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國把握的時機很好,足利義滿本身也有著強大的軍事天賦,否則也不可能結束南北朝之戰一統倭國。
在明軍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足利義滿直接帶領大軍偷襲。
為了防止出現消息泄露,足利義滿直接調用了本部軍隊,而非是聯合大名。
倭兵從長門偷襲筑前,只用了短短三天時間就奪取成功。
同時足利義滿下令,要求四國島伊予國,土佐國,阿波國,贊岐國這四國大名聯合出兵直取豐后。
分兩路同時對被明軍掌控的九州島進攻。
明軍反應迅速,迅速囤積兵力進行防守,不過倭兵速度很快,筑前和豐后地區已然淪陷。
而被夾在中間的豐前地區顯然很難防守太長時間。
明四王府世子迅速會面商量。
只不過這個時候的朱高熾并沒有來到倭國,所以只有秦王世子朱尚炳,晉王世子朱濟熺,以及齊王世子朱賢烶。
“這該死的倭國,竟敢趁著我大明征伐之際作亂,侵我四王府之地,此番必要要讓他們知曉深刻教訓,我等應該聯合兵馬,立即對倭國討伐,兩位弟弟意下如何。”
朱濟熺首先開口說道。
他于洪武八年生,而朱尚炳跟朱賢烶分別是洪武十三年,十七年。
三人之中他最年長,自然主導此次會面。
在軍事上,朱濟熺還是有幾分才能的,不過比之其父朱?自然差了很多。
“哥哥說的是,不過現在燕王府暫且無人主導,又該如何。”朱賢烶先是贊同了朱濟熺話,而后詢問道。
齊王朱榑是庶子,雖然也是藩王,但實際上沒什么話語權,朱賢烶聰慧,也明白自身情況。
朱濟熺想了想道;“賢烶你與我合兵一處,共同征討筑前國,尚炳便跟燕王府的兵馬一起去打豐后國。”
“現在倭國的兩路兵馬應當正準備攻打豐前,我們這個時候出兵,必然可以打他們個措手不及。”
朱賢烶點點頭:“就聽哥哥的。”
然而這個時候朱尚炳一直沒有表態。
“尚炳,你這是什么意思。”朱濟熺皺眉問道。
朱尚炳道;“足利義滿的名聲很大,我聽那些倭人說他是倭國的戰神,現在這個時候他敢出兵進攻,肯定準備了許久。”
“在行軍作戰上,恐怕我們并非是他的對手,我怕如果沒打贏,對于咱們來說問題就大了。”
“不如是等朝廷來兵支援,亦或是父王他們回來,這樣也穩妥許多。”
朱濟熺當即道:“什么穩妥,我看你就是怕了,不過是小小倭兵,還能與我大明將士相提并論嗎?”
朱尚炳想再勸一下,但是朱濟熺并不當回事。
顯然朱濟熺想要自己來博取功勛。
但是他們顯然忽視了自己的軍事能力。
皇孫一代出生的時候大明已經平定,因此朱元璋對他們的教育都是以文學教育為主,在領兵作戰這塊比較忽視。
在朱元璋看來,大明已經不需要太多的戰事了。
卻沒想到大孫的突然出現,讓現在大明的軌跡發生了巨大變化。
朱濟熺之前一直跟在自家老爹身邊,在倭國這邊也算是參與了不少作戰,這次父王不在倭國偷家,朱濟熺就想展現自己的能力。
朱尚炳對比朱濟熺來說地位就差了很多,因為他的生母是被朱元璋賜死的次妃鄧氏,連帶著他的地位也被削弱,能夠成為世子,那還是因為他外公寧河王鄧愈的關系。
他的弟弟朱尚烈雖然名義上是嫡子,但實際上因為秦王妃是元齊王王保保之妹,也就只剩下個名頭。
朱濟熺感覺自己能贏,這是因為曾經跟著父親戰無不勝的錯覺。
幾個初出茅廬的小子,怎么能跟打了一輩子仗,還是本土作戰占據主場優勢足利義滿的對手。
這已經不是輕敵不輕敵的問題了,雙方本身就不在一個級別。
朱濟熺親自領兵作戰,然而半路上就遭到了倭兵的埋伏。
倭國自從丟失九州島后,就一直耗費大量錢財用來研究火器,不管是火炮還是火繩槍都有大規模的裝備。
