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1章 新的軍隊管理模式

393 我有烈酒

平業詡聽了李世民如此汝話“也不禁心具 若吐蕃人真敢如設想的那樣,用脅迫尼婆羅下嫁公主般手法來要脅李世民許婚的話,那大唐與吐蕃之間直接大規模的武力沖突將不可避免

放眼大唐四圍,敢如此威脅大唐,要以武力逼迫大唐應允什么事兒的部落或者國家,還真沒有。如今生生地跳出一個吐蕃來,定是讓李世民惱恨。

若兩軍要交戰,那戰場將會在大唐西部的高寒地帶,地理、氣候環境比青海周邊之地更是惡劣,相比較,長期在高原上生活的吐蕃人在適應環境方面占著優勢,這對長期在平原地帶練的唐軍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而且要想控制或者兼并吐蕃。必須將吐蕃打得無還手之力,那需要大量能適應高原環境的將士,征集原吐谷渾族人入伍是個不錯的選擇。但眼下要應對吐蕃可能的侵犯。還是主耍依靠漢軍將士。漢軍將士們要適應一下高原的環境,才能在與吐蕃人大規模的作戰中,不至于出現水土不服的現象,李靖不是正吩咐自己領軍出去練嗎,這是咋。好機會。

李業詡想到這些,當即對李世民說道:“陛下,吐蕃人長期在高寒之地上生活,對西部高原環境已經很是適應,而我軍長期處于平地上,若要與吐蕃人對仗,恐怕大多的將士們都適應不了那種環境,會有很多軍士因為環境的惡劣而影響戰力。連特衛軍都不一定能保持良好在戰力。不若由臣帶著特衛軍,到氓州、疊州一帶進行適應性的練,以期能與吐蕃人不會因適應不了高原的環境而降低戰力,”

李靖建議李業詡能領兵到外地進行主練,以增加戰力,也能暫時避免不由自主地牽入太子和魏王之間的爭斗中,如今這樣說正是一個非常好的借口。

李世民想了一會,點頭同意:“唔,此言甚是有理,聯同意特衛軍到這一帶進行刮練,以期能在與吐蕃人的作戰中能適應環境,同時令青海一帶李大亮和段志玄所領之兵不可松懈,加強戰備布防”李世民接著膘了眼李業詡,眼神良是怪異。“只是不必由你領兵出去,由蘇定芳和鄭仁泰兩位帶領即可,你還耍在長安負責監收可地的情報,以做出必要的安排,聯還有諸多事兒要問詢與你!”

李業詡有些傻眼,如此讓蘇定芳和鄭仁泰帶兵出去,那他在長安不是沒什么事兒可做,更有空閑時間了。真是有偷雞不著蝕把米的感覺。看李世民的眼神,覺得這皇帝似知道自己的心思一般,當下也不敢再說。只是應道,“是,陛下!臣這就去做安排”想告退了。

“賢侄,你稍候,聯還有事要問你”。李世民皺了皺眉頭說道,“你有沒有考慮過,若全部以募兵代替府兵,諸軍如何布置,各地邊境之軍如何調防?聯這些日子一直在考慮這個問題,卻沒有異常好的解決之道”。

“陛下,這事需要您和諸個朝中大臣們做決斷,臣心卑尚淺,所慮不周,不敢妄議!”

若府兵全部退出現役,以募兵所的補充兵員,那唐軍的戰力必將提到大力的提升,特衛軍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如今特衛軍已經進行了幾年的試驗,左右衛也進了了嘗試,效果是異常的不錯,李世民要大力推力募兵,那也是正常不過的事兒。

但也不可能整個大唐的武裝力量一下子就全部轉換為募兵制,從府兵制到募兵制的過渡,也將是一個持續的過程。

“聯知道你有主意,你說來聽聽,無論是對是錯,聯都不會怪罪于你!”李業詡眼中有精光在閃,“聯不信當初你提出以募兵取代府兵,沒考慮過這個問題”。

李世民這段時間一直為這個問題頭疼,從左右衛及左右領軍衛部分士卒的試驗性結果來看,以募兵所得的士卒經過刮練,單兵素質可是大大的提高,紀律方面更是差距明顯,這也讓李世民下定決心要將募兵制在軍中大范圍地施行,并按李業詡當初的建議 ,逐步將府兵作后備兵員使用。

