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鱼机如何接线

第二百五十六章 對朝方略

過得正月十五的上元節,返回長安城的漢帝劉啟重新現身朝堂之上。

群臣見得闊別經年的皇帝雖略顯清減,眼神卻依舊如鷹隼般銳利,甚至多了些許殘暴的意味。

果不其然,皇帝未等朝臣們奏事,便命掌印太監孫全接連發布三道圣旨。

著中尉郅都前往臨淮,徹查該郡官員養匪為患之事。

著江都王劉非返回封國,廷尉右監季符及御史中丞石建隨行,領八千虎賁衛,徹查江都國及丹陽郡一眾世家勾結反賊,意圖謀逆之事。

著橫波將軍荀世赴豫章水師,任主掌仆射,羽林校尉公孫賀率兩千羽林衛輔之,徹查戈船將軍瀆職及其麾下將官勾結水匪之事。

漢帝劉啟環視殿內群臣,絲毫不掩眼中的殺意,沉聲道:“朕雖久未臨朝,卻非耳目昏聵!朕雖修身養性,卻也不至心慈手軟!”

“陛下圣明!”

群臣紛紛起身避席,躬身齊聲道。

“朕是否圣明,自有后人評說,但若誰再教朕無法安心養病,朕就先送他去見眾位先皇!”

劉啟豁然起身,拂袖離席,下得御階便朝內殿行去。

朝臣們不禁面面相覷,敢情皇帝今日露面就為放兩句狠話?

倒是太子劉徹不以為意的聳聳肩,緩步邁上御階,安然危坐于御座之上,擺手示意道:“諸位且落座,依序奏議吧?!?

“……”

朝臣們皆是心領神會,皇帝今日這般作態,明擺著就是向朝臣們宣告,即便他回返長安未央宮,太子劉徹依舊如過往般繼續臨朝監國,而他則繼續安心修養。

再想到那即將開始興建的太壽宮,朝臣們已然心里有數,該是時候抱太子殿下的小細腿了,免得以后變成大粗腿,再難抱上。

大行令竇浚知曉竇太后也已回返長樂宮,本打算今日下朝便入宮求見,如今見得這般情形,不由改了主意,唯恐太子殿下誤以為他是迫不及待的向太后訴苦告狀。

說句不中聽的,太后阿姊年事已高,還能活幾年?

太子殿下正如朝陽東升,若是此時將之得罪狠了,日后待阿姊薨殂,竇氏還不得皆陪著殉葬?。?

念及至此,竇浚愈發戰戰兢兢,對太子劉徹頗為順從。

劉徹倒是頗為滿意竇浚的識相,如若可能,他也只想逐漸削弱竇氏為首的外戚勢力,沒想著將之抄家滅族,好歹是皇祖母的娘家啊。

外戚,外戚,畢竟是親戚,雖稱不上打斷骨頭連著筋,但也是有幾分血緣關系的,且讓外戚做大多是皇帝沒本事,并非全是外戚的錯。

人家辛苦養大的女兒嫁到你老劉家做媳婦,到頭來反倒落個抄家夷族,算甚么事?

田氏如今也算外戚,難不成劉徹還得把自個的外祖母和兩個舅舅也殺了不成?

洪澤水匪已被公孫賀盡數剿滅,吳太子劉駒也已被潛伏在豫章郡的羽林衛生擒,待得皇帝老爹派出的張湯等人將后續之事處置妥當,大漢境內便算大致安穩了。

至于秭歸項氏,玩不出甚么花樣的,讓齊山慢慢跟他們周旋,但查出項羽昔年藏寶之處,再做計較不遲。

劉徹只覺諸事順遂,自是心情大好,過去的一整年著實費心勞神,該適當緩緩神。

非但是劉徹自身,包括羽林和虎賁,乃至細柳等諸多漢軍,皆該暫且休整些時日。

念及至此,劉徹突是福由心至,想出個對付朝鮮的好法子。

下得早朝,劉徹匆匆行至未央宮椒房殿,尋自個的皇帝老爹。

漢帝劉啟已補好覺,將將一年未曾上朝,又正值初春好眠之時,今日起早簡直要了親命。

光憑需日日起早這點,就足以使他堅定禪位的心思。

“尋朕何事?”

