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一多先生在名篇《死水》中憤慨的寫道: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
這里斷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讓給丑惡來開墾,看它造出個什么世界。
揭露、諷刺、批判當時的半殖民地半封建主義的舊中國,流露出深沉的愛國主義感情!
而對賈環(huán)而言,敦煌,甚至整個西域,就是這么一溝死水!
自雍治十三年起,國朝對西域各地的征服,緊緊限于武功,而文治上,并未給西域帶來翻天覆地的變:漢語、漢服、漢俗、漢民都沒有成為主流。
還有很多功課需要補。
而五軍都督府牛繼宗的兵敗,更是令西域唱起“胡道昌漢無人”的曲子!胡焰囂張!
他并不想將這里讓給“丑惡”來開墾!這里的每一片土地,都浸染著漢民的鮮血。這里的土地是漢唐故土,國朝曾經(jīng)設置布政司,州縣的地方。
自古以來,開疆拓土,便會因功封侯。而喪師失地,必將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青史昭昭!
他既然來到西域,就絕不會因為困難而退縮,放棄!當逃兵!
…
…
賈環(huán)目光環(huán)視著廣場上的數(shù)百人。他們有著各自不同的身份:文官、武將、名士、州學學子、教諭。
此時,眾人都在認真的聽著他的演講。
整個敦煌的局勢,除了副將苗騏對軍權的分割外,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破壞:苗騏主張對胡人懷柔!
然而,正確的政策,應當是什么?何為華夏,何為蠻夷?
他來到西域,目的是為日后的執(zhí)政鋪路,結(jié)交軍中諸將。他至少要在西域呆上三年。三年后,三姐姐與沈于喬在京中成親,他需要返回京中參加婚禮。
而這三年的開頭,此時;西征的起點,敦煌,他當前的任務是協(xié)助齊總督徹底的握有兵權,廢除副將苗騏在軍中的影響力。他剛剛已經(jīng)做到!
但是,這僅僅只是整合敦煌局勢的第一步。兵權之爭的背后,最核心的問題,實則是路線之爭!對胡人的路線!
“昌黎先生作《原道》:孔子之作《春秋》也,諸侯用夷禮則夷之,夷而進于中國則中國之。
圣人作《春秋》的時候,凡是諸侯如果采用夷禮的,就把他看做夷人。夷人如果能夠采用中原地區(qū)的禮儀,就把他看做中原地區(qū)的諸侯。
以圣人的標準,華夷之辯,核心的判斷標準是:禮法。
那么,什么樣的禮法?放在圣人的時代,遵守周禮者,則為諸夏。而在我們此時,應該遵守什么禮法?
左傳-定公十年: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尚書正義》注:冕服華章曰華,大國曰夏。所以,我中土王朝,漢民,歷來俱稱華夏!
將評判標準,說的更簡單些:說漢語,穿漢服,習漢俗!譬如我們的軍禮:右衽之道,漢統(tǒng)至上。胡服左衽,即是蠻夷!”
自古以來,中國都是文化傳承高于血脈。我們講血脈,同時亦注重文化傳承,文化認同。蒙元偽儒許衡有一句話,流傳的很廣:夷狄入華夏者華夏之,華夏入夷狄則夷狄之。
許衡的本意,是為蒙元統(tǒng)治中國張目。夷狄占據(jù)了中原,就可以統(tǒng)治中原。這是錯誤的!蒙元的君主、貴族,當然沒有遵守華夏的禮法,當然不用適用:夷狄入華夏者華夏之。
但,這句話,去掉其糟粕,汲取精華:遵守華夏禮儀的,則為華夏。遵守夷狄禮法的,就是夷狄。
比如,一個認同美國文化的人,就算血管里留著漢家血脈,他算中國人?算華夏之民嗎?當然不算!非我族類!
華夷之辯,爭論不休。其中細微之處,論述起來非常的繁瑣。甚至,每一個時代,標準都不同。比如,近代后,國家的概念,便逐漸高于民族!
賈環(huán)不可能在此時的演講中,長篇大論,說明其中的細微之處,而徑直給出了他的觀點,簡化后的評判標準:漢語,漢服,漢俗!胡服左衽,即是蠻夷!
滿場寂靜。不少人審視著四周的人群。這個標準,相當?shù)那逦?
賈環(huán)申明華夷之辯,再宣布道:“自即日起,西域之地,凡我大周馬蹄所至,槍炮之射程內(nèi),漢人不得為奴!違令者,籍沒,下獄論罪。總督府稍后會貼出公文。”
敦煌城州學明倫堂前的廣場上,瞬間,沸騰起來!
剛才賈環(huán)講了很多句,但是加起來,都沒有這一段話、法令,令人驚訝、震撼、振奮:漢兒不為奴!
廣場上數(shù)百人舉止各不一樣。有的人神情振奮,高呼詢問;有的人和周圍人議論;有的人感慨難言。種種反應,不一而足。這所有的聲音、情緒激發(fā)、匯聚起來,在此時,仿佛山呼海嘯一般!
但,這是支持賈環(huán)的力量!
這是漢家兒郎的力量、意志!
…
…
伸威營游擊楊紀看著這眼前沸騰的場景,再看向月臺上,平穩(wěn)站立的賈環(huán),情緒復雜!
先厘清華夷之分,再定制度:漢兒不為奴。這完全激發(fā)了眾人的情緒。他不知道別的人是怎么想的,但他手下京營的兒郎,必定會很歡迎這個法令!喜歡這位軍需官!
楊紀心中輕輕的嘆口氣,下定決心。他之前還通過沈遷向賈環(huán)施壓。然而此時,大勢如此啊!等會聚會結(jié)束后,他要厚著臉皮,再找沈遷談一談。
…
…
文官的陣列中,前翰林院學士汪璘,看著側(cè)前方兩米開外,皺著眉頭的西域左布政使韓伯安,微微一笑。再看向,月臺上的賈環(huán)。難掩贊賞!
這真的是一個為大合唱那個面而生的人啊!
在這樣敦煌文武齊聚的場合,驅(qū)逐苗騏,再宣布政令,一環(huán)連著一環(huán)。表現(xiàn)的極其精彩!換一個人來,同等條件下,能做到如此地步嗎?未必啊!
自此,敦煌城中,對胡人懷柔的那一套輿論,怕是沒有什么市場了!賈環(huán)不愧是操縱輿論的高手。
漢兒不為奴。這條法令的背后,細思起來,大有深意。當前,西域的權貴府中,誰不用奴仆?若是大周馬蹄所至,不得用漢人,那么用誰呢?
胡兒!
這必然會影響到整個西域,產(chǎn)生極其深遠的影響。
他選擇和賈環(huán)結(jié)盟,是絕佳的一步妙棋!而賈環(huán)的政敵,韓伯安,此刻估計就難受了。
…
…
月臺上,賈環(huán)等了等,等著眾人消化他所宣布的消息。他沒有立即走下來,因為,他還要宣布一則法令。
今日一更。熬夜寫出來的章節(jié),還是有點飄。前面一章,我修改了下,讀起來更順口些。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看看。不看的亦沒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