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鱼机如何接线

第272章 否定李林甫,朝堂之上的辯論

第272章 否定李林甫,朝堂之上的辯論

“考官可以根據考生的聲望,判定一個考生是否能進階為士,科舉糊名,對考生的品性,就不好再判斷了。”

李隆基仔細聽科舉糊名的建議,他一下就聽出李瑄的意思。

雖然覺得此有說法,但也有顧慮。

因為之前武則天就設立過科舉糊名,但后來又被廢除了。

甚至連武則天時期也只是偶爾用一下。

“品性是可以創造的,所謂知人知面不知心。天下間的貪官污吏,誰會在他們考試的時候,否認他們呢?名字糊住,科舉將完善一步,此大勢所趨。”

李瑄鄭重地向李隆基勸說道。

“七郎所言不錯!一個官吏是否忠心為國,不是看他的行卷和名聲,而是為官后怎么對待百姓。科舉糊名,能讓張九齡那樣的平民出頭,為國家效力。”

李隆基向點了點頭。

吳兢曾經說過,理國要道,在于公平正直。

李瑄每次說“圣君”,都讓李隆基飄飄欲仙。就像李林甫說“野無遺賢”一樣。

現認識到野無遺賢的錯誤后,想要挽回聲望。

反正李林甫名聲也不太好,黑鍋讓李林甫背。

“圣人英明!臣聽聞圣人在布局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只要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設立到郡縣。我大唐之文風,將百花齊放,國力飛漲。”

李瑄知道還不能高興得太早,具體還要通過朝堂上的一關。

這多少關系到天下士族的利益。

在魏晉的時候,北方士族能壟斷朝堂的原因,是因為他們掌握著知識。

平民百姓想要獲取知識,唯有入門閥,受門閥賞識,然后他們也將是門閥的代言人,為其歌功頌德。

也使得更多貧寒的文人埋沒在歷史上的塵埃中,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打破這種門閥的最主要原因是造紙術的改良,其次才是科舉。

大唐從李世民開始,就已經打壓士族。

士族根本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強大。

因為李隆基已經不會再讓士族子弟成為邊帥,甚至是軍使,都幾無士族。

貧寒漢將,與胡將,是李隆基的優先選擇標準。

除非再有李瑄這種宗室將領出現。

所以只要強硬下來,士族對科舉糊名,也無可奈何。

造紙術和雕版印刷的推廣,也會如溫水煮青蛙一樣,不動聲色地消弭士族的影響力。

“雖有活字出現,但我突發現雕版印刷對經典而言,妙用無窮。以前怎么沒有發現雕版印刷的好處呢?”

提到雕版印刷,李隆基感慨不已。

這四五年來,他令高力士為印刷使,培養雕版匠人。

本以為活字印刷是最有意義的,但雕版印刷的效率太高。

特別那經常誦讀的數十本書籍,只要能數以萬計地印刷,推廣至郡縣,會讓更多貧寒子弟讀書。

他聽說《道德經》《史記》《漢書》《詩經》《尚書》《金剛經》等著名典籍,價格比三年前低了三倍。

隨著更多雕版匠人培育完成,主要書籍的價格還會更低。

活字印刷術,使一些比較冷門的書籍,得以印刷。

那些冷門書籍如果刻大量雕版,太不劃算了。

畢竟匠人們完成一本書的雕版,最少也得數月時間。

另外還有下達諸郡縣鄉里的詔書等,可以通過活字印刷,快速傳達鄉里。

“良玉未剖,與瓦石類;名驥未馳,與駑馬似。歷代君王,沒有圣人這樣的慧眼。”

李瑄向李隆基說道,暗指是李隆基的英明,才抓住這樣的機會。

“七郎所言不錯,古今的皇帝都沒有三郎的文治武功。”

楊玉環在一旁為李瑄打助攻。

她說話的時候,目光看著李瑄,她敢這么大膽,是因為李瑄不敢抬頭看她。

“哈哈……明日朝堂上,七郎將此事提出。”

李隆基撫須一笑,最寵愛的妃子,最信任的大臣都在贊美他,還有什么不會滿足的。

“臣覺得還可以繼續防止考場徇私舞弊,為后世表率。”