劉啟剛洗漱好,正自做著五禽戲。

他雖不怕死,卻不想早死,能多活一日是一日,故而愈加重視調養身子,事事按著醫官的囑咐,連葷腥都已盡量少食,去年秋冬倒還真未舊疾復發。

眼瞧調養見效,他愈發有了盼頭,想著再多活幾年,好得以享那兒孫承歡膝下之福。

劉徹滿臉喜色道:“兒臣想到個好法子,能輕易將那朝鮮整治服帖了?!?

“哦,說來聽聽?!?

劉啟眼神微亮,卻為停下五禽戲的動作,金雞獨立加白鶴亮翅,翁聲道。

“倒也算不得甚么妙計,就是些小手段?!?

劉徹近前幾步,壞笑道:“讓細柳將士在合宜的時節,到朝鮮境內打打草谷即可。”

劉啟饒有興致道:“哦?你是說學那匈奴人?”

“那倒不是,匈奴勢大之時,皆是待我大漢秋收之后,方才揮師南下,逼迫我大漢向其送去大量糧草以求止息兵戈。”

劉徹搖搖頭,緩緩解釋道:“兒臣想讓細柳將士在春耕之時和秋收之時,進入朝鮮境內,逼得衛右渠那廝強征朝鮮農人從軍抵御。”

劉啟恍然,笑道:“你是想讓朝鮮的農田無人耕種,進而發生饑荒?”

劉徹頜首道:“對付匈奴那些四處游牧的蠻夷,這法子自不好使,然朝鮮為農耕之國,農田若無人耕作,無人收割,他們吃甚么?”

劉啟終是停下動作,撫掌贊道:“好法子!”

“父皇謬贊,兒臣來尋父皇,除了是獻上這方小手段,更是想與父皇商議郅都調任遼東之事?!?

劉徹頓了頓,稍稍理順思路,繼續道:“朝鮮若發生饑荒,必有大批災民逃入遼東,李廣乃一介武夫,怕會處置失當,唯有郅都能審時度勢,作出最為妥帖的應對。否則父皇與兒臣遠在長安,難以盡數掌握遼東之事,再多的謀劃亦不過紙上談兵罷了?!?

劉啟皺眉道:“你所言確是有理,只是細柳營還是由李廣執掌較為合宜?!?

劉徹滿臉無奈道:“這正是兒臣犯愁之處,要將郅都調任遼東,執掌政務與對朝方略,卻又需李廣統率細柳將士,伺機進入朝鮮。偏生兩人皆是封疆大吏,總不能將李廣免去太守之職,或降為遼東都尉吧?”

“嗯,無故將李廣除職或貶抑,難免動搖細柳軍心?!?

劉啟捻著胡須,沉吟片刻,方才道:“暫且先郅都繼續鎮守云中,若入秋后匈奴單于庭不興兵來犯,再將其調任遼東太守,屆時改封李廣做個太尉或大將軍便是了?!?

劉徹頜首認同道:“如此也好,即便朝鮮發生饑荒,災民逃亡也必是秋后之事,郅都屆時再調任遼東也不遲。”

劉啟囑咐道:“你先給郅都去信,將這方略和朝鮮的情形盡數交代清楚,讓他早做謀劃。至于李廣么,多派些羽林衛輔助于他,好對朝鮮伺機侵擾,否則按他那榆木腦袋,怕是要領著朕的細柳精騎去撞朝鮮國都的城墻?!?

劉徹啞然,心道皇帝老爹果是目光如炬,看人頗準,曉得李廣即便立下再多的軍功,也掩不住他是個莽夫的事實。

“父皇,兒臣尚有一事,需父皇決斷?!?

劉徹頓了頓,復又道:“烏桓如今已有近二十萬騎射,若放任其繼續做大,無疑養虎遺患?!?

“你是想出兵剿滅烏桓諸部?”

劉啟不由愣怔,起初以夷制夷之策是劉徹提出和操持的,收效確實不錯,烏桓非但出兵攻陷了匈奴左谷蠹王的王庭,更是將漠南草原東部的匈奴部族盡皆殺戮殆盡。

劉徹陰笑道:“不必如此,驅虎吞狼最是合宜?!?

“依你的意思,是打著匈奴左部的主意?”

劉啟劍眉微揚,見得劉徹頜首,便又追問道:“盤算倒是不錯,只是烏桓人肯出兵么?”

劉徹意有所指道:“由不得他們,匈奴左賢王若是興兵來犯,烏桓人還能束手就擒不成?”

