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野戰突擊合成營!
時間轉眼來到了十二月份,距離進入九八年只剩下最後一個月。隨著這個十二月的到來,陳軍和高城沒有等來軍區的任何回信,卻迎來了幾個並不好的消息。
信息化軍改大背景下,顯得格外冷血的幾件事。
第一件事是師參謀長親自到六連,當衆宣佈了軍區下發的六連撤編文件,和連隊所有軍官的調派命令。
六連長魏天磊被調到師偵察營,提了一級擔任副營長職務。
六連指導員郭子明預調合成營,等新的電子對抗連入駐之後,擔任電子對抗連的第一任指導員。
兩人的調任都有一定的提升,算是對他們兩個連主官的補償。
六連的三個排長和司務長,都和指導員一樣預調合成營,暫時留在六連連部,等待後一步的具體安排。
能夠進入到試點的合成營,絕對算得上是大好事。
起碼對於他們這些軍官來說,六連的撤編雖然讓他們很難受,但是能夠換來未來更廣闊的前途。
而剩下來的一衆六連戰士,他們的命運就要坎坷很多。
在六連接到撤編命令的同時,他們連隊也得在這種壓抑的氛圍下,完成連隊最重要的環節。
也是整個軍隊在這個時間點,最爲重要的一件事情——
退伍潮!!
這一波改革大主題是裁軍,新的裝備對人員需求更低,必須壓縮士兵的名額,等於也就壓縮了留隊的名額。
每個連隊的轉士官名額,還有到期士官的轉下一期名額,都幾乎是攔腰砍斷。
哪怕陳軍的全士官營需求大,師裡給了七零二團更多的名額,六連也有近一半的戰士要被淘汰。
這也沒辦法。
步兵連的專業士官比例太少,想要留下來比坦克連和火炮連更難。
六連正式接到了撤編的命令,接下來團裡面就組織了正式會議,各連連長都被叫了上去。
主題思想其實也就兩個。
首先是做好轉業退伍的工作,安頓好戰士們別鬧出什麼麼蛾子,其次是瓜分六連剩下來的士官和上等兵戰士。
能力差的都已經被退役退伍,六連能留下的可都是“上等貨”。
搶手的很。
其他連的連長,都在盯著嘞,只等團裡的命令。
奈何鋼七連不按常理出牌,堂而皇之的搞起了特權,優先獲得十個士官,把最好的都給挑走了。
其他連的連長很氣,也很無奈。
誰叫人家厲害呢?
幹不過就只能乖乖的喝湯,等鋼七連挑完之後,剩下的四十多名六連戰士,很快就被其他連長瓜分一空。
有了六連這一波猛血的補充,其他連的連長心情舒服了很多。
畢竟因爲轉士官和晉升名額大砍,各連只能在既有的名額上優中選優,把最好的那一批留下來。
其他能力還算不錯,只是不是很突出的上等兵,還有到期的士官都沒法留下。
只能忍痛讓他們含淚離開軍隊。
這還是合成營的巨大需求口子,讓師裡面額外多給了百分之三十名額,否則轉業退伍的會更多。
陳軍也算是在無形之中,幫了整個七零二團一大把。
原本在這一波退伍的大浪潮中,屬於有能力,但能力不是很突出,又不是專業士官的史今。
憑藉著在陳軍的各種幫助下,近兩年表現非常優秀,還榮立了三等功一次。
不僅沒有再像原劇情中那樣,只能哭得像淚人一樣,開車到首都轉一圈,帶著遺憾離開部隊。
反而提前一年轉爲了四級士官。
鋼七連也因爲在演習之中,每個戰士都表現得很突出。
成爲了全T師唯一的“零退伍”!!
甘小寧這批老上等兵就不說了,全部在這個其他連慘兮兮的十二月份,輕鬆轉成了一級士官。
就連成才、許三多和白鐵軍,這批才入伍兩年的上等兵,也都轉成了士官。
本來作爲軍改最後一批新兵,成纔等人需要三年才能夠結束義務兵,能提前也算是吃了“合成營”福利。
當然。
成才屬於是唯一的例外,他是憑實力提前轉的士官。
而去年剛進來的那批新兵,他們吃到了鋼七連轉合成連的紅利,但好運氣也就到此爲止了。
合成營最低配都是士官,他們只能被調去其他連。
好在去年來的也就八個新兵,而高城從六連薅來了十個優秀士官,完全可以把這個坑填上,順便還能夠小小補強。
譬如六連的肌肉猛男巴特爾,肯定是能讓尖刀班實力大漲。
他那強壯的身板,背迫擊炮就是一絕。
鋼七連這邊頗有雞犬升天的味道,幾乎所有人都得到了提升,整個連隊都洋溢在喜慶的氛圍中。
可對於剛升士官的許三多來說,他更高興的卻並不是自己升士官。
而是來自五班的消息!
