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鱼机如何接线

第248章 什么呂宋,叫楚國

新任禮部尚書言中虛出列道:“陛下,臣以為可效法朝鮮王國舊例,冊封一位親王于此。”

“親王藩國自然親近大明,可以就近維護大明威嚴。”

“還可以更好的教化當地蠻夷,使其明大義懂禮儀。”

這其實就是大家心中所想,可從禮部尚書嘴里說出來,屬實有點違和。

你不應該維護宗藩關系嗎?怎么支持朝廷吞并藩屬國了?

朱元璋也大為意外,看來這言中虛雖然是儒生,但也沒想象中的迂腐嗎。

不過他也沒有直接表露出心中所想,而是問群臣道:

“諸卿以為此法如何?”

很多大臣附和道:“臣等附議。”

武將見文官這么積極,也不甘人后,紛紛站出來支持。

于是此事就此通過。

少數反應比較遲鈍的,雖然覺得這么做不好。

可見大家都同意了,也沒敢站出來反對。

接下來就是討論將哪個親王封過去。

一開始還很正常,上一次封的是皇八子,皇九子早夭,這一次應該封皇十子魯王。

群臣就開始吹捧魯王,謙恭下士,博學多識,琴棋書畫無不精通。

這倒也不是尬吹,至少目前為止,魯王的表現完全對得起這么贊美。

朱元璋也非常欣賞這個兒子,聽到眾人如此夸贊心中非常開心。

將魯王朱檀封過去,其實也是他的想法。

本以為事情就這么過去了,哪知道偏有人唱反調。

國子祭酒龔敩站出來說道:“陛下,魯王雖然聰慧博學,然太過年輕缺少理政經驗。”

“且呂宋乃蠻荒之地,其國雖滅,其民卻多躲入山林。”

“新建的藩國首先要面對的,就是這些叛民,恐少不了征伐之事。”

“魯王擅文而不通武,能治民卻不善征戰。”

“將其封往呂宋,對大明對他自己皆非善事。”

“臣以為,當冊封一位能理政,又能征善戰的親王過去。”

朱元璋本來還很不喜,但聽他分析過后,也不得不承認確實是這個道理。

倒也不是說魯王一點軍事都不懂,只是相對而言沒有文采那么突出。

最關鍵的還是他太年輕,沒有親自統兵上過戰場。

是真通軍事,還是紙上談兵,沒有經過驗證。

呂宋是大明經略南洋的起點,這第一步必須走好,否則后續會有很多麻煩。

分封一位能力出眾的親王過去,更加穩妥一點。

想到這里,朱元璋臉色和善起來:“龔祭酒言之有理,然年長的皇子皆已分封,如之奈何啊。”

龔敩胸有成竹的道:“這有何難,將一位年長的親王,改封過去就可以了。”

“我相信,不論哪位親王被改封到呂宋,都會很開心的。”

那可不是很開心嗎。

大明內部的藩王,要被文臣武將盯著,要被朝廷忌憚,甚至還要被后來的皇帝嫉恨。

分出去多好,天高皇帝遠,自己就是老大。

而且那可是真正的封王建制,擁有完整的君王權力。

誰不想去啊。

話說到這里,聰明的臣子已經猜到他的意思了。

對啊,先趁這個機會,將年長的已經封藩的親王弄出去。

后面的親王到時候再說,大不了多弄點地。

聽說海外島嶼很多,找幾個能住人的封一下不就完事兒了嗎。

想到這里,禮部尚書言中虛立即說道:

“龔祭酒真乃老成持重之言,臣以為可行。”

“年長親王,論能力和才學首推晉王,臣以為可以將他的封地改在呂宋。”