李瑄決定一下做到底,為科舉更加完善。

“七郎請講!”李隆基讓李瑄直說。

“謄錄制度,此為健全的保密制度,可以進一步防止徇私舞弊的事情發生……”

李瑄將謄錄制度告訴李隆基。

科舉糊名制,曾經出現過,不足為奇。

但謄錄制度,出自后世的宋朝,是一種延續很長的制度。

謄錄制度和糊名制度是相輔相成的,如果只是糊名,而不謄錄。作弊空間還是很大。

因為有的考官可以輕易通過一個考生的筆跡,確認其身份。

這個時代,筆跡就如同一個人的外貌,各自皆不相同。

謄錄制度是設立謄錄官吏,在考生科舉完畢后,謄錄官吏將考生的試卷重新抄寫一遍,然后糊名,將謄抄本交給考官進行評閱,以此來杜絕閱卷官通過辨認筆跡、標記或暗語來識別考生,從而確保考試的公平性。

在實施過程中,一定要嚴格行事,以確保其有效性。

謄錄書吏不得攜帶墨筆,謄錄所用的紙張數和墨水顏色都要一致,并統一使用朱砂紅筆謄錄試卷。如果有違反規定的書吏,查出后必定會受到嚴懲。

謄錄制度的實施不僅在技術上防止了舞弊,還在制度上保證了考試的公正性。通過摘抄的謄錄,考官們無法通過字跡、標注記號、暗語來識別考生,從而減少了作弊可能性。

這樣,士族也不會說糊名制是針對他們,而是面對所有居心不良的考生。

只要有自信、有能力,皆可去考場上證明自己。

讓行卷的文人士子放棄這種走捷徑的心思,一心考試。用成績證明自己。

“妙哉,妙哉!明日朝會一并說出,如此文武大臣不會不同意。”

李隆基撫掌稱贊道。

和玉環娘子說得一樣,李瑄真是天降的輔弼,幫助他成就圣君。

“遵旨!”

李瑄拱手領命。

此事道完,李瑄與李隆基又談論一些政治外的事情,然后向李隆基和楊玉環告辭。

現在雪還未全部消融,李隆基只是約李瑄,等雪化以后,到驪山下狩獵。

李瑄當然要應允。

顏真卿、岑參等沒有赴任之前,許多事情李瑄還無法展開。

翌日,朝會。

這一次朝會,還在右朝堂舉行。

三個宰相輪流向李隆基匯報中書門下事宜。

當輪到李林甫的時候,李林甫向李隆基啟奏道:“啟稟陛下,日前京兆三原令向中書門下上稟,說因為新法,各地各縣,人眾嘩然。現在豪強大族,在官府不肯離開,希望陛下能收回成命!”

說完,李林甫取出一道文書,由高力士上呈李隆基。

這不是他李林甫說的,而是地方的三原令說道。

他只是傳達文書而已。

因為李林甫知道,不久后天下間有更多類似于三原令一樣的人上奏。

甚至還會有更嚴重的事情發生。

李林甫話音剛落,大臣們左右顧看,才十來天時間,就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李相是常平新法大使,如何看待這件事情?”

李隆基將目光轉向李瑄,沉聲詢問。

“常平新法是陛下與宰相,乃至于文武百官一起決定的。代表著最適合執行的策令,不容更改。一些地方小族,還妄想影響大策,簡直是蚍蜉撼樹,不自量力。”

“三原令毫無主見,竟因這點小事上奏朝廷。他在縱容地方大族作威作福呢?地方父母官竟然還能被地方小族挾持,這是什么道理?臣建議將三原令免職,警示天下縣令。”

李瑄出班向李隆基拱手說道。

新的法度一定要強硬。

困難像彈簧,你弱它就強,你強它就弱。

李瑄不信太守、縣令收拾不了地方的大族豪強。

如果妥協,他相信地方官吏會把奏折像雪花一般傳遞過來。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讓地方官吏,堅定自己的底氣,抗住豪族的壓力。必要的時候,出動郡兵縣卒鎮壓。

“就由李相所說去做!”

