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好多人對謬騫人都很陌生,我摘了一片來自廣州日報的文章,基本上道盡了她的一生。
--------------------------
在那個時代,仰望她的青年男藝人有許多,其中一位叫張國榮,一位叫林子祥,有個叫做黃秋生的男人,到現(xiàn)在還寫博客記念她……
再一次見她,是在今年三月的上海。
暌違了外灘80年的半島酒店重新開幕,火樹銀花,香鬢麗影。就在那一瞬間,我看到了她。
依舊短髮,依舊端麗,一身絕不觸目的小黑裙,無珠寶,亦無香檳在手。她只是站在角落裡,陪在她白髮斑駁的導演丈夫身側(cè),像每一個好太太那樣不停地頷首、微笑。間或與身邊的朱玲玲交談一二——這對友人,曾經(jīng)是前後兩屆的香港最上鏡小姐。
不時有娛記爆發(fā)出一陣騷動,他們?nèi)缤鄯湟粯樱卫蔚馗S著黎明與全智賢等當紅明星的行蹤。當那些熟悉的閃光燈再度耀了她的臉,她只是淡淡地掠了掠頭髮。是啊,當下,大多數(shù)人都如她所願般,早就忘了她。
可我怎麼會忘記你,繆騫人,飛鴻一逝的美人,性格十足的女星——在30年前的香港,你是最爲鮮明的娛樂記憶
。從這張著名的合影上,你便能看出這對戀人當時的貌合神離:她穿著法國最新的時裝,黑底印花領,腦後梳一個光滑的芭蕾髻,雙手抱臂,冷冷地斜睨鏡頭;他卻是最平常的白汗衫,笑得一臉憨厚陽光。
曾有人這樣說,年老的女人,最大的光榮,便是被成名的初戀情人長久的懷念。
正是因爲一個被動輒冠以影帝前綴的男人,她的名字,到現(xiàn)在還像傳說一般,被隱約提起——每當周潤發(fā)又獲了大獎或拍了新片,她的照片,往往被縮得小小地放在報道最下端,標著如此的註釋:繆騫人,周潤發(fā)初戀女友,1976年香港最上鏡小姐。
她最終沒有拿到冠軍,因爲問答的時段,談到戀愛的標準,她竟然說出一句“揀男朋友如食自助餐”,在上世紀70年代的香港,這簡直是驚世駭俗的言論。至於她個人,倒對坊間的評論卻並不在意——自小在美國長大的她,剛剛從瑞士讀完書,更兼父親又是與李敖齊名的狂傲報人繆雨,是以年紀小小,便有了幾分名士派頭。落選三甲之後,她把最上鏡小姐獎盃往洗手間裡一擱,便去尖沙咀郵局取寄來的畢業(yè)證書。b的導演李添勝手捧著劇本與合同上門來,她飛速看完中英兩套劇本,隨手指出幾diǎn語法錯誤,讓一衆(zhòng)人跌落眼鏡——自此,李添勝便視她爲御用女角,即便她中途棄演,仍是讚不絕口。
這部戲叫做《狂潮》,後來被稱爲香港電視史上第一部金裝鉅製百集長劇:狄波拉、石堅與李香琴等一衆(zhòng)當紅明星,衆(zhòng)星捧月地拱照周潤發(fā)和繆騫人兩個新人,綠葉叢中,竟然還有當時年事已高的華南影帝吳楚帆。她自此一鳴驚人,成爲香港最紅女星。
整部戲邊拍邊映,足足佔據(jù)熒屏一年,而她也不得不日夜守在男主角周潤發(fā)的身邊。後來她拍張愛玲的《傾城之戀》,裡面有臺詞說,這一座城淪陷了,不過是爲了見證他們的一段感情;似乎也可以說,整個香港與整部《狂潮》,那一年見證了她與發(fā)哥的初戀。
她成了周潤發(fā)的女友,也成就了兩個封號:“第一位有演技的港姐”,以及“香港最會穿衣的女人”。
在後人對她的評價中,都說她並不夠美:高顴骨,細眼睛,典型的潮州女子長相,欠奉豔光。但她夠型格,識打扮,那種極具時代感的味道,彷彿只有巴黎的女人才可以比擬。後來文雋回憶她時,總是如此形容:能把英語法語普通話說得如白話一般精熟,在上世紀70年代月薪300元的時候,便敢穿s去拍戲——等到《狂潮》演完,她成了周潤發(fā)的女友,也成就了兩個封號:“第一位有演技的港姐”,以及“香港最會穿衣的女人”。
