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鱼机如何接线

第425章 除賤為良結束,大唐的人口

縉云太守蔡珦,在豪強的裹挾下聯合獠蠻謀反,被朝廷軍無情掃平,是對江南地區除賤為良的喪鐘……

隨著越來越多的團練加入戰場,僅僅用大半年時間,江南地區凡有聚集的縣、鄉、里,皆被唐軍橫掃。

除非有豪強攜帶著自己的家人逃亡深山老林中,隱居不出。

那些沒有草菅人命的大族,亦或者沒有留下證據的大族、士族,被迫在喪鐘敲響后,向朝廷投降,他們愿意舍棄土地,釋放農奴,燒毀佃戶契約。

單單論江南東道。

人口超過五十萬的超級大郡有東陽郡、晉陵郡、丹揚郡、吳郡、余杭郡、會稽郡、臨海郡、吳興郡、信安郡。

這些郡的人口,在打豪強、分土地以后迎來爆發,農奴、逃戶,重新被各地記錄,重分土地。

整個江南西道,原本戶籍六十萬,人口三百七十萬。

待乾元二載冬天的時候,戶籍人口已到達四百五十七萬八千六百二十一人。

新增土地一千余萬畝。

整個江南東道,原本戶籍一百一十四萬戶,人口七百余萬。

現戶籍人口已經到達八百九十六萬五千七百三十三人。

新增土地超過近兩千萬畝。

吳郡。

這個原本只有六十三萬人口的江南大郡,現在戶籍人口已至七十八萬五千四百三十人。

嘉興縣,這里幾乎沒有山脈丘陵,是江南最重要的產量地。

恰恰是這樣的良田,最會使豪強覬覦。

整個嘉興,新得到三十余萬畝耕地。

足夠每戶人家分得五十畝桑田,二十畝永業田的標準。

今日,正是嘉興青塘鄉里統計戶口、耕地,在嘉興令封甲的主持下,向百姓分發田地。

嘉興令封甲也十分開心,偌大的嘉興縣,就剩下這一個鄉沒完成。

封甲是天寶七載時,李瑄改革科舉后的平民狀元。

他本就是離嘉興不遠的余姚人。

十年寒窗苦讀,千里迢迢到達長安,落魄至賣魚為生。

如果李瑄沒有更改科舉制度,那年的狀元一定不是封甲。

甚至是否能進士及第,都要打上一個問號。

因為那年的科舉,題目由李瑄出,有數學題。

連主題都是關于變革的內容。

是以,封甲對李瑄由是感激,對李瑄的雄才大略五體投地。

本來封甲被授與左補闕,楊國忠當政的時候,被貶為唐興尉。

李瑄王者歸來后,右遷為嘉興令。

李瑄希望他能成為一地父母官,如果能使百姓安居樂業,他還會著重提拔。

是以,封甲在除賤為良的時候,殫精竭力,夙興夜寐。

嘉興縣一共十二個鄉,每一個鄉的分發田地,他都親力親為。

以免使出現不公之事。

當理想照進現實,那一抹光明流入心間。

無盡的動力去驅使。

封甲認為自己有幸生在最好的時代。

即便他曾經被楊國忠貶,但他認為如今已經守得云開見月明。

世人敬仰的堯舜,也不如今日。

此次分田大會上,不僅分田,還將分糧食。

豪強的糧倉被擊破,糧食皆被繳獲。

那些農奴無糧,將分一些周濟他們,使他們可以在青黃不接的時候,正常生活。

這里不是邊關,豪強家的耕牛,為集體擁有。

大唐五戶為一鄰,正常情況下,五戶擁有一頭耕牛。

