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碑儀式隆重熱烈,無論是靈州一帶的百姓還是軍中將士們,都是一副揚眉吐氣的樣子,李業詡也涌上來一股從來沒有過的自傲感。
碑文中開頭寫著,貞觀十五年,兵部侍郎、特衛大將軍李業詡率安北道行軍部下諸軍,聯合李世績的漠北道行軍部,一舉平定薛延陀部,其他鐵勒諸部皆來歸附,此功可昭日月,以此為紀念。
能以皇帝詔令的形式,將征戰的功績刻在碑上,讓后人紀念,這一份殊榮,連當初李靖也沒享受到過,作為兵部尚書的李世績,也只是落在李業詡的名字后面,如何能不讓李業詡飄飄然。
這一時刻,李業詡是事件的主角。
與大唐軍民歡欣的場面相比,那些出席落碑儀式的部落頭人們,卻是一副強顏歡笑的樣子,作為失敗者,前來請降,滋味自是不那么好受。
儀式完成后,李世民在百姓及數萬將士們的歡呼聲中,回到了靈州城內,還未進刺史府,一件意外的事發生了。
所有人都感覺到了大地在震動。
“地震?”看著房屋都有些輕微搖晃的李業詡大驚道。
一旁的左羽林衛大將軍尉遲恭也已經命令將士們護衛著李世民準備進府內。
“不可進屋,到空曠地帶,”李業詡上前攔住欲護著李世民進屋的將士們,大喊著道:“萬一屋子倒下,要壓到人的…”
稍顯慌亂的李世民及其他羽林衛將士們,還有跟隨的大臣,在李業詡指揮下,來到刺史府前的廣場上。
那些感到恐懼的居民,還有一些士兵們,也在城內驚慌地亂跑。
李業詡帶著一部分人,大聲地令這些亂跑的人到空闊的地方集合,等待地震過去。
幸好地震只是持續了一會就平息了,震級也并不大,沒有房舍倒塌的情況出現,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也沒有余震發生。
作為皇帝的李世民,也在這個時候鎮靜下來,令靈州刺史帶人去安撫城內的百姓及駐軍,讓他們。
驚魂未定的李世民及官員們也回到了刺史府內。
“諸位愛卿,靈州發生地動,此乃不祥之兆,是否是我大唐連年對外征戰,殺戮過重,上天以示懲戒?”李世民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對著座下的諸臣道。
“陛下,地震乃自然現象,地底下有許多活動的地塊,相互擠壓,出現震動,并不是什么不祥之兆!”李業詡忙站出來說道。
李業詡本想說一大通關于地震的情況,但剛剛說出兩句,看到李世民和諸臣都是一副不可理解的樣子,想想這些人對自然科學知識并無太多的了解,也只得罷休。
“陛下,臣覺得這是大大的祥兆,”長孫無忌站了出來,對李世民恭身說道,“陛下派兵平定北疆,功高蓋世,以致大地都為之震動,此乃感天動地的象征,只是我們并不知道上天在這個時候傳來祥兆,才產生慌亂…”
“陛下,臣也覺得如此,”一旁的侍中楊師道也站出來說道,“陛下的功績,從古至今的帝王都未曾有過,連大地為之震動,此乃可喜可賀之事,陛下應該將此事告知于天下,我大唐平定北疆,乃順應天意…”
“還真如各位愛卿所說,此真是天意,我大軍連續平定安西和安北,無論何朝何代,都未出現過,天地為之震動,在情理之中,只是匆忙間,我們還未知曉,以致生亂,”李世民也是哈哈笑道,“朕一定將此事詔告天下…我大唐順應天意,平定邊疆,以致感動天地…哈哈哈!”
