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關城的守軍人數在兩廣所有城市中算是不多的,整座城市的守軍加上民夫總數也才五千多人,以五千抵擋十幾萬人,那可不是螳臂擋車了,簡直就是找死。
不過奈何韶關城中的澳洲武器多,光是26磅火炮就有上百門,這個數量可不低。
即便是廣州城中的火炮數量也才只有區區一百五十門不到,要是論起城市規模來說,兩座城市根本不在一個等級,人口廣州是韶關的數十倍,規模也是幾倍之余,可是這里進入廣東的門戶。
沒有辦法,張獻忠南下就是走的這條路線,他們沒有選擇走廣西繞到腹地在進入廣州其實也有考慮的,廣西的狼兵自古出名,也是怕遭遇狼兵襲擊。
為了解決時間同時也是為了減少傷亡,他才做出像韶關進軍。可是沒有想到在這里會遇到如此大的阻力,不過從守軍用的武器來看,兩廣之地果然富有,光是澳洲武器就這么多,那可是要花多少錢才能買到的啊。
韶關新出現的武器,暫時阻斷了張獻忠的進軍,但要是強攻的話,還是能攻打下來的,因為只要彈藥消耗完。
這一點張獻忠也是知道的,既然他能購買澳洲人的武器,自然就知道這里面的厲害關系。
所以在經過短暫的三天休整之后,他果斷的使用了人海戰術來和韶關城的明軍進行消耗戰。
只要能將他們手里的彈藥消耗干凈,就可以成功的攻進城中。
至于那些用來當炮灰的自然是跟在隊伍里的難民,這種事情往往就是他們來做,看著咖啡磨機槍不斷地掃射倒下的人群,大明的守軍都有些感慨張獻忠太過絕情,這些人至少也算是他的部署就這樣用來抵擋子彈。
韶關城中的武器彈藥不多。最大的儲存量就是一周,可是按照張獻忠這樣的打法,估計三天都能撐住一旦城破,必定是一番屠城,所以守城的明軍不敢有半點馬虎。
一旦城破他們也沒有什么好的下場,以張獻忠一項的作風來看。絕對會將自己等人殺死。
所以為了活命,所有人必須抬高警惕,防止意外的發生,知道了張獻忠的意圖之后,明軍也開始有意識的節約起彈藥來,畢竟援軍還沒到,一切都需要靠自己撐著。
沈猶龍這時已經不顧不了那么多,立馬差人前往廣州請澳洲人出馬,要是澳洲人在不出馬。張獻忠就可以一路南下直抵廣州,別說到時廣州被圍會造成的損失,恐怕其他地方的損失都會不小。
所以必須讓澳洲人盡快出兵,在澳洲人沒有出兵之前,沈猶龍將自己的兩百人新軍提前派往了韶關增援,不管如何韶關都不能丟一旦丟了張獻忠就如同進入到無人之地,以其他各地的守軍戰斗力來分析,根本就不是和韶關的部隊一個等級。
駐防在這的可以說都是從其他地方的精銳。這次是臨時組建在一起。
精銳都在這里,要是都沒有能抵擋住張獻忠。還奢望其他人能夠抵擋的住嗎,所以韶關的重要性可想而知,最重要的是這里是兩廣各地的精銳。
一旦有什么損失那可就太大了所以沈猶龍才會極為擔心。
駐防在香港的澳洲部隊和沈猶龍是合作關系,雙方已經談妥了一旦張獻忠南下就會動身前往支援。
所以在收到報告之后,香港的部隊立馬整裝待發朝著韶關開去,至于為什么不提前去。這個和沈猶龍有很大的關系。
老沈害怕澳洲人來了不走,所以一直敢提前讓他們進入廣州前往韶關。
不過香港距離韶關較遠,最快的速度也需要五天才能到達,這還是澳洲軍的速度。
此時韶關的情況已經非常危急,要是澳洲軍沒能及時趕到張獻忠就有可能破城。
所以留給澳洲軍的時間也不多。他們必須在五天內趕到指定地點進行支援。
支援韶關已經讓香港整個防衛進入到了空虛狀態,那些招募來的治安維護隊員這個時候就成了主力,所有口岸的管理進出口都由他們負責。
要是在這個時候其他人對香港有什么想法,絕對是致命的打擊,以那些護衛隊員的身手和戰斗力還不至于和正規部隊較量。
沈猶龍為了讓澳洲人沒有那么多顧慮,派出了一支兩百人衛所兵前往香港口岸進行維護治安。
同時也一方面像各地下達命令盡可能的幫助澳洲人快速的前往韶關。因為根據情報張獻忠在使用消耗戰來消耗守軍的彈藥,一旦彈藥耗盡所有都會前功盡棄。
為了不至于前功盡棄,韶關城的守軍已經開始動員城里的百姓自發幫助守城,一些男男女女此時都在做著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雖然彈藥不多,但是有一點還好,至少城里的糧食供應還算好,糧倉的儲量較大,足夠城中的支撐兩個月。只是現在他們需要的不是糧食。如果說最想要的肯定是武器彈藥。
初次嘗試到澳洲武器如此大殺傷力的大明守軍,這次也算是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澳洲火器可不只是外表精美那么簡單,這些東西還是殺人利器,只要一個不好你就可能死在了它的槍眼之下。
從廣州帶回來的消息總算給韶關的守軍帶來了一個不小的好消息,至少澳洲人出動了,澳洲人只要一到張獻忠就徹底完蛋了,不過在他們來之前自己必須多支撐幾天否則澳洲人來了一沒有用。
有了這樣的想法和鼓勵之后,所有人對于支撐到澳洲人到來都是信心滿滿的,心里想著澳洲人來了一切都會好的。
可是現實是,張獻忠似乎不想給他們等待的機會,不停的進攻,分批次的進,已經讓守軍非常疲憊不堪,甚至有些人已經一整天都沒有合眼了,而張獻忠的人馬卻不同,他們分批換著人來搞偷襲。
這樣下去守軍恐怕非常難以支撐到澳洲人到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韶關城中的守軍進行了一次戰略收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