百姓們等待著官吏依照鄰里分發土地,他們熱淚盈眶,欣喜若狂。

蒼天有眼,老百姓終于有盼頭了。

一年半時間,江南的百姓皆知除賤為良是當今天子李七郎的杰作。

這勝過常平新法無數倍。

當大家都有地的時候,只要沒有天災,根本就不需要向常平糧倉借糧。

封甲還特意列出喪夫者、喪妻者、年幼失父母者、老而喪子女者。

這些人分發的耕地,離他們家最近,質量較高。

另有慈幼堂的土地靠近河流,也是最肥沃的土地。

百姓們深以為然,沒有人不服從封甲的安排。

那些農奴翻身把歌場,突然之間,他們從一無所有,獲得七十畝田地。

又獲得好幾袋大米。

他們興奮地臉色潮紅,連走起路來都帶風。

無數百姓在登記、分土地的時候議論紛紛,他們言最多的就是李瑄。

往昔那豪強霸占田畝,百姓辛苦耕種,卻所得無幾,時常餓肚子,家中老小皆面有菜色。

現憧憬著好日子會到來。

“至尊為真命天子,分土地之后啊,吾等日子可大不同嘍。”

“正是,如今有了自己的地。種些稻米、麥子,再也不怕家人受凍挨餓。我們真有福氣,能為至尊治下的百姓。”

“有至尊在,一定可以風調雨順,吾等給那豪強做佃戶時,受盡盤剝,地租重得壓人。現在不僅可以松氣,若經營有善,定有盈余。”

“能有自家的土地,此生足矣。我一定要為至尊立長生碑,望至尊能福壽安康,萬歲萬歲。”

“那些豪強往日作威作福,如今死的死逃的逃,土地歸了咱百姓,真乃大快人心之事。現縣里縣外,一片生氣,往后日子必然越來越好。”

“至尊!應該是稱圣人吶!”

百姓們三句中有兩句都離不開李瑄。

他們歡呼雀躍,慶祝分土地的美好時刻。

更有甚者,稱呼李瑄為“圣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道理任何一個權貴都理解,但沒有幾個會去付諸行動。

李瑄打破陳規,真正去踐行偉大的理念。

相比于李隆基自封的“圣人”。

李瑄更適合成為百姓心中的“圣人”。

到黃昏的時候,這一個鄉的土地分發完畢。

也代表嘉興縣徹徹底底完成除賤為良。

百姓們還沒有離開,封甲在落日余暉下,向百姓進行一次動人肺腑的演講。

“諸位鄉親父老,時至今日,朝廷已將那為禍鄉里、魚肉百姓之豪強除盡。往昔之陰霾,就此散去。我深知諸位久受其苦,田產被侵,生計艱難,然至尊英明,不容豪強再成國家的蠹蟲,不容國法被踐踏……”

“自今日起,朗朗乾坤之下,再無那惡霸橫行之徑。我與父老鄉親一起,同舟共濟,重視農桑,恢復商貿,令我嘉興縣百姓豐衣足食。”

“今至尊頒布攤丁入畝,取消包括義倉稅在內的所有苛捐雜稅,只需按丁繳絹,永不加賦,父老鄉親不必有負擔。”

“今后有冤情者,可來縣衙申訴,我定當秉公而斷,絕不偏私。”

“現縣中有慈幼堂,多辦鄉學。若人人知教化,戶戶有德心,相信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盛況不久后會到來。朝廷頒布的策令,皆是至尊的英明決斷,從婚配到生子,從醫學到識別危險,諸位一定要遵從,我與父老鄉親們共勉……”

