的反映,但長期罷課解決不了這個問題。繼續罷課會發生更大問題,希望同學早日復課。”
當時有一部分激進的同學,通過華北學聯向全國各大學號召在6月2日發動更大規模的全國罷課、罷教、罷工、罷市運動。國民黨政府非常震驚,通令全國各地嚴加防範,武力鎮壓。面對這一形勢,胡適非常焦慮,怕在這一天發生流血事件。
他向北大學生自治會建議:“你們在6月2日那一天千萬不要出去遊行。”這一天,北平的專科以上院校大門都佈滿了軍警,北大校門口堆起了沙包、鐵絲網,架設起機關槍,裝甲車在校園四周行駛,如臨大敵。這一天,華北學聯和北大自治會決定不上街遊行,改在校內民主廣場舉行紀念民主烈士聞一多等人的追悼會,請胡適、周炳琳、錢端升、楊西夢等教授到會講話。
胡適出席並作講話,他的講話中有這樣一段話:“政治腐敗,而又沒有人出來進行改革的時候,這一改革的責任就落在學生身上了,中外歷史皆是如此。這次你們發起的反飢餓、反內戰,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產生的,你們很有理智,很有秩序,能收能放,今天你們決定不遊行,就是很理智的行動。”
他的講話獲得了同學們的熱烈掌聲。第二天北大就正常復課了,北平也沒有發生大的流血事件。
1948年8月,國民黨北平當局受上峰指令,要在全市大專學校逮捕所謂鬧事學生。
8月19日清晨,北平11所專科以上院校都受到軍警的包圍,報紙上二次公佈了名單,要上了名單的學生到特刑庭報到,不去者一律由軍警進校捕人。
上了名單的324名學生,都是各校學生運動的骨幹,其中北大最多,有93人。
北大學生自治會當即決定,把上了名單的同學迅速秘密送離北大。
19、20、21日這三天,北平有10所大專院校,國民黨軍警都進校進行了搜查逮捕,清華大學、燕京大學也不例外,唯獨北大還沒有軍警進校捕學生。
北大學生自治會開會進行研究,認爲這是因爲胡適知名度高,北平當局一時不敢貿然行事。自治會當即決定,立即組織同學向胡適請願,請他出面交涉,阻擋軍警進校捕人,保衛北大尊嚴。
8月21日下午,200個同學組成了請願隊,從沙灘出發,打著小旗,高呼口號“反對軍警進北大捕人”、“擁護胡校長保護北大尊嚴”,然後進了胡適住宅的院子裡。
當時胡適很驚惶,臉都變色了,不知同學們要對他幹什麼。他連忙走出房子,請自治會代表進屋談話。當聽到自治會代表向他提出的要求後,情緒慢慢穩定下來。
他說:“我可以接受你們的要求,但有一個條件,凡上了名單的同學都要離開北大。”
請願隊離開胡適住所不久,北大訓導處貼出了一個佈告,要求上了名單的學生一律離開北大。
8月22日上午,訓導長賀麟到三院、西齋、紅樓、灰樓的學生宿舍查看了一番。
8月23日,胡適給北平警備司令部陳繼承寫了一封信,告訴他:“北平特刑庭要傳訊的北大學生,經賀麟訓導長查看,全校遍覓不見一人。”
24日上午11時,北大各個校門的軍警就都撤走了,同學們紛紛涌向民主廣場,高興地互相握手,高唱《團結就是力量》和《光明贊》慶祝勝利。
這次胡適出面,成功阻擋了軍警進校捕人,保護了北大的尊嚴,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進步學生。對於胡適這樣的當局任命的校長,能做到這樣並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