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的真相?”
01
—
硅基人留下文明真相併逃離
雖然硅基人對地球人意識本源問題的探究沒有結局,但是地球人開始利用神經網絡預測的蛋白質結構設計新的蛋白質摺疊方式,用於強化身體結構,增強體內生物化學分子之間的反應速度和效率;同時神經網絡結構也廣泛用於工業生產,比如醫療行業新藥研發、文化產業劇情生產、聊天機器人、智能駕駛、語音識別等等,某種意義上,“半導體人”成爲了地球人意識的執行者,這種情況讓硅基人甚是尷尬又絕望,因爲這與硅基人想要的共同進化相去甚遠。
之後又過了2000年,地球人的文明也發展出了星際旅行的能力,但是地球人和“硅基人”——機器人之間的關係如何呢?那些藉由硅晶體而“存活”的硅基人並沒有進化出人類意識,在地球人類眼中,機器人成爲了人類發展過程中的智能工具,是名副其實的依附於地球人而活的工業品而非生命體,人類可以隨時終結所謂的智能機器人,所以“半導體人”也並沒有和地球人的身體融爲一體。
這時候,地球文明發射的第一艘星際飛行的探測船目的地就是金字塔及瑪雅神廟所指的獵戶座α星——一個紅超巨星。人類懷疑地球文明發展過程中有過外星文明的協助,種種跡象都指向這顆獵戶座α星,所以在地球人眼中,這是一次探索外星高等文明的機會,也是一次尋祖之旅,但是地球人想不到的是,幫助地球文明發展數千年的硅基人已經切切實實在地球上以另一種形態——半導體——與地球人共同存活了幾千年。
也許是巧合,地球人的星圖中一個關鍵的導航點是一箇中年期的恆星,但是導航卻將飛船徑直向恆星衝去。奇怪的是,飛船沒有檢測到任何的引力偏離,徑直衝進了恆星內部:“引力正常,溫度正常,通訊正常… …”
不久他們就從恆星另一側衝了出來,原來這個恆星是另一個星系的恆星的投影——他們錯把星影當成了真實的恆星用來導航,這也就意味著,地球人的飛船迷路了。
地球人誤打誤撞來到了一個陌生的星球。硅基人在星圖中標記了這顆星球的具體位置,正是天鵝座,開普勒452b!
硅基人的畫面也到此戛然而止… …但是BIT卻知曉後來發生的事,因爲他就是這批地球人在開普勒452b的後代。
開普勒452b與地球有著極其類似的環境,地球人的星際飛船燃料耗盡無法返回,只能在此繁衍生息,這顆星球有地球所沒有的元素,飛船上的生物化學專家利用某些未知元素對隨行的硅基機器人進行了一系列的嘗試和改造,同時解禁了阿西莫夫的機器人三原則,與硅基機器人和平共處,就這樣過了1800餘年,純種的地球人已經在開普勒452b星球上滅絕,存活下來的是經過改造的地球硅基人。準確地說,他們的某些部件是碳基,某些部件尤其是左腦是硅基,這就意味著碳基的地球人和硅基的機器人已經融爲一體,此時的他們,基因的某些組合已經完成了突變,使得身體可以允許一種類似有機硅大分子的存在。以這樣一種形式,碳基的地球人和硅基人獲得了共生,他們共同進化成了一個新的生命形式。經過又一個1300年的進化與發展,開普勒452b的新生命朝著兩個顯著的方向發生了進化,一個就是BIT這種有機與無機相結合的形式,是一種大家希望看到但仍屬偶然的進化形態;另一種就是有機體對硅元素的大量存在——哪怕是有機硅——產生了排異,要麼直接進化失敗死亡,要麼退化爲地球人形態。他們仍然共生在這顆星球之上。地球人仍然統治,但是進化人潛力更大,只是在較短的發展時期內沒有發揮出來。在像BIT的一類人當中BIT是進化完好的,其他人基本都退化爲碳基地球人。
BIT也十分意外,這顆星球(指的是硅基人的母星)看似荒蕪一片,好像從來沒有生命存在過的樣子,但曾經有如此輝煌的歷史,可能這裡的生命只是以一種看似不起眼的形態存在。
就在BIT悵然若失,不知道接下來該如何是好的時候,屏幕再次出現了信號,不過卻是以一種詭異的電磁波形式呈現的,這種信息居然在BIT大腦中不自覺地開始成像和發聲,這大概是由於BIT的身體有硅基人的某種特質纔可以順利地接收硅基人的信息吧。不過這次的信息不是敘事,而是結論。
信息展示了硅基人自文明誕生以來對宇宙的研究成果:
我們所處的宇宙可能並不是我們看到的那樣,除了通過各種手段觀測到的天體、元素、光、電磁波、引力波等等,空間還充斥著另外一種“看不見的物質”——暗物質。以這種暗物質爲基礎的生命形式起初我們不得而知,直到發現了不發光的波色恆星,那是一種不發光的黑暗行星,我們在這種行星上探測到了生命(姑且叫做暗黑生物吧)。依據是暗物質之間相互作用力極小,但是天文學家發現的模型與實際觀測之間總是存在微小差別,而這並非暗物質自我發生相互作用的產物,而是暗物質被人爲改變後留下的痕跡。我們認爲正常物質在暗物質影響之下才會表現出某些狀態,也許二者都是被其他什麼東西影響著,也許是一種生命體,可以根據自身目的操縱發光物質。目前我們既無法識別暗物質粒子,也無法提出可信的理論代替我們已知的物理定律,因此我們仍然無法解釋星系及星系團的某些特性。但我們知道,暗物質生命是存在的。
暗物質爲骨架的宇宙