五班的老馬本來已經是死局,在一個老兵的墳墓裡呆著,又碰到軍改大裁軍,不可能有機會留下來。
然而演習中的那一波操作,拯救了差點輸掉的七零二團,也拯救了他自己。
借著三等功加身,順利轉爲四級士官。
而跟著他一起拯救的薛林和老魏,其中薛林毫無壓力的轉爲士官,老魏更是提前轉爲二級士官。
因爲總是想著寫一本文學著作,陳軍的種種高光事蹟每天在刺激著他,讓他認定了陳軍就是他書中的主角,迫不及待開始動筆寫書,不想參加演習的李夢。
儘管因爲錯過了演習的高光,後面聽聞老馬搞了個三等功,心中那個悔恨啊,大腿都給拍腫了。
可是憑藉著軍旅題材小說,以陳軍爲主角模板寫的,毛遂自薦送到宣傳股,被張幹事一眼相中,並登到軍報上連載,恰好還被王團長給看到了。
覺得小說異常熟悉的王團長,專程把李夢叫到了團裡談話。
得知李夢的主角模板是陳軍,竟然想拿自己的寶貝疙瘩寫本書出來,王團長頓時就有了極大的興趣。
爲了發揮李夢的文學才華,主要是能儘快讓李夢寫完小說。
王團長索性就是一紙調令,把李夢從草原五班調到了團宣傳股,配合張幹事負責團報的工作。
到了團機關單位裡工作,而且還被王團長看中。
儘管今年團裡面士官名額很有限,李夢沒有被轉爲士官,可他三年義務兵這才第二年也沒有退伍。
只要他在宣傳股不瞎搞,明年轉士官八九不離十。
各連隊都忙著退伍轉士官,還有瓜分六連的各種事情,團裡面也要忙新兵營,訓練和相關後勤籌備工作。
轉眼大半個月過去。
時間來到十二月下旬。
接到合成營方案大半個月的軍區,似乎是終於研究出了一點名堂,在這時候有了新的動靜——
通知七零二團補充材料。
需要再提供具體的合成營編制,必須詳細到每個班排人數,裝備的數量,兵種的配置等等。
簡單來說。
就是要完整的合成營建制信息。
王團長從軍區的命令中作出判斷,軍區大概率已經通過了合成營方案,現在進入到了最後的統籌階段。相當於是正式啓動合成營之前,先把所需要的東西準備齊全。
一個營所需要的武器裝備,對於一個集團軍來說,本身確實不是大問題,輕鬆就能夠搞定。
奈何合成營是全新的戰術體系,集團軍的壓力還是挺大的。
畢竟是最先進的戰術體系,就得配最先進的裝備,才能最大化戰鬥力,否則坦克配大刀就白瞎了。
預測合成營逐漸進入最後階段,王團長第一時間叫來了陳軍。
把師裡轉達的集團軍命令,直接就放到了陳軍的面前,讓他根據軍區的命令,按標準把方案給做出來。
陳軍還以爲軍區會先通過方案,然後纔會開始進入到細分階段。
所以並沒有準備,詳細的配置數據。
沒想到軍區竟然反過來搞,要他先把配置數據做成方案發上去,然後纔可能啓動合成營的組建。
不過。
雖然命令來得很突然,但這點事情也難不倒陳軍。
接到命令的陳軍返回七零二團,大概的和連長高城說了一下情況,便一頭扎進了副連長房間。
開始爲即將試點的合成營,量身定製打造一套編制。
以常規的中型山地合成營標準編制:
需要一個合成營營部,兩到三個裝甲步兵連,一到兩個坦克連,一個火炮連,一個防空連,一個作戰支援連(特偵連之類),一個工兵保障連。
加起來也就是八到九個連隊,等於是一個副團級的加強營。
常規的重型合成營標準編制:
需要一個合成營營部,三個左右的主力坦克連,兩個火炮連,一個導彈連,一個作戰支援連,一個工兵保障連,以及一個後備補充連。
基本配置也是八到九個連,擁有更強的遠程火力,以及攻堅能力。
陳軍作爲21世紀穿越過來的人,如果搞標準的合成營配置,他只要照著記憶抄一遍就行了,完全沒有任何難度。
可七零二團現在才只是試點,上來就搞滿配肯定不現實。
別說重型合成營,中型合成營都夠嗆。
所以陳軍需要以自己的經驗,加上自己對合成部隊的瞭解,以及實際的需求,量身定製一套編制。
符合野戰部隊的屬性,又達到七零二團突擊作戰偵察等爲一體要求,綜合性能滿足的“野戰突擊合成營”!