如今江南經過多年的開發,使得朝廷所儲備的糧食是異常的充足,賦稅收入更是大增,已經基本有能辦供養一支龐大的常備軍隊開支。

但如何設置軍隊模式,在保持軍隊戰力的基礎上。又不使領兵將領專權,使各軍隊都能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卻是個困擾李世民的

題。

后來一想募兵之道是李業詡大力提倡的。想必李業詡定是考慮過這個問題,也早就想找個機會問問他了。

“陛下,那臣就說一點不成熟的想法,或有說錯之處,還請陛下勿責怪!”對于采取募兵制后如何管理軍隊,李業詡心中自有一些想法。后世以大軍區管轄軍隊的模式是現成可用的。

在全國之內設置幾咋。類似軍區的主管軍事的機構,每個軍事機構下面轄幾個類似集團軍編制的軍衛。應該是個不錯的方法。只是如今軍隊的基礎、將領的組成和任”泛后勤供應與后世宗倉不同,不可能全部照 當然,以現在十七衛模式管理募兵所得的軍隊,那肯定是行不通的。十七衛的管理機關都在京師,不可能將全部軍隊都置于長安之近。

不說這么多的軍隊放在周邊無用武之地,光這些人的各種消耗都供應不起。

也不可能十七個所轄的軍隊在各的。而管理機關在京師,那軍隊沒有有效的管理,還不亂成一窩粥了。

“聯說了,無論說得對與錯。聯都不會怪你的”李世民再次皺皺眉。仿佛有些覺得李業詡如此婆婆媽媽。

既然李世民如此說,李業詡也把他所理解的后世一些朝代的軍制,及解放軍還有其他國家的一些軍隊 管理模式,講給李世民聽,也說了各自的利弊,

李世民仔細地聽著,并不插嘴。

講了大半天,李業詡最后說:“臣覺得,可以在兵部管轄之下,在每道內設置一主官兵事的分支機關。如現在各邊州的都督府,管理駐防在此道內的軍隊,各級主將設置也可以如同現在各衛軍,負責其所轄軍隊的日常管理及練,但只有管兵權和練兵權,沒有調兵權,遇有戰事。兵部奉皇上旨意調軍,任命領兵將領,率領從衛所調發的軍隊出征。戰爭結束,領兵將領繳印回朝;軍士各回衛所,統軍權與調軍權分離” “而且隔二三年,各主將進行互換,且武將不得干預地方事務,避免武將專權,所領的士兵也可以在各地間進行調防,每處的兵員由朝廷指令兵部安排各道統一招募,招募所得士兵由兵部重新分配”

“軍需供給軍隊的武器、鎧甲、馬匹、糧食,均由朝廷管理和供應。這些戰略物資的供應可由地方州府與各道的軍事分支機關共同主管”

“軍隊組成可以分京軍與地方軍,還有水師,京軍為全國軍隊之精銳。平時宿衛京師,戰時為征戰的主力,地方軍包括各道所轄之衛軍、都督府邊兵及作為后備兵員的府兵”

“各衛軍可施行軍事屯田,可作軍用,特別是邊軍,以軍衛在所駐之地能長期駐屯,穩固我新占之地的治理”這點是李業詡最為上心的。后世那生產建設兵團的模式。是對西北那最大的省份進行有效治理的極佳模式。

李業詡講得口干舌燥,也不知這宴帝聽了會如何想。

李世民聽了似有所悟的樣子。對李業詡道,“你說愕,甚是在理。聯會仔細考慮。他日與諸臣們商議此事時,聯也要你發表自己的看法。你回去后,寫一份這方面的詳細奏折,交與聯!”

