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伏龍芝提起政治委員,米哈伊爾頓時覺得有些尷尬,等伏龍芝又說了幾句話走開後,他才向吳畏解釋了起來。
北俄軍隊起源於波將金號事件後的水兵隊,而當時事件發生的原因就是士兵自發反抗軍官的剝削和壓迫。
關於“自發”這個說法,吳畏是當面得到了烏里揚諾夫的肯定的。事實上俄共雖然的確在軍隊中發展自己的組織,但是當時還沒有強大到可以影響士兵發動兵變的程度。
更何況當時烏里揚諾夫也在船上,船上不比路地,如果兵變失敗,他可沒有馬車可以藏。
所以葉卡捷琳娜支持兵變並且清洗舊式軍官後,按照吳畏的建議,在基層當中設立士兵委員會,充當士兵與軍官之間溝通的橋樑,以避免重複舊式軍隊中的那種官兵矛盾。
本來按照吳畏的想法,這個士兵委員會應該是模仿美軍士官長制度的。但是後來葉卡捷琳娜大批接受金水河戰役後的俄國戰俘後,這個制度就被執行得走了樣。更糟糕的是,當時吳畏直接回北京了,沒人對新組建的北俄軍隊進行指導。
沒了吳屠夫,烏里揚諾夫也不能吃帶毛豬,所以很自然的開始按照自己的想法來繼續執行這個制度。葉卡捷琳娜和斯托雷平當時千頭萬緒,也顧不上去關心部隊的建軍思路。事實上當時的他們也意識不到這麼做所產生的巨大影響。
烏里揚諾夫等人的工作開展得非常成功,有了希望和理想的士兵們爆發了極強的戰鬥力,一路從西伯利亞打過烏拉爾山,並且在吳畏的指揮下在逆境中攻佔葉卡捷琳堡,橫掃斯韋爾德洛夫斯克地區,將俄國遇東邊的工業重鎮收入囊中,給北俄政府的建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當時吳畏雖然是陸軍總司令,但是他的警衛工作是由自己的警衛營負責的,平時打交道的也都是各級軍官,當然不可能注意到基層軍隊的制設情況。
後來隨著北俄軍隊的擴張,士兵委員會制度也固定了下來,最強大的時候,幾乎每個連隊都有士兵委員會在活動。
但是很快這種現象就引起了其他政治力量的注意,事實上想不注意也不行,當時的士兵委員會並沒有成熟的規章制度,全靠基層士兵們的推舉產生
。很容易混入各種目地的人員。然後不可避免的與軍官們產生衝突,甚至影響到作戰命令的傳達。
北俄軍隊當中,俄共的力量是相當強大的,像布隆施泰因、米哈伊爾、約瑟夫等高級將領都是俄共出身,因爲布隆施泰因曾經是葉卡捷琳娜第一任警衛部隊長官的原因,葉卡捷琳娜對俄共的軍官也一直非常信任,布隆施泰因之後的第二任長官是約瑟夫,現在的長官葉戈羅夫等人都是布黨成員,事實上這幾任警衛長官對於保護葉卡捷琳娜也的確盡心盡力。葉卡捷琳娜被困烏拉爾山的時候,約瑟夫就曾經多次親身參戰,爲了皇后的安全死戰不退。
所以部隊基層發生的異動還沒有從正規渠道傳遞到總司令部的時候,布隆施泰因等領軍在外的高級將領們就已經發現了這個問題,並且嘗試著自己解決。
其中米哈伊爾所在的近衛軍團因爲離權力中心最近,反應也最快,在烏里揚諾夫等人的支持下,約瑟夫迅速成立了調查委員會,一面肅清士兵委員會中的害羣之馬,堅決打擊來自基層的不合理要求,一面對士兵委員們展開培訓,讓他們明確自己的職責。
因爲這種事情誰都沒有幹過,所以約瑟夫抽調了大量的俄共幹部來進行這項工作,這些幹部大多出身貧苦,又有在基層發動羣衆的經驗,知道怎麼和統治階級打交道,所以工作成績顯著。很快這種方式就在全軍推行了下去。
但是很快這種作法的另一個弊端就顯露出來,因爲培訓工作大多數由布黨主持,不可避免的在培訓過程當中加入了大量俄共的宣傳材料,直接後果就是三大軍團中有相當一部分士兵委員加入了俄共,尤其是烏里揚諾夫的多數派,使得布黨的信徒迅速增加。
這種情況被謝苗等非俄共將領注意到後,很快反映到了最高層面,然後迅速加劇了斯托雷平和烏里揚諾夫之間的矛盾。
斯托雷平要發展國力,就必須大力促進工業化進程,在這個過程當中,工人數量的增長就是最重要的附加成果,在這個時代,工業自動化的概念還沒人知道,基本上所有的工業產品都要靠人堆,要發展工業,首先就得有工人。
