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鱼机如何接线

第三百九十一章 驅使烏桓

想要堆積近七萬具尸首,并將之蓋土夯實,工程量著實不小,要耗費不少時間,劉徹這皇帝自然不會全程參與京觀的構筑。

好在此處不缺奴隸,光是匈奴的戰俘都有六萬余,在漢軍馬刀的驅使下,在廣寧塞關墻前方深挖壕溝,僅余下城門前的一條寬闊通道,即可獲取壘砌京觀所需封土,又可為廣寧塞構筑出防御工事,日后或許還能將之蓄水用做護城河,端是一舉兩得。

翌日午時,大漢騎軍經過近兩日的休整,傷重者皆已被分批送往上谷郡的郡治沮陽城好生醫治,留下的騎軍將士皆披甲執銳,盡數出營,縱馬列陣。

山谷北口,京觀已近乎構筑完成,那尸山已然蓋土夯實,壘砌的土坡高逾十丈,頂端夯成闊百步的大平臺,并設了祭壇。

八萬大漢騎軍駐馬列陣,默然肅穆,唯聞得迎風招展的旌旗在獵獵作響。

劉徹領著漢軍諸將登上京觀,在祭壇奉以三牲,祭告先祖,悼念英魂。

祭典行過,劉徹長身而立,望著下方的威武雄壯的大漢軍陣,深深吸了口氣,任由寒涼的空氣在鼻腔和肺部打著轉。

劉徹朗聲大喝道:“代天罰罪,討不臣;犯我強漢,遠必誅!”

“征討不臣,雖遠必誅!”

“征討不臣,雖遠必誅!”

大漢八萬騎軍神情激越,震天的高喝聲蘊著無匹戰意,直沖九霄,雖不似玄幻小說般能沖破多日不散的陰云,但卻著實掃盡了籠罩大漢數十載的北地陰霾。

漠北匈奴,再無力南侵漢境!

烏桓大軍已然撤往塞北的十余里外,此戰這近十萬烏桓騎射沒有多大的傷亡,劉徹可不想前門驅虎后門引狼,還是要多加防備的。

依史籍記載,匈奴被迫西遷后,東胡各族陸續做大,烏桓成為東漢的心腹大患,鮮卑更是在晉末隋唐逐鹿中原,五胡亂華也是東胡夷狄起的頭。

劉徹特意召烏桓貴族們前來觀禮,除卻震懾,更有旁的盤算。

領漢軍諸將下得京觀封土,劉徹翻身上馬,策馬行至烏桓貴族們近前。

烏桓貴族們忙是下馬,盡皆跪伏在地,不敢抬頭直視天顏,蓋因他們知曉,自個的性命乃至烏桓全族的存亡皆掌握在大漢天子手中。

想憑十萬騎射與皇帝陛下討價還價,那無疑是自尋死路,烏孫便是因此惹惱大漢皇帝,被舉族誅絕的。

劉徹也懶得跟他們廢話,徑自冷聲問道:“朕今日率我大漢將士在此以匈奴人的尸身構筑京觀,乃因匈奴犯我強漢。如今大漢塞外尚有朝鮮不愿臣服,爾等以為該如何處置?”

烏桓貴族們皆是愣怔,心道這事問他們作甚,大漢軍容壯盛,漢軍所向披靡,直接揮師出塞,想要覆滅已半死不活的朝鮮豈非易如反掌么?

“烏桓諸部不愿替朕分憂?”

劉徹見得他們久久不語,微微抬了抬手。

戰刀出鞘的嗆啷聲不斷響起,劉徹身后的死士和郎衛紛紛抽刀出鞘,冷冷的看向跪伏在地的烏桓貴族們。

烏桓貴族嚇得臉色煞白,頗是驚慌失措。

薄奚候忽都倒是心思通透,忙是急聲道:“陛下息怒,吾等遠率所屬部族為君分憂,出兵覆滅朝鮮。”

烏桓貴族們聞言,這才恍然大悟,曉得大漢皇帝是這個意思。

他們雖不情愿讓族人替大漢征戰賣命,但形勢比人強,現今已無人剛違逆大漢皇帝的意志。

“陛下,我巴魯與赤勃部眾皆任憑陛下差遣,出兵朝鮮。”

赤勃候巴魯則是滿臉懊喪,心道竟又被忽都這老狐貍搶占先機,向大漢皇帝表忠了。

“如此便好!”

