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五十兩銀錠子
回到家,楊氏聽說賣了三十四兩銀子,愣了半天才緩過神來,這西瓜可比她繡花賺得多。有了這些銀子,家裡的日子可以過得很好了。
今天才賣了三十個西瓜,後院還有不少呢,這樣算算,最少可以賣上百兩銀子,楊氏還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多銀子呢。
“小妹,這西瓜多買了十文一斤,這都是鄭管家說好話的功勞,我就自己做主給他十兩銀子感謝他。只給這一次,下次就不給了。”楊家大舅解釋說道,擔心妹妹會生氣。
楊氏笑笑,道:“大哥,你做主就好,人家憑什麼無緣無故給我們價格這麼高啊,這些可都是人情。給十兩銀子不多,我心裡有數。”楊氏知道大哥不會坑她十兩銀子,這些銀子給別人好處,也是爲了以後能夠更好地賣西瓜。
“你明白就好。”楊家大舅放心了,妹妹日子過得好,他們也很放心。
杜五郎,杜八郎吃過晚飯之後,擡了兩個筐子,去給村子裡族長,里正等幾家相熟的人家送西瓜。
杜九妹閒著沒事兒,就當是遛彎消化了,跟著兩個哥哥一起去。
“五哥,八哥,待會我們要給爺爺奶奶送西瓜嗎?”杜九妹問道,說實話,她對那一家子沒有一點好感。
杜五郎其實也不想送,但孃親交代了那是他們的親爺爺,親奶奶,即使他們再壞,作爲小輩不能不認長輩,畢竟那是父親的爹孃。
“要去送的,待會經過大宅那裡,我們送一個進去。”杜五郎小聲道,不情不願。
“不······不賣!”杜九妹結結巴巴,不賣西瓜,但可以免費用。
眼前揚起一片塵土,杜九妹第一次感覺到其實吃點塵土,也不是壞事兒。
“五哥,這樣不行。若是大宅的人看到我們有兩筐子西瓜,說不定全部被他們扛進家。”杜九妹提醒,對大宅的人品深感懷疑,尤其是杜婆子,那就是油鹽不進,難纏地緊啊!
杜五郎見弟弟妹妹如此說,也知道平日裡被那些人嚇著了,笑道:“好,就按照八郎說的做。”
不要說杜九妹廢柴,實在是這些人太過強壯,背上的大刀太嚇人。一刀砍下去,她的小命就交代在這裡了。
一說山上的人,杜五郎面色一怔,趕緊拉著杜九妹,杜八郎回家。一路上一句話也沒說,擔心那些人沒有走遠。
“免費送,免費送。”杜九妹連忙說道,擔心說得晚了,對方會把銀子要回去。
阮二拿出一錠銀子,扔到杜九妹身邊,不是不想扔在杜九妹手裡,主要是錢太重,整整五十兩,會砸傷這個小丫頭的。
“是啊,五哥。我們把西瓜放在村口,讓小九兒看著,我們兩個每次拿一個送過去,最後送爺爺奶奶家。就算他們想要多一些,筐子裡也沒有了。”杜八郎建議道,對付那家人,就不能用平常的習慣思考。
“原來如此。”阮二上了馬,身後的三人疾馳而去。
回到家裡,杜九妹把銀錠子放在桌上,足足五十兩,好幾斤呢。油燈的黃光照在嶄新的銀錠子上面,發出灼灼的光輝,這是新溶的銀錠子。
阮二把裝著西瓜的兩個朱筐子放在馬上,剛想走,突然覺得這聲音好像在哪裡聽到過,問道:“你······你見過我們?”
“嗯?”阮二愣住,“不賣西瓜,你在這裡做什麼?”
杜九妹大驚,猛地擡頭,趁著月光,居然看清了來人居然是那日送他們出山洞口的阮二。桃花釀都送過去了,這······這些人不是來殺她們全家的吧?
可事與願違,那四個騎馬的人,居然在杜九妹面前停下來了,勒緊繮繩,最前面的一個男子,沉聲問道:“這西瓜怎麼賣?”
聽這話,杜九妹不敢說想送了,否則這些人又會說,她怎麼知道他們從這裡經過?
“賣,賣!”杜九妹連忙改口,“都是上好的西瓜,幾位大爺隨便吃。”心裡加了一句,其實不給錢,她也不敢跟這些人要。
杜九妹兩手捧著一錠銀子,道:“西瓜被山上的人買走了。”
等杜五郎,杜八郎送了西瓜回來,見杜九妹面前西瓜筐子沒了,還以爲被打劫了呢,問道:“小九兒,西瓜呢?”
在村口的樹林邊上找了一個平坦的地方,讓杜九妹看著,他們一人一個西瓜抱著送到族長和王里正家裡,筐子裡還剩下四個,一個是給杜大勇的,一個是給孫婆子的,一個是給李大嬸的,最後一個是給大宅的爺爺奶奶的。
這可都是大人物,杜九妹低著頭,假裝什麼也沒看到,心裡不停嘀咕:“看不見我,看不見我······”
“這筐子我們也要了。”阮二笑道。
可就在杜五郎,杜八郎剛進村子,遠處管道上來了一隊騎馬的人。
好像有這麼回事,兩個下屬給他送來一罈子酒。當時他有事情,並沒有嚐嚐味道如何。
村口的路是在官道上有個岔道口,杜九妹正好就在岔道口邊上,那些人正好能夠看到杜九妹,以及杜九妹面前的西瓜筐子。
杜九妹的小腦袋搖得跟撥浪鼓似的,道:“沒見過,沒見過!”
杜九妹從這人的語氣裡判斷出來,這人已經想起她們是誰了,苦著臉道:“見······見過,我們已經送去桃花釀了,沒有食言。”
“嗯?真的?”阮二來了興致,想起來這丫頭爲什麼這麼眼熟。
楊氏嚇了一跳,問道:“哪撿的銀子啊?”
“不是撿的,是有人買我們的西瓜,給我們的。”杜九妹解釋道,雖然四個西瓜賣五十兩銀子,實在太貴,但既然人家給了,她也不會傻不隆冬地拒絕不要。
“哦!”楊氏兩手摩挲銀錠子,心裡像是有了底一樣,嘴角上翹,臉上有了笑容。
“好了,這銀子我收著。你們兩兄弟再去摘幾個,趕緊送去,否則讓你奶之後,我們沒給他們送,即使不到我們門口罵,也會在村子裡指桑罵槐。”楊氏提醒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