不少大臣也紛紛站出來支持。

晉王好啊,文武雙全,肯定能穩定呂宋,能在南洋維護大明的威嚴。

呂宋新王,非晉王莫屬啊。

不只是文臣,很多武將一樣支持。

至于原因,那自然是塞王權力太大,威脅的不只是文官,而是整個朝廷。

趕緊弄出去對誰都好。

朱元璋這會兒也反應過來了。

咱就說你們咋一反常態,不講什么仁義道德,反而支持吞并呂宋。

原來是在這里等著咱呢。

好好好,你們真是好樣的。

但事實上他并沒有生氣。

將諸王分封在國外,是早就決定好的事情。

人就是這樣,容易陷入自己的情緒和認知里,無法自拔。

以前他就是如此,無視封藩的風險一意孤行。

誰勸他就生氣,為此還殺了不少人。

現在找到更好的解決辦法,他反而開始反思。

自己以前確實太任性了,給子孫留下那么大的禍患。

而且他也能看得出,這些人確實是出于一片公心,是為大明好。

自然不會生氣。

不過朱?和朱棣是他最重要的左膀右臂,前者正在經略中南半島,后者坐鎮北平。

按照他的長遠計劃,日后朱?往西域打,朱棣往北打。

朱標坐鎮中央,朱?朱棣開疆拓土,三兄弟一起為大明打下一片足夠大的疆土。

給所有的子孫都弄一個藩國。

當然,朱?和朱棣的封國也肯定會有的,而且還要是最好的那種。

不過他們的事情先不急,大明更需要他們。

等朱濟熺和朱高熾長大了,再考慮封國的事情也不遲。

到時候讓這倆臭小子去管理封國。

這計劃,朱元璋早就想好了。

所以,盡管不生群臣的氣,但也不會在這個時候將朱?封出去。

“北元在外虎視眈眈,西域亦有強敵在側,大明還需要晉王穩定邊防,暫不可分封。”

群臣一聽,還以為他不想將朱?封出去,就有些急了,想要站出來爭辯。

龔敩卻早有所料一般,先一步出聲道:“陛下英明,臣也以為塞王不可輕動。”

“非但晉王不能封,燕王也不能封。”

朱元璋對龔敩更加滿意,果然不愧是曾經的四輔官,就是懂咱的心意啊。

“龔祭酒所言甚是,大明離不開兩位塞王……”

龔敩立即接話道:“故,臣以為楚王是最適合的人選。”

“其一,年長有理政的經驗。”

“其二,軍事能力出眾,多次率軍平定蠻夷作亂,對蠻夷作戰經驗豐富。”

還真不是尬吹,朱楨洪武十四年十八歲時就上戰場,洪武十五年二次征戰。

洪武十八年,一年內征戰貴州和湖南,平定當地番蠻作亂。

現在正在云南圍剿北元殘存力量。

別的不說,對蠻夷作戰的經驗那是相當豐富。

其他人也反應過來了,晉王確實不能輕動啊。

換成是他們當皇帝,也肯定不會在這個時候將晉王封出去。

現在已經就藩的藩王總共也沒幾個。

秦王朱樉被廢,齊王朱榑死于大火。

周王朱橚沉迷醫學研究,沒有任何威脅。

潭王朱梓……不對,現在是朝鮮王了,已經封王建制不算。

剩下的也就晉王朱?、燕王朱棣、楚王朱楨。

前兩個塞王不能動,周王沒必要動,那就只剩下楚王了。

先將他弄出去也是個成績。于是群臣紛紛表示支持,楚王好啊,那塊地天生就是給楚王準備的。

陛下趕緊順應天意民心,將楚王給封過去吧。

朱元璋嘴角不停抽抽,這群人還真是煞費苦心啊。

不過朱楨也確實是他心目中的人選,就順水推舟的道:

“既然諸卿都以為楚王合適,那就將他封在呂宋吧。”

將一個藩王給弄了出去,群臣成就感滿滿。

喊“陛下圣明”的時候,聲音都比平日里洪亮許多。

這時禮部尚書言中虛再次站出來,說道:

“陛下,呂宋乃蠻夷國號理當廢除,新國當為何名,請陛下示下。”

這話正如了朱元璋的意,想了想說道:

“就以楚王封號命名吧,此地為楚國。日后再有封藩者,皆以此為例。”

