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士的話:航海家資料庫今天開張啦~~~~學習時間到~~~~~
~~~~~~~~~~~~~~~~~~~~~~~~~~~~~~~~~
小說中有很多關於船隻和火炮的描寫,說實話,這一塊至少我自己覺得很難寫,一方面想寫得專業一些,另一方面自己的知識水平真的是到不了那麼高的高度。我找了好些資料,也有不少好友給了一些東西,對於書上的東西搬上來很麻煩,所以留在以後時間比較充裕的時間再來提供給大家,現在貼一些可以直接CV的東西。
首先是火炮:
蛇怪(basilisk)、蛇(serpent)、寵臣(minion)、知更鳥(robinet)、隼(falcon)、私生子(bastard)、女妖(siren)、基地(base)、拋石袋(sling);文藝復興時期花樣繁多、借用典故的火炮名稱頑強抗拒統一的規格,甚至統一的意義--當時的人總是與這些不斷增生又毫無使用價值的各式口徑保持距離,因爲他們只會增加後勤的複雜程度,妨礙作戰的效率。即使在加農(cannon)逐漸在名稱類別和彈重上標準化之後,不同國家的火炮分類還不是很一致(比如說西班牙和英國),計量單位也隨著不同的度量衡而有所差異(比如說威尼斯和米蘭之間不同的「磅」和「呎」)。不過在16世紀的後半葉,至少在理論上歐洲的軍械庫採用了類似標準的東西。下面的表格大約標示了這種共識;它主要根據當時的手稿(注意,加農和寇飛寧(culverin)的分別在於炮身長與口徑的比率;寇飛寧可以有與加農幾乎相同的彈重。
炮的內容其實有很多,但是多以表格的形式存在,這裡不可以貼圖,所以就先不帖了,底下的是一篇很好的介紹船隻的資料:
雙桅帆船:15世紀早期
帆船發展最密集的時期伴隨著的是在14世紀中期,垂直懸掛的方帆在地中海的重現。在地中海被三角形的、前後懸掛的(fore-and-aft)(縱形的longitudinal)拉丁式帆裝(la****sail)取代千年之久後,方帆再度復活,並且在北歐的船隻諸如蔻格(cog)帆船上運作良好;而它們與十字軍在地中海的連袂出現帶給了當地建造同型船隻的動力。
北歐與地中海船隻的主要不同在於船殼建造的方式。北方的船隻屬於克林克型(clinker-built),船殼的外側表層重疊鋪上,產生了鋸齒狀的外表;而地中海的船隻屬於卡拉弗型(carvel-built),船殼是整齊平坦的鋪上。在15世紀,當船隻的尺寸逐漸加大時,卡拉弗型的船殼被發現並不適用,因爲其不夠緊緻——英國最大的卡拉弗型船隻大神號(GraceDieu,1418)是個敗筆,暗示著卡拉弗型船殼建造法的終結。
直到15世紀,橫帆船主要裝置一支桅與一片帆,就與北歐的船隻一般。它們建有船樓(castle),那是聳立於船艏(艏樓forecastle)與船艉(艉樓aftcastle)的上部建築,並且有如其名稱所暗示的,在海戰中用作攻擊/防禦的地點。它們同時在甲板上提供了更多的空間,並且開始了屬於軍官專用的船艉艙間的變異性發展。
巨大的主帆搭在水平衡椼(yard)上,可以升降,以及藉由銜接衡椼末端百摺環(parrels)的纖索(braces),繞著桅桿旋轉。雖然方帆在風前行駛時能提供優良的推進力,在對頭風時卻很笨拙且缺乏效率。
在帆的操作上,帆後緣(leech)即帆邊的帆腳索(bowlines)是連接到從船艏樓伸出的船艏斜桅上。
桅桿頂端的桅頂(top)或者鴉巢(crow‘snest)曾是地中海船隻的古老特徵,但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它們會大跨步發展成瞭望的地點,以及弓箭手和神射手的作戰平臺。
