鰲拜確實贊同高第的做法。如今的形勢和他印象中的大不相同。金庸大俠說膽小如鼠的高第下令放棄寧遠,主張逃跑,讓明軍盡撤關內。唯有袁崇煥倔強的很,聲色俱厲的抗命不從,據守寧遠,怒道:“我寧前道也,官此當死此,我必不去,愿獨臥孤城,以當虜耳!”他對這段話印象深刻,想起來都熱血沸騰。
可是現在高第并沒有讓寧遠撤離,而是下令死守,袁崇煥也就不是抗命了。高第還早早的掌握了金軍的出兵時間,要撤走糧草,處處針對金國的搶糧計劃,讓人刮目相看。
右屯、大凌河等地可沒有寧遠這么堅固的城可守,偷襲耀州都能被人打回來的軍隊,戰斗力可想而知,留在那里就是找死。沒人愿守必破的城池,所以撤走才是正途。
鰲拜嘆道:“如果我是統帥,應該會選第二種。雖然放棄幾百里地好像挺沒種的,但這樣一來保全了糧草,二來保全了軍民,退守山海關,占了地利。如果我們攻寧遠都費勁,強攻山海關,只會損失更大。我們年年這時候都缺糧,敵人怎會不知?他們撤走物資,等于打亂了我們的搶糧計劃。他們沒損一兵一卒,我們這里冬天卻有可能餓死不少人。這種以退為近的方法,是和我們打消耗戰的最佳策略。試想如果我們以后搶糧都必須通過山海關,打入明軍腹地,那有多難?就算咱們真打進了山海關,先不說死了多少人,根本不熟悉地形,天時差、地利錯,這仗怎么打?一口氣推翻明朝是不可能的,只能轉一圈就回來……”
多爾袞一拍手掌,皺眉道:“聽你這么一說我怎么覺得就沒點好事了?幸好你不是明朝統帥。”
我不是明朝統帥,這一次出征也可能白跑一趟。糧草和軍民撤走了,寧遠有袁崇煥,山海關作為天下第一雄關,在冷兵器時代更是從來沒有被人攻破過。鰲拜苦笑道:“明軍也未必沒有能人,還是不要太樂觀的好。”
這時,一名侍衛急匆匆跑了過來,叫道:“十四阿哥請留步。”
“什么事?”
侍衛道:“汗王召見十四阿哥進殿議事!”
多爾袞還是第一次參加軍議,樂呵呵的跟著侍衛走了。
此時,鰲拜的心情很復雜,他有些為漢人擔心起來。前世有沒有打過華覺島,他記不清了。只希望島上的人盡早撤離,只要那里撤走,金軍這一戰就很難撈到甜頭了。
攻山海關肯定比攻寧遠難。高第的做法,是和金國劃清界限,堅壁清野。寧遠以北送你們慢慢折騰去吧,到時候也不開市交易,看你們能發展成什么樣。
以金國的現狀,如果明朝這么做,那就是一個字“難”!
女真人之前主要靠漁獵為生,而不是種地。金國缺乏物資的。有肉有果,卻沒有糧食,也缺乏各種經濟作物。而且金國畢竟是奴隸制社會,奴隸主們什么都不缺,而那些底層老百姓和奴隸卻分不到東西,日子困苦不堪,冬天幾乎活不下去。金國解決問題的方法也不是把堆在倉庫里的東西分發,而是以戰養戰,去搶東西。
如果雙方都選擇休養生息,金國國力將處于絕對劣勢,他們就是個龐大的搶劫集團,發展生產可不是強項。
明軍不撤寧遠,留下袁崇煥和努爾哈赤PK,是因為東江鎮有個毛文龍。毛文龍的部隊在后方一次次干擾著金國對明朝的進攻,袁崇煥等人在遼西的兵力也影響著金國對毛文龍的圍剿,相互間起到了鉗制的作用。要是全撤了,就等于告訴努爾哈赤,我們是愛好和平的人,不和你打。反正你們過不了山海關,收拾毛文龍去吧。
努爾哈赤早對毛文龍恨之入骨了!老子前面和人打得火熱,你丫老想從后面爆我菊花,這不是作死嗎?換誰都會恨之入骨。
如果金國打下東江鎮的各個基地,收拾了毛文龍,再步步為營對付山海關直隸北方,態勢將會非常有利。反之,金國雖然征服了遼陽、沈陽,前后俘獲了幾十萬漢族人口,但是統治極不穩固,這些被當作奴隸的漢族普遍帶有反抗情緒,不斷逃亡、起義,有許多投奔到袁崇煥和毛文龍的隊伍中。
寧遠城的作用,就是盡量接近遼東失落的土地和人民,使得金國有限的國力無法順利吸納這股力量,只要遼東和金國不斷打著消耗戰,金國但凡有較大的失敗,就是亡國滅種的命運。
努爾哈赤破格讓多爾袞參加了軍議。半個時辰后,多爾袞回來了。鰲拜問道:“怎么樣?”