首先從“大腦”開始……
合成營是多兵種整合協同作戰,特色就是全方位的信息通訊,營長可以指揮到下面的每個兵。
一個營就能進行一場戰,能夠讓作戰更加的高效,大幅度提高戰鬥力。
這麼多兵種混合在一個營,常規那種才三五個人的營部,放到合成營裡面,肯定是沒辦法指揮的。
那麼多單位需要調配協同,營長就算有三頭六臂都不得行。
所以需要一個完善的營部。
相當於參謀部的作戰股必須有,整合情報分析數據的情報股也得有,負責協調後勤物資裝備的供應股也得有。
這三個部門屬於是硬性要求,必須得給他全部安排上。
再算上營長、副營長、教導員、副教導員和相關的通訊員和文書等公務員,大概在八人左右。
做戰股五個人,情報股五個人,供應股五個人
陳軍預計合成營營部編制,人數大概在二十三。
合成營營部還需要一個士官長,專門負責戰士的訓練和日常工作,以及在作戰股兼職軍士參謀等等。
史今就是最合適的人選。
可現在士官長制度現在還沒建立,這個職位只能夠暫時放空。
等以後合成營建立起來,陳軍到時候再想辦法促成士官長制度,讓史今能夠進入到營部指揮層。
接下來就是戰鬥編制。
首先是主力重型坦克連。
連長、副連長、指導員、副指導員、文書、通訊員、司務長、還有三個排排長所組成的連部。
整個連部爲十人。
下面是三個坦克排,每一個坦克排有三個坦克班,每個班組控制一輛坦克,每個班人數爲四人。
配置主戰坦克型號未知,不知是三人還是四人駕駛,暫時以最大要求爲準。
預計每個排十二人,三個排三十六人。
加上連部共計四十六人!
坦克連需要配置的裝備:裝甲指揮車數量1,主戰坦克數量12(9作戰,3備用),通信保障越野車和卡車各1輛。
接下來就是火炮防空連:
連部還是10人左右。
根據野戰突擊合成營的作戰需求,需要配置兩個火炮排和兩個防空排,外加一個供彈排爲五個排的加強連。
兩個火炮排爲自行加榴炮,兩個排一共是六個車組。
每個車組由車長、炮手、駕駛員、裝填手四人組成,兩個火炮排六個車組,總計人數爲二十四人。
兩個防空排爲機械化排,同樣由四名車組人員組成,人數也爲二十四人。
供彈排負責給四個作戰排供彈,以及在戰鬥中負責運輸彈藥,確保四個戰鬥排的續航能力,總計三十人。
加上連部共計八十八人!
火炮防空連的裝備:裝甲指揮車1輛,火控雷達指揮裝甲車1輛,自行榴炮8輛,自行防空炮8輛,供彈卡車4輛,通訊保障越野車1輛。
兩個重型單位的配置寫完,接下來就是新加入的電子對抗連。
連部標配依舊是10人。
保障排(20人)、對抗排(50人),信息排(20人左右)
保障排負責保障全團通訊,確保通訊的暢通,配置通訊車兩輛,調出一個班,壓縮爲兩個排。
對抗排負責搜索敵軍,爲全營做預警保障工作,並在敵人實行電子戰的時候,能夠進行有力反擊。
任務更加繁雜,擴編爲五個班。
需配置雷達車1輛,干擾車1輛,通訊車2輛,越野車一輛。
信息排只需要兩個班,負責在後方分析整理數據,並對數據進行對接,實時傳達給各個作戰單位。
配置兩輛通訊車,搭配車載微機,兩輛越野車即可。
鋼七連改編爲特別偵察連,主要負責敵後作戰、快速支援、地面偵察、協同坦克連進攻等任務。
目前連部加上全連一衆戰士,一共有一百零八人。
有裝甲運兵車六輛,步戰車三輛,軍車兩輛。
還需補充裝甲偵察戰車三輛,全地形偵察車兩輛。
最後剩下工兵保障連。
這也是全面信息化的合成營,佔用編制人數最多的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