早在14世紀晚期就有在艉樓上豎立一枝額外桅桿的例子,但在15世紀以前這種裝置並不普遍。第二枝桅桿裝的是拉丁式帆,稱做後桅(mizzen),這個辭直接借用自地中海的傳統船隻。新設的帆裝有助於掌舵,並且,至少多少在面對頭風時容易應對了點。到了此時,船隻的外表已與克瑞克(carrack)帆船相類。
另一項追加在地中海船隻上的是附於船艉柱的舵裝置(自13世紀初以來北歐即已採用的型式)。在此之前,船旁懸掛的是分開的、像槳一般的舵——而此時舵是連接在舵軸(rudderpost)上並由一支槓桿控制——當船隻的尺寸加大時,舵手必須在甲板下聽著大呼小叫的指揮來操舵。無論如何,駕駛一艘帆船繼續有如交響樂一般,舵手與操帆船員合奏的現實將持續到(並且持續下去)最後一艘帆船上。
早在14世紀晚期就有在艉樓上豎立一枝額外桅桿的例子,但在15世紀以前這種裝置並不普遍。第二枝桅桿裝的是拉丁式帆,稱做後桅(mizzen),這個辭直接借用自地中海的傳統船隻。新設的帆裝有助於掌舵,並且,至少多少在面對頭風時容易應對了點。到了此時,船隻的外表已與克瑞克(carrack)帆船相類。
另一項追加在地中海船隻上的是附於船艉柱的舵裝置(自13世紀初以來北歐即已採用的型式)。在此之前,船旁懸掛的是分開的、像槳一般的舵——而此時舵是連接在舵軸(rudderpost)上並由一支槓桿控制——當船隻的尺寸加大時,舵手必須在甲板下聽著大呼小叫的指揮來操舵。無論如何,駕駛一艘帆船繼續有如交響樂一般,舵手與操帆船員合奏的現實將持續到(並且持續下去)最後一艘帆船上。
克瑞克(carrack)帆船,15世紀中期
克瑞克帆船這種船隻類型是我們考察過去全裝(full-rigged)帆船的真正起點。不僅僅是因爲其首度將船樓結構(castle)融入船殼(hull)中,還因爲它已經具備了基本的帆裝元素,將隨著接下來的幾個世紀逐漸擴展。
克瑞克帆船所屬的特點在於其圓弧形的船艉,船殼版從船身邊緣向船艉柱彎成弧形;艏樓(forecastle)直接位在船艏上,而船艏斜桅則從那頂上伸出——這種裝設方式自從「城垛」(battlement)第一次裝設在帆艦上就沒有改變過——而艉樓則形成船殼整體的一部分。
克瑞克帆船(葡萄牙人稱做「棹」nao,即「船」之意)是地理大發現時代毫無疑義的大容積巨獸;打個比方,麥哲倫在1519年的環球旅程中用的全是克瑞克帆船組成的艦隊。此種大型船隻提供了船員與補給——當然還包括帶回家的貨物——的巨大空間。
另一種在地理大發現時廣泛使用的船隻是拉丁帆裝的卡拉弗(caravel)帆船,或者又稱爲拉丁卡拉弗(caravelalatina);而其中許多改裝爲橫帆船,即橫卡拉弗(caravelaredondas),以利用順風——好比說哥倫布1492年的航行就是靠橫帆裝的卡拉弗帆船完成的。卡拉弗帆船狹窄的船身與較好的身型使他們成爲這種長程航行的理想船隻,其既有的設計便優於搖搖晃晃的龐然大物克瑞克帆船,儘管其特徵也意味著較小的酬載量。
帆裝經歷了一段廣泛的擴張:主帆的尺寸不斷加大,而除了在帆腳(foot。譯註:指帆的整個下緣)角落的帆腳角索(crew)外,通常還在帆腳中央接上帆腳索(sheet)。此外,一或兩片可拆卸的的輔助帆(bonnet)常常也搭在主帆下端,當風速太高時可以移除
第三支桅桿前桅(foremast)與前帆(foresail)的發展首先是爲了作爲操舵的輔助,甚於其本身作爲一個推進的單元。稍後帆桅的尺寸都逐漸成長,並且變得像主桅一樣成爲全裝帆具的一部分。額外的斜扛帆(spritsail)在船艏斜桅下的橫椼上曲張著。這張帆在德系語言中稱做「盲」(blinda),反映的是其有效妨礙前方視線的事實。