那個男人,在當時還沒被稱爲發(fā)哥,也沒發(fā)胖,當然也沒有後來的城府。他在記者面前毫不掩飾地談起這個日夜相對的女子:她挺好,與她相處後,我才真正領悟到緣分的含義。
對於一個只受過中二教育的清瘦少年來說,這已是最文藝的表達。
初戀最是甜蜜,他們頭dǐng頭在冰室共飲一杯茶,他們手挽手從《胡越的故事》一直演到《傾城之戀》,全香港的觀衆(zhòng),都是見證;但初戀也最是脆弱,4年之後,她已被時光打磨成一位自成一格的文化偶像,他卻仍在原地踏步,演著與本色相似的忠厚青年。沒多久,小報上就有了這樣的消息:繆騫人移情別戀,周潤發(fā)暗自神傷。
多年以後,他才隱約透露:當年繆騫人離去的理由是“無法溝通”。當她與他聊經(jīng)史子集時,他根本不知道什麼是《莊子》、《史記》;當她跟他說齊白石、徐悲鴻時,他唯一想到的是《老夫子》;大家閨秀與窮小子的差別,大抵就是如此。你不能說她趨炎附勢,只能怪他不識情趣。後來,她的緋聞對象是謝賢,他每天到片場爲她挽梳頭箱,後來又一擲20萬購買新遊艇,邀她到海上曬太陽。
但她仍覺謝賢油滑,直至林秀峰出現(xiàn)。這位林秀峰,是恆生銀行創(chuàng)辦人林炳炎之子,自小的樂趣是馬球與古董,會彈鋼琴,家裡儲著滿牆的黑膠碟,還懂得親手下廚調(diào)製海龍王湯博佳人一笑。他特地拍來“1”車牌的勞斯萊斯魅影載她四處兜風——這個橋段,後來在多部電影裡,都有影射,正是富家公子追女仔的絕招。
她沉浸在過度甜蜜的攻勢中,當然看不清鮮花與親吻後的隱藏著一段商業(yè)機謀:林秀峰當時剛剛成立佳視,選一個大紅大紫的女星談戀愛,無疑是最佳的免費宣傳。
後來她和林秀峰的戀情無疾而終,但戀情的失敗並不影響她的演藝成績——她是許鞍華等文藝片導演最爲鍾情的演員,在他們心目中,只有她纔有那份氣質(zhì)。她拍的電影其實並不多,每年只一部,電視劇集一共也只演過兩部。但金馬獎和金像獎,卻仍然毫不吝惜地給她不斷提名,很長一段時間,她的迷離氣質(zhì)都成爲一個特殊的文化符號。
後來有人評論,上世紀70年代初至中期香港經(jīng)濟騰飛,港人開始自覺地向西式生活靠攏。繆騫人的那份西方演藝知識分子的氣質(zhì),便成爲他們最好的偶像。而她也越發(fā)的飄逸出塵,從《女人心》、《夢中人》到《舞牛》,一部部把她布爾喬亞女神的位置打造得越發(fā)堅固。在那個時代,仰望她的青年男藝人有許多,其中一位叫張國榮,一位叫林子祥,有個叫做黃秋生的男人,到現(xiàn)在還寫博客記念他;另外一個叫做劉德華,索性就直接對她的丈夫說:“如果你們離婚,請第一時間通知我。”
這位丈夫叫王穎,美籍華人導演,她在茫茫人海中遇到這個男子,三個月就與他定情成婚。以王穎的才氣,絕對配得起她的格調(diào):這個男人拍過文藝片《喜福會》與《中國盒子》,執(zhí)導過詹妮弗·洛佩茲主演的《曼哈頓女傭》與蘇珊·薩蘭登和娜塔莉·波特曼主演的《芳心天涯》,是少有的能夠自由遊走於好萊塢主流製片與獨立電影的才子。據(jù)說他們結(jié)婚時,連酒席都沒有擺。幾個月后王穎的父親纔看到報道,驚怒之下,這位老父直接來到新婚夫婦的家中:“你們的存款還不足3000美元,結(jié)什麼婚!”
1991年繆隨夫遷居美國。那麼多的女星息影了又復出,她卻像一抹輕煙一般,再無可尋。她只與幾位老友保持著聯(lián)繫,比如朱玲玲,比如許鞍華,但肯定沒有周潤髮。每隔數(shù)年,香港都要傳出一回“繆騫人已死”。
許多人想找她拍片,但她無一例外地拒絕。就連她的丈夫,近30年也無法說動她亮相熒屏。他每每來到香港,許多人第一聲稱他爲“繆先生”,第二聲就問“繆騫人怎樣纔會復出”,到最後,不厭其煩的她竟然拋下一句:“我憎恨電影,此生都不會復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