劉啟頓時恍然大悟:“你所謂的驅虎吞狼,匈奴左部是為虎,烏桓諸部是為狼?”

劉徹笑道:“不錯!”

劉啟好奇道:“皇兒打算如何驅虎?”

“使臣宋遠已照兒臣的吩咐,暗中結交烏桓赤勃部的族長巴魯,使他可為我大漢所用。”

劉徹頓了頓,意有所指道:“俚語有言,老虎屁股摸不得,若有只餓狼偷偷咬了老虎屁股一口,老虎震怒之余,卻尋不著真兇,定是會轉頭向群狼復仇的?!?

劉啟撫掌大笑:“此計甚好,皇兒盡管放手去做便是!”

劉徹忙是道:“光憑宋遠無法說服巴魯甘冒這般天大的風險,兒臣想請父皇下道密旨,冊封巴魯為烏桓王,并賜下金印。”

劉啟不以為意的擺擺手:“準了!玉璽仍由孫全掌著,你只管向他取來擬旨。至于金印,讓匠人隨意雕一方便是,依著你的脾性,這金印在巴魯手中怕是留不了多久的。”

劉徹撇了撇嘴,不屑道:“興許他都未必能拿到手?!?

劉啟看著自個兒子,眼中滿是贊賞:“皇兒這忠厚坦率的性子,果是深肖朕!”

劉徹忙是躬身,分外謙遜道:“兒臣不敢與父皇相提并論,父皇的寬厚仁慈乃是眾所皆知,百姓稱頌的?!?