俄工的基礎就是工人階級,斯托雷平的工作成效越顯著,俄工可供開拓的土壤就越豐富
。
這樣說起來,斯托雷平和烏里揚諾夫兩個人的工作應該是相輔相成的。但問題在於,斯托雷平需要工人們來創造價值,讓國庫充盈。而俄工的目標是讓工人階級擺脫無產者的貧困,擺脫朝不保夕的日子。
斯托雷平算是新興貴族,除了家裡有一些田產外,主要靠在政府的工作獲得收入,家族裡也沒什麼人從事工商業,自然用不著相信資本的良心。他並不會反對讓自己的國民生活得好一點。但是至少在目前來看,他必須依靠壓榨國民來獲得財政收入,來保證與南方政府的戰鬥不落下風。
斯托雷平面臨的局面,烏里揚諾夫不但知道,也是支持的。但是顯然兩個人對於政府和人民之間財富的分配有一些分歧。斯托雷平雖然想不出“陣痛”這種說法,意思卻差不多,希望工人們拿最少的一份,吃飽肚子就行了。
但是烏里揚諾夫則希望至少要讓工人和他們的家人吃得起麪包,最好還能吃點雞蛋牛奶什麼的。同時有略微體面的衣服和時間來進行日常活動。最好能控制工人的連續工作時間。
這個要求看起來不高,但是很顯然要佔用相當一部分資源,畢竟俄國的農業並不是那麼發達,特別是北俄的土地,發展農業限制很大,要讓人人有面包吃,那就得大量從國外進口主糧。
至於控制工人的工作時間,就更是讓資本的良心們感到不安,那可都是錢啊。
本來雙方就已經在經濟領域鬥得不可開交了,只不過雙方高層都不想影響到獨立戰爭,所以至少在表面上看,矛盾還沒有激化。沒想到焦頭爛額的斯托雷平一轉身發現俄共的手已經在自己不知道的時候伸進軍隊當中去了。
這一次斯托雷平就真不能忍了,要是軍隊都跟黨走了,那他的工作還有什麼意義?所以立刻在葉卡捷琳娜面前提出了全部解散士兵委員會的建議。
北俄實行的是首相負責制,斯托雷平的權力是非常大的,但是因爲軍方將領並不向他效忠,所以這種涉及到軍隊的問題,必須由葉卡捷琳娜來裁決。
葉卡捷琳娜倒是還記得士兵委員會是吳畏提出來的,只不過她並不瞭解具體的執行方法,當然也不知道現在的士兵委員會已經回到了歷史上的正軌當中,並不是吳畏最初建議的那樣。所以下意識的就想否決。
好在她也知道斯托雷平不會無的放矢,於是親自寫信徵求三大軍團長的意見
。
三位軍團長的意見究竟是什麼沒人知道,但是很快陸海軍都開始整頓士兵委員會的委員,規定委員們不能公開宣傳黨派思想,各黨派不得在軍隊當中發展成員。同時有目地的減少布黨成員在委員會中的數量。很顯然在這件事情上,身爲軍團長的布隆施泰因和約瑟夫保持了對皇后的忠誠。
但是無論如何,布黨的思想已經傳播了出去,不可能只靠一道命令就能收回。鑑於已經提受各種政治主張的士兵和軍官數量龐大,也不可能清除出部隊去,所以各個軍團都在想辦法消除負面影響。
近衛軍團採取的就是在團級單位組建士兵委員會的上級單位,統一領導士兵委員會的工作,這個新增加出來的位置就叫做“政治傾向調解委員會”,委員會中的成員被簡稱爲政治委員或者政委。
聽了米哈伊爾的解釋,吳畏這才知道,伏龍芝口中的所謂“政委”並不是他從前熟悉的職責,反而是爲了消除政治思想在士兵當中影響的職位。
他不瞭解現在俄軍當中的情況,自然不好發表評論,向米哈伊爾問道:“那有什麼問題嗎?”
米哈伊爾遲疑了一下,低聲說道:“大家都在爭奪政委的位子。”
吳畏愣了一下,很快就反應過來。雖然已經規定了“政委”的職責,但是有了士兵委員會的前車之鑑,顯然各方都已經看出了政委在軍隊中可以發揮的影響力。說到底,政治委員們也是人,也都有自身的政治傾向,就算不公開宣傳,潛移默化之下,效果就已經很可觀了。
他沉吟了一下,問道:“皇后知道嗎?”
米哈伊爾攤了攤手,“這我怎麼知道?”然後他又補充道:“我估計她應該知道。”
“當然。”吳畏點了點頭,葉卡捷琳娜的魅力值就算不是max也差得不遠。在軍隊這種女性稀缺的地方,更是廣大官兵心目中的女神,要說沒人給他通風報信,那才真是見了鬼了。
吳畏還想再問的時候,就看到阿列克謝陪著一個三十來歲官員模樣的男人走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