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百四十三章 當面道歉

bookmark

徐圓跪在二祖父面前,老老實實交代了今天發生的事情,不過他還是隱瞞了關鍵之處,只是說王妃和爭茶館雅室,把他打傷後他才氣不過去報復。

徐處義可是六十歲的老人,當然不會輕易被徐圓一番花言巧語矇騙,王妃是什麼身份,怎麼可能和陌生男子爭茶室。

徐處義立刻將兩名保鏢護衛找來,在他的盤問下,兩人不敢隱瞞,原原本本將徐圓調戲王妃和帝姬之事都說了一遍。

徐處義氣得渾身發抖,指著徐圓大罵道:“你這個害人精,你腦子裡整天除了女人還想什麼?我今天非打死不可,來人!給我拉下去打一百棍,少打一棍,你們就別想活了!”

家丁們知道老爺動了真怒,不敢作假,將徐圓硬拖了下去,片刻,只聽徐圓哭爹喊娘地慘叫起來。

徐處義又將三名心腹家丁叫來道:“從今天開始,將這孽孫關在樓上禁足一年,你們就負責看守他,不準任何女人靠近,如果我知道他違反了禁令,我拿你們是問!”

“遵令!”

徐處義慢慢坐下,他考慮如何善後,上門賠禮道歉是必不可少的,還必須給兄長寫一封信,這件事如果兄長不知道,會影響他的仕途。

傍晚時分,一輛牛車緩緩停在李延慶的府門前,李延慶府宅一般人暫時還不知道,徐處義通過韋璡還是打聽到了李延慶的住處。

徐處義下了牛車,將兩名家丁將躺在牛車裡的徐圓擡出來,一百棍打得徐圓傷筋動骨,左腿被打斷,整個臀部以下被打得稀爛,加上之前他的鼻樑骨也被打斷,整個人奄奄一息,這一次徐衙內爲他的好色輕薄付出了極其慘重的代價。

徐處義報了名,立刻門房跑回去稟報,不多時,李延慶親自走了出來,“原來是徐員外,失禮了!”

李延慶已經從州衙那裡得到事件的詳細彙報,回家後妻子曹蘊也向他說明了這件事,李延慶不生氣是不可能,自己妻子出去喝杯茶都要被人調戲,讓李延慶有點忍無可忍,他在也等徐家的態度,看他們怎麼向自己賠禮道歉。

徐處義上前恭恭敬敬行一禮,“家門不幸,出了一個混賬孽孫,竟然敢觸犯王妃和帝姬,我已經將他重打一百棍,打斷了他的一條腿,並讓他向太尉賠禮道歉。”

說完,徐處義也跪了下來,垂淚道:“我也是我教孫無方,導致他闖下大禍,我也要向太尉賠禮道歉!”

李延慶連忙扶起他,“老員外,這我可當不起,您老快請起!”

“李太尉若不接受我的賠禮道歉,我一個升斗小民怎麼能起得來!”

話說到這個份上,李延慶心中雖然爲這件事很不舒服,但也不想太計較了,便對徐處義道:“您老先起來,聽我說幾句話,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樣,我接受了賠禮道歉,這件事就結束了。”

徐處義心中一緊,究竟還要怎樣?他也順勢被李延慶扶了起來。

這時,徐圓也嚷了起來,“小人長了雙狗眼,今天冒犯了王妃,小人向殿下道歉,懇請殿下饒了小人這一次,下次再也不敢了。”

李延慶沒理睬他,而是對徐處義道:“我瞭解一下情況,這個徐圓是徐相公的孫子吧!”