群臣自然沒有意見,和朝鮮那邊不同。

朝鮮是故國名字,恢復國號是符合禮法的。

呂宋算什么玩意兒啊,一聽就是蠻夷,肯定要改。

至于改成啥并不重要,叫啥名字不是叫呢。

叫楚國也好,還省了許多麻煩。

于是,朱楨還在云南打仗的情況下,他的封國就這樣建立了,連名字都取好了。

接下來群臣就商議了一下如何建立楚國。

對于大明君臣來說,這還是第一次。

朝鮮王國不同,它本身就深受華夏文化影響,百姓都是現成的。

朝廷打下來,建立新秩序就行了。

呂宋……楚國這邊,除了一塊地,全都是蠻夷。

有些流落南洋的大明百姓,數量也非常少。

而且有一說一,能流落到南洋的,沒有幾個是安分守己的。

靠這群人來建設一個國家,那是真的有點想多了。

所以,楚國等于是從零開始。

官吏的任命和培訓、遷徙百姓、建立安置點……

農具、種子、耕牛等等,全都要從大明運送過去。

這將是一項非常龐大的工程。

不過這些可以稍后慢慢想辦法,當務之急有兩個。

其一,派人過去接管楚國土地,不能一直讓使節團代管啊。

其二,火速召楚王回朝。

畢竟這是他的封國,不能完全不考慮他的意見。

退朝之后,陳景恪跟在朱雄英身后,倆人慢悠悠的往干清宮走。

朱雄英樂呵呵的道:“嘖,百官當廷吵架,可真是太熱鬧了啊。”

陳景恪也笑道:“是啊,也就是現在陛下脾氣有所收斂,換以前……不敢想。”

朱雄英說道:“換以前他們也不敢這么干啊。”

“不過我也算看出來了,百官是會得寸進尺的。”

“以前皇爺爺性情嚴厲,他們就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大氣兒都不敢喘。”

“現在只是稍微有所轉變,他們就敢當廷吵架。”

“這還只是禮儀上的小事情,涉及到別的事情,恐怕會跟嚴重。”

“難怪歷朝歷代,但凡是‘仁君’當政,財富兼并就會加劇。”

陳景恪驚訝的道:“這么點小變化,竟然就能讓伱有這么大的感悟?”

“知道什么叫天才嗎。”朱雄英拍了拍自己的胸膛,得意的道:

“這就是。”

陳景恪:“……”

行,知道你臉皮厚了。

兩人一路說說笑笑,都有意避開了分封楚王的事情。

這個事兒朱雄英還真不好說什么。

支持?

有可能被曲解成容不下藩王。

咋,將藩王封到海外,你就這么開心?

別人誤會都好說,朱元璋誤會就難受了。

反對?

別開玩笑了,他怎么可能反對。

有一說一,將藩王弄出去,他是舉雙手雙腳贊成的。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什么都不說。

反正海外分封諸王已成定局,他沒必要落那個口舌。

等楚國建好,此事為所有人所接受并成為定例,他就可以談了。

不過他們不談,有人卻想找他們談。

倆人剛到干清宮,就被朱元璋給叫了過去。

“你們倆看了一上午的戲,說說有什么感想?”

朱雄英多機靈啊,直接就將方才那一番,百官會得寸進尺的感觸說了一下。

“所以,作為君主要保持威嚴,如此方能震懾百官。”

朱元璋大為高興:“哈哈……乖孫果然聰明,像咱……以后你一定能當個好皇帝。”

然后他又問陳景恪道:“你有啥想法……別給咱整那些虛的,咱問的是楚國之事。”

陳景恪心道,你也知道你寶貝孫子故意岔開話題啊。

“陛下你是知道我的,在外域為親王封國的策略,就是我提出來的。”

“楚王對蠻夷之事,有著豐富的經驗,將他封過去再合適不過。”

“現在咱們該考慮的是,如何將楚國建好。”

朱元璋點點頭,陳景恪確實從不隱藏自己的想法。

他就是反對在大明內部分封諸藩。

所以,問他的意見等于沒問。

不過他的本意也不是這個,從零開始建立一個國家,大明也沒經驗。

他希望陳景恪幫他出出主意。

陳景恪自然也明白他的意思,但這事兒他也沒經驗啊。

想了想,就只能從別的地方著手:

“我建議,多派一些官吏過去。”