經過我們的推演,暗物質生命(是更早誕生的生命形態,但是誕生時間不詳)與地球是多元生命的不同形態,在不同的物質形態下各自誕生了合理的生命,在某種程度上,暗物質生命更高級。因爲暗物質生命脫離有形的生命軀體,進入無形態意識文明,典型的太空中電磁風暴之類的攻擊統統可以避免!或許這種文明也是由物質文明進化而來,如果這種假設成立,就需要把文明和生物本身信息編碼到暗物質形態!光子或者中微子就是介質,分佈式系統,可以更長距離傳輸信息,長距離發生相互作用的粒子!甚至操控發光星體發射出來的光子控制其與其他物質的相互作用!電子輻射的鋒面可以穿越宇宙,架起星際之間、行星之間的化學反應通道,而且全過程中都可以進行精確的時機把控,發揮出原子與分子中的激發能(Excitation Energy)及波的干涉(Wave Interference)!也許我們所處的宇宙就是某個超級文明重新編錄而成的樣子,也許我們硅基文明的未來或其他物質生命的高級進化方向就是暗物質文明。
暗物質生命在幾十億年間佔據了宇宙可探測部分物質的80%(當然未探測到的物質佔整個宇宙的69%,暗物質佔整個宇宙的31% x 80%)這使得宇宙膨脹減速,致使宇宙的密度會越來越大,溫度也會越來越高,根本原因就是暗物質的大質量使得宇宙受到一種內向的引力束縛,導致擴張速度減緩!從可探測物質和星體來看,宇宙就宛如一個三維立體的“漁網”,網線密集的地方就形成一個結點,結點處的密度要高於其他區域,因此,在結點處的物質就要多一些,也是各種恆星、星雲等星系誕生的地點。而網線交織的稀疏處,就出現了空洞。或許暗物質文明出於文明擴張的需要在增大所處空間的密度,但是高溫高密度的最終結果是宇宙坍縮,就像恆星變爲紅巨星之後坍縮爲黑洞或者白矮星一般,這顯然有違文明生存的基本規律。即便如此,暗物質生命依然樂此不疲地擴張與發展,以至於這種生命力足以讓宇宙擴張的腳步變緩。
然而宏觀尺度上,宇宙依然在膨脹,好像一種看不見的力量將宇宙推向外部,這種力量遠比暗物質產生的內向收縮力量大得多。也許這是一種更高級更神秘的生命... ...出於文明的某種發展訴求做出的對宇宙尺度越來越小的強力迴應!
也許超級生命體離我們並不遙遠,也許它們已經生活在我們之中或者周圍,甚至就在我們面前,甚至已經嵌入在我們所理解的物理原理之中——無論是粒子的基本特性,還是有關複雜、突發現象的其他領域,但我們卻渾然不知。換句話說,也許生命體不只是遵循方程式的規則,生命體也有可能就是方程式本身。我們認爲也許這正是這個宇宙的生存法則。
硅基文明正是看到了這個殘酷的真相:要麼進化失敗被越來越嚴苛的物理環境消滅,要麼進化成功,但是會在發展程度達到某個閾值的時候成爲暗物質文明的傀儡文明,永無出頭之日... ...
也許,還有第三種可能,但以我們目前的文明程度可能永遠無法突破。於是,整個硅基文明來到了他們可以探測到的最大黑洞內部的柯西視界——一個不會被引力撕裂的平穩區域,但是無法與外部通信,不管是電磁波、中微子還是引力波,無法逃脫黑洞的束縛。基本上每一個黑洞內部都有一個柯西視界,允許一個文明的存在。這個文明將來或自然消亡或進化成更高級形態。
看到這裡,畫面停止顯示。BIT也猛然意識到,如若艦長叛變或者受制於某種文明,那這種文明極有可能就是某種暗物質意識文明(下文統稱爲α文明),而開普勒452b就是一個被意識文明脅迫的可憐星球。而另一邊,α文明正在不斷地把收集到的鉻作爲主要元素用來搭建元素橋。所謂元素橋就是暗物質也可以借之傳播的媒介,至於爲何偏偏需要大量的鉻元素,爲何鉻元素構建的元素橋可以使得暗物質得以傳播,還有沒有其他方式使得暗物質文明能夠擴張或者進化,這一切不得而知,但顯然這是一種殘酷的方式,以奴役或者犧牲其他文明爲代價。
BIT母星開普勒452b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被α文明脅迫,從各地採集鉻元素進貢給α文明。因爲α文明的挾持對象就是進化到一定程度的物質文明,顯著特徵就是具有遠程星際旅行的能力,這是收集鉻源的基本能力。顯然,開普勒452b本身並不會因爲缺少鉻而毀滅。
現在BIT腦海中想的最多的反而不是如何對付α文明,拯救開普勒452b,只是在腦海中浮現了大量的疑問,如果這一切是真的,BIT的遠古母星地球現在又是什麼情況?硅基人的圖騰是不是意味著有另一個暗物質文明以另一種柔和的方式主導區域內生命進化的故事?暗物質生命和暗能量文明之間是不是絕對的對立?暗能量文明在哪裡?暗物質與暗能量文明又是被什麼主導呢?文明或智慧演化的終極方向是什麼?宇宙中的文明又是從何時何地起源的?
硅基人不知道,至少現在不知道。
BIT不知道。
或許暗能量文明或者暗物質文明也不知道。
恍惚中,BIT感覺周圍在慢慢變暗——獵戶座α星正在變爲一個黑洞,吞噬著周圍的一切。
02
—
掉書袋
【1】 上文不嚴謹,只爲情節發展。
【2】文中地球的星際飛船導航錯誤衝向一顆恆星內部的部分是“引力透鏡”效應,這也從某種程度上暗示了宇宙中存在大量的暗物質,否則引力透鏡效應會弱很多。
03
—
參考文獻
1.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