李隆基贊同李瑄的話,以免更多縣令隨波逐流。

“陛下,臣覺得三原令沒有過錯,僅僅是芝麻大的小事就罷免三原令,以后天下的官吏,將不會心服。”

禮部侍郎達奚珣出班向李隆基一拜,請求收回成命。

“此為夏蟲疑冰之論。常平新法的消息已傳遞至整個京兆,那些多縣令都未有上書,只有他奏書朝堂,這不是無能是什么?自古朝廷免去治理災害不利的官吏還少嗎?新法的實施,地方官吏要如面對天災一樣嚴謹,意志不堅定的官吏,就是違抗陛下的旨意,為什么不能免職呢?”

李隆基看過來的時候,李瑄立刻開懟達奚珣。

達奚珣一時語塞,不敢開口,躬身退去。

眾臣心中一凜,如此地方官吏,就必須鎮住豪強大族。

安撫也好,威懾也罷,總之不能讓地方官吏胡鬧,讓常平新法得以順利實施。

常平新法威脅不到豪強大族的性命。

只能犧牲豪強大族的利益。

從正義的方面去講,扼制土地兼并,是利國利民的大勢,豪強大族是私心在作祟。

“啟稟圣人,臣有本奏……”

日常事務處理完畢后,李瑄又向李隆基拱手。

“李相請講!”

李隆基知道李瑄所說是什么。

“科舉至今已經一百多年………然臣覺得科舉還有不少漏洞,徇私舞弊的現象,《呂氏春秋》上說:平出于公,公出于道。當彌補漏洞,讓科舉天下文人士子心服口服……”

“是以,臣提出兩策,科舉糊名制度和謄錄制度,科舉糊名制度是為……”

李瑄正式向李隆基和文武百官提出完善科舉的策略。

此言一出,一石激起千層浪。

因為文武百官聯想到剛發生不久的“野無遺賢”。

科舉糊名制度和謄錄制度,明顯是在針對李林甫。

這是把李林甫的丑陋公諸于眾,按在地上羞辱。

當然,也有士族出身的官吏,心中一陣不舒服,正是因為科舉不糊名,他們才因此得利。

大家名字顯露,士族總比寒門多一些機會。

差不多的水平,一個姓氏決定命運。

不過大臣們來不及深思,所有人的目光齊刷刷地看向李林甫。

此時李林甫被氣得七竅生煙,他的胸口劇烈起伏,險些一口老血噴出。

小賊平時在中書門下堂蠻橫就算了,今竟然在朝堂上當眾羞辱他。

他用可憐兮兮的目光看著李隆基,畢竟李隆基認同“野無遺賢”,當時還很開心。

“朕聽聞如今科舉之中,諸多考生與考官之間似有千絲萬縷之關聯,依行卷之名,行賄賂之事屢禁不止,朕以為這糊名之法和謄錄之法或可一試,以求得真正賢才良士,為我大唐所用。若此法能使有才之士不被埋沒,公正公平取士,那便是我朝之幸事。”

李隆基刻意回避李林甫的眼神,他向說出自己的想法后,又問諸大臣:“諸卿有什么看法?”

圣人這么一說,文武大臣頓時明白了。

原來李瑄早就與圣人通過氣。

這一唱一和,誰都能看出來。

看李林甫一臉懵逼的樣子,應還被蒙在鼓里。

堂堂首席宰相,有些窩囊啊!

就像最近流傳出的俗語一樣:執政事筆非首席,諸葛亮劍真宰相。

頒布新的策令,從來都是首席宰相主持,如今卻被李瑄一手把持!

如果李瑄不搞新法,好好的與公卿大臣和諧相處,李林甫根本無法與李瑄相斗。

“陛下圣明,臣以為糊名之法和謄錄之法甚好。若不糊名,考官會因考生之出身、背景、親疏而有所偏私,如此一來,諸多寒門賢能便永無出頭之日,長此以往,于國之根基不利。且如今已有實例,昔御史中丞張倚的兒子張奭殿試‘曳白’,若是科舉糊名,斷然不會出現此貽笑大方的事情。”

宰相裴寬僅僅在一個呼吸后,就出班向眾大臣說道。

好家伙!

