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西,鄭國渠南,這一帶的渭水流域曾經是秦國最爲富饒的中心地帶,但現在,卻是百里荒蕪,幾乎見不到什麼人煙。
這裡距離李原治下的雍歧直線距離約爲三百餘里。雍王章邯領一萬五千軍駐紮於此。
項羽東歸之後,關中核心地帶渭水平原被龍且、章邯、董翳所佔領,其中,章邯的領地與李原緊緊相連,許多地方相互交叉,只憑著一個小土堆或者一條小溪河來區分到底歸屬誰的管轄,這種不確定的勢力邊境線是動盪的根源。
在連續的大饑荒之後,章邯治下,人丁稀缺,東有咸陽這座舊日都城,西有李原經營下生機勃勃的雍歧,被夾在中間的章邯這二個月的日子,過得實在艱難。
作爲一個降將,章邯在反秦聯盟中,地位不彰,他這個雍王,主要還是得益於李原和劉邦兩個不安定因素的存在。
項羽只留給章邯這個曾經的對手一萬人,地盤更是狹長危險的可以,南面的藍田被漢王劉邦佔了隘口,西面的李原更是咄咄逼人,直接把雍城當作了郡所,這使得章邯這個名義上的雍王很是難堪,名雍但卻不佔雍地。
章邯也是有雄心壯志之人,不然的話,他也不然在只是少府時請令出征,破擊反秦諸侯,而現在,儘管衆叛親離,關中秦人對他失望之極,但章邯並不甘心,他還要奮起一搏。
七月,章邯在治下幾個縣加大了賦稅徵收力度,並將部隊從一萬人擴充到一萬五千人,這五千新卒中,年齡在六旬左右的老人、四旬的婦人佔據了近一半,其他的,則是章邯用重金從北方狄人處招募來的狄人勇士。
僱傭兵——,在春秋戰國的戰場上,是一道不可或缺的風景,而事實上,一直到唐代,僱傭少數民族的勇士都是中原政權一貫的做法,秦、趙的樓煩將、漢時的內匈奴騎兵、三國的虎豹騎、無當飛軍等等,莫不都有異族人的身影,到了唐代,安史之亂中的契丹人更是讓強盛的唐王朝由勝轉衰。
扶風縣。
這座小城現在的樣子有些破敗不堪,城中丁戶十不足二、三,而在章邯領了五千將兵入駐之後,這裡則徹底的成爲了一座兵營。
縣令所在。
雍王章邯來回的在低矮的廳堂內踱著步子,與一年前意氣風發的大將軍相比,他的臉上已經有了老年人的斑點,頜下的鬚髮更添了幾縷白絲,就連曾經炯炯的雙眸,也開始變得有些渾濁起來。
“大哥,李賊戒備得緊,派去雍歧的幾路人馬都折了,怎麼辦?”在章邯的對面,章平急切的目光盯在章邯來回移動的背影下,矮壯的身軀微微有些顫抖。
一個月前,章平受章邯的指使,帶著一些精幹的兵士潛入到了李原轄地,結果很悲劇,還沒有等章平潛伏下來,得到李原指令的長史府就下令徹查西面逃亡來的難民,章平等人沒有熟人具保,一下子就露出了原形,數支小部隊在李軍的打壓下,立時潰散得不成樣子,就是章平本人,也差一點成了俘虜。
“李賊不好對付。平弟,你速往咸陽一趟,向龍且小兒報告近期的軍情,記住,要說得嚴重一點,李賊的兵力,就報七萬人馬吧。”章邯半響,纔始停下腳步,吩咐道。
“大哥,七萬是不是有點多了,李賊至多四萬衆?”章平不解道。
“七萬,不能少了。龍且要是不信,就讓他自己領兵來證實好了。至於李賊那邊,我會再遣其他人去,你就不用管了。”章邯點了點頭說道,神色異常凝重。
時不我待。
李原在雍歧的一系列動作和措施讓章邯感受到了強烈的危機感,相比沉下身子謀劃著長遠發展的李原,章邯承認,自己確實不如,心中也有些佩服起李原這個年輕人了。
不過,佩服歸佩服。
戰場上撕殺,從來不講什麼感情。
關中統治權的爭奪戰一觸即發,面對饑荒嚴重的荒土轄地,比較雍歧出乎意料的大豐收,龍且、章邯、董翳不約而同的把就食的對象放到了李原身上。
在嚴冬到來之前,一場搶糧和護糧的大戰即將開始。
——。
歧山,宗正別院。
陳棣在隨同李原到達雍州之後,並沒有出任什麼職務,實際上,倒不是李原不想給陳棣安排,而是陳棣本人實在眼高手低,除了祭祀這種禮義性的場面他遊刃有餘外,其它方面,陳棣還真的沒有什麼特長。
百無一用是宗族。
這句話雖然絕對,但不可否認,大秦立國四百餘年,養活了一羣依靠皇族生存的廢物,這其中,陳棣已經是很能幹的一個了,比他還不如的,還有不少。
沒有什麼事情可做,陳棣最近的日子過得還是有些心煩意亂,不爲別的,主要就是原先的宗族勢力留在咸陽的,被連根拔起,凡有名有姓的,俱都被砍了頭顱,懸掛於城門口,至於宗族的田畝財產,則被聯軍悉數搜刮了個乾淨。
數百年的積蓄,一朝喪盡。
陳棣每想及此,不禁黯然神傷,而更讓他心裡放不下的,還有秦國的社稷延續,秦二世胡亥死,現在三世子嬰也死了,其餘的皇家宗族也俱已零落,還活著的與嬴姓有關係的,只剩下了二個女人:嬴(趙)玉漱、嬴玉曼。
怎麼辦?
大秦的國祚真的要斷了嗎?
擁立一個新的皇帝,再次讓秦國強大起來,這是陳棣這些天來糾結於心的想法,在他看來,秦國的都城丟了,不算什麼,只要國祚還在,秦國就有復起的希望。
至於國祚是什麼東西?就連陳棣這個主管祭祀的宗親一時半會也說不清楚。
陳棣在杞人憂天的爲秦國的延續而苦思冥想,他不是不知道,朝代的更替就如天上的星辰,時起時滅,再是正常不過,但在心底,卻總有一份執念放之不下。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
秦風烈烈,那個持戟東向,讓諸侯側目的鐵血大秦,深浸在每一個秦人的心頭,已經再無法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