“是,陛下!”李業詡想著這又是一件苦差事,寫那么多的繁體字真是累人的活。想著這次特衛軍出去拉練,要把那能寫一手極佳毛筆字的裴行儉留下,自己口述讓他寫。也省些功夫。

“只是軍隊兵員全部采用募兵所得,朝廷所花費定是巨大,雖然南方經過幾年的有效開發,朝廷財力尚可,但要維持一支龐大的軍隊,還要支撐不斷的戰事,這點家底經不起折騰。賢侄,你有何法能使朝廷賦稅方面的收入進一步的增加?。李世民問道。

這也是困擾大唐這位皇帝一個很重大的問題,若以后有不斷的戰事。國家還是不一定能支撐的起小漢武帝時候就是一個很好的教訓。李業詡既然能在所有朝臣都沒想到的時候提出開發南方,眼光一定異于常人,或許有更好的方法,因此也就有此一問。

“陛下,臣有個想法一直想與陛下說,在大力發展農業的基礎上,鼓勵商業的發展”。李業詡說道,“如今百姓都比較富足,社會也比較安定了,許多人不甘于守著那些田的過簡單的日子,想謀一些其他的營生。因此,各級官府應該為百姓經商創造條件,支持百姓在農閑時候做些販賣的生意事兒,并鼓勵手工業的發展,重農興商,并加大時外番的商業貿易,以我們所余的換取我們所需的,更一步促進商業的繁榮,朝廷可以從中收取更多的賦稅

李業詡看李世民很有興致地聽著,繼續說道,“而要促進商業的發展。使各地更加的繁榮,應大力修筑道路,使來往更加的方便。如今各地還有不少的戰事,所俘之敵可以奴使其勞役,進行諸如修路,疏淡河道等方面的勞作,加以改造”

唐代并不抑商,但各級官府也沒有大力支持商業的發展,就現在長安還實施宵禁上就可以看出這一點。

李世民聽了,沉思了半天,臉上有喜色,“賢侄,你所說的這些,聯聽了是受益匪淺,當是可行之道!”

“謝陛下不怪臣胡言亂語之罪!”

