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到了這裡,這樣的一場劫難,就化解了嗎?
然而並沒有。
金軍翻臉了。
他們沒有信守承諾,而是反手將宋欽宗貶爲了庶人。
並且命令宋徽宗以及趙氏宗室出內城,入金兵營地。
開封府執行了這一條命令,或許他們早就想這麼做了。
所以他們做的很堅決。
就像是在對付江洋大盜一樣,挖地三尺一樣,將那羣人全都找了出來。
然後送去了金國營地。
隨後,入城,搜刮。
但搜刮,也是需要一定的時間的。
兩位皇帝被俘虜,內城毫無還手之力,自然成爲了一片廢墟。即便是還有人想要反抗。
也沒有掀起多大的波蘭。
隨後金人準備立張邦昌爲皇帝,建立國號,楚。
人稱僞楚,這個人是一個堅決的主和派,大概這也是他被金人看上的原因。
這裡面其實有個人,慷慨激昂。
對於金人的所作所爲,大肆痛罵。
“自祖父以來,七世事宋!”
“我自當盡死!以明我大宋之理!”
“大宋,在我心中!永不滅亡!”
這個人,隨後被逮捕,全家都到了金營,一個月之後,隨著宋徽宗等人北上。
四年之後,他死裡逃生,逃了回來。
隨後一路青雲直上。
這個人的名字。
叫做秦檜。
是有些讓人意想不到,但沒什麼太大的區別。
在張邦昌爲皇帝之後,金兵再一次搜刮出了一些金銀,珍寶之類的東西。
隨後,便帶著俘虜,一路北上。
當中還是有人逃了出來,例如宋徽宗第十八子,信王趙臻,後面一度領導河北義軍與金兵對抗,但可惜,趙構不支援,死了。
那麼那些,沒有逃出來的人,又怎麼樣了呢?
刑朱兩位妃子,以及兩名帝姬。
墜馬損胎。
其餘的女子,盡皆受到侮辱,霸凌。
自開封出發,前往燕山,因爲長途鞍馬,風雨飢寒,婦女不能騎馬而沿途丟棄的人,有很多。
十人九病,也是如此。
其中多數婦女,因嬲而亡。
而整個開封,十人九娼。
到最後,燕京。
牽羊禮。
包括宋徽宗,宋欽宗在內的一三千百名趙宋皇族,被逼來到金國宗廟之外。
被扒掉了所有的衣服,不管事駙馬公主,王子皇妃。赤裸上身,披一件羊皮,拿一根羊繩。
匍匐在金人的腳下,被驅趕著向前拍醒。
圍繞著金國的太廟,轉了一圈又一圈。
朱皇后最後忍受不了這樣的屈辱,上吊自殺,不成功,又投水自盡,總歸是以死明志。
宋徽宗呢?
在五帝城,吃吃喝喝,又生了六個兒子,八個女兒。
倒也不知道,那些用女人的身體來保命的大宋男人,心中到底在想些什麼。
不過想些什麼都不重要。
或許最後可以來上一個總結。
這就是宋欽宗,宋徽宗兩個人做的好事。
在金兵兩次南下的時候,宋欽宗的種種行爲最終導致了這個結局。
但是宋徽宗就不需要負任何的責任了嗎?
不,當然不是的。
實際上來說,他也要負很大的責任。
或許最後,這個結局,就是對於他們所作所爲的報應吧。
而當整個汴梁一片狼藉的時候,隨著難民,一個人,也在難民的潮流當中,逐漸的遠去。
他姓孟,是一個在汴梁城裡面的小官,他在汴梁生活了二十四年。
很長的一段時間。
但他知道,這一次離開,之後,就再也無法回到這裡了。
不是沒有辦法回到汴梁,而是那曾經繁榮的景象,已經不復存在了。
“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習鼓舞,班白之老,不識干戈,時節相次,各有觀賞。燈宵月夕,雪際花時,乞巧登高,教池遊苑。舉目則青樓畫閣,繡戶珠簾。雕車競駐於天街,寶馬爭馳於御路,金翠耀目,羅綺飄香。新聲巧笑於柳陌花衢,按管調絃於茶坊酒肆。”
這是他寫的東西,這本書,叫做東京夢華錄,記載的就是他曾經生活的地方。
言語有些繁瑣,但也很是直白,這本書記載著他曾經的生活。
語氣是平靜,甚至是有些乏味的。
然而在冷漠的表象之下,所傳達出來的卻是深入骨髓的。
哀傷。
視頻在這裡,戛然而止,就像是原本還有很多沒有說完的東西。
當然,視頻本身不可能繼續詳細,或許當時發生了什麼,也只有他們自己纔會知道。
這一切的一切,是如此的荒誕,恥辱。
靖康之變,的確是稱之爲靖康之恥,要更好的多。
在這個時候沒有人說話。
原本準備釣魚的朱瞻基,也沉默了下來。
他不憤怒嗎?
當然憤怒,但是在平靜的憤怒之下,他感覺到更多的還是哀傷。
因爲戰爭失敗,因爲皇帝無能,因爲士卒原本可以效死,卻最終手無兵器,有心殺賊,無力迴天。
這一切的一切,已經不再讓人感覺到憤怒。
而是爲那些在這一場浩劫之中,爲這些經歷浩劫的人。
感覺到哀傷。
“其實在之前的一些時候,會有一些人思考史可法曾經做出的事情。
這個人你們可能不認識,他是明朝滅亡之後的一名小官,因爲抵抗清軍的入侵,從而導致了整個揚州城被屠。
當然,即便是不抵抗,結果未必能好到哪兒去。
所以從這裡衍生出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如果當時不抵抗,是不是要好上很多。
我覺得雙方儘管情勢有些不一樣,但在這裡依舊可以給出一個答案。
那就是當異族到來的時候。
投降派,是不會有好下場的。
有且僅有的,你可以做出的唯一的選擇,就是拼盡全力,抵抗到底。或許這纔是唯一的道路。
假設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因爲事情已經真實的發生了。
但假設,但假設他們一開始就沒有想著投降,假設他們一開始就準備和金兵作戰,假設他們聽從了種師道的說法。
假設......假設.......
那麼最後的答案,會不會不一樣呢?”
沒有人知道這個答案,有的,只是那些受盡侮辱而死的人。
以及拼盡全力但還是死了的人......
屍骨未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