當然,在質量上跟大明是沒法比的,而且倭兵也缺少甲胄。
不過在筑前豐后兩地時,倭兵得到了不少明軍的裝備。
朱濟熺這邊兵分兩路,想要短時間內大敗倭兵。
但足利義滿暗中跟四國島的兵力匯合,并且把明軍的裝備都集中起來,作用于足利義滿親衛軍中。
足利義滿的親衛軍并不多,只有不到三萬人。
而這三萬人,是足利義滿這么多年戰爭下來,幾乎于養蠱一樣,留下的最能戰的倭國武士。
他們比普通的倭兵要更加高大和強壯,也更加的訓練有素。
哪怕是當年明軍聯合高麗大舉進攻倭國的時候,足利義滿都沒有把這一支軍隊派出來,而是留守本州島。
但是這次,他把親衛軍全部帶來了。
足利義滿通過細作的情報,知曉了明軍兵分兩路的情況,他沒有去管南邊的明軍,而是集中力量對付北邊也就是以朱濟熺為首的明軍隊伍。
并且還是以埋伏的方式主動進攻。
當遭受到埋伏的那一刻,朱濟熺整個人都懵了,炮火的轟鳴讓他幾乎失聰,得不到上峰命令的士兵猶如是無頭蒼蠅一樣,不知道是該進攻還是防守。
還好明軍的中層軍官反應迅速,立即以小組為單位展開撤離,及時止住了損失。
朱濟熺在親衛的保護下也迅速撤走。
原本制定的突襲也完全以失敗告終。
遠方。
足利義滿放下一直拿著的千里鏡。
千里鏡是大明的產物,早前被列為軍用,不過因為工藝簡單所以產出很高,倭國花費點錢財想要搞到還是不難。
“明軍真的非常厲害,在這樣的情況下還能迅速組織反抗,那乳臭未干的小子都已經被嚇懵了,但是這些明軍只是混亂了沒多久,就能自發的組織起來。”
“難怪大明的軍隊向來都是戰無不勝,征伐蒙古,真臘,占城,暹羅多方開戰絲毫不懼。”
“如果我們不能趁著明軍反應過來迅速收復九州島,等到大明那邊反應過來,便是我們倭國的末日了。”
足利義滿感嘆著說道。 之前的戰爭明軍雖然也很強,但并沒有這么厲害。
要知道數萬大軍在那樣被偷襲,還產生了混亂的情況下,且已經失去了主將的指揮下,所有的軍隊都是會徹底崩潰,他們只需要追殺即可。
但是剛才的那場襲擊,足利義滿覺得已經是非常完美了,理應要對明軍造成巨大損失。
可是最終的結果卻完全沒有達到足利義滿哪怕是一半的預期。
甚至在沒過多久之后,如果不是主將率先逃跑,足利義滿覺得這支明軍甚至能形成有效的反擊。
這已經不是戰斗力的問題了,說明這些軍隊的中層軍官非常強大,不是某一人的強大,而是幾乎大部分的中層軍官都有獨立作戰的本事。
在如今這個年代,幾乎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哪怕是說這些軍隊為藩王親衛,也讓足利義滿覺得太不可能,但偏偏就是出現了。
與此同時,這種區域化作戰的特點,也是讓足利義滿眼前一亮。
然而這樣的作戰方式,需求大量高素質的中層軍官,又讓足利義滿眼中光芒熄滅。
他這才明白,為什么大明可以跟幾乎所有周邊國家同時展開戰爭。
要知道對于將領來說,能夠有效指揮一萬人軍隊作戰都已經是非常之難的事情了,很多時候在兩軍人數達到數萬的情況,真正讓所有士兵將戰斗力發揮出來達到三成已經算是優良統帥。
為什么韓信被稱呼為兵仙。
所謂是韓信點兵,多多益善。
便就是因為他不管是一萬人還是十萬人,甚至數十萬人,都能有效展現大多數士兵的戰斗力。
足利義滿從小就喜歡閱讀中原的兵書,所以深知大明現在的情況多么夸張。
是以當即決定要以更快的速度搶回九州島。
只有搶回了九州島,他才有跟大明談條件的可能。
很無奈的是,哪怕是收復了九州島,現在的倭國也絕對不可能是大明對手。
足利義滿的希望就是即便是賠償再多的錢財,也要保障九州島回到自己的手里。