多爾袞得意道:“父汗接受了我的意見,這一仗我們先打寧遠,爭取勸降,同時派人去打探華覺島虛實,如果明軍沒撤,海水結冰,我們就轉戰華覺島。可惜父汗不會讓我沖在前面,打起來的時候,我們沒法去斬將奪旗了。”
鰲拜點了點頭。多爾袞的軍事才能讓他感到驚嘆。他暗討歷史已經改變了。多爾袞上戰場不應該是這個時候。努爾哈赤破例帶上了他,是清楚自己身體不行了,想加快權力交接的進程嗎?金軍把主要目標盯在了花覺島,寧遠大捷是不是就此不存在了呢?
他的內心充滿矛盾,雖然參加了八旗軍,卻也不希望明軍打輸這一仗……
很快到了正月初六,金軍開始集合力量,為發兵做準備,多爾袞和鰲拜一起編入了鑲黃旗。鳳凰也很想一起去,她的功夫令很多人佩服,但八旗軍中沒有女兵,只得作罷。
正月十四,努爾哈赤統六萬大軍,號稱二十萬,直撲右屯。
在發兵之前,金軍收到了一條重要情報——右屯還有糧草!所以他們一發兵,就是馬不停蹄的前進,騎兵先行,步兵后至。
鰲拜很懷疑這消息的真實性。明軍十天前就下令撤退了,怎么還有糧在右屯?如果這消息是真的,這幫家伙撤退效率就太低了,或者根本是有漢奸故意把糧草留給金國。
年近七十歲高齡的努爾哈赤身先士卒,騎著戰馬一路狂奔,毅力真如野豬皮般堅韌。他帶軍殺到了右屯,高聲叫道:“兒郎們,沖啊!燒光!殺光!搶光!”
八旗將士們嗷嗷吶喊著沖殺出去。多爾袞也想沖,卻被強制留在了努爾哈赤身邊。鰲拜身為侍衛,也必須留下。
眾人剛進城不一會兒,城內就燒了起來。努爾哈赤看見火光,怒罵道:“我草,這還沒搶糧食呢,怎么先放火了?燒了糧食怎么辦?哪個SB說放火的!”
周圍一干人等狂汗。努爾哈赤很快想起是自己先喊的燒光,拉長的老臉通紅,猶如赤兔。也不知是因為尷尬,還是火光的映照……
不一會兒,有人急報:“稟大汗,漢人部隊撤離了,臨走時燒著了房屋。”
努爾哈赤頓時松了口氣,道:“全力搶救糧食,窮寇莫追!”
火很快被撲滅了,金軍將繳獲的糧草又搬入右屯,在沒有遇到抵抗的情況下,有了不少收獲。
大軍稍微修整,繼續前進。途中連陷大凌河、錦州、小凌河、松山、杏山、塔山、連山等八城。原駐守軍早已撤走,剩下的人也是匆忙撤退,臨走放上一把火。
鰲拜跟在軍中,背著強弓,卻連射一箭的機會都沒有。這是真正的空城計,空的連人都沒了。怪不得努爾哈赤發兵,都是明目張膽的,要是不把消息透出去,搞不好會遭遇抵抗,明軍再怎么不濟,一群人據守城池,金軍不丟下幾百具尸體也攻不下來。現在只是大軍壓境,只管把城堡接收了便是,力氣都廢在了救火上。
仗打成這樣,明軍真夠窩囊的,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可以說,高第上任的很不是時候,民族英雄孫承宗捅完馬蜂窩之后,大義凜然的辭官了,把捅馬蜂窩時用的棍子丟給了高第。這棍子簡直是金箍棒,接過來就是千斤重擔壓在了身上……
第一次經歷戰爭的多爾袞,在鰲拜身邊輕聲問道:“喂,難道仗都是這樣打的?這也太沒難度了吧?”
鰲拜小聲道:“這段時間我們沒遇到抵抗,寧遠城可是有人據守的。到時候想要攻進去,肯定要廢一番力氣。”
多爾袞不屑道:“說不定我們往那里一站,他們就投降了。”
鰲拜心里嘆了口氣,多爾袞還是個孩子,都可以這樣輕視漢人。不過接下來,應該不會這樣順利了。有袁崇煥這位著名將領在,寧遠肯定是能守住的,這可是史書記載的明軍第一場勝仗。
他突然想到一個糟糕的可能。
出兵以來,我和多爾袞一直都跟在努爾哈赤身邊,傳說袁崇煥不但守住了寧遠,還用紅衣大炮重傷了努爾哈赤。我和多爾袞豈不是也有挨炮彈的危險?我擦!這時候的炮彈可是實心彈,蹭上一下都得重傷,被擊中肯定會嗝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