他也一定知道科舉糊名的事情。

李瑄在私底下勸說李隆基和裴寬,矛頭直指李林甫。

“陛下,我大唐開科取士乃是為國家選拔棟梁,當今已有一些于朝廷不利的風向,如果因為一些不光彩的事情而讓真正的人才流失,那是我等之罪過。糊名和謄錄可以讓考官只看試卷之優劣,不被其他因素干擾,是保證公平的良策,讓那些妄圖走捷徑的考生也斷了念想,一心研學詩文策論,更有助于增長風氣。”

秘書監吳兢也站出來說道。

此時吳兢帽子下的鬢角盡是華發,身形瘦弱,留著長長的白須。

吳兢已經是年近八旬的人了。

他是大唐最淵博的史學家,最學問的人之一,因犯顏直諫而著稱。

名傳千古的《貞觀政要》就是出自他手。

本來吳兢被貶為鄴郡太守,但在李瑄的建議下,李適之又將吳兢調回。

在賀知章卸任秘書監后,由吳兢這個德高望重的老臣繼任。

其實吳兢提前未知曉,但作為天后朝就存在的老臣,一直認為糊名制有利于良性循化。

所以他第一時間同意科舉糊名。

皇帝、宰相、老臣都有同意,對李瑄的形勢一片大好。

李林甫又氣又急,他立刻示意忠于他的大臣出班辯解。

“啟奏陛下,臣以為糊名之法不可取。科舉選才,當是全面考察,若僅以一場考試一篇文章在糊名之下判斷,那如何知曉此考生平日之品德、操行,若選出來的盡是些有才無德之人,將來為官一方,豈不是禍亂百姓,我大唐亦會陷入危局。”

工部侍郎陳希烈硬著頭皮出列反對道。

他還是老生常談的話,把德才兼備掛在嘴邊。

“難道德行要到貢院考試時才查明嗎?在報名之前,就應該調查此考生德行。而且陳尚書所言實屬危言聳聽,難道進士及第,明經及第,就沒有貪官污吏了嗎?”

李瑄駁斥陳希烈道,認為陳希烈之言不足為依據。

“啟奏陛下,糊名之后,考官閱卷猶如盲人摸象,全然不知考生之來歷,若此前有大才早已聞名遐邇,卻因糊名而錯失,那我朝豈不是錯失真正賢能。再者說,若有士族精心培養的大才,因糊名與那普通學子一同競爭,對他們士族而言也是不公啊。”

禮部侍郎李巖從另一個角度闡述辯解。

他這種歪理,竟然讓許多大臣竊語認同。

“亦是荒謬之論。真正的大才,如果通過考察難道不能直接舉薦為官嗎?像之前我為朝廷舉薦的高適、楊綰,他們有才,朝廷亦可任用。再說士族培養人才的言論,如果真是大才,會不被錄取嗎?錐處囊中,其末立見,在陛下的英明神武下,難道還能漏過管仲、蕭何嗎?”

李瑄亦不認同李巖的話。

他用司馬遷的錐處囊中,其末立見來說明是金子總會發光。

不要總搞一些歪門邪道。

“啟奏陛下……天后朝出現糊名,早已取消,說明糊名制是不可取的,請陛下三思。”