封甲說完以后,迎來熱烈的歡和與掌聲。

百姓對李瑄奉若神明,將李瑄的話當做圣哲的金口玉言,他們必然會仔仔細細地遵從。

封甲點了點頭,開始讓百姓有序地撤離回家。

這兩年因鏟除豪強,土地荒蕪是必然。

但今年以后,必然會有豐收。

江南地區的縣令,雖不如封甲這樣能力出眾,但不乏有識之士,奮斗之士。

因除賤為良,江南地區缺少大量縣令、縣丞等官職。

乾元元載的進士科,共錄取一百名進士。

李瑄親自考驗一番,進行訓話后,就破格提拔這一批進士為縣令,使他們彌補大量的空缺。

這些進士中,進士第一等為上縣令。

進士第二等為中縣令。

進士第三等為下縣令。

狀元也不能免俗,必須來地方縣中歷練。

在李瑄的治下,只會考試是不行的,還要看治理地方的才能。

其余明經、算學等及第者,任縣尉、縣丞。

如計劃中的一樣,緝捕科及第,任為捕頭,成為朝廷命官。

這使一些屢試不第的文人和武人對緝捕科感興趣,準備嘗試明年的緝捕科。

能通過緝捕科任捕頭者,升遷空間必然比那些普通的捕頭更大。

至于武舉,共錄取三十名武進士,一百五十名武舉人。

隨五百名被選中的各都督府低級將領、精銳士卒,成為中央軍校第一批學員。

江南的除賤為良告一段落的同時,嶺南、黔中已經大概完成除賤為良。

主要是嶺南涵蓋的面積太廣,現只能對南海郡、交趾郡、南郡等擁有兩萬人口以上的郡進行清除。

在南海都督辛云京的配合下,強行拿下猖狂的嶺南豪強。

嶺南兩萬人口以下的郡有三十多個,占地千里,窮山惡水,山嶺絕澗。

只能全憑當地太守、縣令的自覺性,通過時間去驗證。

另外,監察御史也會對那些地廣人稀的郡進行巡視。

即便那里有豪強,也暫時無法對大唐產生威脅。

現在嶺南郡的人口,暴增至一百五十萬人,是大唐在除賤為良后,人口比例增長最大的地區。

也有足夠多耕地可供百姓耕種。

開元年間,張九齡在嶺南始興郡(今江西與廣東交界)開大庾嶺,打通江南入嶺南的道路。

使朝廷對嶺南的控制更深一層。也使得始興郡一躍成為嶺南第二大郡。

但大庾嶺只有十幾里,只是打通入嶺南之路。

真正的主干道,并未完善。

李瑄下令以南海太守韋倫為主,在農閑之時開辟大庾嶺到嶺南的直道,使朝廷進一步掌控嶺南。

同時,下令以交趾太守暢璀為主,修南海郡至交趾郡的道路。

以便于朝廷對南越的控制。

安祿山叛亂時俘獲的俘虜還在北方修建馳道。

短時間不可能連接大庾嶺。

而且嶺南這個地方,連移民都困難,外來者不容易適應嶺南的氣候。

故而讓嶺南人修路最合適。

暢璀和韋倫都是體恤民力的大臣,李瑄派遣秘書監官吏監督,防止出現濫用民力的事情。

黔中的情況和嶺南差不多,朝廷現在不可能掌控黔中南面的蠻子。

總共十六萬人的黔中,在除賤為良后增加至二十萬四千三百六十六。

劍南地區,豪強非常猖獗,一個個大豪不可一世。

特別是西南地區一些大豪與胡人混在一起,自以為是流寇。

只是大唐牢牢掌握蜀中三郡,然后督促其他郡守、縣令,除賤為良。

陽奉陰違的縣令,立刻會被罷免。

邊軍一直有出動鎮壓。

劍南的豪強、大族被處死的概率極高。

解放的農奴也很多。

在雷厲風行下,蜀郡比江南稍早完成除賤為良。

現戶籍人口已經超過五百三十七萬八千零四十人。

最后就是河東地帶,這里由河東軍,以及太原軍的步兵為主。

山地雖多,但兵力充足。

以李廣琛為首,總共用一年的時間,完成除賤為良。

現河東人口有四百八十一萬五千二百戶。

至乾元二載冬,算上西域的漢人,大唐在籍人口有六千五百余萬。

比安祿山叛亂前更多。

這還不包括大唐所控制的眾多胡部,以及隱藏于深山老林的黑戶。

另外,軍戶、賤籍、僧侶等也不計算在戶口內。

但完成除賤為良,百姓皆分有土地,可以去攤丁入畝,免去苛捐雜稅后,黑戶們重新走出山林,已是時間問題。

現在要面臨的是如何去應對太平日久滋生的腐敗,以及各種天災。

但有一點可以確定,除賤為良后,在錦衣衛不遺余力地宣傳下,在一期期大唐月報的釋放下,李瑄在民間的威望到達前所未有的高度。

無數寒門子弟狂熱追逐李瑄,將李瑄視上天。

連古稀老人都一直在念叨李瑄的好,稱李瑄為“圣人”。

那些走向蒙學的孩童,必先學李瑄的詩,“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朗朗讀書聲,飄蕩在整個華夏大地上。