“你去吧,聯到時會再召你商議這些事兒”。李世具看著面前堆得很高的一疊奏折,苦著臉道,“聯還要披閱如此多的奏折!”。如欲知后事如何,

第253章 終于回家了第27章 拜訪房府第183章 長孫無忌被冷落第103章 戰事即將發生第22章 再次分兵第144章 齊王李佑謀反第174章 平壤道行軍部的動靜第157章 上了李恪的當第51章 欲谷設跑了第3章 組建軍事學院的重要性第149章 高麗、百濟自找死第187章 女王也要聽我的第126章 新案加舊案第37章 不可思議的第一戰第141章 準備班師第61章 皇帝的心思真不少第60章 其樂融融第45章 伊列道行軍大總管第163章 殺光小日本第3章 我要一個人第100章 各角色的目的是什么?第38章 生擒阿史那矩第75章 封賞第27章 大戰牛心堆(上)第3章 組建軍事學院的重要性第29章 西北風云又起第12章 誰可當主帥?第51章 元旦朝會第132章 松州之戰(六)第96章 特戰隊之功第239章 雞林州大都督府第3章 我要一個人第243章 抵達難波外海第27章 共餐第5章 給李恪的忠告第158章 出海第23章 阿史那社爾的奇怪請求第11章 李靖的憂慮第5章 論道第105章 遭遇魏王第45章 伊列道行軍大總管第68章 回紇人歸降第48章 大事也第40章 我們是仁義之師第32章 比武第一百g一十八章 河曲之戰上第34章 轉移陣地第143章 凌煙閣功臣第36章 血戰赤海(四)第1章 兵制改革開始第225章 會師于平壤城下第135章 武才人的馴馬之道第178章 看望美人兒第22章 我們要殺了李世民第42章 善后事宜第7章 較量第233章 有些曖昧第70章 李業詡的對策第56章 意外的事第70章 本帥要入回紇人的大營第223章 高藏必須向我大軍投降第30章 開戰是不二的選擇第210章 破任存城第62章 諸將的封賞第160章 熊津江口之戰(上)第222章 泉蓋蘇文被殺第115章 無奈接受第102章 太子帶來的消息第62章 只能成功第15章 再次相遇第64章 不能回家了(下)第225章 會師于平壤城下第199章 高延壽的決定第78章 異常情況第91章 不一般的禮遇第8章 關于吐谷渾的情報第54章 大軍班師第6章 成為軍人第124章 伏擊戰(下)第23章 初次進宮第2章 李世績所薦之人第10章 祖孫對第99章 李靖的吩咐第245章 倭王宮內血流成河第92章 吐蕃人的意圖如何第19章 新事物第21章 巧遇父親第61章 青海都護府大都護第197章 金勝曼相求的事第59章 路途艱辛第143章 意外的封賞第268章 托孤?第3章 我要一個人第161章 熊津江口之戰(中)第115章 檢校行軍大總管第65章 皇帝新的打算第52章 鎮兵之將第117章 故人有約第70章 本帥要入回紇人的大營第44章 慕容順何意
第253章 終于回家了第27章 拜訪房府第183章 長孫無忌被冷落第103章 戰事即將發生第22章 再次分兵第144章 齊王李佑謀反第174章 平壤道行軍部的動靜第157章 上了李恪的當第51章 欲谷設跑了第3章 組建軍事學院的重要性第149章 高麗、百濟自找死第187章 女王也要聽我的第126章 新案加舊案第37章 不可思議的第一戰第141章 準備班師第61章 皇帝的心思真不少第60章 其樂融融第45章 伊列道行軍大總管第163章 殺光小日本第3章 我要一個人第100章 各角色的目的是什么?第38章 生擒阿史那矩第75章 封賞第27章 大戰牛心堆(上)第3章 組建軍事學院的重要性第29章 西北風云又起第12章 誰可當主帥?第51章 元旦朝會第132章 松州之戰(六)第96章 特戰隊之功第239章 雞林州大都督府第3章 我要一個人第243章 抵達難波外海第27章 共餐第5章 給李恪的忠告第158章 出海第23章 阿史那社爾的奇怪請求第11章 李靖的憂慮第5章 論道第105章 遭遇魏王第45章 伊列道行軍大總管第68章 回紇人歸降第48章 大事也第40章 我們是仁義之師第32章 比武第一百g一十八章 河曲之戰上第34章 轉移陣地第143章 凌煙閣功臣第36章 血戰赤海(四)第1章 兵制改革開始第225章 會師于平壤城下第135章 武才人的馴馬之道第178章 看望美人兒第22章 我們要殺了李世民第42章 善后事宜第7章 較量第233章 有些曖昧第70章 李業詡的對策第56章 意外的事第70章 本帥要入回紇人的大營第223章 高藏必須向我大軍投降第30章 開戰是不二的選擇第210章 破任存城第62章 諸將的封賞第160章 熊津江口之戰(上)第222章 泉蓋蘇文被殺第115章 無奈接受第102章 太子帶來的消息第62章 只能成功第15章 再次相遇第64章 不能回家了(下)第225章 會師于平壤城下第199章 高延壽的決定第78章 異常情況第91章 不一般的禮遇第8章 關于吐谷渾的情報第54章 大軍班師第6章 成為軍人第124章 伏擊戰(下)第23章 初次進宮第2章 李世績所薦之人第10章 祖孫對第99章 李靖的吩咐第245章 倭王宮內血流成河第92章 吐蕃人的意圖如何第19章 新事物第21章 巧遇父親第61章 青海都護府大都護第197章 金勝曼相求的事第59章 路途艱辛第143章 意外的封賞第268章 托孤?第3章 我要一個人第161章 熊津江口之戰(中)第115章 檢校行軍大總管第65章 皇帝新的打算第52章 鎮兵之將第117章 故人有約第70章 本帥要入回紇人的大營第44章 慕容順何意
主站蜘蛛池模板: 垫江县| 晋宁县| 建宁县| 呼和浩特市| 奈曼旗| 革吉县| 长岛县| 高尔夫| 中山市| 太和县| 峨眉山市| 杭州市| 嵩明县| 塔城市| 义乌市| 兴宁市| 邵阳县| 延长县| 历史| 铁岭市| 金乡县| 安宁市| 攀枝花市| 陆河县| 茌平县| 上虞市| 昆山市| 德惠市| 邯郸县| 都安| 轮台县| 东源县| 南靖县| 定兴县| 连平县| 清苑县| 凤山县| 博爱县| 宜兴市| 阿鲁科尔沁旗| 分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