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才剛走到樓梯口,下方就有人喊了一聲:“嗚嗚!”
王揚愣了,轉頭一看,只見刑部官員們都舉著本子,上面就仨字兒:“還有事!”
“咳咳,還讓不讓人吃飯了?得,時間不能浪費,叫外賣!”
外賣來了,如今還是有專門的炊事班做飯,畢竟還沒有下發(fā)食物的措施,所以由人拿著桌子,在明晃晃的大殿外,擺上了十幾排,不用付錢。
王揚匆忙塞了幾口,趁著嚼著的時間,拿起紙筆,問道:“還有什么事,快說快說!如果只是什么打架的小事而延誤了大家,當眾吊打五分鐘!”
刑部官員早就等得不耐煩了,一上午都在討論那事兒,他們險些忘了,此時趁著空擋,連忙把事情原原本本的匯報出來。
“這件事兒沒有明文規(guī)定和法律記載,我們不知道怎么處理才好。”
王揚聽完以后,眉頭一揚,好事兒啊!這是最早的商業(yè)雛形嘛,以物換物,然后得了甜頭的家伙肯定往商人這方面發(fā)展呀。
不過問題隨之而來,既然商業(yè)已經(jīng)萌發(fā)了,是不是要立個商業(yè)的法律?
答案是肯定要,既然要立法,靠眾人是靠不住的,是不是只能王揚自己來?
答案也是肯定的,那是不是意味著,接下來這段時間,王揚又要累成狗?
“天將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王揚如是安慰自己。
“你們說說這事兒怎么樣?”王揚問百官,問完后就放下筆,胡吃海喝一通,為接下來一段時間的大量腦細胞死亡做準備。
百官們愣了一會兒,不知道該怎么回答。他們不是中國古代文人,對商人沒有歧視。
按照布十四等人的做法,不偷不摸不搶,貌似也沒有做錯。但是他們的物資卻不知不覺翻了幾翻,這算什么事兒?
“我覺得得把他們的多出的物資收回來,分給其他人,因為他們就是在其他人身上獲得的。”一個官員說出了自己的觀點。
“我認為沒關系,他們不偷不搶,也是經(jīng)過雙方同意才換的,多了也沒什么啊。”又一個官員表示。
很快,百官就開始紛紛表示了自己的意見,一方面是支持平分物資。
另一方面,是覺得這樣做應該也可以。
支持的那方不用問。因為他們找不到布十四等人的做法是不對的,既然沒有錯,那就隨他們搞吧。
而不支持的那一方,為什么不支持?首先明確一點,他們并沒有認為這件事不合法。也不討論這個問題,既然不是合法的問題,就得問問到底是什么原因了。
“你們?yōu)槭裁床恢С职。克麄儧]偷沒搶,怎么能把他們獲得的物資分了呢?”王揚便問了。
不支持的一方,杰出的代表人物便是驅趕者張三他們。
驅趕者就表示了:“因為他們不是通過勞動獲得的,不生產(chǎn),怎么可能獲得東西呢?你不去打獵。不去采水果,怎么可能獲得食物呢?”
這話說得有理,許多官員都點了點頭,他們的觀念很明確,不是說他們獲得物資的行為不合法,而是太不切實際了。你這換來換去的,結果物資多了,不合常理啊。
如果這樣都能變多,那當初在峽谷的時候就換嘛,還打什么獵?
王揚微微一笑。沒有說什么,他弄清楚眾人怎么想的了,商人這職業(yè)因為不事生產(chǎn),實際上,對于整個國家來說,沒有幫助,他們再怎么換,一件物品還是一件物品,不會變成兩件。
可以打個比方,他們現(xiàn)在有十匹布,如果他們不生產(chǎn)布,這布就還是十匹,只不過在誰手上而已。
歷史上最早的商人,都是不受人待見的,中國古代更是輕視商人,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在這里。
既然如此,那么現(xiàn)在就要問問那些支持的人了。
“你們又是為什么支持啊?”王揚問。
支持的人里,也有重量級的人物,比如李四他們。
李四表示:“他們有勞動,腦力勞動,你不能否定腦力勞動啊。”
李死等人支持也很簡單,不是沒勞動,有,只不過是在玩腦子。
否定腦力勞動,那就是否定李四等人,他們這些文官也不事生產(chǎn),但是不能否定他們有貢獻啊,剛剛都還做出了一個很好的計劃。
驅趕者反駁:“可是他們的腦力勞動,只對他們自己個人有利益啊,對其他人沒有好處,而且,做這些事,實際上沒有生產(chǎn)啊。”
李四又表示:“不管他們有沒有生產(chǎn),但也是兩廂情愿,雙方都同意的,他們也不偷不搶啊。”
雙方各執(zhí)一詞,站在不同的思考角度,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而且都有道理。
見爭論不出結果,眾人就把目光投向王揚了。
王揚的想法是什么?作為一個現(xiàn)代人還能是什么?肯定是支持商業(yè)崛起,認同布十四等人。
所以他想也不想,直接表示:“應該承認他們的腦力勞動,他們做的事是應該的,沒有人逼迫其他人和他們換。”
“可是他們的做法沒有生產(chǎn)東西啊!”驅趕者覺得這樣不好,張三他們也起來反駁。
“王揚都這么決定了,你們怎么能反對他?”李四立刻表示。
驅趕者和張三他們只好壓抑住心里的疙瘩,不說話了,什么事只要扯到王揚,那就沒得說,在他們的觀念里,王揚不可能錯。
“這件事你們自己處理吧,過段時間我會出個關于這方面的法律,把事情理順。”
看了百官一圈,王揚問道:“還有沒有其他事兒?沒事兒的話,今天就這樣了。”
等了一陣,不見有人還有事要匯報,吃飽喝足的王揚,便回去養(yǎng)精蓄銳了。
百官面面相覷了一陣,也沒說什么,驅趕者和張三等人便過來祝賀,贊嘆今天的計劃,對于剛才的事兒,完全沒有一點不快。
當然,主要是王揚直接表態(tài),支持哪一方,他們就沒必要再爭論了,何況他們的感情極好。
刑部官員們也很高興,有個交代就行,而且看樣子,連這方面的法律也由王揚自己出面解決,還是比較輕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