……

時間回到乾元元載,秋天。

李光弼、郭子儀、王思禮,各領三都督府騎兵,在契丹、奚、同羅的輔助下,又以靺鞨、室韋俘虜的引導下,于平盧都督府匯合。

共五萬騎兵,向渤海國展開進軍。

渤海國、室韋在一再確認安祿山死亡的消息后,才向大唐投降,上表投誠。

并聲稱與安祿山一起入中原是迫不得已,是受到安祿山的脅迫。

渤海國王大欽茂以為大唐還會如之前一般,接受渤海國的投降,并對渤海國加以安撫。

然李瑄對外鐵血,對內柔和,他掌權,怎會讓渤海國再反復無常?

他斷然拒絕渤海國、室韋的稱臣,一定要趁著他們虛弱,將他們徹底按死。

行至柳城郡安東都督府時,李光弼、郭子儀、王思禮三人聚集在一起,商議如何對渤海國展開進攻。

天寶年間,大唐只將實際疆域推進至柳城郡的安東都護府。

原本柳城郡被安祿山交給契丹、奚。

現在契丹、奚向大唐投降,大唐自然要將兵馬布置在柳城郡。

王思禮的平盧都督府中,將五千步騎的白狼軍布置在此。

“我軍在安東都護府已經完成再次整裝,兵強馬壯,應該立刻出擊。現渤海,以及其他靺鞨部落并不齊心。我軍若是出其不意,突然進攻,有機會直接將渤海國擊潰。”

王思禮向郭子儀、李光弼表達自己的意見。

渤海與靺鞨之間的情況非常復雜。

渤海是靺鞨人建立的部落,但靺鞨一共有七大部落,特別是黑水靺鞨,一直不服大欽茂。

而黑水靺鞨也有黑水十六部之說,其首領屋作個野心勃勃,有吞并渤海國的志向。

黑水靺鞨的地盤北至北海(今鄂霍次克海),西至十六部之一的窟說部(今庫頁島),西南至虞樓部(今錫霍特山)。

渤海國則西抵柳城郡,南鄰新羅(今朝鮮半島),東至黑水上游(今牡丹江)。

安祿山南下的時候,參加叛亂的就是渤海國和黑水靺鞨。

只是唐人史官、典軍,統稱他們為靺鞨。

王思禮的意思是兵貴神速,他們現與渤海國一步之遙,對渤海國、黑水靺鞨、室韋完成逐個擊破。

“王都督言之有理。但是否愿意聽從一下我的拙見。”

在郭子儀陷入思考的時候,李光弼突然說道。

李光弼是燕國公,王思禮是漁陽郡公。

但李光弼并沒有表現出倨傲之色。

現在朝廷的局勢就是文武徹底分家,使武將權力削弱。

但都督們能夠理解,安祿山尸骨未寒,節度使太畸形了。

李瑄作為強人,一定會吸取教訓,避免藩鎮割據。

李光弼、郭子儀、王思禮三人都是一心事武的將領。

他們只聽從以皇帝為核心的天策府的軍令。

朝廷的是是非非,變法改革,他們不會去摻和。

現皆想著在這個時代齊心協力,獲得耀眼的軍功,流芳百世。

“李都督請講,許多兵法策令,我還要多向你學習。我的想法也不過是拋磚引玉而已!”

王思禮認真起來。

兩人年紀相仿,又同為李瑄的老部下,他對李光弼的軍事才能敬佩不已。

在河北面對史思明的四戰四捷,打得太漂亮了。

“王都督,郭都督,渤海這個地方,太宗皇帝也曾征伐過,變數叢生。雖已從高句麗人,變為靺鞨人,但渤海國內每一府,都最少有一座堅城。我們雖攜帶大量神臂弩、攻城器械,但騎兵的意義就已大打折扣。”

李光弼向郭子儀、王思禮娓娓道來的時候,又指了指桌子上的地圖。

最東面的黑水靺鞨,離柳城郡最近的渤海國,以及渤海國以北,黑水靺鞨以西的室韋。

“如今,黑水靺鞨、室韋,也知道至尊派兵征伐他們。他們現在各自為戰,必亡無疑。哪怕之前矛盾再深,也會聯合在一起,互為犄角,彼此相信。”