‘哎!是我大哥的孫子,大哥朝務繁忙,無暇顧及他,讓我替他管教,可是這孽孫,屢教不改,真要活活把我氣死了。”

“其實今天我妻子的事情也不大,徐圓雖然言語不敬,但也付出了代價,我可以不計較,可據我所知,令孫從去年五月到今天已經屢屢闖禍,惹得天怨人怒,錢塘百姓提到徐家衙內,沒有一個不咬牙切齒,你們兄弟若不再嚴加管束,我說句不敬的話,不光徐家名聲毀了,連累徐家其他子弟的仕途,而且連徐家的列祖列宗都不得安寧。”

此時徐處義就恨不得一刀將這個孽孫殺了,他當然知道李延慶說得沒錯,不僅徐家的名聲被孽孫毀了,而且自己孫子也會被他連累,他恨得咬牙切齒道:“我已經決定了,明天就把他送到鄉下囚禁起來,囚禁個十年八年,我就不信磨不到他心中的惡性。”

徐圓嚇得大哭,徐處義怒斥道:“你給我閉嘴,你自己闖的禍,一起都是你罪有應得!”

李延慶倒也佩服這個徐老員外的決心,當然他如果只是嘴上說說,那件事還得再繼續算帳。

想到這,李延慶便淡淡道:“既然徐老員外話說到這個地步了,那什麼恩怨也該解開了,我接受道歉,不過我還得提醒徐老員外,今天安德帝姬也在場,令孫也同樣冒犯了她,他會不會向官家說這件事,我不能保證,我建議徐老員外還是早點給徐相公說清楚這件事,讓徐相公心裡有個準備,免得官家無意中提起來,徐相公還一無所知,這個態度官家恐怕就不會接受了。”

李延慶把事情留了個活套,徐處義怎麼處理孫子他不管,只要徐圓不再出來禍害百姓,那事情就算了,若徐家只是說說,過些日子徐衙內又出來爲非作歹,那徐處仁這個相國也別想當了。

事實上,宋朝皇帝向來低調親民,如果是公主王子和平民發生矛盾,可能受處罰的是公主和王子,而不是平民。

這一點徐處義自然也明白,李延慶不過是找藉口而已,如果自己爲了平息事端而糊弄他,那麼這件事就會以另一種方式繼續發酵。

徐處義深深嘆了口氣,這個孽孫真的把徐家害慘了,也罷,這是大哥的孫子,他不承擔責任,誰來承擔責任,讓他自己處理去,自己不管了。

徐處義向李延慶抱拳行一禮,“多謝李太尉提醒,我立刻給大哥寫信。”

說完,他讓家丁把徐圓擡上牛車,心情沉重地走了。

這時,扈青兒從大門後走出來,憤恨道:“早知道我今天就宰了他,徐家也沒有那麼多煩惱了。”

李延慶回頭在她頭上輕輕敲了一記,佯作不滿道:“你這個丫頭居然當街殺人,這不是把我架在火上烤嗎?”

扈青兒低下頭嘟囔一句,“他們若不說那些下流話侮辱人,我會不分青紅皁白殺人?”

“這一次就算了,不過我要告訴你,殺了人死仇就算結下了,以後除非是戰場上,我不準你再殺人,只準用飛石,這就是我傳你飛石的原因,你記住了嗎?”

“我記住了!”

“回去吧!告訴兩位帝姬,這件事我已經處理好了,徐衙內也得到了足夠的懲罰,她們明天還想喝茶,儘管去,這種事情不會再發生了。”

“大哥,你明天不和我們一起去嗎?”

李延慶搖搖頭,“明天官家和百官都要到了,我可能比較忙,我就不去了。”

“好吧!我先進去了。”

扈青兒轉身回府了,李延慶想了想,便帶領親兵去皇宮了,有些細節方面還需要他再確認一下。

........

得益於江寧府、潤州、常州、蘇州以及秀州官府的大力協調,第二批前往錢塘縣的八萬民衆被截留了大半,最終抵達錢塘縣的民衆只有兩萬餘人,大大減輕了杭州以及錢塘縣官府的負擔。

這時,知政堂也出臺了一系列的分流方案,劃出兩浙路以及江南東路、江南兩路、荊湖兩路、梓州路等六路的七府三十八州爲接納北方遷移民衆的州府,每戶人家可分得五十畝至一百畝的安置田,免三年田租,但只有錢塘縣沒有安置田,這也是爲了減輕新都的人口壓力。

就在天子趙構抵達錢塘縣的前一天,趙構正式下旨,詔告天下,改杭州爲臨安府,錢塘縣改名爲南京,原本南京的應天府去掉京名,東京汴梁名稱不變,大名府依舊稱爲北*京,洛陽還是爲西京,宣佈大宋遷都臨安府。

