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天上向下看,現在的瓦胡島,象極了月球表面,到處都是坑坑窪窪的巨型深洞,數量之多,密度之大,甚至可以讓患有密集恐懼癥的人看了暈倒。
即使架著FW190迅雷戰鬥轟炸機飛行在四千米的高度,飛行員松田根也不喜歡往下看,因爲現在瓦胡島那醜陋的模樣實在不堪入目。幾個月來的連續轟炸,接近兩千發的十噸五重的超級航彈,已這座太平洋上的明珠,砸成了醜陋不堪的麻子臉。
幾個月的轟炸中,島上原本茂密的熱帶叢林,也被摧毀殆盡。爲了摧毀島上的樹木,日軍有時也會出動重型轟炸機,往島上的樹林裡投下大量的燃燒弓單。現在從天下向下俯視,能看到的“綠意”已經不多,更多的則是星星點點的水面反光。
夏威夷位於太平洋中部,島上多雨水。那些讓松田根產生密集恐懼癥的反光,正是來自10.5噸航彈砸出來的巨坑。這些坑實在太深太大也太多,戰爭期間,島上的美軍也無力填補這些巨大的坑洞。一經下雨,這些巨坑就自動成爲了雨水收集器,幾個月不斷地收集下來,有些地勢低窪的巨坑,甚至蓄滿了雨水變成了一個個天然的游泳池大小的小湖。這些航彈炸出來的人工湖,在陽光照射下,象一面面鏡子,對著天空反射著白光。
機腹下掛著兩個副油箱的天雷戰鬥轟炸機,正在執行的是瓦胡島上空的壓迫式巡航飛行任務,其任務只有一個:壓制瓦胡島上的美軍機場,一旦瓦胡島上的飛機想要起飛出擊,他們就利用高度的優勢,立刻俯衝下去,然後機上裝備的四門20毫米機炮和兩挺12.7機槍在空中將爬升中的美機打爆。
松田根隸屬於日本陸航的名古屋飛行戰隊,他所駕駛TA190迅雷,是目前裝備德國空軍的風冷式戰鬥機。原名叫FW190,不過爲了區別於海軍用的FW190TF,以及感謝譚克博士對德國航空兵做出的貢獻,故爾改名爲TA190.
雖然都曾經叫過FW190,但海軍用的和陸軍用的,實質上是兩種不同的戰鬥機。而從外形上一比較,任何人見了,都會認爲他們不是同一種飛機。
海軍用的FW190TF,T表示海軍型,F表示攻擊型。而這款德式戰鬥機開發的始祖,上溯到1935年中國空戰時打響名氣的FW90。這款飛機設計之初,其氣動外形,完全是山寨了現在正在裝備美國海軍的F4U海盜式戰鬥機的思路,甚至連缺點也一模一樣。
按德國海軍的建軍思路,爲了航母上飛機維護方便,FW190T系列,爲了“航母上只裝備一種飛機”的思路而開發來的。要求這款飛機,能空戰,能精確俯衝轟炸,甚至還要能能投雷——第三個要求由於當時技術所限,最終被取消。
要達到這些要求,最好的手段,和最好的歷史參照物,就是開發出類似F4U海盜這樣的倒海鷗機翼的戰鬥機。
外型上,FW190TF,有著一對“性格鮮明”的,極漂亮的倒海鷗型機翼,看上去又寬又大,十分顯眼。這款飛機的飛動外型,設計之初時,譚克博士受林漢影響,直接抄襲了F4U的氣動外形。正在接收F4U的美國海軍根本不知道,正因爲這個原因,FW190TF的外形上看上去和F4U海盜幾乎是一模一樣。未來的太平洋戰爭中,因爲這上原因,將有大量倒黴的海盜戰鬥機的飛機員,將在空戰結束返航後,被本方的菜鳥高炮手當成敵方的戰機誤擊。
這款飛機的優點在於,格鬥型能出色,俯衝轟炸性能也極出色——僅次於專業的俯衝轟炸機JU87。缺點在於,駕駛不易,新手飛行員很難駕御,是精英飛行員的利器,菜鳥飛行員的噩夢。
按德國海軍的建軍和戰鬥的設想,海軍是世界唯一一個可以在幾個小時內打敗一場戰爭的兵種,所以海軍航空兵的武器必須做到高精尖,至於難駕駛不是問題,因爲海軍的飛行員都是精英,他們真正能參加的決定性命運的戰鬥也就是兩三場。