劉啟不禁哈哈大笑,老懷大慰。

第四百五十九章 六大蒙師第六百四十二章 過載保護第七百一十二章 少年志向第二百四十一章 破格拔擢第一百一十七章 劉徹領軍第十五章 孤臣不孤 第二百七十二章 秋季局勢第二十四章 宜室宜家第四百三十三章 中央錢莊第五百二十三章 舉步登樓第四百五十八章 膠漆嬌妻第十八章 管家野望 第六百三十七章 鐵道竣工第七十章 老漢家中 第九十三章 無奈秦立 第四百一十七章 公卿更替第四百二十七章 劉乘心醉第六百九十二章 與汝還家第五百零二章 增設預學第一百三十九章 田間軼事第六百九十一章 徙民歸化第六百八十八章 牽馬歸府第四十四章 山寨皇城 第六百五十二章 戰時征募第八百二十三章 去病擒酋第二百八十二章 碑前行祭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義滅親第七百六十七章 羅馬兵變第七百三十四章 固有疆土第七百一十三章 諸事妥當第二十七章 新華書局 第五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資第七百六十章 不負相思第八百三十六章 離京赴任第六百五十九章 國弱處卑第六百七十一章 水師整軍第五百零一章 民患不均第五十四章 春心萌動 第二百八十章 出巡武威第四百四十二章 文教師范第七百四十四章 狠人妙人第七百八十八章 陽春三月第二百一十六章 賀蘭在望第六百四十一章 血祭之年(下)第六百五十四章 適材適所第一百一十八章 煽動仇恨第七百八十二章 安息貴女第七百三十八章 漢已八旬第七百四十九章 沒心沒肺第五百四十章 鳳翔珠寶第二百二十三章 攻守應對第四十六章 工業模式第二百六十一章 欲設軍校第六十四章 誅心之言 第三百八十一章 擊潰前軍第四百九十八章 張騫出使第四百九十七章 霍氏去病第七百二十八章 歸化名額第一百一十二章 全線出擊 第八十三章 庶民經濟 第五百零五章 大農六部第五百三十章 勒石蔥嶺第一百零九章 將門犬子第四百七十六章 驚見罌粟第一百八十八章 罪證確鑿第二百五十五章 年節過后第六百五十二章 戰時征募第五百一十五章 安息作死第三百四十八章 烏孫滅國第三百五十章 諸越形勢第七百七十章 家族利益第二百九十一章 長秋基金第四百五十七章 百川船運第五百一十六章 沐王暑訓第三百一十五章 喜事連連第四百零三章 春滿人間第五百八十二章 身毒禁海第七百八十章 邁向成熟第四百零七章 朝堂換血第五十一章 諸般算計第七百五十九章 安排見習第三百四十六章 瑣碎諸事第五百三十九章 長安坊市第七百零五章 羅馬權斗第一百二十九章 關城大捷第四百一十五章 隋珠驚現第七章 太子廢立第一百四十六章 暗自盤算第八百一十五章 匈奴陷陣第六百五十五章 所為何來第六百五十五章 所為何來第一百四十一章 天家氣象第五百四十三章 呂宋淘金第八十三章 庶民經濟 第六百五十章 交辦太子第七百四十五章 泰安隨任第九十八章 酷吏張湯第二百九十五章 芙蓉帳暖第三百五十一章 得勝還朝第七百六十二章 祖父催婚
第四百五十九章 六大蒙師第六百四十二章 過載保護第七百一十二章 少年志向第二百四十一章 破格拔擢第一百一十七章 劉徹領軍第十五章 孤臣不孤 第二百七十二章 秋季局勢第二十四章 宜室宜家第四百三十三章 中央錢莊第五百二十三章 舉步登樓第四百五十八章 膠漆嬌妻第十八章 管家野望 第六百三十七章 鐵道竣工第七十章 老漢家中 第九十三章 無奈秦立 第四百一十七章 公卿更替第四百二十七章 劉乘心醉第六百九十二章 與汝還家第五百零二章 增設預學第一百三十九章 田間軼事第六百九十一章 徙民歸化第六百八十八章 牽馬歸府第四十四章 山寨皇城 第六百五十二章 戰時征募第八百二十三章 去病擒酋第二百八十二章 碑前行祭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義滅親第七百六十七章 羅馬兵變第七百三十四章 固有疆土第七百一十三章 諸事妥當第二十七章 新華書局 第五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資第七百六十章 不負相思第八百三十六章 離京赴任第六百五十九章 國弱處卑第六百七十一章 水師整軍第五百零一章 民患不均第五十四章 春心萌動 第二百八十章 出巡武威第四百四十二章 文教師范第七百四十四章 狠人妙人第七百八十八章 陽春三月第二百一十六章 賀蘭在望第六百四十一章 血祭之年(下)第六百五十四章 適材適所第一百一十八章 煽動仇恨第七百八十二章 安息貴女第七百三十八章 漢已八旬第七百四十九章 沒心沒肺第五百四十章 鳳翔珠寶第二百二十三章 攻守應對第四十六章 工業模式第二百六十一章 欲設軍校第六十四章 誅心之言 第三百八十一章 擊潰前軍第四百九十八章 張騫出使第四百九十七章 霍氏去病第七百二十八章 歸化名額第一百一十二章 全線出擊 第八十三章 庶民經濟 第五百零五章 大農六部第五百三十章 勒石蔥嶺第一百零九章 將門犬子第四百七十六章 驚見罌粟第一百八十八章 罪證確鑿第二百五十五章 年節過后第六百五十二章 戰時征募第五百一十五章 安息作死第三百四十八章 烏孫滅國第三百五十章 諸越形勢第七百七十章 家族利益第二百九十一章 長秋基金第四百五十七章 百川船運第五百一十六章 沐王暑訓第三百一十五章 喜事連連第四百零三章 春滿人間第五百八十二章 身毒禁海第七百八十章 邁向成熟第四百零七章 朝堂換血第五十一章 諸般算計第七百五十九章 安排見習第三百四十六章 瑣碎諸事第五百三十九章 長安坊市第七百零五章 羅馬權斗第一百二十九章 關城大捷第四百一十五章 隋珠驚現第七章 太子廢立第一百四十六章 暗自盤算第八百一十五章 匈奴陷陣第六百五十五章 所為何來第六百五十五章 所為何來第一百四十一章 天家氣象第五百四十三章 呂宋淘金第八十三章 庶民經濟 第六百五十章 交辦太子第七百四十五章 泰安隨任第九十八章 酷吏張湯第二百九十五章 芙蓉帳暖第三百五十一章 得勝還朝第七百六十二章 祖父催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阳县| 文成县| 临泽县| 海南省| 南京市| 班戈县| 沿河| 罗源县| 延长县| 岗巴县| 宝坻区| 分宜县| 梅州市| 石嘴山市| 牙克石市| 凉山| 永登县| 云阳县| 澄迈县| 偃师市| 灵山县| 凤山县| 霞浦县| 湖口县| 阿鲁科尔沁旗| 咸宁市| 石城县| 平山县| 茌平县| 潞城市| 茶陵县| 宁夏| 大冶市| 贵溪市| 拜城县| 邵阳市| 德令哈市| 洪雅县| 如皋市| 合作市| 屯门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