劉徹微是頜首,俯視著烏桓貴族們,見得他們便連跪伏時都是涇渭分明,分別跪在忽都和巴魯的身后,復又輕笑道:“朕也不會讓爾等白白為大漢效力,朕欲在遼東塞外也筑起一座京觀,只是尚缺不少首級。”

他頓了頓,繼續道:“不若這般,朕準允你烏桓各部從右北平的塞北借道,且在遼東塞外為烏桓開放邊市,除卻讓漢商向你烏桓出售貨物,朝廷更會以萬錢每口的價錢購買精壯奴隸……亦會以千錢每首購買頭顱,男女老幼皆可,朝鮮,匈奴,鮮卑,總之但凡不是我大漢子民,其頭顱皆可換取貲財,如何?”

烏桓貴族皆是眼神大亮,齊齊點頭應下。

現下匈奴遭到重創,大漢塞北除了鮮卑族能稍稍與烏桓抗衡,旁的東胡部族壓根就不值一提,若再算上半廢的朝鮮,各族屬民加總怎的都有百萬之數的。

若憑借十萬烏桓騎射征伐各族,且不提能擄到多少精壯奴隸,光是向漢廷賣首級,都能獲取數以十億計的貲財。

劉徹曉得財帛動人心的道理,也曉得大漢邊市對烏桓各部的重要性,能用錢財削弱塞外蠻夷,買得邊陲安寧,減少漢軍傷亡,是極為劃算的。

大漢不差錢,能用錢解決的事就不算大事。

“待你等出兵征討朝鮮,朕還會命遼東太守竇嬰向你烏桓各部低價出售糧草和兵械。”

劉徹又是拋出更大的誘餌,對于缺銅少鐵的烏桓人而言,即便是漢軍汰換的兵械,也是難得的利器。

現下大漢的鐵業整合已步入預定軌道,諸多冶煉工坊的匠師們逐步吸納少府傳出的冶煉技巧與合金配方,正處于不斷嘗試各類新工藝,以累積經驗,推陳出新的發展階段。

旁的且不論,光是鋼鐵的產量和品質就有大幅提高,雖還暫時無法鑄造出無縫炮管和槍管,但鍛造出的兵刃已達到較高的水準。

劉徹身為穿越眾,曉得這些兵刃已是大漢在未來相當長時間內所能鍛造的巔峰產物,除非冶金業整體大幅提升,甚至要等到機械鍛壓工藝的出現,才能鍛造出更為精良的兵刃。

因而劉徹打算對大漢的朝廷軍和邊軍皆進行大幅換裝,汰換下的老舊兵械除卻弓弩要銷毀,旁的刀槍劍戟若是回爐重鑄未免太浪費了,倒不如轉賣給烏桓各部,讓他們替大漢征討北方外族算了。

當然也僅限于老舊兵刃,盔甲是絕對不準允外流的,非止劉徹是這般做,華夏自古皆對外族禁售鎧甲,比對兵刃的管制更為嚴苛,畢竟這是華夏對夷狄的最大優勢所在。

匈奴氣焰最盛時,其將士仍是多批簡陋皮甲,蓋因打造金屬盔甲分但要耗費大量銅鐵,更需要極高的鍛造工藝,遠比制作兵刃要難得多。

饒是如此,烏桓貴族們聞得可從遼東邊塞獲取大漢的兵械,已然大喜不已。

尤是野心勃勃的赤勃候巴魯,想要壓倒忽都和薄奚部,成為烏桓王,就必須裝備起更多的赤勃部將士,精良的兵械自是必不可少的。

大漢皇帝雖說會低價出售,但也絕不便宜,想要獲得足夠的數量,必得耗費大量貲財。赤勃部的底蘊遠不薄奚部,家底尚顯微薄,唯有出兵擄精壯,取人頭,賣給漢廷,方能購置大量兵械。

劉徹見得他們喜形于色,曉得目的已然達成,便是擺手道:“爾等速速率軍回返烏桓山脈,朕明日亦要班師。爾等切記,朕不愿再看到有任何外族在漠南草原牧馬,包括你烏桓各部,若烏桓子民要放牧,就到烏桓山北麓去,可是醒得么?”

