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的兩員大將死於暗殺
劉秀寬厚仁義,十分愛惜將士們的生命,很少打硬仗惡仗。可沒有想到,他的兩員心腹愛將,卻死在了刺客的手裡。這讓劉秀痛心疾首,悲傷不已。
劉秀統一全國的戰爭,最後討伐的是割據巴蜀的公孫述。劉秀採取了南北夾擊、水陸並進的策略,沒有料到,這兩路的領兵主帥來歙和岑彭,都被公孫述派出的刺客暗殺了。可憐兩員大將,身經百戰,沒有死在刀光劍影的戰場上,卻在勝利曙光到來之時慘死於刺客之手。
《後漢書》記載,來歙是南陽新野人,他母親是劉秀的祖姑母,因爲是親戚,劉秀與來歙從小來往就很密切。劉秀起兵之後,來歙自然前來投奔。劉秀見來歙前來,十分歡喜,見他衣服單薄,當場脫下自己的衣服給他穿上,任命他爲太中大夫。
來歙從此跟隨劉秀,南征北戰,屢立戰功。劉秀收復中原和關中之後,將目光轉向了西部。來歙獻計說:“隗囂起兵之時,打著興復漢室的旗號,建議採取招撫的辦法。我與隗囂有些交往,可以去勸說他。”
劉秀很高興,於是派來歙爲使者,到天水去聯絡隗囂。隗囂表示願意歸順,並派兒子來洛陽當人質。
不料,隗囂並不是真心歸服,而是一心割據稱霸。後來,劉秀只好用武力征討。劉秀任命來歙爲中郎將,出奇兵攻佔了戰略要地秦安,並堅守秦安數月,爲消滅隗囂做出了重要貢獻。在慶功宴上,劉秀特意安排來歙獨坐一席,位置在衆將領之上,以表其功。
平定隴地之後,劉秀南北同時出兵,攻擊公孫述。北路領兵將領有來歙、蓋延、馬成、劉尚,以來歙爲主帥。來歙率軍打敗公孫述的軍隊,攻佔了河池和下辯,震動了巴蜀。公孫述十分惱怒,使出陰毒的一招,派出刺客,要刺殺漢軍主帥。
在一天深夜,刺客潛入來歙臥室,乘來歙熟睡,一刀插入他的腹中。來歙是武將,雖然受了重傷,仍然忍著巨痛,奮起反抗。刺客沒有顧上拔刀,就倉皇逃走了。
來歙自知傷勢嚴重,時間不多,急忙派人把蓋延召來,要把軍隊託付給他。蓋延來到,見來歙傷重,伏地哀痛,痛哭失聲。
來歙怒斥他道:“我現在不能報效國家了,所以把你叫來,託付大事,你卻像個女人那樣哭泣,成什麼樣子?”蓋延收住眼淚,起身接受囑託。
來歙交待完軍中之事,又用盡最後一絲力氣,親自給劉秀寫了奏章,然後,拔出刺在自己身上的刀子,頓時鮮血噴發,氣絕身亡。
劉秀得到消息,極爲震驚,他一邊看著來歙的奏章,一邊不停地流淚。劉秀賜來歙諡號節侯。
劉秀下令,北路軍停止南下,主要是牽制敵人,他把進攻的重點,放在了南路。南路的領兵主帥,是徵南大將軍岑彭。
《後漢書》記載,岑彭是河南新野縣人,在王莽時期,擔任棘陽縣長。劉秀兄弟起兵以後,攻克了棘陽縣,岑彭就帶著家眷逃到了宛城。
後來,劉縯率綠林軍主力圍攻宛城,岑彭和其他將領一起守城。岑彭很會打仗,綠林軍攻打數月,不能攻克。但王莽派來的援兵被殲滅,宛城裡的糧食也已吃完,實在堅持不下去了,只好投降了劉縯。劉縯的部將深恨岑彭,紛紛要求殺掉他。劉縯卻佩服岑彭的氣節,沒有殺他,把他收爲部將,岑彭因此很感激劉縯。因爲這個緣故,岑彭後來歸順了劉秀,並對劉秀十分忠心。
岑彭跟隨劉秀,平定了河北,勸降了朱鮪,又向南參加征討鄧奉、秦豐戰役,平定了荊州,然後西征隗囂,率部攻克天水郡,南征西伐,屢立戰功。
劉秀對岑彭十分器重。公元35年,劉秀徵調吳漢、岑彭等諸將和數萬大軍,會集荊門,準備從水路攻擊巴蜀。當時吳漢擔任大司馬,職務最高,劉秀卻讓他留守荊州,而任命岑彭爲伐蜀南路軍主帥。
岑彭不負重託,率軍一舉突破長江上的封鎖線,千船齊發,順風並進,一路攻城略地,勢如破竹,很快深入蜀地。尤其是岑彭出奇兵,親率一支精銳部隊,晝夜兼程兩千多裡,出其不意繞到了成都背後,打得蜀軍聞風喪膽。
岑彭不僅有卓越的軍事才能,而且還有政治頭腦。他嚴肅軍紀,絕不擾民,施行仁義,蜀中百姓紛紛稱讚,所到之處爭相歸降。岑彭很注意安撫地方,每佔領一個郡,岑彭都親自兼任該郡的太守,穩定秩序,收服人心。
公孫述見岑彭攻勢迅猛,又使出了陰招,再派刺客,去暗殺岑彭。刺客假裝投降,混入了岑彭的軍營。當時前來歸降的人很多,岑彭沒有在意。半夜時分,刺客潛入岑彭臥室,將其殺害。
岑彭遇害的當天,蜀地的邛谷王任貴,因爲仰慕岑彭的威望,遣使者帶著大批寶物,前來歸順。岑彭遇害後,蜀地百姓感念他的恩德,爲岑彭建立了祠廟,許多人前往祭祠。
劉秀聽說又損失了一員大將,異常震驚悲痛,他把邛谷王呈送的寶物,全部賜給了岑彭的妻子兒女,並賜岑彭諡號爲壯侯。
劉秀急令吳漢入蜀,接替岑彭。吳漢滿懷悲憤,率兵滅了公孫述。進入成都以後,吳漢仍然憤恨不已,下令誅殺了公孫述全族,還放火燒燬了他的宮殿。
吳漢也是寬厚之人,並不暴虐,這次是被仇恨衝昏了頭腦。如果岑彭爲主帥,是不會發生這種情況的。公孫述在謀害別人的同時,也爲自己滅族埋下了禍根。
公孫述施展陰謀,連續暗殺劉秀的兩員大將,使漢軍遭受了重大損失。可是,社會發展的趨勢是不可逆轉的,公孫述依靠這樣的伎倆,是不能挽救其失敗命運的。這表明,暗殺有術、有效,但也有限。
劉秀的文臣武將衆多,性格各異,產生矛盾是不可避免的。有兩個大臣都以大局爲重,產生矛盾後能夠握手言和,上演了新的“將相和”,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