聽李世民如此一說,其他的朝臣們也都是上來,熱烈地討論了一番,剛剛地震來臨時驚慌的情景,仿佛都沒發生在他們身上。
看到如此場景的李業詡很是訝然,但也明白過來,科學的解釋,還是敵不過這些朝臣們馬屁的恭維,不過這樣也好,將此事定義為上天之祥兆,即可以安撫靈州的軍民,也可以大做文章詔告天下。
塞翁失馬,焉知禍福,一場差點釀成大亂的天災,在朝臣們的嘴里,竟然成了好事,讓李業詡想想都好笑。
“諸位愛卿,朕與你們離開長安已經有數月了,北征的將士們也已經休整了多日,該是啟程回京了,”李世民在諸臣們都靜下來后,不慌不忙地說道。
“陛下,正是,天氣已經很是寒冷,趁著這些日子天氣還算好,我們應該踏上歸程了,不然有大雪來,道路難行,在年前無法抵達長安了,”長孫無忌也趕忙順著李世民的話說道。
接著其他一些朝臣們也建議立刻啟程回京,不然要到年后才有可能回長安了。
李業詡更是驚訝,剛剛前兩天他以這個理由對李世民說起,建議趁還未下雪之時,趕緊回長安,但愛顯擺的這個皇帝,還以難得來此一次,想在此多呆一些日子,順便慰勞一些靈州及附近一些邊城的守軍為由,要再呆一些日子。
從靈州出發到長安,還有一千多里路,按十數萬人行進的正常速度,也要一個月到一個半月左右才能抵達長安,若是路上遭遇大雪,那速度更是要慢,李業詡擔心李世民在靈州再呆一些日子的話,都不能趕回去過年了。
此時李世民提出來要立即回長安,李業詡也知道,肯定是被剛剛的地震嚇怕了。還真感謝這場不大的地震,得以讓大軍提早幾天從靈州啟程歸去。
已經兩年沒歸家的李業詡及其他北征的將士們,心態自是與從長安到此公費旅游一般的李世民和朝臣們大不一樣,安北道的將士們,哪個不是歸心似箭,李業詡到軍中時,都曾聽到一些人抱怨,為何在靈州呆了這么多日,而且還要呆下去。這下倒好,馬上可以啟程了。
“各位愛卿立即去做準備,盡早啟程出發!”李世民口氣很堅決,一副與眾臣們心照不宣一樣子。
“是,陛下,臣等這就去做準備,”眾臣應道,李業詡也和其他人一道,起身告退。
靈州地震三天后,大軍再次踏上南歸的行程。
一些歸附的部落頭人止住了他們南下的步伐,回紇的吐迷度和烏紇即是如此,還有渾部的渾汪及薛延陀部的咄摩支,部落里面情況還不太穩定,他們在得到了李世民的同意后,也即冒著嚴寒北歸。
曼蘇和婆閏作為回紇部的頭領,和其他一些頭人們,跟隨著大軍一道南下到長安,這些部落頭人們的安全任務交由羽林衛的將士們負責。
路上的行程也很是辛苦,李業詡除要看管要那些俘虜和繳獲的牲畜等戰利品外,幾乎天天晚上被李世民拎來,講述這兩年來征戰的情況,而且都要講的很細,李業詡也只得耐著性子,對李世民講述關于安西和安北作戰的情況。
李業詡的講述很是平淡,把這么多場勝利講的好像是信手拈來的事,絲毫沒有面臨困難,但經歷過戰事的李世民自是知道其中的緣由,沒有領軍主將的周密布署,哪里能有這些戰事的勝利!
李業詡也特意在某一天講述了曼蘇在作戰中的勇敢表現,并對朝廷沒有對這位回紇女頭領進行獎賞而不解。
李世民仔細聽了后,也對封賞中漏了這位回紇女英雄的事感到不好意思,并承諾回京后,一定補上。
李世民也即召見了曼蘇。
自從那一天李業詡約曼蘇到城外講明事由后,就沒有見過曼蘇,各部頭領的安全交由羽林軍負責后,更是沒理由去探看,在李世民的御帳中看到曼蘇,自是別有一番心思。
曼蘇在李世民召見時見到站在一旁的李業詡,也并不太奇怪,只是言行舉止上有一些不自然,讓問話的李世民有些奇怪,在來回看了幾眼李業詡和曼蘇后,似有所悟的樣子,但沒任何表示,只是告訴曼蘇,在抵達長安后,他將有封賞。
李世民怪怪的眼神讓李業詡提著心,但李世民沒問又不好表示什么。
接下來幾天,李世民還是讓李業詡過去講戰事的經過,卻沒說關于曼蘇的事,讓李業詡以為當日是錯覺。
也是在行進途中,李業詡才從李世民口中得到,自己的祖母張氏,已經病逝了。
聽到這消息讓李業詡頗為傷感,雖然與張氏并沒有如與李靖般割不斷的親情,但到底是對自己很是疼愛,這樣一位長輩與親人的去逝,如何會不心痛?而且李業詡也知道,祖母的去逝會給李靖帶來非常大的打擊,希望自己這位可敬的祖父不要因此太傷心。
一路行進,路途還是比較艱辛,從靈州出發十五天后,抵達原州之時,入冬后的第一場雪終于下了起來,也給南歸的大隊人馬帶來了極大的不便。
幸好安北道的將士們,這兩年一直在安西及安北生活,對這樣的情景已經適應,自是對策。
三天后,雪停了,大軍又繼續往長安方向進行,十二月初五,南下的大軍抵達涇州,又逢一場大雪,大軍在涇州又呆了兩天,雪停后,又繼續行程。
十二月二十三,民間的小年,大軍終于冒雪抵達離長安城內七十余里的涇陽行宮,在這里,太子李承乾率領在朝的房玄齡等百官,到此迎接李世民及凱旋的大軍。
李業詡這才知道,李世績所率的大軍,已經在一個月前抵達了長安,而侯君集所率的大軍,也在八月底回到長安,但這時李世民率已經率團前往靈州,并沒有與皇帝遭遇上,一切封賞都要等李世民歸來后再進行。
幾萬大軍,加上的皇帝衛隊羽林軍,數百名的朝臣,來長安朝拜的歸附胡人,及十多萬俘虜,還有近百萬頭牲畜,冒著還在下的大雪,艱難地往長安行進,立春將至,李世民還得趕回到長安,主持立春的祭祀。
十二月二十五日,立春的前兩天,大軍終于抵達長安城外。
雪也停了,天也放晴了,率部行進在皇帝衛隊后面的李業詡,從望遠鏡里看到長安城高大的城墻,只覺得鼻子一酸。
長安,我又一次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