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京城出現了什麼變故,基層軍民、官吏基本上不去管也管不著,他們只在意收入有沒有少了,物價有沒有上漲。
平穩過渡是黃漢既定方針,爲此做了大量前期工作,控制好糧價就能夠較好的穩定物價。
這些年推廣高產農作物,興修水利設施,在南直隸南通州、揚州、泰州、海州修建船閘和大量小型套閘,提高田畝的抗災能力。
黃漢所做的一切沒有付之東流,較好的遏制了天災,糧食總產量能夠基本保證口糧供應。
這當然也是得益於推廣戶口本、糧本制度,給原本沒有節操的糧食市場制定了最高限價,做糧食生意的商賈想要囤積居奇賣高價絕無可能。
因爲價格超過最高限價就會執行緊急狀態,老百姓可以憑藉糧本按照人口以平價去“紅旗大糧行”購買口糧。
有了最高限價這個懸著的利劍,糧商們還真不敢觸碰高壓線,老老實實做買賣,掙零售、批發之間的差價,掙稻麥加工成爲米麪的辛苦錢、技術錢。
黃勇率領的龍武水師一直在爲海貿保駕護航,每年從大越國、廣南國、呂宋、暹羅進口的糧食超過四百萬石,而且絕大多數是精米。
有了這些糧食加上屯田分成獲得的兩千幾百萬石,用來遏制糧價打擊奸商足夠了。
萬民擁戴的“漢王”高調率領完成平遼的“紅旗軍”十幾萬進京,用不著刻意耀武揚威,“紅旗軍”早就威震天下。
建奴原本是大明北方軍民官宦的夢魘,如今被“漢王”打得飛灰湮滅。
稍有實力的大商家都是官僚資本的代言人,他們不但消息靈通,自己也讀書、看報,當然意識到接下來會出現什麼情況。
巴結還唯恐巴結不上,哪有人膽大包天到敢跟“漢王”鬥法?
況且太多大商家的一大半資本進行了實業投資,用來投機倒把的資金本來就已經不多,當然不可能興風作浪。
後世的房價爲何一漲再漲?
很大原因就是資本在推動,無他,擁有資本的人羣越來越多,投資渠道太少,鈔票貶值的速度太快,一個個都認準了屯房包賺不賠。
最後可憐的想擁有自己窩居的剛需者透支了一輩子的收入,從炒房客手裡買高價房,算算賬,那些幾百、上千萬的房子,相當於全部是用白銀鑄造了。
黃漢本著負責任的態度,不僅僅要出臺政策法規遏制資本的貪婪,還要引導資本進入實業,國內如果容納不下,乾脆引導資本參與征服、擴張。
接下來的幾天,已經漸漸適應了寂寞的崇禎忽然間又見到了大臣,那是黃漢授意下組建的勸退說客團。
以鄭國昌、溫體仁、楊一鵬、張鳳翼、樑廷棟、吳襄、張之極、朱純臣、張至發、孔聞詩等等大臣、勳貴組成的三人團輪番進入紫禁城跟皇帝聊天。
所有人都表達了一個意思,勸崇禎識時務,早日禪位,明確指出整個京城都由“紅旗軍”接管了,大明錦衣衛、東廠如今都投靠了“漢王”。
如果皇帝執迷不悟,保不準就會出現某個“紅旗軍”將領爲了邀功直接帶兵衝入紫禁城殺害皇帝。
但是如果崇禎選擇了禪讓,那時“漢王”會殺白馬盟誓護佑皇室周全,誰敢向朱明皇室下手,等待的將是誅滅九族的嚴懲。
機深刺骨的溫體仁說話很直白,明確指出皇帝如果執迷不悟,衆臣也有應對的辦法,完全可以宣佈當今天子中道崩殂,屆時扶植太子或者某個皇子繼位。
那時再威逼年幼的新君禪位還有難度嗎?
溫體仁勸皇帝莫要再固執了,何必非得把紫禁城搞得血雨腥風?
這些大臣、勳貴不僅僅每天上午、下午雷打不動來找皇帝遊說,還輪番勸說太子朱慈烺。
溫體仁、張鳳翼、樑廷棟等等勸說皇帝還能夠保持該有的禮數,勸註定登不上皇位的末路太子就有些倚老賣老了,有些話說出來就是赤裸裸的威脅。
他們指出“漢王”仁慈,願意保全朱明皇室,願意給皇室成員榮華富貴。
但是誰能保證“漢王”系文官武將在久久得不到崇禎皇帝答應禪讓消息的情況下,還能夠保持克制!
朱慈烺本來就不是個硬骨頭,被連哄帶嚇頓時沒了主見。
他乾脆來到御書房覲見父皇跪求,明確表態,不求有朝一日當皇帝,只求這輩子平平安安做個富家翁就心滿意足了。
崇禎雖然剛強,但是也有柔軟的一面,他其實還是很在乎幾個兒子。
歷史上的他逼皇后殉國,流著淚親手殺了年僅六歲的昭仁公主,斷了坤興公主的左臂,卻沒有下手殺幾個兒子,而是安排他們逃亡就可見一斑。
如今幾個兒子貌似都在“漢王”掌握之中,崇禎莫名的感到恐懼。
沒幾天他從鄭國昌口中得知黃河防線的六萬京營精銳已經被“漢王”整編,待到黃河冰凍之時將要和十幾萬“紅旗軍”一起南下收復中原。
最後的一絲希望破滅了,崇禎這才意識到大勢已去,內心裡已經開始動搖。
京城裡的齷蹉不會影響“紅旗軍”將士們的軍事行動,憨子和孫傳庭、陳奇瑜率領將士們跟已經運動到位的人馬匯合後沒有急著渡過黃河。
一是因爲此時組織二十萬人馬渡河費時、費力不劃算,還是等一個多月後黃河結冰發動總攻最理想。
二是“紅旗軍”要跟劉之綸、方正化的六萬京營精銳人馬混編,有一兩個月的磨合期才能夠如臂使指。
劉之綸和方正化沒有奉詔回京師足以表明了他們的態度,二人又得到了黃漢的親筆信。
黃漢在信中承諾,劉之綸願意當京官可以任選去哪個部擔任尚書,願意做地方官,兩京十三五省的布政使任選,願意帶兵可以進入總參謀部當總參謀長。
現在的大明已經不是兩京十三省,多出“漢江省”和“遼東省”,暫時是“兩京十五省”。
接下來拿下大越國、廣南國還會誕生出“安南省”,鞏固了長城北還會建立“北海省”。
解決流寇後,“紅旗軍”還得往西攻伐越過天山建立“天山省”、“西疆省”、“西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