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寫此文的初衷
白話版明有天下,傳世十六,太祖、成祖而外,可稱者仁宗、宣宗、孝宗而已。仁、宣之際,國勢初張,綱紀修立,淳樸未漓。至成化以來,號為太平無事,而晏安則易耽怠玩,富盛則漸啟驕奢。孝宗獨能恭儉有制,勤政愛民,兢兢于保討盈之道,用使朝序清寧,民物康阜。《易》曰:“無平不陂,無往不復,艱貞無咎。”知此道者,其惟孝宗乎!首先聲明,偶也是一枚書蟲,浸**海多年,嘻嘻,從高中時看書一直到現在身為剩女的年代,看了不知道多少的書了,學校旁邊的書店已經被我全部掃完,后來轉戰網絡,也是看的昏天暗地,不亦樂乎!前段時間,有次偶手賤,不知道點到了什么就看到了上面的這段評價,搔了搔頭,唔,明孝宗?哪根蔥啊?為毛電視上還有書中都很少見到啊?由于偶是個打破砂鍋的性子,就去騷擾了下度娘,現在想來深深后悔啊,早知道不看鳥,因為偶看完的第一感覺就是還有這樣的皇帝?于是乎,不信邪,繼續搜羅,自此之后深深為朱?樘童鞋的冕服下,如此完美的男人,此生竟然無緣得見,恨不得穿越去他的那個朝代啊!撞墻······(看能不能穿越一把)這個具體的關于朱同學的簡歷嘛,有興趣的大大們可以去百度下,偶就不再羅嗦了!只說說偶對朱同學的看法吧!身為皇子,本該錦衣玉食,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朱同學,從小就被藏匿冷宮之中,靠著太監給其喂養蜂蜜米粉得以存活,可說的上是凄慘無比了,有哪個皇子這么慘?偷偷摸摸的養著不說,還沒啥好飯吃啊!好飯吃啊!飯吃啊!吃啊!啊!夠悲慘了吧,更慘的還在后面呢!被朱老爹接回宮中之后,親近之人相繼離世,朱同學在這個深宮之中就真的成了孤家寡人了!哎,那個誰,不是還有他爹,他奶奶么?(←_←)你覺得那個具有嚴重俄狄浦斯情結的朱老爹會好好疼愛朱同學么?還有那個存在感薄弱的朱奶奶?就這樣,朱同學在深宮中開始了自己的獨立生活。不得不說,朱同學天賦還是不錯的,在他被立為太子之后三年,也就是他九歲的時候就出閣講學(明朝太子接受正規教育的開始)到他十八歲剛好九年(難道九年義務教育從這里來的)喂,你夠了哦!在他即位之后,任賢用能,罷黜朝中奸佞,整頓朝綱,那個時候經過朱老爹的一番揮霍,明朝已經走下坡路了,可是朱同學愣是從牙縫里摳,扣出了一個弘治中興,實在可謂可嘆!不僅如此,他還對待殺他母親的兇手萬貴妃十分寬容,并未在其死后秋后算賬,而是保留了她的貴妃封號,對其爪牙雖嚴懲但是并未處死(劉瑾淚奔,“老娘,我恨你,為毛不把我生在弘治朝啊?”劉瑾,史上被凌遲處死的宦官,身中4200刀酷刑而亡),在經過那樣的喪母之痛,深宮生活之后,朱同學仍舊保持著這樣一顆仁慈之心,偶實在是五體投地,換了偶估計偶是不會如此手軟的,睚眥必報說的就是偶了!除了這些,偶最稀飯的就是朱同學的忠貞了,身為一個皇帝,竟然沒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妃,這個偌大的宮禁就只有張皇后一人(好想穿越成張皇后啊!),膝下的孩子也是少的可憐,你說這樣的皇帝偶能不愛么?然而老天總是不長眼,這么好的皇帝竟然那么短命,只活了36歲,執政了18年啊!為毛啊?為毛?老天我恨你!恨你!真希望和乾隆掉個個,這樣一來那個不成器的朱厚照就沒有機會禍害偶大明了啊!就沒有那么悲慘的清軍入關,剃發易服了啊!(額,貌似扯的太遠了?)拉回來,繼續說,看到此偶心中的那個遺憾,那個痛惜啊,整整折磨了偶好幾日,愣是走不出來,可是面對著史書中的人物,偶也只能干瞪眼,干著急!突然有一天,偶看在看書的時候,腦子一閃,雖說已經是歷史了,可是偶也可以寫本書啊,就寫朱同學的一生,當然了,在書中朱同學的結局必定不會如史上一般了,這樣偶的心就會好受點了吧?說動手就動手,偶就在網上搜啊搜,搜了好多資料,終于下筆了,可是寫了之后才知道有多艱難,偶這還是不靠譜的小說呢,真不知道司馬大人是如何執筆萬史記的,突然感覺祖先的智慧是多么,多么的堅挺啊!寫了這么久,也十多萬了,雖說期間也有卡文的時候,但是偶還是寫了下來(偶會告訴你偶寫的時候好幾次都痛哭失聲么?當真是心血之作啊!),以后還會寫下去,這次一定給偶的朱同學一個幸福的結局,第一次寫文,難免有各種各樣的漏洞,還請大大們提出,偶會改正的!另外多謝正在追文的親們,放心,偶一定不會坑滴,偶比你們還想看到朱同學的幸福呢!