與此同時,將蘇州升格爲平江府,將越州升格爲紹興府,李延慶之前任命的各州府通判皆正式任命爲實職,曹儼出任第一任臨安府尹,韋璡安定錢塘縣有功升爲少尹,李延慶平定江南叛亂有功,升封太子太保。

之前趙桓曾任命李延慶爲太子少保,那是從二品官,後來守衛東京有功,升爲正二品太尉,而這次加封的太子太保是從一品官,和李延慶郡王爵位同品,距離正一品階只差一級。

當然,正一品不是那麼容易升上去,各家親王是正一品,之前的樑師成任太傅也是正品,目前朝官中只有蔡京和範致虛兩位左右相國爲正一品。

目前正一品的太師、太傅、太保目前都暫時空缺,所以在朝廷百官中,李延慶排位第三。

次日上午,天子趙構的龍舟正式抵達了錢塘縣皇家碼頭。

第三百三十九章 絕密情報第七百二十三章 各自布兵第十五章 岳家五郎第三十一章 另謀良策第一百四十七章 魏縣救人 下第二百零七章 再見嘉王第六百八十四章 防禦漏洞第三百二十章 軍職難爭第一千零十三章 夜襲大名第六百三十九章 高俅心事第二百五十九章 西夏消息第五百六十三章 意外情報第二百三十章 弓馬大賽 七第一百七十九章 狗急跳牆第六百九十四章 太原血戰 上第三百五十七章 西線慘敗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別重逢第五百五十六章 知州來訪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大舉攻城 上第三百八十八章 夜走梁山第七百三十二章 再度進攻第八百五十七章 枕戈以待第七百零三章 強勢作風第八百七十一章 潼關迎靈第三百二十七章 意外相見第八百零六章 臨時內閣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器煩惱第一百零七章 住店風波第二百六十章 面陳童貫第四百二十二章 攻其必救 下第八百五十章 再返京兆第九百九十九章 故人清照第五百五十章 新官斷案 上第七百一十二章 船隊事件 下第五百九十八章 房山陷阱第三百二十四章 石州探查第六百五十四章 京兆新宅第一百四十四章 重整家族第二百二十章 箭在弦上第六百六十八章 平衡之道第八十三章 上門拜訪第八百九十八章 援軍殺至第七百二十八章 第二戰線 下第六百六十七章 並非西夏第一百五十七章 再遇黑麪第七百三十章 遠程優勢第九百七十一章 滅國之戰 二十四第五百四十五章 新婚之禮 中第六百七十二章 樑家紅玉第一千零十三章 夜襲大名第二十五章 上上之籤第五百一十四章 初訪曹府第四百九十五章 王家教子第二百零六章 尋釁報復第一百六十九章 西郊狩獵 三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大舉攻城 下感謝大家支持第七百三十八章 雙面奸細第七百二十九章 第二戰線 下第一千零十八章 揮師北上第五百七十七章 臨危受命第四十三章 深藏不露第二百八十四章 難以善後第三百三十六章 保壩之戰 下第一百一十七章 解試科舉 五第八百零一章 生死大戰 四第一百四十二章 接花移木 中第六百零四章 虎狼相遇第一百五十八章 發財陷阱第九百四十章 改投門庭第七百零五章 各自站隊第一百四十四章 重整家族第三百五十四章 利器之誘第九百零八章 大勢難挽第五百六十三章 意外情報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府家宴 七第六百九十五章 太原血戰 下第九十八章 再度合作第三百七十章 邯鄲遇匪 下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路追蹤第三百八十九章 不勞而獲第四百二十一章 攻其必救 上第九百章 戰火再起 中第二百七十六章 殿試前夕第九十九章 解試改革第五百七十六章 京城來人第二百三十五章 弓馬大賽 十二第九百五十章 滅國之戰 三第七百三十五章 王貴消息第九百九十五章 走狗要烹第八百零三章 金兵北撤第五百九十七章 名將蕭幹第五百四十五章 新婚之禮 中第四百二十四章 梁山烽火第六百一十七章 酒樓話別最後兩天求月票!第一百零八章 食鋪偶遇第五百一十九章 小別勝新第五百三十章 力勸蔡京第二百五十一章 全力以赴
