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零四章 兩軍對峙

bookmark

目前莘縣的梁山軍有五千人左右,分別由張岑和關勝率領,雖然兩人各有部屬,但主從上是以張岑爲主將,關勝爲副將。

但自從黃河碼頭被官兵伏擊後,梁山軍士氣低落,連主將關勝也深受打擊,一直鬱鬱不樂。

這天晚上,張岑來到關勝大帳,親兵上前行禮,張岑看了看大帳問道:“你家將軍如何?”

親兵搖搖頭,“這幾天情緒不太好,一直在借酒澆愁?!?

“待我去勸勸他。”

張岑走到大帳門口,一股濃烈的酒氣撲面而來,他掀開帳簾,只見關勝獨自坐在酒桌前飲酒,他走上前笑道:“喝酒卻無菜,關將軍這是在喝悶酒嗎?”

關勝酒量雖好,但畢竟喝掉了三大壺酒,已經有了幾分醉意,他將碗中酒一飲而盡,酒碗重重一擱,“眼看我等覆滅在即,心中怎能不愁悶欲狂!”

這話讓張岑略略有些不悅,淡淡道:“只不過是敗了一陣,傷亡千餘人,關將軍何必如此沮喪?”

“不是敗了一陣的問題,而是我們的對手!”關勝嘆了口氣。

“對手又如何?我們連敗官兵四次圍剿,殺敵十餘萬,楊戩、高俅、樑中書,什麼樣的對手未見過,這次無非是種師道率軍,一個快入土的老將,又有何懼?”

“在戰場上,我親眼看見李延慶,這次大名府之戰,他是官兵的主將。”

“李延慶!”

張岑眉頭一皺,“就是那個騎射很厲害的傢伙?”

“他不光騎射厲害,也極富謀略,這次碼頭之戰,顯然就是圍城打援,一千士兵?。∽钺嶂挥形乙蝗颂踊貋?,這還是他看在一起參加弓馬大賽的份上才饒我一次?!?

張岑還是有點不明白,李延慶不過是剛出道的毛頭小子,關勝也算是身經百戰了,不至於畏懼一個李延慶而變得如此消沉吧!

張岑其實是不理解關勝,關勝原本認爲官場黑暗,他永無出頭之日,所以才疾世憤俗,一怒之下投靠了宋江。

但這次關勝看到李延慶,他才忽然發現官場上其實還有另一面,他是遇到了高俅這種嫉賢妒能的主將才被打壓,如果他遇到種師道這樣的名將,他也能像李延慶那樣受重用,能率軍獨當一面。

關勝這才意識到自己看問題太偏激,早早投降梁山軍,淪入匪道,斷絕了自己的前程,他後悔已經晚了,他如果再投降朝廷,朝廷怎麼可能再容他?

心中悔恨交加,意志消沉,又無法找人傾吐心中的憤懣,這才借酒澆愁。

這時,一名士兵奔來,附耳對張岑低聲說了幾句,張岑心中一驚,連忙對關勝道:“城外有情況,請關將軍隨我同去!”

“我我遵令!”

關勝站起身,腳下卻在打晃,張岑見狀心中十分不滿,怒喝幾名關勝的親兵道:“把你們將軍的酒醒了,立刻來北城!”

說完,他轉身便快步離去,幾名親兵連忙去打水給關勝洗臉醒酒

張岑率領數百人來到北城門上,一名統領連忙上前見禮。

“情況如何了?”

“啓稟將軍,敵軍騎兵已經退去,在城外留了一物?!?

“是什麼?”

“卑職也說不清楚?!?

張岑一把推開了部將,快步來到城頭,探身向城下望去,月色中只見距離城門百步外放著一架象是櫃子或者桌子,上面還有一樣黑漆漆的物品,其他便沒有其他東西了。

張岑看了看周圍,並沒有騎兵或者埋伏存在,但他還是不敢大意,命令一名士兵坐在筐子裡下城去看看。

士兵跑了過去,片刻奔回來大喊道:“是一張桌子,上面有隻木箱。”

“木箱是什麼?”

“卑職不清楚!”

“把木箱抱上來!”

不多時,士兵坐在竹筐裡被拉上來,他懷中抱著一隻木箱子,士兵們將箱子放在地上,十幾名士兵拿著盾牌保護著張岑,張岑看了看喝令道:“打開箱子!”

一名士兵小心翼翼地用槍尖挑開箱蓋,衆人都嚇得蹲下,半晌忽然有人大喊:“裡面是顆首級!”

