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晚,李浩和周雲笙少見地等在電視機前。看央視新聞聯播,他們等待著焦點訪談開始。
他們昨天通過央視記者已經得到消息。採訪人工角膜移植的節目,已經被領導批準今天在焦點訪談播出。
昨天央視記者分爲兩隊,一對在醫院中拍攝醫生手術情況和採訪患者。一對跟隨陳思雨拍攝她的慈善活動。記者還去了生物公司拍攝人工角膜的生產線。
今天上午陳思雨給他們發來消息。三位接受角膜移植的失明患者,他們全部恢復光明。
央視記者拍完患者恢復光明後的採訪視頻。又回到央視緊急製作採訪視頻。下午時發來消息,領導已經決定今天用這個節目換下早已經安排好的節目。
現在李浩和周雲笙就等待著焦點訪談這個節目開始。
周雲笙期待的說道:“浩子,你說經過央視報道後,我們公司能否達到知名的科技公司。”
“你說的這個定義太籠統了,什麼樣的公司是知名公司。”李浩不解的問道。
周雲笙想了想,眉毛一挑說道:“當然是我們想召開新聞發佈會,只要發出一個簡訊。媒體記者就搶著來我們公司。”
她依然對前幾天給媒體發新聞發佈會的通知,卻沒有人應答這件事耿耿於懷。
“嗯,以後就是媒體記者想採訪我們,他們也要排隊。看我們的心意是否接受他們的採訪。”李浩面色輕鬆,語氣堅定的說道。
他相信這一天不會太遠。有圖書館中的黑科技支撐他們公司,他們早晚要超越地球上其他的科技企業。
周雲笙撅著嘴說道:“其實那天也怪你,你非要以生物公司的名義召開新聞發佈會,要是以我們總公司的名義召開新聞發佈會。
憑藉現在霧霾清除儀器的影響,就是知名媒體不過來,也會有許多媒體來到新聞發佈會。”
“這樣做沒有意義,我們這麼做,不就是喧賓奪主。主要是宣傳人工角膜帶來的貢獻,到時候媒體提問卻是霧霾清除儀器的問題。
這樣一來會在公司內部造成隔閡,杜先宇他們器官制造項目組的科學家會怎麼想。”李浩擺了擺手,向周雲笙解釋他做出這個決定的原因。
要是像周雲笙所想的那樣就簡單就好了。管理一個複雜的大型集團公司,要考慮到各方面的平衡。
就是公司的各個分公司和科研項目組。他們本身沒有間隙,但爲了爭奪總公司的資金和各種項目扶持。他們之間由於利益的影響,也會互相較勁。
他可以用公司的資源集中推動一個項目完成,達到公司的戰略目標。但必須要做到公平公正,讓公司上下大部分人都心服口服。這樣才能維持公司的凝聚力。防止內鬥和各種拖後腿的情形發生。
李浩正想著的時候,突然聽到周雲笙驚喜地說道:“快看,節目開始了。不知道我們佔多少鏡頭。”
只看到電視上焦點訪談的主持人,露出標誌性的笑容說道:“我國每年有600萬左右的患者等待角膜移植。
但每年捐贈的角膜卻只有一萬枚左右,捐贈人員纔有5000人左右。
據權威人士介紹,有90%以上角膜缺陷引起失明的患者。更換角膜後,90%的人都可以再次恢復光明。
隨著科技的發展,急需要解決角膜的另一種來源。在國家有關部門的部署下。燕京清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製造的人工角膜,正式迎來首例人體臨牀實驗。請看前方記者帶來的報道。”
李浩看到節目的背景圖片給生物公司一個大特寫。這樣他就滿足了,畢竟央視的節目主要宣傳不在這方面。
畫面中的第一個內容是杜先宇教授站在仿生晶體的培養罐前。向他們訴說著仿生晶體培育和加工角膜的過程。和人工角膜具備的特點。
周雲笙奇怪的問道:“浩子,杜教授怎麼不在生物實驗室,他跑去仿生晶體的工廠幹什麼?”