偶是看不見的分割線
古文版
明有天下,傳世十六,太祖、成祖而外,可稱者仁宗、宣宗、孝宗而已。仁、宣之際,國勢初張,綱紀修立,淳樸未漓。至成化以來,號為太平無事,而晏安則易耽怠玩,富盛則漸啟驕奢。孝宗獨能恭儉有制,勤政愛民,兢兢于保討盈之道,用使朝序清寧,民物康阜。《易》曰:“無平不陂,無往不復,艱貞無咎。”知此道者,其惟孝宗乎!
湛際遇閱此,呼有明一朝竟有如此賢君,憶中深刻者僅太祖,成祖,惠帝,莊烈帝也,隨好奇查閱,自此深陷泥沼不可出也。
然吾孝宗,命運多舛,身世凄涼,童年備受苦楚,至親之人相繼離世,看官有話要說,奈何喪母之幼童千千萬萬,為何獨垂青此子?
湛不以為然,孝宗幼時,其母懾與貴妃權勢,負重藏匿生養幼子,荒涼西內,吾孝宗煢煢獨立,形影相吊,與世隔絕,少與母朝夕相處,與父隔絕,心優性命,惶惶不可終日。六歲稚子,胎發未落,聽者傷心,聞著落淚矣。
看官又說,此只身世凄苦,然終至帝王,莫可究也。
非也,非也,觀其前半生,僅只堅寞幼童,泯然眾人,然審視終生,湛心悅拜服!
吾孝宗立儲后,刻苦修習,弱齡出閣講學,眾臣歡沁,國之賢君將至。
時值成華年間,憲宗寵信佞臣宦官,朝綱敗壞,國庫空虛,民怨沸騰,吾孝宗乃大明之希望所在。
及至孝宗登基,改號弘治,任賢用能,恭謹克制,勤政愛民,群臣建議,廢除萬氏貴妃封號,孝宗感至先皇心緒,不允,待余擾亂綱紀,朝中宦佞,均寬厚仁慈,從未傷命。待外臣若此,對內終其帝王一生,僅一妻,吾中華史上帝王之異數也。
然情深不壽,慧極必傷,吾孝宗十八登基,三十六崩逝,再創弘治中興,奈何蒼天無眼,吾一代賢德帝王竟至英年早逝,嗚呼哀哉!
閱罷掩卷,湛魂魄震蕩,涕泗橫流,巔峰紫禁,巍峨宮室,幾多千古帝王,幼時凄慘,及至登位,心性變化多端,或多疑,或冷酷,或殘暴,或風流,或奢靡,類吾孝宗者,仁慈具魄兼且忠貞,泱泱華夏僅一人也!
青史落筆無改,時間長河依舊,然湛甚不甘,心有千言,痛惜吾孝宗萬分,奈何斯人已逝,獨留湛晚對長亭,唏噓心傷,徑自扼腕。
突福至心靈,吾何不親自動筆書寫孝宗,此間風流隨吾,結局亦隨吾,隨心潮澎湃,閱諸多史料,終開啟此卷,不求名利,只慰吾痛惜之心!
看官,首次動筆,必文筆生澀,情節混亂,然全卷皆吾之心血,萬望海涵,如有看官悅之,痛之,吾心甚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