“其一,將楚國之前的風土人情,全部都記錄下來,作為資料進行保存。”

“以后這些資料,可以作為我們研究人文社科的重要依據。”

“其二,將建立楚國的過程詳細記錄下來,以后再建立別的封國,就有例可循了。”

“其三,這也是磨礪官吏的過程,等楚國建成,這些官吏也鍛煉出來了,可以直接授官。”

“其四……”

雖然他沒有說具體的策略,卻也在大方向上提了不少建議。

有些朱元璋能理解,比如記錄建國全過程積累經驗,磨礪官員等等。

但將土人的風土人情記錄下來,他有點無法理解。

這玩意兒有什么好記錄的?

還作為以后研究人文社科的重要資料。

區區蠻夷,有什么好研究的。

我華夏幾千年文明史,還不夠你研究的?

但正因為無法理解,他反而認為這一條更加重要。

這也是經驗了,陳景恪的建議,越是他無法理解的,在以后往往會起到重要作用。

以至于他都產生了一個想法。

陳景恪提的建議不是沒用,而是他看的太遠我們無法理解。

只要沒有害處,照做就可以了。

不就是記錄土人的風土人情嗎,那就記唄。

就是派遣幾個官吏的事情,不值什么的。

下午,照例給徐妙錦上了一節課,一天的班就混完了。

下班之后回到家中,屁股還沒坐穩,就有人送來拜帖。

本來他很少私下見客的,但看到拜帖以及拜訪人的姓名,就產生了興趣。

“岑信通、許柴佬,他們兩個來拜訪我做什么?”

“拿的還是杜同禮的名帖,他們是怎么認識的?”