“我建議騎兵進入渤海國扶余府的扶余、仙州一代,寇掠佯攻。讓渤海國將求援消息送到黑水靺鞨和室韋。”

“屆時,我們分精銳騎兵突然出擊,殲滅距離最近室韋的援軍。再戰來援的黑水靺鞨。”

“如此,我軍不用冒險去進攻渤海的諸城。只要將渤海國、黑水靺鞨、室韋的生力軍殲滅,他們將無兵可用,即便有城池防守,也會崩潰投降。”

李光弼將自己的計劃全盤托出。

去年的時候,李瑄剛讓契丹、奚、同羅,與渤海國、室韋,自相殘殺。

雖然沒有勝利,但再次傷害諸部的元氣。

渤海國雖效仿大唐建立城池,種植五谷,飼養六畜,但渤海沒有統一靺鞨人,它的底子太薄了。

像是以前的高句麗一樣,國力怠盡以后,只能被大唐拿捏。

“此計甚妙!”

郭子儀點了點頭,類似于圍點打援的計策。

但現在室韋與靺鞨是一條繩上的螞蚱,他們還不得不支援。

誰都清楚,唐軍不惜代價以三都督府騎兵強攻,現如今的渤海國根本擋不住。

“還是李都督的計策好,我的平盧軍一定傾力輔助!”

王思禮自愧不如。

李光弼說得不錯,攻城不是騎兵的強項。

即便渤海國的城池不如大唐的縣城,但自古攻城為下策。

王思禮知道,至尊就特別反感強攻一座城池。

如果沒有戰略、戰術價值,亦或者時間緊迫。

至尊絕對不會下令攻城。

“好!昔日英國公滅亡高句麗,今天我們也效仿他的故事。非我大唐暴虐,而是室韋、靺鞨等不記德,不懷恩,反叛我大唐,在我中原大地奸淫擄掠。”

“今日,我們以各自的兵馬兵分三路,謀劃進入渤海國,群策群力,勠力同心……”

郭子儀鄭重地說道。

他是李瑄封的東北行軍元帥,主導整支軍隊的調度。

李光弼為東北副元帥,王思禮為行軍司馬。

三個都督府一同行軍,必然要選擇一個都督為主帥。

否則號令不一,會出現各種不可逆的危害。

“勠力同心!”

李光弼和王思禮也起身說道,鏗鏘有力。

隨即,郭子儀開始向北、向東派遣探馬,去打探更遠的消息。

務必將主要的行軍道路,探查得一清二楚。

郭子儀、李光弼、王思禮三人進行一番商議以后,由李光弼率領范陽軍鐵騎,和一萬名契丹、同羅、奚仆從軍,出柳城郡,向渤海國邊疆扶余府(今長春)而去。

擋在李光弼前方的,還有一座城池。

蓋牟新城(今沈陽境內)!

