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場場爆滿
《追風箏的人》的首演日期是林爲民還在米國的時候就已經(jīng)確定好了的。
阿瑟·米勒製作話劇有個不一樣的地方,他從來不認爲話劇的排練越多越好,因爲他認爲那樣會過多的消耗掉演員們的激情和創(chuàng)作慾望。
相比《觸不可及》在百老匯的艱難開局,《追風箏的人》要幸運多了。
這不僅是因爲有阿瑟·米勒製作的前一部話劇《觸不可及》的加成,還有《追風箏的人》本身的優(yōu)秀以及投資人們的幫助。
公演首周,連演八場,場場爆滿,這樣的結(jié)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爆了!
在百老匯,音樂劇是永遠的主流,而話劇只能算是小弟。
每年上演的數(shù)百部音樂劇、話劇,成功概率其實差不多。
但近些年來一部大爆音樂劇所能產(chǎn)生的票房卻要遠超話劇,那是動輒以億計數(shù)的規(guī)模。而在影響力方面就更不用提了,音樂劇更是完爆話劇。
如今《追風箏的人》甫一推出所引發(fā)的熱烈反響和歡迎,大有這世紀上半葉三四十年代到五六十年代百老匯話劇黃金年代的感覺。
《追風箏的人》在短時間內(nèi)成了百老匯最爲人所津津樂道的話題之一,大家談論這部話劇的成功之處,也談論阿瑟·米勒的點石成金,自然也談到了這部話劇的原著編劇林爲民。
在《觸不可及》公演之初,林爲民在百老匯就是個無名氏。《觸不可及》成功後,林爲民的名字開始在百老匯小範圍流傳,不少人都知道了有這樣一位來自東方的編劇的作品獲得了成功。
但也僅此而已,百老匯不僅是個藝術(shù)聖地,同時也是個名利場。
每年出現(xiàn)在這裡的面孔實在太多了,其中不乏有才華、有天賦的人,一劇成名在百老匯從來不是神話,可在一劇成名的背後,卻鮮有人能夠在接下來的從業(yè)生涯中在百老匯站穩(wěn)腳跟。
林爲民和那些人最大的不同就在於,他的兩部作品連續(xù)登陸百老匯,並且都取得了成功。
這樣一位才華橫溢的編劇,沒有人能夠忽略掉他。
——
林爲民放下了報紙,對於《追風箏的人》在百老匯公演所取得的效果滿意的不能再滿意,不枉自己大老遠跑了一趟米國搞劇本。
此時距離《追風箏的人》首演已經(jīng)過去了接近一個月時間,阿瑟·米勒的信和包裹是公演後一週發(fā)出來的,今天才剛剛到林爲民手上。
包裹裡的報紙和雜誌都是阿瑟·米勒精心蒐集的,每一份報刊對《追風箏的人》的評價都很高。
林爲民又打開了阿瑟·米勒的信,內(nèi)容不長。
除了問好和林爲民臨走前交代送票的那件事,阿瑟·米勒重點提到了《追風箏的人》所受到的歡迎和所引發(fā)的效應。
那是《觸不可及》最巔峰時也望塵莫及的。
阿瑟·米勒說自從公演後,各家媒體競相對他發(fā)出了採訪邀約。還有林爲民這位原著編劇,媒體的採訪邀約來的更加熱情。
聽說林爲民在寫完劇本後就已經(jīng)返回了中國,衆(zhòng)多媒體無不遺憾。
可這幫人並不死心,逮著阿瑟·米勒這個老肥羊可勁兒薅。
《觸不可及》和《追風箏的人》可都是他引進到百老匯來的,大家自然對於他和林爲民之間的合作關(guān)係感到好奇。
據(jù)老米頭所言,公演這幾天他接受了至少二十家媒體的採訪,裡面有三家專訪,其中採訪裡面的很大一部分內(nèi)容都是和林爲民有關(guān)的問題。
林爲民看得出來,老頭兒在信裡是很得意的。
到了他如今這個年紀,名利都不缺,可創(chuàng)作思維枯竭是一件比死更讓他痛苦的事。
連續(xù)引進《觸不可及》和《追風箏的人》獲得了成功,還是從中國這樣的遙遠國度引進的,從某種方面來說,滿足了老米頭兒內(nèi)心的成就感。
老米頭兒接受的採訪林爲民這次肯定是看不到了,以老米頭兒的尿性,下回的包裹裡面肯定有。
將包裹裡的東西都收拾好放進了包裡,準備下班。
車子開回什剎海小院,剛進院不長時間,殷歌麗提著菜來了。
今天晚上家裡人聚餐,殷歌麗當大廚,結(jié)婚一年時間,她的廚藝進步非凡,做起中餐來有模有樣。
韓定邦九月份剛剛把退休手續(xù)辦了下來,正好趁著十一燕京這面天氣好,來這待上一段時間。
韓壯壯如今在《紅高粱》劇組拍戲,一時半會兒抽不出時間來。
爺倆兒商量,等轉(zhuǎn)過年就回滬上把家裡好好收拾收拾,能帶來燕京的就帶過來,帶不過來的就送人。
房子因爲是公家分的,眼下不好賣,只能先放在那裡。
這段時間韓壯壯不在燕京,韓定邦沒有住到油漆作衚衕,而是爲了避嫌住在了林爲民這裡。
菜餚一盤盤的上桌,等殷歌麗全都做好了之後,三人坐到餐桌旁。
林爲民給韓定邦倒了一杯酒,“可惜今天壯壯不在。”
“他這個歲數(shù)正是忙事業(yè)的時候!”韓定邦說了一句,又感慨道:“多虧了你啊!”