刑部侍郎蕭隱之也出列說道。

他們還想依靠李林甫的權勢,對付李瑄。不能讓李林甫孤軍作戰,失去信念。

不過蕭隱之不打算和李瑄辯,他只是請求李隆基。

因為李瑄的嘴太厲害,動不動損人、懟人,引經據典。

并且總是站在道義之上。

這樣的套路,大臣們從未見過,只能避其鋒芒。

第239章 生擒吐蕃贊普,三十三萬大軍全軍覆沒第407章 恩蘭達札路恭死亡,天寶十六載第90章 再見楊玉環第160章 忠于社稷,李泌出山第416章 天子巡狩,大醫第173章 全軍覆沒,豐厚的戰利品第217章 梨樹爭奪戰,楊氏家奴第53章 備戰第33章 戰馬體力控制第357章 最后的準備,布置兵馬第202章 王忠嗣贈李瑄兩石漆弓,墻倒眾人推第404章 立太子大典,明年應該改元第279章 洞房花燭夜第347章 李隆基的賞賜,山雨欲來風滿樓第56章 唐軍陣形第72章 心在動第247章 正式成為天水王,一掌擊碎天靈蓋第408章 與杜甫,百年盛世,叫上李白第201章 捉拿王忠嗣回長安,李隆基召李瑄入第261章 宰相肚里能撐船第340章 波斯詩人為天將軍歌功頌德第75章 生擒大可汗第292章 對吐蕃的懲罰,上貢第162章 吐蕃反制大唐的手段第350章 不一樣的朱雀街,長安百姓的期望第202章 王忠嗣贈李瑄兩石漆弓,墻倒眾人推第120章 吐蕃葉如第一猛將第184章 南霽云斬殺吐蕃元帥,九曲之戰大勝第72章 心在動第257章 李隆基為李瑄拜相造勢,舞馬第348章 新的龜茲,小別勝新婚第17章 楊玉環第103章 對吐蕃的戰略第267章 拜相,吏部尚書,修國史,紫金光祿大夫第224章 大非川之戰,將再次重現第226章 大非川之戰開啟,焚燒草原,日夜不息第14章 權相李林甫第152章 徒手搏虎,李林甫算計韋堅第385章 新政初見端倪,李適之回長安第341章 占領呼羅珊地區,薩珊波斯復國第19章 箭術與馬戰第262章 中秋夜宴第279章 洞房花燭夜第152章 徒手搏虎,李林甫算計韋堅第112章 拜為上將,左龍武衛大將軍第72章 心在動第379章 任命六部九寺五監官吏,斬楊國忠 五楊第176章 狼煙沖天,赤嶺爭奪戰第241章 河源勒石,豐厚的戰利品第273章 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第310章 安西 北庭節度大使,經略大使,燈火闌珊處第259章 京兆尹妥協,九霄環佩第286章 彈劾李瑄,堂兄犯法第26章 回樂城中第188章 為諸將士升官,隴右軍擴至十一萬五第254章 朝堂的爭辯,再兼三使第406章 吐蕃中計,大潰敗第382章 曳落河出擊,瓜分大唐第309章 算計高仙芝,西域之路第147章 安祿山拜楊玉環為母第271章 誰是首席宰相?楊玉環的助攻第373章 太子李亨的窮途末路第377章 天策上將,秦王,尚書令第148章 楊玉瑤的誘惑,鳳凰東來第40章 羅興失蹤第152章 徒手搏虎,李林甫算計韋堅第294章 岳父大人的如坐針氈第368章 九層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第347章 李隆基的賞賜,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38章 回到湟水城,百姓夾道相迎第194章 李瑄的威名,望而止戈第157章 今后必為良相,又兼兩使第128章 你說的是人嗎第30章 建立威勢第141章 吐蕃向大唐上貢 求和第261章 宰相肚里能撐船第273章 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第314章 葛邏祿葉護,天山狩獵第67章 上架感言第11章 押官薛錯第305章 李相的威嚴,逮捕五楊之一第30章 建立威勢第244章 封王,天下各國的態度第188章 為諸將士升官,隴右軍擴至十一萬五第34章 神勇第178章 假李瑄入青海,真李瑄襲九曲第360章 漁陽顰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第96章 五百金 兩美女的賄賂第365章 安祿山稱帝,哥舒翰出潼關,突襲長安第207章 圣人失望李林甫,李林甫的危機第293章 天將軍第225章 朔方的老部下,小兒渾瑊第192章 段秀實密會蘇毗王,吐蕃贊普御駕親第322章 大食突圍,安西陌刀與河隴陌刀第201章 捉拿王忠嗣回長安,李隆基召李瑄入第92章 蹊蹺的海賊第167章 十二萬步騎齊距河湟,回紇騎兵南下第233章 騎兵大戰落幕,吐蕃贊普的心灰意冷第296章 天寶八載,靈溪懷孕第74章 大雪滿弓刀
