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無聲息的走出土肥原賢二的家,馮全扭頭往四周望了望,除了打更的,沒人。找了個偏僻的墻角,把夜行衣小心的扔到下水道里面。點著一根煙,大搖大擺的回到租來的客棧。
躺在床上,很興奮,整死了一個將來的日本大將,怎么這么高興耶,人生不要太得意鳥。但愿日本別再出來個這樣的人物,太可怕了,老蔣的作戰計劃,電文什么的剛做出來,都能擺在日軍前線軍官的辦公桌上,這仗沒法打。輕武器還湊合,和日軍差不多。重武器就不行了。
光是下設重炮兵第5、第6聯隊的野戰重炮兵第2旅團,這樣一個野戰重炮兵旅團,它的的重炮數量就超過全中國重炮數量總和。
猥瑣的日軍編制和日本人一樣讓人不可理喻,讓人『摸』不到頭腦。現在社會很多人還有疑問,為什么一個日軍大隊甚至中隊,小隊什么的都這么難消滅呢?中日兩國軍隊戰斗力怎么這么差勁?
抗日戰爭時期,日軍一個甲種野戰師團的編制為:兩個步兵旅團,每一個旅團轄兩個步兵聯隊,外加上工兵、輜重、騎兵、炮兵各一個聯隊,滿編時最大兵力可達2.7萬人,是一個諸兵種合成的戰斗集團。其戰斗力可以抵得上國軍一個或幾個集團軍。
民國時期的中國軍隊編制實在太混『亂』,有正常的編制中央軍幾萬人的軍一級部隊,也有1萬出頭的雜牌部隊的軍一級部隊。雖然抗日熱情可嘉,也非常勇敢。但到了戰場上實在要命,編制混『亂』,武器彈『藥』繁雜不通,加上高級指揮軍官缺乏現代軍事素養以及指揮不同派系軍隊的能力,往往是越多兵輸的越慘。相反當日本參戰部隊大部分都來自同一派系,編制,武器都相同時卻反而能打的比較好。
具體來說,日小隊一級對應國軍的排,但是日小隊有50多人,國軍排只有30多人。小隊長是中尉或者少尉,日中隊對應國軍的連,但日中隊有200多人,中隊長是中尉或者上尉,國軍連是有110-130人左右。連長也是中尉或者上尉。國軍在抗戰初期,軍隊士氣,裝備,訓練都不如日軍,所以一個精銳中央軍的師只能對抗日軍一個聯隊或者大隊。雜牌部隊更慘,一個師也許連一個日軍中隊啃起來都費勁。就連八路零敲碎打想要伏擊吃掉日軍小隊和中隊,往往也要集結好幾倍的兵力才能啃動,自身還要付出幾倍的傷亡。
日軍各級編制的標準人數一個小隊(相當于排)大約54人,當然因具體情況也有變化。一個中隊轄三個小隊加上中隊部之類的大約180-250之間。一個大隊轄四個步兵中隊和一個重機槍中隊,加上大隊部及其他部隊標準人數1100,一個聯隊轄三個步兵大隊,加上其他部隊和聯隊部標準人數3800,一個師團如果是四個步兵聯隊加上其余四個輔助聯隊,人數2萬上下。
當時中國全國最大口徑的火炮為從德國購買的萊茵金屬公司的150毫米重型野戰榴彈炮。這批炮總數為44門。這44門重炮作為國軍傳家寶,真是人在炮在,人不在炮也要在。這44門火炮從1937年淞滬會戰一直用到1944年豫湘桂會戰,直到1945年美式重炮開始通過印緬公路運輸到中國,國軍這才將所剩無幾的德式重炮淘汰。?? 抗戰之臨時工33
而第14師團配屬的野戰重炮兵第2旅團又是什么樣呢?該旅團在七七事變爆發后1個月調到華北。該重炮旅團轄野炮兵第24聯隊(裝備36門120mm榴彈炮與12門75mm野炮、獨立山炮兵第3聯隊(裝備36門75mm山炮與12門75mm野炮)、野戰重炮兵第5聯隊(裝備24門150mm重榴彈炮)、野戰重炮兵第6聯隊(裝備24門150mm重榴彈炮)。也就是說,整個重炮旅團裝備24門75mm野炮,36門75mm山炮,36門120mm榴彈炮,48門150mm重榴彈炮。其他口徑的火炮尚且不談,光是此次14師團配屬野戰重炮兵第5,第6聯隊的150mm重榴彈炮就有48門,已經超過整個中國重炮數量。
