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壺
中央發現美軍勢大,也盡力與美國交好,換俘虜!
只是美軍俘虜太多,換不完,所以還留在中國,但是後來發現人也太多了,就派人到美國談,中國太窮,養不活那多俘虜,會餓死人的,條件是不敵對了,全部放回,美國人不同意,那不被中國人白打了;
另有一策是美國得給糧食,日用品、還有住房等等物資,中國可以用人民幣來買,美國人不同意人民幣入境,就搞了個援助,
中國人沒辦法,人家財大氣粗,武力天下無敵,忍了!要援助就算算賬嘛,一個人一天吃多少,吃些什麼?穿什麼衣服?洗臉刮臉、刷牙、洗澡,還要打橄欖球,足球、還要上酒吧,還要住宿等等!
最後達到協議,美國在中國的美軍俘虜營中開酒吧,糧食從美國運進來,生活用品太雜、就在中國採購,肥皂、牙刷等這些東西中國還是能生產的,可是中國人沒有籤佈雷頓森林條約啊,美元不能進入中國,怎麼辦,換!
中國人想要技術,當然美國不同意,要武器?反過來打美國?不給?但是總要給點東西吧!不然怎麼辦,就把俘虜餓死,凍死?要建房搞點鋼筋吧,不給?給廢品材料,行,中國沒有什麼鐵礦,把廢鋼煉一煉也行,可是夠不?不夠,又亂七八糟地換一些物資。#
還算行,有些生產工具換了一些!這是戰爭期間的一種貿易辦法。=烽=火=中=文=網=
沈日秋這段時間不是軍中,中央會處理好俘虜,他不用擔心,但是傅作義找上了他,原來中國發生了北悍南澇的災害。
傅作義起義後,沒有在軍中工作,而是當了水利電力部的部長,結果42年災害很大,中央要拿傅作義的人頭算賬,傅作義沒有什麼辦法,就來找101。
沈日秋一聽說:“如果你真有罪,我也不會保你”
傅作義說:“我不怕死,當年抗日時間看到河套地區水利很成問題,老百姓生活很困難,才離軍從水,沒有想到鬧出這大的事!幸好東北還有些糧食,不然要餓死很多人的!我不想辭罪,我找你是想請你幫老百姓把水利搞上去。”
沈日秋一聽,傅作義如何會怕死呢?如果東北的糧食都調光了,以後戰士們就沒有吃的了,也埋不成補給了,這個問題是個大事,要解決。
剛好軍中無大事,暫時和平,就隨傅作義到山川河流走上一圈,沈日秋不懂水利,就把孔憲琪喊到一起跑。
多年內戰、抗日、抗美。土地是被炸、被挖,水利設施破壞嚴重,出現災難也在情理之中。
沈日秋也沒有招,他的招就是對著地圖看,這玩意比打仗還難,長江發洪水,怎麼治?有些人的建議是建大壩,可以防洪、發電,地點就在葛洲壩和三峽的位置,沈日秋來自地球,聽說了一些小道消息,三峽水庫容量太大,改變了中國地質重心,造成地震,而且水球也沒有那個水平建那樣的壩。
開會研究吧,還是老一套,沈日秋又回到地圖前看。
餘維世來了,穿著軍裝,來探望101,
沈日秋當然開心,在接餘維世時,餘維世隨身的水壺破了,人都快渴死了。
沈日秋問:“水壺怎麼破了呢?”
餘維世說:“也不知道,座在車上可能是被碰壞的吧,害得我幾個小時都沒有水喝,都快渴死了”
沈日秋問:“你怎麼放的水壺?”
餘維世就把水壺往身上的腰帶上一掛,就這樣。
沈日秋是思水心切,看著水壺直髮呆。
餘維世可是習以爲常了,這個101總是愛發呆,只是看得怪不好意思的,人家纔來,也不讓人家先休息休息,哎!情人和老婆的區別真大!
沈日秋一把抱過餘維世狠狠地咬了一口:“你真是福將啊!我們的問題解決了,走,開會去!”
哎!工作狂!
沈日秋又把專家學者和幹部喊來開會,手中就拿著餘維世的破水壺說:“我有個想法,想聽聽大家的意見”
然後在長江的模型上,將餘維世的水壺側向長江水道說:“我想這樣搞!在長江上游區域,挖一條反叉,將江水分離出來,利用羣山將水圍住,當然要建些小壩,選擇一個地方開個口子,建發電廠,讓江水重新回到長江中,有洪水時不發電、分洪,枯水期放水發電!”
這是一個簡單的主意,不用建大壩,投資就小多了,又不用移民,還能發電,大家就七嘴八舌地討論開了。^烽^火^中^文^網^
“水如何分?”
“學李冰父子,深狹爲長江主流,寬淺爲分洪水道,洪水越大,分洪越多。”
“旁邊的山間也有河流,怎麼辦?”
“小河就堵,大的就避開,現在技術水平只有這樣。”
“建多少個這樣的水壺水庫?”