春節快樂第83章 讓他當駙馬?第306章 師徒談心第270章 這就是朱雄英第360章 無題第414章 穢亂宮闈第326章 有錢任性第345章 血染淡馬錫第361章 各人的命運第262章 給你封個猴兒吧第298章 無題第339章 屬于華夏的學問第356章 當面抽老朱大嘴巴子第338章 設立新衙門第258章 得償所愿第51章 老朱強大的理解能力233.第232章 封狼居胥第28章 給朱元璋講史第52章 解決之法第490章 無題第377章 無題第272章 朱雄英的妙計132.第132章 因為尊重第266章 破王廷207.第206章 妙錦讓問的第281章 自絕于軍方第323章 安置成年親王151.第150章 內部提純115.第115章 你擋著我的陽光了第457章 布局開始第479章 佛教東傳帶來的第32章 馬皇后一刻三驚178.第177章 獨眼石人182.第181章 把褲子脫了再說話第421章 無題第439章 無題第289章 政變第389章 大明二代之臣紛登場第437章 世界是聯系的第32章 馬皇后一刻三驚198.第197章 儒家不可廢第339章 屬于華夏的學問第292章 河西戰略第436章 封侯和一些事的后續第479章 佛教東傳帶來的第352章 你特么想反皇權?第408章 巾幗不讓須眉172.第171章 步子不能太大第263章 無名宰相第388章 強化錦衣衛?第287章 朱元璋的無力146.第145章 老朱你竟然和我搶女婿140.第139章 唐高宗就是這種病第348章 屠殺繼續第402章 朱楨不如一頭豬第334章 我們已經被滲透了第395章 燕王要造反?141.第140章 突如其來的遷都話題(加更求月153.第152章 你就這么想喊我姑父?第270章 這就是朱雄英第460章 久違的上課第489章 王者之師第348章 屠殺繼續第77章 成為時代的探索者199.第198章 封王建制第366章 法143.第142章 新都暢想第391章 你是什么人第327章 時代的塵埃第6章 錦衣衛帶來的危險186.第185章 軍隊自有軍隊的規矩197.第196章 一切從揭皇榜開始第452章 明勛宗169.第168章 毛驤:好像哪里不對第481章 二楊相會第247章 比武將還激進的文官集團第309章 那啥無題第466章 圍殺第436章 封侯和一些事的后續168.第167章 吾死,汝等自為之。第41章 丞相徹底成為過去第288章 中央不是皇帝118.第118章 君臣之道234.第233章 誰能比陛下更疼媳婦第80章 發個單章第400章 秦風無衣222.第221章 太簡單了沒意思第277章 內閣的核心問題第452章 明勛宗第2章 大明嫡長孫第54章 目標,倭國第12章 大幕開啟107.第107章第245章 倭寇是我家扶持的第270章 這就是朱雄英第2章 大明嫡長孫164.第163章 功勛九轉第479章 佛教東傳帶來的186.第185章 軍隊自有軍隊的規矩139.第138章 踹的衣服都崩開線了
春節快樂第83章 讓他當駙馬?第306章 師徒談心第270章 這就是朱雄英第360章 無題第414章 穢亂宮闈第326章 有錢任性第345章 血染淡馬錫第361章 各人的命運第262章 給你封個猴兒吧第298章 無題第339章 屬于華夏的學問第356章 當面抽老朱大嘴巴子第338章 設立新衙門第258章 得償所愿第51章 老朱強大的理解能力233.第232章 封狼居胥第28章 給朱元璋講史第52章 解決之法第490章 無題第377章 無題第272章 朱雄英的妙計132.第132章 因為尊重第266章 破王廷207.第206章 妙錦讓問的第281章 自絕于軍方第323章 安置成年親王151.第150章 內部提純115.第115章 你擋著我的陽光了第457章 布局開始第479章 佛教東傳帶來的第32章 馬皇后一刻三驚178.第177章 獨眼石人182.第181章 把褲子脫了再說話第421章 無題第439章 無題第289章 政變第389章 大明二代之臣紛登場第437章 世界是聯系的第32章 馬皇后一刻三驚198.第197章 儒家不可廢第339章 屬于華夏的學問第292章 河西戰略第436章 封侯和一些事的后續第479章 佛教東傳帶來的第352章 你特么想反皇權?第408章 巾幗不讓須眉172.第171章 步子不能太大第263章 無名宰相第388章 強化錦衣衛?第287章 朱元璋的無力146.第145章 老朱你竟然和我搶女婿140.第139章 唐高宗就是這種病第348章 屠殺繼續第402章 朱楨不如一頭豬第334章 我們已經被滲透了第395章 燕王要造反?141.第140章 突如其來的遷都話題(加更求月153.第152章 你就這么想喊我姑父?第270章 這就是朱雄英第460章 久違的上課第489章 王者之師第348章 屠殺繼續第77章 成為時代的探索者199.第198章 封王建制第366章 法143.第142章 新都暢想第391章 你是什么人第327章 時代的塵埃第6章 錦衣衛帶來的危險186.第185章 軍隊自有軍隊的規矩197.第196章 一切從揭皇榜開始第452章 明勛宗169.第168章 毛驤:好像哪里不對第481章 二楊相會第247章 比武將還激進的文官集團第309章 那啥無題第466章 圍殺第436章 封侯和一些事的后續168.第167章 吾死,汝等自為之。第41章 丞相徹底成為過去第288章 中央不是皇帝118.第118章 君臣之道234.第233章 誰能比陛下更疼媳婦第80章 發個單章第400章 秦風無衣222.第221章 太簡單了沒意思第277章 內閣的核心問題第452章 明勛宗第2章 大明嫡長孫第54章 目標,倭國第12章 大幕開啟107.第107章第245章 倭寇是我家扶持的第270章 這就是朱雄英第2章 大明嫡長孫164.第163章 功勛九轉第479章 佛教東傳帶來的186.第185章 軍隊自有軍隊的規矩139.第138章 踹的衣服都崩開線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舞阳县| 延寿县| 岗巴县| 闽清县| 普宁市| 墨脱县| 新津县| 昌宁县| 车险| 嫩江县| 始兴县| 洛宁县| 饶平县| 南康市| 望奎县| 日土县| 修武县| 孙吴县| 大姚县| 淮阳县| 土默特左旗| 亳州市| 巍山| 千阳县| 汾西县| 忻城县| 元江| 全椒县| 通江县| 武乡县| 霞浦县| 建始县| 宕昌县| 天祝| 新绛县| 高唐县| 周至县| 东宁县| 鄄城县| 六枝特区| 甘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