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統語出驚人,一時間讓大殿中的所有人將目光聚集在了他那張醜臉之上,隨後,便有嘲笑聲傳來,當然了,他們大多不是嘲笑龐統的想法,而是嘲笑龐統的長相。在這個年代,當官也看長相氣質的,尤其是文官。對於嘲諷,龐統已經能夠淡然面對了,不是他的心臟夠大,而是已經習慣了。
張燕輕蔑地道:“袁紹勢大,我方防禦還嫌不足,如何南下?無知小兒,盡出狂言。”說到底,張燕反對南下,並不是因爲看不起呂晨和龐統,只是爲了保存實力,不願爲了公孫瓚而跟袁紹硬拼。
龐統如今剛好二十歲,呂晨更是隻有十六歲,在張燕面前真是小兒,不過,張燕看不起龐統,龐統更看不起他。龐統乃世家大族子弟,眼界甚高,又豈會把一個黃巾匪類放在眼裡,他的嘴是狠毒的,被一個匪類調笑,他自然是要反駁的。
彈了彈衣襟,龐統望向張燕,風-騷一笑,道:“褚飛燕是吧?當年溫候能殺得你黑山軍丟盔卸甲,現在,我小溫侯又能百騎如飛,騎兵攻城,追得袁紹雞飛狗跳。而你呢?四萬黃巾,一日之間就少了一萬多,你有何顏面說我等是無知小兒?你既不知天下大勢,又不懂古今易變,更不懂兵略戰陣,也敢嘲笑我龐士元?你不就是怕你的士兵戰死嗎?不就是不願爲奮武將軍而損耗實力嗎?何必如此拐彎抹角?說實話,你的僞裝並不高明。”
可以說,龐統是盛氣凌人地對張燕說話的,他面對張燕有絕對的心理優勢。不僅僅是他世家子的身份,更是因爲這一戰呂晨所部的功勞最大,而黃巾幾乎無所作爲,白白搭進去一萬多條人命。所以,龐統根本沒有給張燕留面子,反而,是在挑釁。
張燕當然勃然大怒,但是,他本來不善言辭,又沒有什麼能言善辯的手下,所以,只是憋紅著臉,做出要反駁的樣子,卻總是說不出話來,氣得翻白眼。
公孫瓚的臉色陰沉,龐統的話說到他心裡去了。
“我意已定,絕不後撤!至於南下……唔,不知士元先生有何見教,瓚願聞其詳。”
對於張燕,公孫瓚跟他是利益交換,而面對龐統,公孫瓚自然跟張燕截然不同,在知道龐統的家世之後,加上呂晨的關係,所以,他對龐統是挺尊重的。
其實,一開始,公孫瓚也沒怎麼把呂晨放在眼裡,畢竟他們的兵馬太少,他只覺得這是一份人情,充其量他們的騎兵很精銳,可以當做先鋒衝陣,僅此而已。可是,當呂晨在他絕望之際,突然殺上城樓,逼得袁紹倉皇而逃時,公孫瓚這才重視起呂晨來,但就算如此,也只是感激居多,對於呂晨的實力他還是不怎麼看得上眼,尤其是在呂晨的八百虎賁只剩下五百之後。而在得知了呂晨一早就策劃了騎兵攻城,以及其中的詳細策略之後,公孫瓚才眼前一亮,他不笨,自然知道打仗不完全看實力,智謀也極爲重要,所以,他對呂晨和龐統格外看重。
張燕最後氣鼓鼓地道:“我方既然來救援奮武將軍,但並不打算做無謂的犧牲,我方士兵不會越過易京一步。”
他的意思很清楚,哪怕是死守易京,他也可以幫助公孫瓚,但是,絕不會主動攻擊袁紹。
公孫瓚畢竟現在處於劣勢,而張燕是來幫他的,所以,他也是朝張燕表達了謝意。但是,很顯然,公孫瓚的道謝很敷衍,不是他有意敷衍張燕,而是急於聽龐統分析南下的策略。
龐統道:“其實,袁紹與我方實力對比,不佔絕對優勢。袁紹有三敗,我方有三勝。”
公孫瓚做夢都想把袁紹爆出翔來,這是急得搓手:“願聞其詳。”
龐統分析道:“其一,袁紹好謀無斷,易京之圍既解,雙方進入僵持,只要無方不急於冒進,其必定拿不出好的策略,而我方,不敗則爲勝。其二,袁軍作戰半年,早已疲敝,如今圍攻易京不下,反被我小君候差點活捉了袁紹,士氣更加低落,絕對無力北進。其三,河南曹操必不甘袁紹一統河北,如今,他已然收服關中和徐州,必然北上襲擾袁紹,迫其撤軍。”
“好!好!好!”公孫瓚大難不死,對袁紹的仇恨已經無以復加,此時聽見龐統的分析,更是迫不及待,只是還有一絲疑惑,“袁軍雖有這三敗,但也是在我方與其僵持,何來南下?”
龐統說:“所謂南下,並不是大軍南下,而是派遣精銳騎兵,南下斷其糧道,攻擊其城鎮,已達到疲敵之效,削弱袁紹大軍戰力,我方可徐徐推進。而且,在曹操迫使袁紹撤軍之時,還能以襲擾拖慢其速度,亂其步伐,我大軍可追擊而下,雖所得不會太多,卻也能趁機拿下一些地盤。”
“正該如此!”公孫瓚頷首道,“不過,我白馬義從今日隨我出城,被袁紹伏擊,損失慘重,這南下的精銳……”
意思很明顯,他不想把自己的白馬義從拿出來,不是他不願冒險,而是因爲這是公孫瓚最精銳的部隊,原本是他的親兵演化而來。
衆人聽了公孫瓚的話,都顧不得嘲諷龐統了,各自低頭吃東西,張楊也拿了跟豬蹄吃得很專心,反正他也沒有同意南下,這差事他是絕對不會接的。
“我小君候願往!”
龐統擲地有聲地說道。
“噗……”
呂晨一口酒噴了出來,幽怨地瞄了龐統一眼,心道,我是說過我要南下,但是,拜託你先砍價再扭捏地答應行麼?搞得老子跟傻子一樣,死了幾百個精銳了還特麼往上衝,你看,這些傢伙都用看傻-逼的眼神看老子了。別人不知道他要去找趙奔喪,自然會拿他當傻子看。
公孫瓚激動地望向了呂晨:“伯朝當真願往?”
龐統打斷道:“小君候向來欽佩奮武將軍,所以,甘願爲將軍分憂,只是……我虎賁本就只八百人,如今又折損三百,這兵力卻是大大不足啊!所以,我家小君候也是有心無力!將軍只能另選賢能了。”
公孫瓚也不傻,自然知道這個時候沒有人願意去,而龐統話裡面的意思也很簡單,要兵。他道:“伯朝英勇奮戰,我深深感激,我方願選精銳烏桓騎兵一千劃歸虎賁。”
這就是送兵馬了。
“烏桓騎兵可有白馬義從精銳?”龐統問。
公孫瓚老臉一紅,說:“當然,烏桓人世代在馬背上征戰天下,當然比我白馬義從更精銳。”
所謂睜眼說瞎話就是這樣。
龐統也臉皮不薄,道:“我們哪敢要將軍的精銳?不如撥白馬義從一千給我們就行了。”
公孫瓚:“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