“姐夫,說這個幹嘛?”
韓定邦臉色複雜,眼神中帶著幾分追憶之色,“壯壯這孩子從小就不成器,放在十年前,我哪敢想我韓定邦的兒子還能演上電影的男主角啊!”
“是壯壯適合這個人物。他在春晚舞臺和人藝也歷練了好幾年了,電視劇也演過,現(xiàn)在演個電影的男主角也不是什麼稀奇的事。”
韓定邦笑了起來,“這小子有個好舅舅!”
“不說這個了。”林爲民擺擺手,夾了兩口菜,又問起殷歌麗,她那個兼職乾的怎麼樣了。
之前喬森來到國內(nèi)跟林爲民簽署出版合同,順便提到了想引進一些國內(nèi)作家的作品到米國的事,林爲民給他推薦了一批。
林爲民還順便給外甥媳婦殷歌麗找了個兼職,當翻譯。
“蘭登書屋那邊要求很高,我給他們翻譯了幾十本小說的作品梗概和背景介紹,但他們到現(xiàn)在都沒有確定要出版的作品。”
林爲民微微頷首,“正常。國內(nèi)作家的作品是很難符合老米讀者們的胃口的,我想他們啊,也是抱著投機的目的。”
殷歌麗忍不住問道:“那爲什麼舅舅你的小說卻可以在米國賣的那麼好呢?”
我不一樣,我有掛!
心裡話林爲民肯定不能往外說,“我的作品應該不算賣的特別好吧?”
“你不能跟那些最受歡迎的作品比。”殷歌麗道。
“說的也是。要是按照伱的標準的話,應該算是受歡迎的。我想這大概跟每一位作者的創(chuàng)作理念和觀念是有關(guān)的。”
“別的作者我不知道,但在我創(chuàng)作的時候,首先考慮的不是什麼意義,又或者是思想,而是讀者的感受。
但現(xiàn)在國內(nèi)很多作者的創(chuàng)作思維不同,他們在創(chuàng)作之先就首先給自己樹立了一個‘遠大的目標’,這不能說是不對,可總體來說還是會影響到故事的趣味性和可讀性。
再有就是寫作手法的陳舊,很多人的創(chuàng)作經(jīng)驗並沒有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實現(xiàn)累加,相反他們在不斷的消耗和重複自己。這樣寫出來的作品,可能當下會受到一定的歡迎,可若干年後,註定是要被淘汰的。
最後還有一點,可能是因爲我的部分作品當中雜糅的一些元素,比如《霸王別姬》裡的東方戲曲和跨越性別的感情,比如《追兇》當中敘事陷阱和兇殺元素。
每一個原因都不能單拎出來看,應該是疊加在一起的效應吧。”
林爲民說的話很中肯,殷歌麗聽完點了點頭,又說道:“你提到的《追兇》這種先鋒小說,蘭登書屋對於這種風格的小說確實有點興趣,喬森還說這是我翻譯的衆(zhòng)多作品當中難得有新意的。可惜,那些作品很多都是中短篇作品。”
中短篇作品,就意味著只能結(jié)集出版,這樣一來,幾乎很難塑造作家的品牌形象,想要再推出如同林爲民一般的作家,難如登天。
“呵呵,能出版就已經(jīng)很好了。藝術(shù)雖然沒有國家,但讀者都是有國籍的。
真正能夠行銷各國的作品,無不是經(jīng)典中的經(jīng)典。
結(jié)集出版,最起碼還能賺點米刀嘛!”
林爲民說完,又問殷歌麗:“蘭登書屋那邊的費用都付了吧?”
殷歌麗點點頭,“蘭登書屋是按部支付費用的,每個月結(jié)清,到目前爲止已經(jīng)支付了我兩千米刀。”
殷歌麗爲喬森翻譯一部小說的故事梗概和背景介紹,費用是一百米刀。
這個價格放到米國當然是不可能的,就算是放在殷歌麗老家奧地利也是不可能的,可誰讓殷歌麗現(xiàn)在是在中國呢。
這個價格還是看在林爲民的面子上給的,畢竟喬森要的翻譯並不算是出版級別的,而且想要在燕京的大學找到翻譯人才也並不困難。
殷歌麗對此也很滿意,她嫁給韓壯壯,從來就沒考慮過錢的問題,兩人在燕京也沒缺過錢。
不過能賺點外快當然是好的,她的計劃是隔上兩年總要回老家一趟的,每次的花費都不菲。
一頓晚飯,邊吃邊聊,不算熱鬧,但溫馨愜意。
晚飯結(jié)束之後,林爲民特意開車將殷歌麗送回了油漆作衚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