衆人這才探頭細看,果然是一顆人頭,一名士兵跑上去提起人頭,忽然大喊起來,“是楊都統領!”

衆人大驚失色,竟然是都統領楊雄?張岑推開衆人,上前細看,果然是楊雄的首級,他一下愣住了,楊雄被殺,那麼他手下的三千軍隊呢?

這時,關勝走上前嘆口氣道:“博州的軍隊必然已經全軍覆滅了,張將軍,我沒有說錯,我們遇到了難纏的對手。”

張岑重重哼了一聲,對左右道:“此事誰也不準傳出去,誰敢傳出去,我要他的小命!”

他轉身便向城下走去,隨即令道:“讓鷹奴來見我,我要發鷹信給寨主!”

從莘縣到鄆州須城縣並不遠,次日中午時分,宋江便接到了張岑的飛鷹快信,楊雄陣亡,這令宋江大驚失色,此時盧俊義已趕去齊州聚攏兵力,宋江心急火燎,急忙去找吳用商議對策。

吳用的表情十分難看,短短十天時間,河北的兵力便銳減了一半,最後只剩下五千軍隊,卻連對方具體有多少軍隊也不清楚,這幾戰打得稀裡糊塗。

半晌,吳用嘆了口氣說:“對方兵力集中,我們卻兵力分散,所以對方纔能各個擊破,現在我們的兵力都集中在莘縣,拒擋堅城而守,除非對方有數倍的兵力,否則他們攻不下縣城,這樣一來形成了對峙之勢。”

宋江這才明白了吳用的意思,他有些不解地問道:“爲什麼軍師不建議撤軍回黃河南岸?”

“主要是五千兵力對我們意義並不大,可一旦撤回來,這就意味著我們在河北失敗,我擔心會影響士氣。”

宋江負手走了幾步,最終認可了吳用的思路,“軍師說得對,官兵主力遲遲不來,就是在等我們河北兵敗,士氣受挫,他的大軍殺來,在士氣就佔了優勢,由此可見河北確實不能輕易放棄,不妨死守莘縣,但我在考慮,我們要不要向河北增兵?”

吳用點點頭,“可以增兵,再順便把關勝調回來,張岑說他情緒低落,但不管是不是事實,莘縣還是保留一個主將比較好,將軍以爲呢?”

“可以,就讓張岑全權負責河北防禦!”

宋江和吳用商議片刻,最終決定出兵五千軍隊支援莘縣,並調二十艘五百石軍船運載士兵過黃河。

.......

天還沒有亮,汴京皇宮大慶殿內燈火通明,今天是三月初一,朝廷每月的朔望日會各舉行一次大朝,也就是每月的初一和十五,所有七品以上官員都要參加。

往年的朝廷被蔡京把持,往往只是一種形式,衆臣聚在一起,有事上奏,無事散朝,即使有朝務商議,也只是一些無足輕重的小事,基本上耗費不了多少時間,天不亮朝會便散去。

但自從蔡京罷相,餘深和白時中輪流主持大朝,情況便有所改善,一些比較重要的軍政事務也開始在大朝中出現,比如二月初一討論了上年各地災情救助及現狀,二月十五彙報了河北西北弓箭社的組建,三月初一又討論了各地官倉的錢糧轉運。

今天是三月十五,朝會的重點便集中在討伐梁山軍的備戰情況,按照計劃,朝廷主力大軍將於三月下旬開赴京東西路,進剿盤踞在山東北部各州的梁山亂匪。

這是自從討伐梁山軍的旨意下達後,第一次討論軍隊的備戰情況。

“啓稟陛下,備戰目前進展順利,五天前已經結束了體力訓練,現在正進行軍陣訓練,十天後可訓練完成,軍隊在動員後便可開赴鄆州剿匪?!?

種師道的聲音雄壯有力,聲音十分洪亮,令每一個朝官都感受到了他的信心,“除了軍隊外,各種物資糧草也已齊備,一百艘運輸大船正停在五丈河上,一旦大軍出發,船隊也會隨時起撥,微臣會按照計劃準時出兵?!?

趙佶微微點頭,又問道:“河北那邊可有消息?”

幾天前,朝廷接到了樑中書的奏疏,大名城危機已解,救援官軍戰力十分犀利,連敗梁山軍數陣,梁山軍不得不龜縮於莘縣,這個消息令屢戰屢敗的朝廷的十分興奮,連天子趙佶也十分關注河北的情況。

種師道上前稟報道:“啓稟陛下,微臣昨天晚上接到最新戰報,李延慶率軍在博州聊城全殲三千梁山軍,匪首楊雄被斬,至此,博州匪軍已全軍覆滅?!?

