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充實的時候往往會感覺到時間過得很快,不知不覺中,1997年的夏天已經到來,再過幾天,他就要離開三江市去北京。許毅和蘇蘭的準備也已經做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跟親朋好友打個招呼,然后辦理留美簽證。
五月份,發生了幾件值得紀念的大事。
五月七日,intel公司發布了pentium2處理器。這款芯片不是簡單的升級,而是英特爾自推出“奔騰”以來最重要的新品。奔騰2成功地實現了0.25微米新工藝,它內置多媒體(mmx)功能,并采用了雙重獨立總線結構。
mmx技術是intel最新發明的一項多媒體增強指令集技術,它的英文全稱可以翻譯“多媒體擴展指令集”。是intel公司在1996年為增強奔騰 cpu在音像、圖形和通信應用方面而采取的新技術,為cpu增加了57條mmx指令,除了指令集中增加mmx指令外,還將cpu芯片內的l1緩存由原來的16kb增加到32kb,因此mmx cpu比普通cpu在運行含有mmx指令的程序時,處理多媒體的能力上提高了60%左右。
mmx技術不但是一個創新,而且還開創了cpu開發的新紀元,后來的sse,3dnotel和amd兩個巨頭在cpu的領域的競爭非常激烈。
在一個月前,也就是四月六日,amd公司搶在intel的“奔騰二代”發布之前發布了自己的k6處理器,這款處理器的性能和intel的“奔二”有著相似的性能,所以也獲得了巨大成功。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他們的一級緩存提高到了64kb,比intel的mmx足足多了一倍,因此它的商業性能甚至還優于奔騰 mmx,但由于缺少了多媒體擴展指令集這道殺手锏,k6在包括游戲在內的多媒體性能要遜于奔騰 mmx。
“奔二”的發布之后,許毅知道cpu的diy超頻時代即將到來。“奔二”是一款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處理器,但它卻很短命。后來,intel生產工藝有了巨大進步,發布了一款面向低端,使用和pentium2相近核心的“賽揚處理器”。“賽揚”在性能上竟然直逼同頻率的pentium2,“賽揚300”a就是那個時代的神話。intel這種失誤的市場策略,直接導致了pentium2的短命。
賽揚300a,是一個讓人聞之動容的產品,是intel的經典之作。正是賽揚300a陪伴了許毅度過了他的學生時代。賽揚300a的經典,并不僅僅是因為它的超頻,還在于賽揚300a的超頻性幾乎造就了一條專門為它而生的產業鏈!主板、轉接卡很多產品就為了賽揚300a而生。它出現之后,報紙雜志網絡媒體都在討論這款celeron300a的超頻方式、技巧、配合主板、內存等等,也意味著diy的超頻時代正式到臨!
五月十一日,發生了一件人工智能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由ibm 研制的超級計算機“深藍”戰勝了國際象棋特級大師卡斯帕洛夫。
新華社的報道是這樣的:1997年5月11日,星期一,早晨4時50分,一臺名叫“深藍”的超級電腦將棋盤上的一個兵走到c4的位置時,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棋手不得不沮喪地承認自己輸了。世紀末的一場人機大戰終于以計算機的微弱優勢取勝。
新聞中所說的“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棋手”指的是前蘇聯國際象棋世界冠軍卡斯帕洛夫,而“深藍”(deepblue)卻是ibm公司研制的超級電腦,學名“as/6000 sp大規模多用途并行處理機”。
卡斯帕洛夫國際象棋大師敗了,這本來就是一個非常大的新聞,而其對手竟然是一臺電腦!頓時,這件事成為萬眾關注的最熱門的新聞,僅在因特網上就有2700萬人,絡繹不絕地前往有關站點探究。新聞媒體以挑釁性的標題不斷地發問:
“深藍”戰勝是一個人,還是整個人類?
連棋王都認了輸,下一次人類還將輸掉什么?
智慧輸掉了,人類還剩些什么?