第三百三十九章 絕密情報第七百二十三章 各自布兵第十五章 岳家五郎第三十一章 另謀良策第一百四十七章 魏縣救人 下第二百零七章 再見嘉王第六百八十四章 防禦漏洞第三百二十章 軍職難爭第一千零十三章 夜襲大名第六百三十九章 高俅心事第二百五十九章 西夏消息第五百六十三章 意外情報第二百三十章 弓馬大賽 七第一百七十九章 狗急跳牆第六百九十四章 太原血戰 上第三百五十七章 西線慘敗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別重逢第五百五十六章 知州來訪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大舉攻城 上第三百八十八章 夜走梁山第七百三十二章 再度進攻第八百五十七章 枕戈以待第七百零三章 強勢作風第八百七十一章 潼關迎靈第三百二十七章 意外相見第八百零六章 臨時內閣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器煩惱第一百零七章 住店風波第二百六十章 面陳童貫第四百二十二章 攻其必救 下第八百五十章 再返京兆第九百九十九章 故人清照第五百五十章 新官斷案 上第七百一十二章 船隊事件 下第五百九十八章 房山陷阱第三百二十四章 石州探查第六百五十四章 京兆新宅第一百四十四章 重整家族第二百二十章 箭在弦上第六百六十八章 平衡之道第八十三章 上門拜訪第八百九十八章 援軍殺至第七百二十八章 第二戰線 下第六百六十七章 並非西夏第一百五十七章 再遇黑麪第七百三十章 遠程優勢第九百七十一章 滅國之戰 二十四第五百四十五章 新婚之禮 中第六百七十二章 樑家紅玉第一千零十三章 夜襲大名第二十五章 上上之籤第五百一十四章 初訪曹府第四百九十五章 王家教子第二百零六章 尋釁報復第一百六十九章 西郊狩獵 三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大舉攻城 下感謝大家支持第七百三十八章 雙面奸細第七百二十九章 第二戰線 下第一千零十八章 揮師北上第五百七十七章 臨危受命第四十三章 深藏不露第二百八十四章 難以善後第三百三十六章 保壩之戰 下第一百一十七章 解試科舉 五第八百零一章 生死大戰 四第一百四十二章 接花移木 中第六百零四章 虎狼相遇第一百五十八章 發財陷阱第九百四十章 改投門庭第七百零五章 各自站隊第一百四十四章 重整家族第三百五十四章 利器之誘第九百零八章 大勢難挽第五百六十三章 意外情報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府家宴 七第六百九十五章 太原血戰 下第九十八章 再度合作第三百七十章 邯鄲遇匪 下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路追蹤第三百八十九章 不勞而獲第四百二十一章 攻其必救 上第九百章 戰火再起 中第二百七十六章 殿試前夕第九十九章 解試改革第五百七十六章 京城來人第二百三十五章 弓馬大賽 十二第九百五十章 滅國之戰 三第七百三十五章 王貴消息第九百九十五章 走狗要烹第八百零三章 金兵北撤第五百九十七章 名將蕭幹第五百四十五章 新婚之禮 中第四百二十四章 梁山烽火第六百一十七章 酒樓話別最後兩天求月票!第一百零八章 食鋪偶遇第五百一十九章 小別勝新第五百三十章 力勸蔡京第二百五十一章 全力以赴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呼玛县| 抚州市| 辽宁省| 明星| 南阳市| 石首市| 民县| 昌平区| 呼伦贝尔市| 枞阳县| 九江县| 乐平市| 乌兰浩特市| 政和县| 尚义县| 莆田市| 华池县| 雷山县| 桂阳县| 鄂托克前旗| 云龙县| 喀喇沁旗| 左云县| 大港区| 泰顺县| 乳山市| 大同县| 团风县| 惠水县| 股票| 永登县| 安新县| 民勤县| 宁波市| 运城市| 司法| 扎赉特旗| 常山县| 睢宁县| 辰溪县| 阳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