第239章 生擒吐蕃贊普,三十三萬大軍全軍覆沒第407章 恩蘭達札路恭死亡,天寶十六載第90章 再見楊玉環第160章 忠于社稷,李泌出山第416章 天子巡狩,大醫第173章 全軍覆沒,豐厚的戰利品第217章 梨樹爭奪戰,楊氏家奴第53章 備戰第33章 戰馬體力控制第357章 最后的準備,布置兵馬第202章 王忠嗣贈李瑄兩石漆弓,墻倒眾人推第404章 立太子大典,明年應該改元第279章 洞房花燭夜第347章 李隆基的賞賜,山雨欲來風滿樓第56章 唐軍陣形第72章 心在動第247章 正式成為天水王,一掌擊碎天靈蓋第408章 與杜甫,百年盛世,叫上李白第201章 捉拿王忠嗣回長安,李隆基召李瑄入第261章 宰相肚里能撐船第340章 波斯詩人為天將軍歌功頌德第75章 生擒大可汗第292章 對吐蕃的懲罰,上貢第162章 吐蕃反制大唐的手段第350章 不一樣的朱雀街,長安百姓的期望第202章 王忠嗣贈李瑄兩石漆弓,墻倒眾人推第120章 吐蕃葉如第一猛將第184章 南霽云斬殺吐蕃元帥,九曲之戰大勝第72章 心在動第257章 李隆基為李瑄拜相造勢,舞馬第348章 新的龜茲,小別勝新婚第17章 楊玉環第103章 對吐蕃的戰略第267章 拜相,吏部尚書,修國史,紫金光祿大夫第224章 大非川之戰,將再次重現第226章 大非川之戰開啟,焚燒草原,日夜不息第14章 權相李林甫第152章 徒手搏虎,李林甫算計韋堅第385章 新政初見端倪,李適之回長安第341章 占領呼羅珊地區,薩珊波斯復國第19章 箭術與馬戰第262章 中秋夜宴第279章 洞房花燭夜第152章 徒手搏虎,李林甫算計韋堅第112章 拜為上將,左龍武衛大將軍第72章 心在動第379章 任命六部九寺五監官吏,斬楊國忠 五楊第176章 狼煙沖天,赤嶺爭奪戰第241章 河源勒石,豐厚的戰利品第273章 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第310章 安西 北庭節度大使,經略大使,燈火闌珊處第259章 京兆尹妥協,九霄環佩第286章 彈劾李瑄,堂兄犯法第26章 回樂城中第188章 為諸將士升官,隴右軍擴至十一萬五第254章 朝堂的爭辯,再兼三使第406章 吐蕃中計,大潰敗第382章 曳落河出擊,瓜分大唐第309章 算計高仙芝,西域之路第147章 安祿山拜楊玉環為母第271章 誰是首席宰相?楊玉環的助攻第373章 太子李亨的窮途末路第377章 天策上將,秦王,尚書令第148章 楊玉瑤的誘惑,鳳凰東來第40章 羅興失蹤第152章 徒手搏虎,李林甫算計韋堅第294章 岳父大人的如坐針氈第368章 九層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第347章 李隆基的賞賜,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38章 回到湟水城,百姓夾道相迎第194章 李瑄的威名,望而止戈第157章 今后必為良相,又兼兩使第128章 你說的是人嗎第30章 建立威勢第141章 吐蕃向大唐上貢 求和第261章 宰相肚里能撐船第273章 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第314章 葛邏祿葉護,天山狩獵第67章 上架感言第11章 押官薛錯第305章 李相的威嚴,逮捕五楊之一第30章 建立威勢第244章 封王,天下各國的態度第188章 為諸將士升官,隴右軍擴至十一萬五第34章 神勇第178章 假李瑄入青海,真李瑄襲九曲第360章 漁陽顰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第96章 五百金 兩美女的賄賂第365章 安祿山稱帝,哥舒翰出潼關,突襲長安第207章 圣人失望李林甫,李林甫的危機第293章 天將軍第225章 朔方的老部下,小兒渾瑊第192章 段秀實密會蘇毗王,吐蕃贊普御駕親第322章 大食突圍,安西陌刀與河隴陌刀第201章 捉拿王忠嗣回長安,李隆基召李瑄入第92章 蹊蹺的海賊第167章 十二萬步騎齊距河湟,回紇騎兵南下第233章 騎兵大戰落幕,吐蕃贊普的心灰意冷第296章 天寶八載,靈溪懷孕第74章 大雪滿弓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鸡西市| 三江| 赣州市| 湖北省| 阳新县| 收藏| 钟山县| 凌源市| 千阳县| 托克托县| 白沙| 海安县| 邛崃市| 高平市| 神农架林区| 双城市| 邹城市| 沿河| 崇阳县| 泽库县| 彰武县| 怀宁县| 周宁县| 恩施市| 高碑店市| 托克逊县| 平遥县| 衡水市| 阿瓦提县| 泸州市| 韶关市| 株洲市| 禹城市| 休宁县| 荃湾区| 伊宁市| 林周县| 富民县| 武平县| 来宾市| 抚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