烏桓貴族們自是紛紛頓首應諾,起身告退而去。

他們翻身上馬后,溜得比兔子都快,也不知是急著回去整軍準備征討各族,還是怕大漢皇帝突然改了主意,將他們盡數斬殺在此。

總之近百名烏桓貴族縱馬疾馳,片刻便沒了蹤影,劉徹也懶得再派漢軍將士隨行,他不信烏桓各部敢在此時反水,京觀可在這擺著呢。

是夜,劉徹通令全軍,在休整之余也做好拔營離去的準備,明日清晨便會穿過廣寧塞,前往上谷郡治沮陽城。

因兩地只相距二百余里,且塞外漢軍皆為騎兵,故中途是不會停駐的。

非但漢騎興奮難眠,羌騎將士更夜不能寐。

此番大戰,效死奮戰的六萬羌騎傷亡過半,皇帝陛下特意傳旨,此次參戰的羌騎將士可自行選擇是否歸冊漢籍,若入漢騎者,可遷妻兒老小等血親入漢境,糧餉待遇皆與胡騎將士等同。

改冊漢籍后,他們及家中親眷就可已漢人自居,是堂堂正正的大漢子民,再非受人鄙夷的外族蠻夷了。

劉徹之所以會下這旨意,除卻不欲讓為大漢浴血奮戰的羌騎將士寒心外,亦因胡騎也傷亡近半,余者不足萬騎,不妨再從羌騎中抽調精銳,補足兩萬員額。

如此羌騎也僅剩兩萬騎,正好再開羌騎校營,或許日后還會繼續屯駐在河西走廊,但終歸算是正式納入漢軍的正規編制。

今后細柳騎營也只會補增至兩萬騎,而非原本的三萬,使得所有朝廷直轄的騎營皆為兩萬員額的編制,更便于管理……和彼此制衡。

待明日劉徹揮師穿塞后,虎賁衛便會將廣寧塞交由太尉李廣所部接管,等待大農丞孔僅帶屬官前來主持奴隸的發賣事宜。

依照劉徹的意思,這百余萬奴隸不論男女老幼,能賣的就賣,剩下賣不出去的便趕出塞城,讓他們在冬季的大草原上自生自滅,大漢沒那么多糧食養活光吃飯不干活的外族蠻夷。

殘忍么?

劉徹又不是圣父圣母,昔日只說出城投降者不殺,可沒說要白白養活他們,不是么?