人工智能領域一向是一個爭議非常大的領域,大家希望人工智能能夠給人類帶來極大的便利的同時還擔心這些神秘的東西會產生超越人類的智慧。一直以來,有不少小說和電影中出現了這樣的“物種”,有邪惡的,也有正義的。絕大多數人的立場是,盡管出現正義的“智能電腦”是非常誘人的,但也不能冒這個險,因為并沒有把握“邪惡”并不會出現。“深藍”戰勝了卡斯帕羅夫,這件事實在太具有代表性了,很多人為此憂心忡忡,認為如果讓機器具備了人類最引以為自豪的“思想”,那么,有了思想的機器將會給人類帶來難以預料的危機。
當然,事情還并沒有這么糟糕。實際上,現在的“深藍”的智能程度并不高。這臺被譽為“像人一樣的機器”的“深藍”電腦,“體重”1.4噸,“身高”208厘米,綠色的底座上立著兩個黑色大柜子,共裝有32個微處理器cpu,每個 cpu上又有16個協處理器,實際共裝備了32×16=512個微處理器。32個cpu都各自配置著256 mb的內存,儲存容量達到32×256=8192 mb。“深藍”的下棋軟件程序大約有2萬行之多,它的“思考”速度可以達到每秒2億個棋步。在下棋的時候,“深藍”高速預測當前棋局的每一種可能的下法,平均可向前預測10~12步,最多一次預測達70棋步。在它的數據庫里,儲存著100多年來優秀棋手對弈的200多萬個棋局,具有非常強大的棋力優勢。
由于“深藍”沒有諸如心理因素方面的擔憂,也不會“在意”周圍環境的干擾,在這點上它是有很大優勢的,另外,參與“深藍”設計的人員當中,有幾個是國際象棋方面的高手,他們非常清楚卡斯帕羅夫的棋風,還專門針對這個設計了響應的對策,再加上“深藍”那龐大的數據庫,卡斯帕羅夫的落敗也是可以理解的。
正當大家對這件事爭論得沸沸揚揚的時候,網絡上開始迅速流傳一個曾經真實發生的詭異“電腦謀殺”案,再次把大家嚇了一大跳。報道是這樣的
1989年前蘇聯著名國際象棋冠軍尼古拉.古德科夫于莫斯科挑戰一臺巨型電腦,比賽在一副漂亮的金屬棋盤上進行。幾經爭奪,古德科夫逐漸適應了電腦的棋路,直殺得電腦丟盔棄甲,狼狽不堪。雙方整整鏖戰了6天,記分牌上顯示出3:0,人類大師連勝三局。裁判示意增賽一局,給電腦一個挽回“面子”的機會。古德科夫春風得意,頻頻揮手向觀眾致意。電腦的指示燈不停閃動,似乎十分惱怒。隨著開局哨聲鳴響,電腦先下第一手,古德科夫看也不看,伸手去抓他的棋子一聲慘叫驚呆了場上觀眾,人們看到古德科夫重重地倒在金屬棋盤上,身上冒出縷縷青煙。賽場一片混亂,工作人員立即切斷電源。等到醫生趕到時,這位前全蘇冠軍早已斃命身亡。
刑警在電腦專家的配合下反復檢查機器,證明這部超級電腦本身完好無損,沒有任何短路故障。經過取證落實后,前蘇聯警方對電腦提出指控,罪名是“蓄意謀殺”。警方認定,這部殺人電腦在輸棋后惱羞成怒,自行改變了程序,向棋盤釋放強大的電流,故意擊殺了對手。法院接受了指控,初步決定于第二年春,將電腦作為罪犯押上法庭,破天荒地開庭審理人類歷史中首例“電腦謀殺”案。
據說,前蘇聯專家沙尼柯夫等人認為:“機器已具備了人的智能,在屢次敗北的形勢下,難免會產生報復性謀殺念頭。”而美國和日本的電腦專家卻一致反對這種說法。他們為電腦辯解說:即使電腦有了人的情感,它也不會莫名其妙蠢到會去殺人!只要是稍有頭腦的人,誰都知道,在賽場上把對手殺死,裁判絕不會判殺人者獲勝。
但不管怎么說,這件事卻是真實發生了的,古德科夫確實觸電而亡
這個報道一出現,很快被各大新聞網站和論壇轉載,“古德科夫謀殺案”再結合這次“深藍”贏棋事件,很快,智能電腦威脅論占了上風。后來,有人發現,這件案子實際上已經結案了,殺人兇手雖然確實是下棋的機器人,但并不是其主觀意愿。而是外來的電磁波,即有害的“電子霧”,是它干擾了電腦程序,從而造成機器動作失誤。有人指出,早在1981年,日本就發生過一例因電磁波干擾,使機器人突然動作起來,誤殺操作工人的案件。因此,所謂“古德科夫謀殺案”是一個冤案,人們總算是松了口氣。
當然,技術人員自然不會這么輕易相信這樣的事情,他們都知道,要出現真正的智能并不是一件這么容易的事情。真正擔心的只是那些外行罷了,他們并不懂具體的技術內幕,連計算機技術他們都感到很神秘,更別說“人工智能”了。
許毅是懷著看熱鬧的心態看大家的爭論的,要是讓他選擇,他肯定會選擇讓人工智能出現,沒有什么特別原因,他相信,只要是技術人員就一定會這么選擇。
令許毅感興趣的是,深藍的主要設計者,“深藍之父”是中國人,出生于臺灣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