“不知道,得專家們進行堪測,討論研究後定。最少要應付百年一遇的洪水吧。”
“水太多,水太大,水壺樣子的水庫裝不下怎麼辦?”
“分水,把水調到北方去,平時也要分,保證北方的生活與生產。”
“下游還修大堤嗎?”
“修,到時候我讓軍艦過來用炮轟,看看結實不結實!”
“水庫修低了發電量低,能量不夠啊,”
孔憲琪說:“我們可以在比較低的地方安發電機,只要落差大是一樣的。”
大家的討論還在繼續,不搞大的,專門搞小的,滴血戰法、小嘴快吃戰法居然用到了長江水利建設上了。
長江水利委員會的成員們繼續討論,安排工作,沈日秋當然是去安慰太太去了。烽-火-中-文-網
十幾天過去了,委員會終於拿出了證據,可行!並且已經做好了一些前期方案,比建大壩簡單多了,而且航道不截斷,好多技術問題沒有了!最後的圖形變成了一串葡萄的樣子,長江是藤,一羣水庫圍著,專家一算,比三峽的容量還大,也不用移多少民了,技術問題也沒有了,什麼中華行(不好意思,這個字打不出來啊,一級保護動物)也不用擔心了。
長江的問題總算解決了,傅作義又帶著他們跑黃河!
黃河改道了,淹了大片的農田,形成了黃泛區!
沈日秋看在眼裡,淚水直流。
跑上黃土高原,那是一蒼涼,風影古樸,拍電影是好地方,生活嘛!太艱難。
這地方沒有水,天一下雨,泥沙俱下,造成黃河泥沙多,形成了地上河,治黃先治沙,治沙先治黃土高原,治黃土高原就得栽樹,栽樹就得要水,水少了樹不活,水多了就成沙沖走了,這就是黃河的流域問題。
沈日秋又拿著餘維世的破水壺,在黃河的模型上放過來放過去。
沈日秋說:“與長江一樣在上游建水壺水庫,可以不考慮發電,在水壺水庫中,用水管將水導出到高原上的山頂上,在山頂上建個水池子,搞些洞向四面放水,可以生活使用,可以澆灌高原,這樣種的草,種的樹都可以活”
“水中的泥沙大,容易堵水管,”
“水管從水庫下來,又到山頂上,在最底部搞個活的鐵管子,可以打開和擰上,過一段時間,就把泥沙衝出來。”
“天氣結冰怎麼辦?”
“結冰就打管中的水放空。”
“那水管要好長”
“多長我不知道,管子還要結實,不要被水劑破了。”
“一座山上有好多嶺、埡,怎麼辦,一個水池不夠,”
“就在那山頂上的水池中用管子接水到嶺上,也建小水池子,一樣要澆地,要讓每一寸土地都有水。”
“如果天下大雨怎麼辦?”
“先是用水壺水庫進行蓄洪,在沒雨期澆地,澆水也不能太大,浸透就行了,也不是每天都澆水,在上面搞個閘,今天給哪座上澆水,明天給哪座山澆水,鄭國給秦人修了條鄭國渠,秦國人後來就統一了天下,出力不小,今天我們要多想招,把水管網建設好。”
有些委員又問:“目前我還還有電路、通信線路,公路、鐵路如何與治黃聯繫到一起。”
沈日秋笑著說:“我們啊是8路軍,所有要建好8路:水路、電路、公路、鐵路、還要建設空路、海路、無線路、太空路!”
“這些路的建設可能會有一定的矛盾,我的意見還是一個,要磨心,根據中國的情況走出一條中國人的光明之路!”
太驚人了,熱烈鼓掌吧!
孔憲琪後來報告:鋼材不夠用了,儘管比以前要節約,但是還是建壩的,
沈日秋說:“就讓肖勁光拉些撈上來不好修的軍艦,給鋼廠,那可都是好鋼,好鋼就應用在建設上,打仗再想辦法”
敗家子啊!一條軍艦值多少錢啊,沈日秋把他們用在了一些小壩上,當然結實多了。
傅作義知道怎麼會事了,他跑到黑河等流域,動起心思,一條一條地改造方案定了下來。看來還是得動腦筋啊!
傅作義做好了一切,就到中央請罪去了,心願已了,可以引頸就戮了。
中央問101的意見。
沈日秋說:“災害太大,結果由中央決定,唯傅作義之心,可表天地!”
最後傅作義被降職使用。
施工的組織安排,沈日秋沒有參加,只是讓粟裕部隊中轉業的軍人,參與建設,爲了安排好軍人的將來,
沈日秋提出產業化,得到了中央的批準。
也就是當一年兵,如果退伍了,可以不回老家種田,而是成爲建設工人,工廠工人等等,如果原鐵道兵變成了鐵道部下各公司的職工,一批軍人成了石油工人,搞通訊的成了通訊廠的工人,一批工人成了軍工廠的工人,沈日秋打的注意很明確,從軍是爲了增強我國的備戰力量,退伍後轉化成產業大軍,把中國的工業化搞起來。這是中國工業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