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老人笑笑,說:“我是你的引路人,我來自地獄。”
花樵夫吃了一驚,說:“你是殺手?”
那老人把車往偏僻的地方開,“曾經是,現在不是了,我已經退出了江湖了。”
從此花樵夫就和這一位老人學習了佛法,他知道自己已經回不去了,他已經殺了人,他不想牽連到自己的父母,不想讓他們擔心,也不敢回去了。
他在一座深山里的一間小屋里,每天和老人泡茶喝,體會一些他本來不想體會的滋味。
他問老人叫什么名字,老人說已經忘記了。
他也時常關注電視和新聞,他在幾天后看到了這樣一則新聞:一個高中生為了貪財來到自己學校里的一位圖畫教師的家里行竊,后被該教師發現而將其殺害,同時在房間里發現的還有一位企業家的的員工,為此記者采訪了該企業的負責人。
該企業的負責人稱由于他很喜歡該教師的一幅畫,想要派他的手下過去把畫買回,可是遇到了喪心病狂又十分貪財的窮學生,于是就也遭到了殘忍的殺害,該負責人呼吁社會齊心協力,早日把該惡魔學生繩之以法。
本新聞的最震驚人的地方就是體現了現在的學生那貪婪的一面,希望引起各教育部門的關注。
再往下就是街上的民眾對于此次新聞的看法。
花樵夫看著畫面,有點生氣,那老人仿佛要將看穿了他的心思,說:“你先不用生氣,起碼知道了你的仇人是誰了,你的老師就是被他給派人殺掉的。”
花樵夫說:“那天明明死了兩名警察,怎么不見他們報道?”
老人看著昏暗的天空,說:“也許是警察部門不想把事情鬧大,主要負責人怕上頭的問責吧,會影響仕途的。又也許那兩個不是真的警察,又或許是那個老板已經把那兩個警察給處理掉了。總之那老板一定會想辦法找到那一幅畫,還有你。”
花樵夫說:“我需要你的幫助,我不想一輩子都呆在這里,我要報仇。”
老人笑了說:“ ‘秒秒在有,剎那應空,結使皆盡,隨緣自在,即如如佛。’只要活著,我們每分每秒都在‘有’中,但更要在超時間、超空間里與‘空’相應,透過長久的修持,克服貪、瞋、癡、慢、疑、惡見六大煩惱和二十個隨煩惱,一步步修上來之后,它的功用、效果就會和真佛相應。我們平常的生活,都在‘有’里面,卻沒有運用‘空’、不能做到‘隨緣自在’而落到‘慈悲喜舍’上。你在我這里要忘記一切,什么都不要想,你已經是佛門弟子了。”
花樵夫說:“我不知道什么有,什么空,我的‘有’是有情,有意,有所作為,我一定要報仇。請教我武功吧。”
老人說:“殺人的武功我不會,但是修身養性的我倒是會你要不要學?”
花樵夫想:“一般的世外高人都是武藝高強的,他認為是不怎么樣的武功我估計應該也很厲害,我只要勤奮刻苦點就可以把武功給練好了。”于是他就答應了。
老人就教了他一套拳法,動作古樸,韻味十足,花樵夫立刻就學會了,他學會后疑惑地問:“這怎么有點像是公園里面老太婆練的健身太極?”
老人說:“這個叫做‘大悲拳’,是佛門里面的秘傳拳法,希望你能夠一世平安。”
大悲拳是佛門密宗內功拳法,全名叫做“大悲心駝羅尼拳”,簡稱 “大悲拳”。
大悲拳的起源要追述到1500年前的唐朝年間。相傳由師祖河南少林寺十三棍僧之一,被唐太宗封為大將軍的曇宗和尚創編。 大悲拳在佛門被視為至寶,非有道之僧無緣得學,因此大悲拳出世最晚, 1937年,經 北京著名佛教圣地上方山云居寺的主持奇云和尚(俗名史正綱)口述,大興縣國術館館長李瑞呈先生執筆 才寫下了“大悲心駝羅尼拳圖說” 一書。奇云和尚還俗后受中央某首長關于要將大悲拳公之于世的囑托于1963年開始在北京中山公園設場教授大悲拳。與奇云和尚同代傳授大悲拳的還有一位來自河北新河縣的民間武術大師孫智義老先生。兩人拳架相似但風格各異。孫智義先生曾從師于 ‘少林 ’趙履祥 和 ‘五虎’李錫金。兩位師父一再告誡孫先生大悲拳是密宗拳法不可外傳。孫智義因見到奇云在中山公園教授大悲拳便主動上前攀談。兩人一見如故,大有相見恨晚之意。 之后,奇云曾去孫智義家中做客,研**悲拳。
大悲拳以佛教中“千手千眼觀音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簡稱“大悲咒”)為依據,按照全經(梵文音譯)84句真言,每句均有一尊護法神相的姿勢與變化,編撰而成,其內容以傳統63式為主要代表套路。
大悲拳練身亦練心,且練心勝于練身。行拳中口涌真言、心觀想。手結印。84句真言的前63句合于63段動作,拳式結束靜立默誦后ZI句,全套拳結束。該拳特點一是柔中帶剛,剛而不僵,抻筋拔骨,內園外方。二是連綿不斷,節節貫穿,形意相隨,輕柔松緩。三是舒展大方,端莊優美。
此拳是中華武術大拳種之一。始傳于北京,流傳甚廣。大悲拳兼有太極、八卦形意拳的部分身法和手法。要求內外合一,剛柔相濟,強調用意不用力、動中求靜、虛實分明、虛領頂勁、松腰收臀、沉肩墜肘,呼吸與動作相結合。
其特點:動作緩慢、穩重,速度均勻,似行云流水,講究拳打八方,四正四隅,主要手法有:劈、撩、挑、插、掛、托、穿、搭、搓、戳、削等。
大悲拳,因一直在佛門中口傳身授,故無文字記述。據目前所知,1937年由奇云和尚(俗名史正綱)口述,李瑞呈執筆,由奇云和尚的弟子云庵和尚演練照片,編寫的《大悲陀羅尼拳圖說》,是對該拳最早的文字記述。
花樵夫知道那老人是想幫助他,但是他知道那老人一定是一個絕頂高手,不然他一出事他不會馬上就知道的,很明顯他沒有打算要教他威力巨大的拳法,但是他還是很努力地去練。
在他苦練了兩個月后,他要出去試驗一下自己的武功層次,老人知道了后,也沒有說什么,只是從衣服里拿出了一個面具來,讓他戴上。
“這個是年輕的時候我用過的工具,你先用著吧,要是讓警察和你的熟人知道你出現的話,你就回不來了。”
看著老人的目光,他低下了頭,他接過了面具,戴上了后,他發現自己成為了一個青年人,他連自己都不認識自己了。
他往山后走去,這個時候一向很平靜的老人突然說:“不要從那邊出去,從前門!”
他從繪畫里練出來的敏感和觀察力使他知道,那里有一些不平常的東西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