“怎麼能讓記者去生物實驗室,那裡面要泄露一點東西,都可能給我們的競爭對手做出提示。爲了保密要求,不可能讓記者進入生物實驗室。”李浩直接解釋道。
他隨後說道:“只能讓杜先宇教授在仿生晶體工廠接受採訪,反正這也是給大衆看的,他們又不懂。能看明白大概就行。”
央視中的畫面開始播放人工角膜的加工過程。央視還給了這個全智能生產線幾個特寫。
特別是被玻璃管緊密包裹的生產線,還有鸚鵡指揮的各種傳送物料的小機器人。
生物公司的最後一個畫面是記者採訪生物公司總經理王桐。
王桐向他介紹人工角膜的個性化定製生產模式。同時提到現在公司正在努力和各省市衛計委合作。
爭取人工角膜產品完成臨牀實驗,沒檢測到問題後,進入醫院的統一採購名錄和納入醫保。
之後央視的鏡頭就轉向雨笙醫院。央視記者採訪眼科主任聶正博。
聶正博在手術之前,自信的說道:“通過我的經驗觀察,人工角膜構造的很巧妙,從它各種微結構來看和真實的角膜一模一樣。
每個患者的角膜都是不同,但根據專業的儀器,可以爲患者個性化定製屬於個人的角膜。
我很有信心在患者移植成功後,恢復光明。”
最後畫面就拍攝幾個患者的手術過程。李浩終於看到接受人工角膜的人是一男一女,一個小女孩。
要是開始介紹患者的信息,男的是一個建築工程師,由於外傷造成角膜損傷。女的是由於微整形,造成角膜感染進而引起失明。那個小女孩是由於天生角膜畸形而失明。
手術的過程雖然沒有血腥畫面。但央視也播放的畫面也進行模糊處理。只能看到無影燈下手術刀的動作。
轉眼之間就來到第二天。聶正博醫生和護士給三位患者檢查情況。
那位男患者開一下紗布之後,驚喜的說道:“我能看到了,我竟然能看到了。”
女患者聽到後大哭,說她看不到。結果發現她是沒有摘下纏著眼睛上的紗布。摘下之後,她也立刻恢復光明。
聶正博醫生很奇怪,坐在旁邊的小女孩,沒有絲毫反應。她的父母在一旁很著急。
他語氣柔和的向這個小女孩問道:“小姑娘,你有什麼感覺?能看到東西嗎?”
小女孩臉色茫然地問道:“什麼看,我不懂啊。我只感覺到前面東西和我摸它們的感覺不一樣的。”
聽到小女孩的這句話,他的父母立刻喜極而泣。
聶正博興奮地宣佈三例人工角膜移植全部成功。
最後央視記者採訪陳思雨。這個場景是在燕京衛計委,還有紅會的領導在場。
他們宣佈雨笙醫院與衛計委和紅會合作。共同開啓“光明之路”慈善活動。
雨笙醫院拿出5億資金作爲項目的起始資金,同時在網上發起捐款活動,網友捐贈一元,雨笙醫院同時捐贈一元。
紅會也拿出專項慈善資金。共同給家庭困難的失明患者提供援助。並且需要角膜移植人和更換人工晶體的白內障患者到雨笙醫院可以免費治療。
燕京衛計委也作出決定,燕京多個醫院同時開啓臨牀實驗,並協同完成人工角膜的各項檢查,儘快讓這個產品正式投入市場。
李浩看完整個節目,他輕鬆地說道:“估計王桐他們要加班一夜,緊急生產出一批人工角膜。經過這次報道後,我們的知名度一定會急劇提升。”
“一定會的。”周雲笙笑著說道,“我嫂子搞慈善,現在手筆越來越大。本來只想在我們醫院做慈善,現在看來只要把慈善活動擴展到全市。
看央視現在的報道,我們公司的知名度一定會有提升,希望我嫂子也能達到自己的目標。”
李浩篤定的說道:“你嫂子現在已經達到她的目標,經過央視報道後,你們這個醫院也算知名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