朝廷內頓時氣氛變得熱烈起來,趙佶精神大振,連忙道:“如此重大軍情,爲何不早報?”

“微臣是兩個時辰前才收到,準備朝會結束就報給陛下!”

趙佶心情大好,點點頭道:“幾千軍隊就能縱橫河北,殺得匪兵丟盔卸甲,真是朕的棟樑之才也,也是種老將軍用人有方,應該重賞!”

這時,太子趙桓道:“父皇有所不知,李延慶在西夏就屢立大功,卻沒有得到任何封賞,對他實在不公,希望父皇能連同西夏戰功一併封賞?!?

趙佶也想起了此事,便問道:“樞密院和御史臺的調查可有結果?”

御史中丞程曦出列道:“御史臺的調查已經結束,侍御史正在返回途中,據微臣得到的消息,李延慶確實有立功未報的情況。”

“樞密院呢?”

高深出列奏道:“啓稟陛下,樞密院的調查也已結束,姚仲平承認統計戰功疏漏,導致部分將士戰功未上報,其中就包括了李延慶,微臣今明兩天會提交正式報告?!?

趙佶哼了一聲,當著滿朝文武的面他不好發作,冷冷道:“三天之內御史臺和樞密院必須提交正式報告,是誰漏報了戰功,要嚴厲追查責任,不得姑息,退朝!”

說完,他一甩袖子,轉身從側門離去了,殿中少監高喊一聲,“退朝!”

