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和田九誠在輕煙樓把酒言歡,不一會便將一罈忘憂酒喝了個乾乾淨淨,但朱標喝的很少,田九誠卻喝的很多。
“念兄弟,我要求也不高,你給我一千兩金子,我就把這酒樓盤給你。
不過我有三個條件,你答應我可好?”
朱標點了點頭,真誠的看向田九誠:
“田大哥,你說,只要不過分,我都應你!”
田九誠聽到朱標這麼痛快的答應,便開口說道:
“第一,這酒樓有五層之高,你若是經營起來,自然要僱上不少的人手,既然都是僱人工作,便加我一個可好?”
朱標聽到田九誠的話,便哈哈大笑道:
“好,我應你!”
“第二,我平生好酒,喝過了你這忘憂酒,便不再想念其他的酒水,你可否願意供應我酒水可喝?”
“這個也不是難事,也應你!”
“第三,我這人乃是流民出身,若是有有朝一日,我做錯了什麼事,說錯了什麼話,你可願原諒我一次?”
朱標一聽田九誠這話,頓時一愣,好傢伙,怎麼說著說著,說出了丹書鐵券那個味了呢?
但見到田九誠的目光真摯,朱標也不好說什麼,只能笑道:
“好,這個我也應你。”
田九誠聽到朱標如此,便放寬了心,在身上摸索了一陣後,便將一張紙,交給了朱標:
“念兄弟,有你這幾句話,我就放心了。
你拿著這張證明,去做個登記,這酒樓從今天開始,他就是你的了!”
田九誠晃晃悠悠的站起身來,想要和朱標握個手,卻沒想到酒勁太大,剛一站起來,便“撲通”一聲醉倒在地上,昏睡了起來。
朱標看著這傢伙無奈的笑了笑,便找了牀被子把田九誠安頓好,離開了輕煙樓。
與此同時,奉天殿已經退朝,朝堂之中,刑部尚書楊靖正跪在地上捧著一罈寫有三碗倒的酒,對朝堂之上的皇上說道:
“臣楊靖昨日幸得友人所贈半罈美酒,喝其味道如同人間仙釀,便想著讓陛下嘗一嘗。”
朱元璋坐在朝堂之上,面色陰晴不定,這幾日馮勝的病情每況愈下,很顯然是要撐不住了,還哪有心情嘗酒。
但楊靖畢竟是刑部尚書,這番好心還是不能拒絕,便一揮手,身邊的蔣瓛便走下殿,將酒罈接下,放在了自己的面前。
“三碗倒?”
朱元璋的目光一掃,正巧看到了綢緞上的字,一股熟悉的感覺立刻闖入了大腦:
“這字?怎麼那麼像標兒標的筆跡?”
雖然心中疑惑,但是朱元璋並沒有表現出來,畢竟此時正是各個皇子皇孫爭奪皇儲的時候,萬萬不能輕舉妄動,但心裡的想法卻開始肆意膨脹,明日定要挖開棺槨看上一看才能安心!
朱標從田九誠的手中拿到了輕煙樓的證明,便立刻前往了戶籍辦理處,由於趙勉已經幫自己在戶部打過招呼,朱標只提了一嘴,便將所有的手續全部辦理完成。
看著自己手中嶄新的酒樓證明,與商戶戶籍,朱標心裡很是開心,將酒樓證明與商戶戶籍,放在了胸口處,正打算離開,卻正巧聽到了身邊的幾個士兵正在竊竊私語:
“你們知道嗎?我有個叔叔是禮部的,他告訴我明天就是懿文太子的二七祭日了。
皇上不知道是太過思念懿文太子,還是怎麼著,非說有仙人給他託夢,要打開懿文太子的陵寢,查看懿文太子的棺槨。”
士兵的話,讓瞳孔一震,隨即打算湊近細聽,以防自己聽錯。
卻沒想到另外的士兵聽到這話,頓時驚恐的制止了那名說話的士兵:
“別說了,你不要命了?
皇上和皇太子的家事,也是你能談論的?
若是被有心人聽去,免不了把你拉去誅九族!”
朱標見士兵不在談論此事,嘆了口氣,呆呆的站在了原地。
雖然此時朱標外表波瀾不驚,似乎自己與這件事毫無關聯,但內心已然波濤洶涌:
“老爺子的疑心實在是太重了,六天前剛剛叫老四拿了沙漠之/鷹,壓住了這件事。
明天便又要打開我的棺槨,查看我的屍首。
總不能之後的二七,三七一直到六七,每次燒七的時候,我都給老爺子搞一把沙漠之/鷹吧?”
朱標嘆了口氣,自己此時雖然已經有了絕世的身手,與聰慧的頭腦,但還是不願意面對老爺子。
與其說是怕玩不過老爺子他,倒不如說是創傷後遺癥,不願再面對殘酷的宮廷戰爭。
朱標思來想去,決定還是先去找些人幫助自己開酒樓,一來是打擊一下醇香酒樓的威風,看看這個陳亨到底是個什麼底細。
二來便是給自己做個靠山,自己要在這應天府生活下去,還要幫助藍玉和戴老頭,各個方面都是要錢的,這酒樓能給自己帶來利潤便是最好的。
而明日若是不幸東窗事發,自己逃離皇宮的計劃被老爺子拆穿,自己也能將酒樓先交由田九誠負責,自己跑到別的城鎮中居住,也不至於活的太過狼狽。
想到自己剛剛得跑出來還沒有半個月,朱標心裡便有些氣惱,人都下葬十四天了,老爺子就不知道消停點嗎?
這還好自己不是真的死了,若是真的死了,明天要是真的被刨了出來,怕是要化成惡鬼纏著老爺子才行。
實在不行,就去北平投靠老四吧,我對爭奪皇位也沒什麼興趣,沒了我,老四早晚都是皇帝,跟著老四以後至少也能混個吃喝不愁,不枉此生。
更何況這三年多相處下來,覺得老四人又善良,對自己這個哥哥關係也不錯,絲毫沒有歷史上那般殘酷無情,與暴虐成性。
反倒是自己那個叫做朱允炆的兒子,不太正常,整天跟著自己當初的小妾呂氏,在後宮裡研究朝堂之事,起初還有些避諱,但是前一陣子的愈加放肆,實在是讓自己倍感心煩。
如果說老爺子的殘忍無情,嗜殺成性,是自己逃離皇宮的主要原因。
那因爲常氏死後扶正的呂氏,和自己那野心日益膨脹的兒子朱允炆,便是壓在自己身上最後的一根稻草!
估計老四日後的造反,也是被呂氏和朱允炆逼的吧?
可憐老四這個倒黴的傢伙了,好好的燕王當不消停,被那兩個人逼得只能造反,違背老爺子的遺願,被後世所怪罪,沾染了污名。
朱標打定了主意,便大步朝著應天府城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