說它是城池,倒不如說它是“戍堡”。

它的存在,主要是為監視大唐。

平時只有兩百余名渤海國士卒守衛。

李光弼決定先拿下這座哨城,他派遣副都督仆固懷恩為先鋒,率領五百鐵騎,夾以神臂弩二百張,連夜渡過遼水,突襲蓋牟新城……

第381章 占領蒲津大橋 風陵渡,局勢逆轉第45章 節制一軍第269章 宰相父雪中迎接宰相子第101章 使我宰天下,亦如今日第103章 對吐蕃的戰略第284章 李瑄納妾,裴靈溪的感動第418章 先拿宗室開刀,羅馬帝國來使,獻禮第110章 李適之罷相第219章 獲得猛士,靈溪贈梨第436章 萬國衣冠拜冕旒第363章 李適之出逃長安,天水王收河西兵第130章 慕容家族第145章 李隆基引薦安祿山第225章 朔方的老部下,小兒渾瑊第266章 “錦衣衛”,野無遺賢第302章 楊玉環的櫻桃饆饠,安祿山封王,蝶戀花,最后的法令第320章 唐軍就位,四面包圍第334章 決戰河中,極致的輕騎兵第79章 回到長安第26章 回樂城中第388章 潼關難攻,黃河難渡第124章 決戰第435章 云南都護府,葉護太子,百國盛會開啟第156章 李瑄入李林甫之夢,顏真卿第399章 李隆基得知平定叛亂,二十四都督府第294章 岳父大人的如坐針氈第13章 違制的墳墓第202章 王忠嗣贈李瑄兩石漆弓,墻倒眾人推第145章 李隆基引薦安祿山第423章 河北河南光復,中原大地的耕種實力第289章 權勢滔天 滿庫金銀珠寶第354章 還治其人之身,此花開盡更無花第362章 誓師清君側,天策軍,九萬騎兵入河西走廊第281章 豪擲黃金兩千兩第188章 為諸將士升官,隴右軍擴至十一萬五第266章 “錦衣衛”,野無遺賢第368章 九層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第313章 截胡長安的錢財,李嗣業第115章 招募游俠,組建“神策”第130章 慕容家族第136章 名將之死第262章 中秋夜宴第59章 豐安令劉晏第106章 積石軍第16章 皇帝召見第164章 巡視諸軍,不斬來使第185章 先登之功,三日克三城第285章 新科舉的題目第412章 登基大典,變革的時代,李隆基與李適之第223章 吐蕃也讀孫吳?遠方國王的來信第14章 權相李林甫第334章 決戰河中,極致的輕騎兵第20章 皇帝問策第138章 回到湟水城,百姓夾道相迎第334章 決戰河中,極致的輕騎兵第15章 大勝第348章 新的龜茲,小別勝新婚第50章 獲得寶馬第185章 先登之功,三日克三城第10章 詠柳第64章 大舉進攻第352章 李適之的顧慮,小兒小女第237章 吐蕃首席大相死,再斬元帥第68章 斬將,當者辟易第234章 吐蕃在等雪,長安的歌謠第275章 三月梨花,小相公第134章 化為鬼魂,陣前結草第111章 李適之拜太子太師,封宋國公第41章 豐安令第84章 長離第346章 李隆基觀看新大唐地圖,為將士奏功第430章 吐蕃的絕唱第376章 不同的朱雀街游行,與李隆基論開元宰相第265章 攜千牛衛巡查河東,廖崢嶸的疑問第309章 算計高仙芝,西域之路第172章 人馬俱碎,沙丘強弩第178章 假李瑄入青海,真李瑄襲九曲第379章 任命六部九寺五監官吏,斬楊國忠 五楊第122章 虛虛實實,不堪其擾第346章 李隆基觀看新大唐地圖,為將士奏功第148章 楊玉瑤的誘惑,鳳凰東來第19章 箭術與馬戰第272章 否定李林甫,朝堂之上的辯論第394章 安祿山的最后一搏,李瑄到來第231章 最關鍵的一戰,十八大猛將出擊第193章 造反,涼州城中的歡呼第178章 假李瑄入青海,真李瑄襲九曲第245章 石堡城陷落,等待開花第373章 太子李亨的窮途末路第227章 逼吐蕃入大非川,打通古絲綢之路第215章 畫圣吳道子,非有詔不得畫第290章 科舉,李瑄的態度第401章 李瑄的時代第265章 攜千牛衛巡查河東,廖崢嶸的疑問第77章 升官,忠武將軍第112章 拜為上將,左龍武衛大將軍第51章 火云第358章 我們殊途同歸,等待東北的鼓聲第60章 峽口第254章 朝堂的爭辯,再兼三使
