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墩。
地方並不算太大。
大部分地方,都做了房子。也只有中央這一塊,有一個大平臺,平時墩裡的人稱呼這裡,叫衚衕口。
大明朝這個年月,又沒有電視,也沒有電腦,什麼玩的也沒有。
至於這個時代流行的逛青樓,看戲什麼的,在青山墩這個偏僻的地方,是不可能有的。
所以墩裡的大夥,平時也都閒著,會來衚衕口閒逛,互相之間找些事情聊一聊。今年的收成好不好啊,韃子今年應當不會來犯關之類的話題。
負責管倉庫的何馬明,抽著一枝旱菸兒走了近來,他是個老煙癮。但以往的時候窮,有時候只能抽一抽菸葉子。菸葉子,是一種葉子,自己由樹上栽下來,捲成一團來抽。那味兒與煙有些相似,但是與煙相比差遠了。
不過,何玄當上了總旗後,不克扣兵餉,他的日子也好過了不少,所以有時候也有錢,去買一些便宜之極的菸草,放在煙管裡抽一抽,那滋味就別提多好抽了:“說起來也怪。我聽我婆娘說,鬧蝗了。我當時就嚇得飯也顧不上吃,就去地裡看。結果,你們猜怎麼了?我看到地裡面,居然突然的死了上千只的蝗災。”
他又猛的再抽了一口旱菸:“你說怪不怪,往年鬧蝗災,哪年不是大災年。嘖嘖,不知要餓死多少人。吃樹皮的,吃觀音土的。”
何馬明活了這麼多年,也就見過兩次蝗災,任何一次,都恐怖之極,令他回憶起來,還心有餘悸。
“哪兒像這一次,這些蝗蟲突然一下子就死光了,真是怪啊!”何超明感慨著說道。
他的話音剛落,石韋就走了過來:“蝗蟲不是自己死的。我也聽我婆娘說了,鬧蝗災了。馬上就趕到地裡去看,我到的時候,地裡的蝗蟲還有上千只。估計一場大災難是免不了的。結果這時候,看到何頭兒來了,似乎往地上埋了什麼。他這才一埋完,馬上蝗蟲一隻接一隻的死了。”
“一下子就死了上千只。真是怪啊!”
負責割草餵豬,放牛的張帆,是衆人當中最沒有壓力的。他同樣不是世襲的官軍,在青山墩壓根沒田。而且他是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的單身漢,上頭髮下的糧餉,夠他吃了。聽得石韋說完後,他也不由的嘲笑著:“何頭兒雖然厲害,但是石韋你這麼說,就太不靠譜了吧。”
“何頭兒再厲害,也是人。”
“而能蝗災一下子死光光,那不是人,是神。”
何馬明也同意了張帆的想法,能讓蝗蟲一下子死光,那真是神!
“你們別說,這事兒是真的。”左明與左建兩兄弟,一起走了過來。左明開腔:“我也是聽說鬧蝗了,馬上就去看。看到地裡上千只的蝗,心中都絕望了。你說這才換上了何總旗,日子纔好過了一些。怎麼就鬧蝗了。一旦鬧蝗,這日子真的沒法過了。”
“結果怎麼了,正好看到了何頭兒來了一趟,何頭兒也只是往地裡埋些什麼。結果,還沒有等何頭兒走,地裡的蝗蟲就不停的死。片刻之下就死得精光,一隻也沒有留下。這還真是神了,反正我啊,是看得眼睛都直了,這簡直是匪夷所思。”
左建也點頭贊同了左明的說法。
這下子,輪到了何馬明和張帆兩人,莫名的震驚。
何頭兒,真有這麼神?
他走到哪兒?埋一下什麼東西,哪兒的蝗蟲就自動死絕?
還真是難以置信啊!
公元1639年,也就是崇禎十二年末,秋日的這一場蝗災,鬧得極大極大。
西北在鬧蝗,還一路到了宣府鎮這邊。
整個大明朝的北邊,都被蝗災給籠罩了。
而偏偏,在古代,可不認爲蝗蟲是一種普通的蟲災,而認爲有一種神靈叫蝗神,蝗神是代表著上天,降下刑罰的。
最後,逼得當今的大明天子崇禎皇帝,也自己給自己下了一個罪已詔。到了天壇宣讀這一份罪已詔,希望上蒼能收回天怒。然後就算下了罪已詔,也沒有啥用,蝗災該鬧,還是一樣的鬧。
千里之地,繼續絕收。
大明朝的時候,本來就是南富北窮。
加上又遇到了小冰河時期,北方是又冷又旱。
這下子,災民就更多了。
吃觀音土的,吃樹皮的,大把大把,吃這些東西胃消化不了,最後自然只有死亡一條路。
也有大把的人,活不下去了,跟著李自成去幹。
李自成由著商洛山殺出來的時候,其實也就帶了二,三千人。但是經過了蝗災這麼一鬧,災民增加。他的兵馬上一下就如同滾雪球一般,滾到了十萬之衆。
而青山墩這邊,旁邊有孤山軍堡,楓原軍堡,百丈軍堡以及黃牛軍堡。
這一次鬧蝗災,整個北方到處都鬧災,他們四個軍堡,自然也躲不過。
大把大把的即將豐收的糧食,被蝗蟲直接的吃掉,連顆穀子也沒有留。
這樣的後果,對於有糧餉發的軍人來說,到也勉強餓著肚子,還能活下去。但是對四大軍堡裡面很多農民來說,一下子就給逼到了絕路。
而這時候,大家驚奇的發現,在四堡交界的這個地兒,青山墩,居然一隻蝗蟲也沒有。偶爾有些其它地界的蝗蟲,飛到了這個地方,也馬上就死了。到了後面,其它蝗蟲都不敢靠近這裡,主動的就飛走了。
一時間,這裡居然成了世外桃源。
對於這事,旁邊人都很不解。而青山墩的人,也沒有保守這個秘密。
一時間,何總旗是神人下凡,他可以令蝗蟲死光的傳聞,就不徑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