第三百二十五章 霹靂出擊第五百九十八章 房山陷阱第三十八章 勇奪魁首第四百七十二章 三司會審第二百六十三章 良辰美眷第一千零四十章 西湖祭靈第九百六十四章 滅國之戰 十七第九十八章 再度合作第四百章 擾而不戰第二百四十四章 弓馬大賽 二十一第八十一章 再回縣城第六百二十三章 霹靂行動第一百二十三章 焦急等待第七百七十章 條件成熟第二百三十五章 弓馬大賽 十二第九百八十章 城門遇刺第三百一十五章 激烈辯論第三百零五章 釜底抽薪第五百七十二章 樑宦之憂第一千零十九章 三英拜主第四百四十四章 加官進爵第一百八十三章 兇梟落網第七百一十二章 船隊事件 下第六百八十一章 河東防禦第六百七十七章 輿論沸騰第四十一章 遼國騎兵第六百四十一章 再進一步第二百四十六章 師師請客 上第二百六十六章 京城遇舊第八百九十二章 夜襲南城第二十四章 初到縣城第三百七十六章 湯陰失陷第九百三十章 各耍心機第七百八十四章 外城失守第九百八十八章 內戰爆發第四百二十六章 主動出擊第八十三章 上門拜訪第三百三十五章 保壩之戰 上第九百八十五章 殺出重圍第一百六十九章 西郊狩獵 三第三百三十七章 欲擒故縱第七十一章 縣學考試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意外消息第三百三十一章 軍弩事件 下第九百三十八章 先發制人第一百六十七章 西郊狩獵 一第七百八十七章 魔鬼出籠第十章 兄弟相商第六百三十九章 高俅心事第七百四十六章 重大事件 下第九百九十一章 望風而降第四百七十三章 新的平衡第七百四十二章 偷襲相州 下第一百六十章 初見師師 下第三百五十四章 利器之誘第八十七章 馬匹風波 下第一百七十八章 出發南下第九百八十章 城門遇刺第五百三十二章 鬥爭激烈 上第二百一十四章 困題求解 上第七百五十三章 背後捅刀第八十六章 馬匹風波 中第七百九十九章 生死大戰 二第三百一十八章 情報交換第六百八十八章 戰爭動員第八百八十四章 揮師太原第六百章 偷襲燕京 上第八百零九章 籠絡之念第二百二十七章 弓馬大賽 四第七百一十六章 關鍵阻礙第二百五十八章 太學來函第六百四十五章 意外來訪第三百八十一章 搬石砸腳第八百八十三章 兵困雪道第七百七十四章 突襲永城第八百四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三百八十二章 城外火箭第九百四十五章 鎧甲儀式第九百一十二章 決戰太原 上第一百九十一章 矛盾初現第九十二章 追查疑兇 四第六十四章 鹿山春社 中第六百三十一章 知州心事第九十八章 再度合作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名單風波第一百章 形勢嚴峻第二百六十一章 反客爲主第四百三十六章 久別重逢第八百四十章 五女湊份第三百八十九章 不勞而獲第六百五十三章 蔡家出事第九十章 追查疑兇 二第八百二十五章 截斷退路第六十八章 出師不利第三十一章 另謀良策第八百四十五章 最佳方案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器助學第七百九十三章 夜探金營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府家宴 七第二百一十七章 事態擴大
第三百二十五章 霹靂出擊第五百九十八章 房山陷阱第三十八章 勇奪魁首第四百七十二章 三司會審第二百六十三章 良辰美眷第一千零四十章 西湖祭靈第九百六十四章 滅國之戰 十七第九十八章 再度合作第四百章 擾而不戰第二百四十四章 弓馬大賽 二十一第八十一章 再回縣城第六百二十三章 霹靂行動第一百二十三章 焦急等待第七百七十章 條件成熟第二百三十五章 弓馬大賽 十二第九百八十章 城門遇刺第三百一十五章 激烈辯論第三百零五章 釜底抽薪第五百七十二章 樑宦之憂第一千零十九章 三英拜主第四百四十四章 加官進爵第一百八十三章 兇梟落網第七百一十二章 船隊事件 下第六百八十一章 河東防禦第六百七十七章 輿論沸騰第四十一章 遼國騎兵第六百四十一章 再進一步第二百四十六章 師師請客 上第二百六十六章 京城遇舊第八百九十二章 夜襲南城第二十四章 初到縣城第三百七十六章 湯陰失陷第九百三十章 各耍心機第七百八十四章 外城失守第九百八十八章 內戰爆發第四百二十六章 主動出擊第八十三章 上門拜訪第三百三十五章 保壩之戰 上第九百八十五章 殺出重圍第一百六十九章 西郊狩獵 三第三百三十七章 欲擒故縱第七十一章 縣學考試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意外消息第三百三十一章 軍弩事件 下第九百三十八章 先發制人第一百六十七章 西郊狩獵 一第七百八十七章 魔鬼出籠第十章 兄弟相商第六百三十九章 高俅心事第七百四十六章 重大事件 下第九百九十一章 望風而降第四百七十三章 新的平衡第七百四十二章 偷襲相州 下第一百六十章 初見師師 下第三百五十四章 利器之誘第八十七章 馬匹風波 下第一百七十八章 出發南下第九百八十章 城門遇刺第五百三十二章 鬥爭激烈 上第二百一十四章 困題求解 上第七百五十三章 背後捅刀第八十六章 馬匹風波 中第七百九十九章 生死大戰 二第三百一十八章 情報交換第六百八十八章 戰爭動員第八百八十四章 揮師太原第六百章 偷襲燕京 上第八百零九章 籠絡之念第二百二十七章 弓馬大賽 四第七百一十六章 關鍵阻礙第二百五十八章 太學來函第六百四十五章 意外來訪第三百八十一章 搬石砸腳第八百八十三章 兵困雪道第七百七十四章 突襲永城第八百四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三百八十二章 城外火箭第九百四十五章 鎧甲儀式第九百一十二章 決戰太原 上第一百九十一章 矛盾初現第九十二章 追查疑兇 四第六十四章 鹿山春社 中第六百三十一章 知州心事第九十八章 再度合作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名單風波第一百章 形勢嚴峻第二百六十一章 反客爲主第四百三十六章 久別重逢第八百四十章 五女湊份第三百八十九章 不勞而獲第六百五十三章 蔡家出事第九十章 追查疑兇 二第八百二十五章 截斷退路第六十八章 出師不利第三十一章 另謀良策第八百四十五章 最佳方案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器助學第七百九十三章 夜探金營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府家宴 七第二百一十七章 事態擴大
主站蜘蛛池模板: 虎林市| 孟连| 闽清县| 康马县| 永安市| 屏东县| 茌平县| 洮南市| 从化市| 十堰市| 公安县| 辉县市| 龙江县| 宿松县| 安阳市| 新河县| 龙泉市| 乐陵市| 龙岩市| 双辽市| 双桥区| 阿瓦提县| 安平县| 山东| 泌阳县| 广安市| 农安县| 乐安县| 铁岭县| 迁安市| 永平县| 平原县| 屏东市| 淳安县| 杭锦后旗| 资溪县| 长岭县| 林甸县| 庄河市| 黎平县| 涡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