第381章 占領蒲津大橋 風陵渡,局勢逆轉第45章 節制一軍第269章 宰相父雪中迎接宰相子第101章 使我宰天下,亦如今日第103章 對吐蕃的戰略第284章 李瑄納妾,裴靈溪的感動第418章 先拿宗室開刀,羅馬帝國來使,獻禮第110章 李適之罷相第219章 獲得猛士,靈溪贈梨第436章 萬國衣冠拜冕旒第363章 李適之出逃長安,天水王收河西兵第130章 慕容家族第145章 李隆基引薦安祿山第225章 朔方的老部下,小兒渾瑊第266章 “錦衣衛”,野無遺賢第302章 楊玉環的櫻桃饆饠,安祿山封王,蝶戀花,最后的法令第320章 唐軍就位,四面包圍第334章 決戰河中,極致的輕騎兵第79章 回到長安第26章 回樂城中第388章 潼關難攻,黃河難渡第124章 決戰第435章 云南都護府,葉護太子,百國盛會開啟第156章 李瑄入李林甫之夢,顏真卿第399章 李隆基得知平定叛亂,二十四都督府第294章 岳父大人的如坐針氈第13章 違制的墳墓第202章 王忠嗣贈李瑄兩石漆弓,墻倒眾人推第145章 李隆基引薦安祿山第423章 河北河南光復,中原大地的耕種實力第289章 權勢滔天 滿庫金銀珠寶第354章 還治其人之身,此花開盡更無花第362章 誓師清君側,天策軍,九萬騎兵入河西走廊第281章 豪擲黃金兩千兩第188章 為諸將士升官,隴右軍擴至十一萬五第266章 “錦衣衛”,野無遺賢第368章 九層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第313章 截胡長安的錢財,李嗣業第115章 招募游俠,組建“神策”第130章 慕容家族第136章 名將之死第262章 中秋夜宴第59章 豐安令劉晏第106章 積石軍第16章 皇帝召見第164章 巡視諸軍,不斬來使第185章 先登之功,三日克三城第285章 新科舉的題目第412章 登基大典,變革的時代,李隆基與李適之第223章 吐蕃也讀孫吳?遠方國王的來信第14章 權相李林甫第334章 決戰河中,極致的輕騎兵第20章 皇帝問策第138章 回到湟水城,百姓夾道相迎第334章 決戰河中,極致的輕騎兵第15章 大勝第348章 新的龜茲,小別勝新婚第50章 獲得寶馬第185章 先登之功,三日克三城第10章 詠柳第64章 大舉進攻第352章 李適之的顧慮,小兒小女第237章 吐蕃首席大相死,再斬元帥第68章 斬將,當者辟易第234章 吐蕃在等雪,長安的歌謠第275章 三月梨花,小相公第134章 化為鬼魂,陣前結草第111章 李適之拜太子太師,封宋國公第41章 豐安令第84章 長離第346章 李隆基觀看新大唐地圖,為將士奏功第430章 吐蕃的絕唱第376章 不同的朱雀街游行,與李隆基論開元宰相第265章 攜千牛衛巡查河東,廖崢嶸的疑問第309章 算計高仙芝,西域之路第172章 人馬俱碎,沙丘強弩第178章 假李瑄入青海,真李瑄襲九曲第379章 任命六部九寺五監官吏,斬楊國忠 五楊第122章 虛虛實實,不堪其擾第346章 李隆基觀看新大唐地圖,為將士奏功第148章 楊玉瑤的誘惑,鳳凰東來第19章 箭術與馬戰第272章 否定李林甫,朝堂之上的辯論第394章 安祿山的最后一搏,李瑄到來第231章 最關鍵的一戰,十八大猛將出擊第193章 造反,涼州城中的歡呼第178章 假李瑄入青海,真李瑄襲九曲第245章 石堡城陷落,等待開花第373章 太子李亨的窮途末路第227章 逼吐蕃入大非川,打通古絲綢之路第215章 畫圣吳道子,非有詔不得畫第290章 科舉,李瑄的態度第401章 李瑄的時代第265章 攜千牛衛巡查河東,廖崢嶸的疑問第77章 升官,忠武將軍第112章 拜為上將,左龍武衛大將軍第51章 火云第358章 我們殊途同歸,等待東北的鼓聲第60章 峽口第254章 朝堂的爭辯,再兼三使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灌云县| 菏泽市| 锦州市| 黔西| 庆云县| 进贤县| 甘肃省| 邢台县| 咸丰县| 宁夏| 略阳县| 雷山县| 金山区| 宣汉县| 丰都县| 英吉沙县| 玉山县| 通州市| 南汇区| 渭南市| 南丰县| 信宜市| 遵化市| 讷河市| 慈利县| 申扎县| 岳普湖县| 宜阳县| 霍州市| 三穗县| 屏边| 黄石市| 巴林右旗| 抚顺县| 左权县| 吴川市| 沾化县| 安阳市| 宜都市| 平潭县| 长治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