這種鮮明的對比,足可以看到中日兩軍火力相差之懸殊程度,也可以得知為什么后來蘭封戰役想吃掉14師團這么費勁。平原地形正是日軍發揮威力的地方,在這種地形下,日軍戰斗力等于擴大一倍。國軍敢于進攻日軍還是需要很大勇氣的,別的不說,光是日軍的重機槍和小炮的火力就非常強大。步兵如果沒有足夠火力掩護向日軍沖鋒,無異于送死。
日軍打仗都是老一套,遠程炮兵轟,中程擲彈筒,92重機槍,歪把子機槍掃『射』,近距離用三八大蓋,再來個側翼迂回包抄。一般情況下,華夏軍隊就堅持不住了。攻不下,日軍會再來幾次,實在不行就呼叫飛機支援。
哎!慢慢來吧。著名日軍間諜老大弄死了,還有個更危險的石原莞爾呢。這家伙可是被稱為“日本第一兵家”。
自認為是“滿洲國的建國之父”的石原莞爾,1889年1月18日生于日本山形縣鶴岡市,日本帝國時代的陸軍中將,日軍侵略戰略的規劃者、理論家。日本思想家、政治家,軍國主義鼓吹者。提出最終戰爭論,主張必須注意“以戰養戰”:“持久作戰”,才能取得人類最后的大戰爭也就是以日美為中心而進行的世界終極大戰。
和美國的決戰前提必須要先占領中國東北作為日本的戰略資源供應基地,他的軍事戰略思想直接指導了日本關東軍發動的九一八事變和侵占中國東北。他提出日本在戰略地位上處于不利的地位:國土沒有縱深,沒有戰略物資資源。在這場持久戰的過程中,日本一定要一個后方基地,這個基地就是滿蒙,這就是“滿蒙生命線論”的由來。
為了實現“最終戰爭論”,他作為日本參謀旅行團一員,不斷往來中國各地。搜集政治、經濟和軍事情報,總結出了對付中國軍閥的辦法——“比起武力會戰,收買、宣傳具有更大的價值”。
這家伙太危險了,要不是在囂張激進的眾多軍國主義軍官中間,他的“以戰養戰”:“持久作戰”,顯得十分另類。再加上和被他稱作“東條上等兵”的上司不和,抗日戰爭真的要改寫。東條上等兵就是東條英機,日本陸軍大臣和內閣首相,1948年12月13日作為日本罪行最大的戰犯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處以絞刑。
這家伙弄不好也是穿越過來的,一定要除去他。前世的馮全研究過此人,此時的石原莞爾在1928年10月10日后,成為了關東軍作戰主任參謀。
怎么弄死他,又不惹來爭端呢?土肥原賢二倒是問題不大,畢竟沒有了任何職務,石原莞爾可是現役啊。對了,跟蹤,暗殺,尸體焚燒,喂狼,毀尸滅跡挺好的。
呵呵,有了主意的馮全來到旅順口區太陽溝萬樂街10號,這里是日本關東軍司令部所在地,后來才挪到長春。化妝成賣煙的小販,躲在一個視角很好的地方連續盯梢。兩天后,終于逮到一個機會,石原帶著2個小日本,估計又不知去東北什么地方參謀旅行,刺探情報。
馮全遠遠地躲在他們三人身后,警覺的日本人并沒有發現他們的危險。選了一個深無人跡的山路,馮全拿出『毛』瑟98k阻擊步槍,三槍過后,三人的后腦濺出很多紅白之物。馮全快步走過去,試了試,鼻孔的氣息只出不進,又試了試頸部大動脈,都不跳了。呵呵,天照大神來了也不管用了耶。
接下來當然是收集柴火了,實行燒光殺光搶光了。三人身上除了軍事情報,大洋也不多,一個南部十四,2支三八大蓋馮全也看不上,燒不掉,難道埋上還能讓人發現嗎?
你們日軍就當他們被老虎或者是狼群吃掉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