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城器械,便是用來越過城墻和城堡的其他防衛者,讓攻擊部隊的優越兵力,可以在最小的傷亡情況下攻擊防衛者的器械。
而武大此行所裝載的重軸攻城器械,主要包括拋石機、投石機、拒馬樁以及拒馬槍,并沒有裝備常用的攻城塔和沖撞車,因為武大裝備了足夠的猛火油與震天雷,他不需要兄弟們在破城之前,與敵人短兵相接,血肉相搏。
這些攻城器械很是金貴,而且體積非常龐大,從燕云水師巨船上挪下來,非常耗費時間。
在此期間,武大等人率領著千余十三鷹,一直在燕云水師的射程之內游弋,隨時提防倭國反撲。
而燕云水師巨船,有八艘在海面上一字排開,所有兩艘在海面上游弋,震天雷與猛火油隨時都處于發射狀態,萬一倭國真的在此期間前來攻擊,燕云水師便可以在第一時間發動遠程打擊。
防患于未然,是行軍布陣之重要因素之一。
不過,倭國在措不及防之下受到了燕云二十一路大軍的猛烈進攻,早已陷入了暫時的慌亂當中,一時之間倒也沒能來找武大的麻煩,讓武大微微有些失望,他本來還想趁熱打鐵,再次給倭國一次迎頭痛擊呢。
最為重要的是,武大希望能夠在倭國軍卒手中再多弄到一些戰馬。
之前的首戰,由于震天雷與猛火油的全面打擊,倭國軍卒潰敗之后,并沒有能夠給武大留下幾匹還活著,還能繼續作戰的戰馬,甚為遺憾。
半日后,攻城器械全部被運載到陸地上。
二十艘燕云水師巨船,重新回到了深海區域游弋,隨時準備做出策應。
毫無疑問,這二十艘巨船,便是武大這一路人馬的退路,也是最大的補給點。
待海面上的冰層全面融化之后,燕云巨船會陸陸續續吩咐其他二十路燕云大軍登陸地點,為其他兄弟們送上補給。
而武大一行人,近萬人馬,運載著攻城器械,開始緩緩向倭國內陸推進,直逼倭國京師平安京。
平安京是倭國京都的古稱,公元794年(延歷13年)桓武天皇,自舊都長岡京遷都至此,一直到公元1868年明治天皇遷都東京,在此期間,平安京一直都是倭國的京師。
此時的東京,還只是一個人口稀少的小魚鎮,被稱之為“江戶”。
當然,此時隨著武大的到來,恐怕日后東京再也沒有成為倭國京師的可能了,因為倭國極有可能就此從這個世界上消失。
平安京,位于倭國本州島中西部,坐落在京都盆地北部,東距倭國第一大湖琵琶湖僅5公里之遙,東、西、北三面有丹波山地、比良山地和貴船山地環繞,的確是一個依山傍水的風水寶地。
大家都懂得,這種風水寶地,非常適合做墓地,武大也愿意滿足倭國人這一個美好的愿望,讓他們永久長眠于此。
平安京別名“洛陽”、“洛城”,分洛東、洛西、洛南、洛北與洛中五大城區,洛中便是平安京的真正京師所在,下轄上京區、右京區、左京區、下京區。
作為倭國京師,對于倭國人而言,平安京絕對不容有失,而武大一行人,則是自平安京東海岸,強勢突襲,長驅直入,直奔平安京而來。
其目的不言而喻,便是要徹底鑿毀倭國京師。
倭國雖然一直沒來攻擊武大這一路大軍,但這并不意味著倭國就是在等死,恰恰相反,半日的時間,倭國已經調集了大隊人馬,在武大前往平安京的必經之路上,層層堵截。
擺在武大眼前的第一道天塹,便是擋在眼前的大王城。
名字雖是大王城,但按照大王城的軍事布局,不如稱之為“大王堡”更加貼切。
顧名思義,大王城并不是一座城池,而是一座軍事堡壘,橫在通往平安京的山隘之間,如同將一道洪流攔腰截斷,除去其高大的城墻之外,要攻破大王城,需要先攻破其城外無數軍事碉堡。
當然,這種碉堡并不是在后世第二次世界大戰當中常見的那種用混凝土制作而成的防御性建筑物,就當下的條件而言,大王城的碉堡全部都是用木頭與石塊組建而成。
這種碉堡很矮,但是數量很多,組組有近百之巨,彼此環繞,緊緊毗鄰,環環相扣,每一座碉堡之內都藏有十幾名倭國軍卒,人人都佩刀持弩,是一種極為復雜的軍事布局,無論是騎兵還是步兵,想要通過密集的碉堡群,不死也要脫層皮。
最為重要的是,有這種軍事堡壘的存在,倭國軍卒躲在碉堡之內,可以大幅度削弱震天雷的破壞力。
甚至,從某種程度上而言,碉堡的存在也可以抵擋猛火油的燃燒。
雖然碉堡的構造中木頭,但畢竟只是少數,何況碉堡的外部結構全部都是石塊。
猛火油可以將這些石頭徹底燃燒掉嗎?可以,但需要的數量委實太多了,得不償失。
而武大只有不到一萬人馬,直接強攻,那是絕對不可能的,可如果繞道而行,那只會給倭國留下更多的時間,去調集更多的兵力,而進行合圍,這也絕對不是武大希望看到的。
如何破除大王城外近百座碉堡,成為擺在武大眼前的最大的難題。
其實如果武大將手中所有的震天雷全部拋出,是可以直接將這些碉堡炸成一片廢墟的,可炸掉之后呢?誰能保證這一路上倭國還有沒有其他碉堡群?何況,大王城只是倭國眾多軍事堡壘當中的一個而已,后面還有無數城池等著武大去攻破,尤其是平安京,在倭國的嚴防死守之下,必然是最為難啃的一塊硬骨頭,如若缺少了震天雷,武大拿什么來破城?
震天雷再多,分到二十一路大軍手中,也就不那么多了,何況這里離燕云太遠,震天雷一旦耗盡,想要再次補給,那可就是難上加難了。
沉默了許久之后,赤羽營主將,小李廣花榮踏前一步,淡淡說道:
“我來試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