誰能說大漢皇帝不講誠信,殘暴就殘暴,反正漢武揮鞭的作者水平有限,也寫不出甚么高大上的主角,各位讀者合則來,不合則去,不強求的,嘎嘎。

第七百五十章 大浪淘沙第三百八十八章 兩軍接戰第三百零四章 雍涼乳業第十六章 仁孝家宴 第六百零五章 權貴人脈第八十章 密林設伏第五百二十九章 王爵虛置第八百二十九章 何須多言第三百六十九章 泄密之人第二百四十八章 初雪過后第二百五十九章 圖謀西南第三百五十一章 得勝還朝第八百零四章 及笄待嫁第四百一十四章 組建暗衛第七百八十章 邁向成熟第八百一十四章 出隘布陣第八百一十一章 先鋒抵達第九十八章 酷吏張湯第五百四十七章 倭王八岐第八百二十六章 貴女愁緒第六百四十七章 翁主婚事第七百七十六章 太子來援第八百零二章 教宗為質第七百二十一章 事出意外第七百九十四章 諸般遷調第二百二十六章 群臣嘩然第四百二十一章 諸將遷調第六百四十五章 筵席之間第五十章 平羌六策第三百三十二章 宮寒之癥第八百一十八章 寄子歸鄉第三百四十六章 瑣碎諸事第四百六十二章 單車問世第六百二十九章 以羌清藏第一百三十一章 謀劃絲路 第三百五十五章 為越正名第四百五十一章 鳴炮賀壽第二百二十六章 群臣嘩然第一百八十六章 告上公堂第五百四十三章 呂宋淘金第五百零二章 增設預學第五百九十章 覬覦太子第五百九十二章 石油化工第一百二十三章 形勢大好第一百八十二章 儒派裂變第四百三十七章 正月離京第二章 吳楚之亂第四百九十一章 殘暴奴律第三十二章 王嬸還鄉 第七百五十二章 東風客運第四百二十七章 劉乘心醉第九十六章 各自收獲第六百八十五章 社福基金第二百三十章 百年毒計第七百九十章 諸般應對第七百七十九章 家有犟兒第三百九十三章 陪伴嬌妻第一百二十六章 關城血戰第一百七十三章 酒宴議政第五百二十九章 王爵虛置第六百八十三章 朝議始開第三百九十五章 處置薄氏第七十章 老漢家中 第六十五章 雁門行商 第三十四章 上林春狩第一百九十八章 貴女登門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自抉擇第五百三十三章 登殿獻劍第一百五十七章 風雨飄搖第四百六十二章 單車問世第三百五十六章 諸事底定第八百零六章 儲君大婚第三百一十六章 長安周報第三十一章 特種作戰 第二百一十九章 踏破王庭第四百一十六章 珠贈嬌妻第五百六十一章 馳道路軌第七百零七章 赴滇迎親第七百六十九章 嗣子哀怨第六十九章 微服私訪第九十二章 帝國物流第三百二十七章 蹴鞠聯賽第四百六十一章 直流電機第一百六十二章 安夷將軍第六百二十五章 電力照明第六百零六章 特使避暑第十七章 御賜盛宴 第二百一十六章 賀蘭在望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夕纏綿第二百二十一章 舉杯陶然第六百八十一章 皇帝急召第三百三十五章 誓滅烏孫第一百三十五章 隴西豪強第一百二十六章 關城血戰第七百六十三章 捕奴行當第二百八十六章 帝國科院第二百九十一章 長秋基金第四百零四章 皇后臨盆第一百二十三章 形勢大好第四百一十五章 隋珠驚現
第七百五十章 大浪淘沙第三百八十八章 兩軍接戰第三百零四章 雍涼乳業第十六章 仁孝家宴 第六百零五章 權貴人脈第八十章 密林設伏第五百二十九章 王爵虛置第八百二十九章 何須多言第三百六十九章 泄密之人第二百四十八章 初雪過后第二百五十九章 圖謀西南第三百五十一章 得勝還朝第八百零四章 及笄待嫁第四百一十四章 組建暗衛第七百八十章 邁向成熟第八百一十四章 出隘布陣第八百一十一章 先鋒抵達第九十八章 酷吏張湯第五百四十七章 倭王八岐第八百二十六章 貴女愁緒第六百四十七章 翁主婚事第七百七十六章 太子來援第八百零二章 教宗為質第七百二十一章 事出意外第七百九十四章 諸般遷調第二百二十六章 群臣嘩然第四百二十一章 諸將遷調第六百四十五章 筵席之間第五十章 平羌六策第三百三十二章 宮寒之癥第八百一十八章 寄子歸鄉第三百四十六章 瑣碎諸事第四百六十二章 單車問世第六百二十九章 以羌清藏第一百三十一章 謀劃絲路 第三百五十五章 為越正名第四百五十一章 鳴炮賀壽第二百二十六章 群臣嘩然第一百八十六章 告上公堂第五百四十三章 呂宋淘金第五百零二章 增設預學第五百九十章 覬覦太子第五百九十二章 石油化工第一百二十三章 形勢大好第一百八十二章 儒派裂變第四百三十七章 正月離京第二章 吳楚之亂第四百九十一章 殘暴奴律第三十二章 王嬸還鄉 第七百五十二章 東風客運第四百二十七章 劉乘心醉第九十六章 各自收獲第六百八十五章 社福基金第二百三十章 百年毒計第七百九十章 諸般應對第七百七十九章 家有犟兒第三百九十三章 陪伴嬌妻第一百二十六章 關城血戰第一百七十三章 酒宴議政第五百二十九章 王爵虛置第六百八十三章 朝議始開第三百九十五章 處置薄氏第七十章 老漢家中 第六十五章 雁門行商 第三十四章 上林春狩第一百九十八章 貴女登門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自抉擇第五百三十三章 登殿獻劍第一百五十七章 風雨飄搖第四百六十二章 單車問世第三百五十六章 諸事底定第八百零六章 儲君大婚第三百一十六章 長安周報第三十一章 特種作戰 第二百一十九章 踏破王庭第四百一十六章 珠贈嬌妻第五百六十一章 馳道路軌第七百零七章 赴滇迎親第七百六十九章 嗣子哀怨第六十九章 微服私訪第九十二章 帝國物流第三百二十七章 蹴鞠聯賽第四百六十一章 直流電機第一百六十二章 安夷將軍第六百二十五章 電力照明第六百零六章 特使避暑第十七章 御賜盛宴 第二百一十六章 賀蘭在望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夕纏綿第二百二十一章 舉杯陶然第六百八十一章 皇帝急召第三百三十五章 誓滅烏孫第一百三十五章 隴西豪強第一百二十六章 關城血戰第七百六十三章 捕奴行當第二百八十六章 帝國科院第二百九十一章 長秋基金第四百零四章 皇后臨盆第一百二十三章 形勢大好第四百一十五章 隋珠驚現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芦溪县| 东海县| 额济纳旗| 闵行区| 临西县| 城口县| 鸡东县| 大兴区| 津南区| 胶州市| 曲水县| 饶河县| 大邑县| 古田县| 吴川市| 玉门市| 肇源县| 江川县| 清原| 芷江| 涟源市| 民乐县| 买车| 五大连池市| 汉源县| 通道| 宜君县| 延安市| 弥勒县| 虞城县| 武汉市| 遂平县| 稷山县| 三原县| 东源县| 乌苏市| 盈江县| 从化市| 阜阳市| 平谷区| 郯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