在李華梅的牽頭下,FW190T一進入日本聯合艦隊,其優秀的性能一下子就將舊式的九九艦爆之類的飛機比了下去。隨著大量的德國飛機加入日本海航,到1942年十二月時,日本海軍航母空艦上,專業的俯衝轟炸機已全部淘汰,現在日式戰鬥航母上除了彩雲偵察機外,只有三種飛機,負責中高空空戰的雨燕,負責中、低空空戰的天雷,以及魚雷攻擊機。
FW190T型,1940年登場,到現在在德國海軍也已服役近三年,經過多次改良,雖然依舊存在著對新人不夠友好的問題,但各種會出飛行事故的毛病皆以解決,已是一款很成熟的戰鬥機。
而陸航用的TA190,也就是迅雷戰鬥機,其造型和歷史上同名的FW190基本相同,而設計思路,也體現了譚克博自己對空戰的理解:設計一款易於駕駛的“戰馬型”的戰鬥機,而不是海軍用的這種“野馬”般難駕御的飛機。
陸航或空軍方面,一旦和敵國打起陸地上的空戰,往往就是漫長而艱苦的長期戰,飛行員的消耗也是海了去,很多時候往往要派大量菜鳥飛行員上戰場充當炮灰。這個時候,飛機易於駕駛,對於飛行員“友好”的優點就在這裡體現出來了。
走精英路線的日本陸航,本來也有機會開著FW190TF的陸基型上天空的,只是由於陸航不願意接受海軍用過的飛機,最後選擇造價要便宜一點的TA190。
TA190在日本陸航中被命名爲迅雷,作爲疾飛戰鬥機遲遲不能服役前的替代品。太平洋戰爭開戰後,德國方面一口氣向日本方面以“白菜價”傾銷了足足六百架之多。爲了能夠搶在短時間內交貨,德國方面甚至是直接空軍現役的飛機中提貨。
德國方面之所以這麼熱心,是因爲德國空軍正要進入2000馬力發動機的時代,TA190最大馬力只有1800,這是爲其配套的BMW801動力上限,該型發動機潛力已經挖盡。以極便宜的價格拋售給日本人,也有利於本國空軍的升級換代。
身爲穿越者,最大優勢之一,就是可以知道敵方新式武器的服役時間。身爲一個整天在論壇上和人打嘴炮的資深軍迷,林漢非常清楚美國各型先進戰鬥機的服役時間。太平洋上日本人失去戰鬥機性能優勢的時間點,正是1942年十二月,海盜式戰鬥機開始服役時起。
爲了更好的坑死美國人,他一邊要求李華梅鼓動日本海陸兩軍加快戰鬥機的更新速度,一邊要和自己的姘頭漢娜勾結,以半賣半送的價格向日本拋售性能依舊優秀的戰鬥機。
譚克博士開發的這兩款190系列戰鬥機,雖然風冷式發動機馬力最大不超過1800,比不上海盜的F4U上十八個氣缸的RE2800發動機動力強勁,且升級潛無窮。但F4U現在只是新產品,性能還不完善,毛病很多。而且海盜安裝了二級增壓,在保證其高空性能優秀的同時,在中低空方面卻犧牲了一定的性能,而譚克博士設計的這兩款飛機定義明確:不求全面,是專中業的中低空戰鬥機——海軍用的飛機需要執行海上搜巡任務,通常的飛行高度是五千米以下。
而在空軍建設設想方法,林漢和漢娜從本國國情出發,在戰鬥機性能方面,走的高低搭配的路線:風冷戰鬥機,考慮其扛打的特點,並不安裝二級增壓設備,就專心執行中低空的戰鬥任務。至於七千米以上高度的空戰,則交給安裝了二級增壓液冷式戰鬥機去執行。
至於高大上的廢氣渦輪增壓戰鬥機,雖然其是八千米以上高度的活塞戰鬥機中的王者,但是這東西無論是德國還是日本都玩不起,也只有財大氣粗的美國人燒得起。在八千米以上高度的空戰,林漢和漢娜都是把寶押在了噴氣式戰鬥機上。
李華梅進入日本臥底成功後,他爲日本航空兵發展路線,同樣也是借鑑德國空軍的這種想法。
現在在瓦胡島上空進行警戒、壓制巡航的日本戰鬥機共有八架。
四架適合中低空空戰的迅雷戰鬥機在四千米高度巡航飛行,只要地面上的美軍飛機妄想強行起飛,他們立刻就會在第一時間俯衝下去將其在爬升過程中擊落。
空戰中,高度就是能量,高度就是速度,擁有暫時高度優勢的日機,就算性能不如地面上起飛機,在這種佔盡“天時”的情況下,空戰中也是大佔便宜。(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