這些年他并非只有單純的練兵,早在兩年前,足利義滿就已經跟李成桂聯系上了。
當足利義滿聽說當年帶領高麗軍的統領國師是大明人時,他就感覺到了不對勁的地方,而后不斷派遣人員去探查高麗的情況。
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盟友,足利義滿知曉了李成桂的情況后,就開始迅速與其交流。
希望得到一個政治上軍事上的盟友。
在高麗被壓制得很慘的李成桂,一下子就跟足利義滿狼狽為奸。
即便是曾經倭寇不斷侵犯高麗,但這跟自己的利益又有什么沖突呢。
上位者有幾個會去理解民間疾苦,自己的利益才是一切。
正是跟李成桂通過消息后,足利義滿才敢發動這次的戰爭。
沒多久,就有武士來匯報關于剛才埋伏的情況。
因為是埋伏的關系,這次倭兵的損失堪堪破了一千,而大明的損失達到了四千之多。
這對于倭國來說無疑是士氣大漲的消息。
要知道在先前跟明軍對戰里,往往是要七八個士兵才能換取一個明軍士兵,有時候甚至十換一都做不到。
這次是真正的大勝了。
最關鍵的是,這次明軍帶了很多火炮過來,而突然撤走的明軍顯然是不可能拖著火炮離開,這就完全便宜了足利義滿。
兩百多門火炮啊,這對于現在的倭國來說無疑是一筆天降橫財。
而且數千明軍尸體的甲胄,也是極大的增強了足利義滿的實力。
足利義滿當即決定清掃戰場后,立即出兵再次攻打南邊的明軍。
他要趁著這個機會,最大可能的掠奪明軍的軍備增強自身,這樣才能在大明反應過來的時候,有更強力的談判條件。
戰爭,最終還是為政治服務的。
足利義滿心中也隱隱擔心大明在得知消息后不顧損失派遣大軍強推倭國。
所以高麗那邊的情況就很關鍵了。
“馬上派遣使者秘密前往高麗面見李成桂,告訴他我愿意再五千支火銃,火炮一百門,另加十萬擔糧食,白銀二十萬兩,黃金五萬兩。”
“要他在收到消息的時候立即起事,我倭國亦是會派遣十萬武士去幫助他。”
足利義滿心中思索了一番后,便對著旁邊的武士吩咐道。
站在旁邊的心腹武內氏聞言,不由驚呼一聲而后問道:“大將軍閣下,這會不會給高麗太多了。”
足利義滿說道:“中原有句古話,叫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如果高麗李成桂不在這個時候起兵,那么我們倭國就要獨自面對大明的怒火。”
“這次我們損傷了大明皇帝的面子,如果他在憤怒的情況下強行出動大軍,不顧及傷亡的話,別說是九州島,怕是本州島都要淪為大明領地。”
“大明的疆域太遼闊了,他們的士兵太多了,哪怕是一小部分對于我倭國來說都是非常致命。”
“所以不管付出多大的代價,我們都必須要讓高麗起兵一起反抗大明,只有這樣我們才有一絲機會,一絲能夠跟大明和談的機會。”
看著武內氏一臉不服氣的樣子,足利義滿沒有再多說什么。
有時候知道得太多,對于本身也是很大的負擔。
越是了解現在的大明,足利義滿的內心就越是恐懼。
很多真實的情況,他是沒有辦法去告訴手下人的,這樣只會削弱他們戰斗的意志,沒有半點好處。
倭國起兵的消息,僅僅半個月的時間就已經傳到了京師。
對于倭國在這個時候起兵,朱元璋極其憤怒,當即就要再點大軍二十萬徹底消滅倭國。
然而沒過多久,就傳來了明軍戰敗的消息。
就在朱元璋聚集大軍準備再次討伐倭國的時候,高麗李成桂起兵的消息又再次傳來。
這個時候誰都能猜出來,高麗必然和倭國已經聯手起來。
這世上,哪有什么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