在15世紀稍後,主帆上方的上帆(topsail)逐漸發展出來;最早是帆頂上方旗竿上的一小段橫椼與帆面,接著就發展成加裝在主桅上的,具備自身桅桿與全尺寸帆面的帆裝。不久之後,前桅也也加裝了自己的頂帆。
在克瑞克帆船盛行的末期,第三張頂帆(topgallantsail)在一些船上出現了,安裝於上帆上的頂帆桅。
新加裝的第四根順風桅(bonaventure)豎立在一些大船上的後桅之後,安裝一面拉丁帆,稱做順風帆。之後拉丁帆裝的上帆甚至頂帆都加裝在後桅上,雖然它們的實用性令人質疑,而且必然極少使用。
另一項加裝在地中海船隻上的是繩梯橫索(ratlines),是像「階梯」一樣水平接在桅桿兩邊支撐的側支索(Shrouds)上。雖然繩梯橫索出現在北歐船隻上已超過兩個世紀,到此時它才取代了地中海船隻所用的繩梯。
在帆裝發展出越來越多的桅帆時,克瑞克帆船的噸位也隨之增加。16世紀的大型戰艦,諸如葡萄牙的「西奈山的聖卡塔琳娜(SantaCatarinadoMonteSinai)號」,以及與亨利八世(皇家海軍的建立者)王號同名的GraceaDieu(1514)號——更常被稱做大亨利號——和瑪莉.蘿絲(MaryRose)號(1510,1036重修),都是這樣的例子,近乎奢侈的竭盡新技術的可能。後兩者安裝在數層甲板上的銅炮以及平聳的船艉是未來安置炮位的加里翁(galleon)帆船的原型,不計較它們高聳的船樓的話。
鑄鐵做爲重炮材料的引進(同時也取代了鍛鐵炮),以及固定位置後膛裝填炮(breech-loaded)爲安置在卡式炮車(wheeledtruck)上的前膛裝炮所取代,在16世紀帶來了對火炮特性更佳的可預測性。自16世紀初開始絞門啓閉炮位(hingedgunport)的使用,容許了將火炮安裝在與吃水線很接近的低層甲板的配置,因此增加了船上搭載的火炮數。這項發明使得重炮戰艦的概念成爲事實。
然而,克瑞克帆船的巨大上層建築影響到了其帆具的應用與航行特性:高聳的船樓使得船隻頭重腳輕,在強風吹襲下易於傾覆——的確發生在1545年的瑪莉.蘿絲號上,當時超載——使得真正使用的帆面面積受到限制。大型的上層建築也在船隻航行時造成風阻,並且減少了風對下方帆面(course),也就是前桅帆與主桅帆的推進力。
無論如何,哥倫布的迷你旗艦聖瑪莉亞(SantaMaria)號無疑的仍然是世界上最有名的克瑞克帆船。
加里翁(galleon)帆船,16世紀中期
克瑞克(carrack)帆船效率欠佳的船殼形式,是16世紀末加里翁型帆船取得造船業中主要角色的原因之一。新的船殼形式提供了巨大的船長—龍骨長—船寬比(4:3:1,相較於克瑞克帆船的3:2:1),改善了船殼周遭的水的流動,降低了阻力並賦予船隻更佳的機動力和海上的適航性??巳鹂朔膱A形船尾也改變成了較狹窄的、平坦的形式,更好的承擔著艉樓的重量。
後期克瑞克帆船上體積龐大的艏艉樓妨礙了它們的航行性能。最早的加里翁帆船也有這樣的障礙,雖然將艏樓從船艏稍向後移,以及從其前方伸出船艏斜桅,減少了風吹向艏樓、且造成船隻意外轉向的機會。這使得加里翁帆船能更貼近風向行駛。
另一項新的裝置「船頭」(head)從艏樓前方向前搭建(並且位於船艏上方),在船艏斜桅之下以漸細的形式向前延伸,尖端有個裝飾的船首像。這地方是充作船員的廁所,而即使是在今天的航海術語中「船頭」一辭指的仍然是廁所…
1575年「復仇號」(Revenge)改良型加里翁帆船的引入將帆艦的機動力推向一個新的水平。英式的加里翁帆船有著較小的尺寸、較低的上層建築(老式船艦上高聳的船樓被拆掉了,也就是「被削平了」,因此稱作「削平式」)、較長較纖細的船殼和改進過的帆裝,以及改良後的長射程火炮(西班牙人依賴的仍然是接近敵人登艦肉搏——繼承自羅馬海軍的戰術——需要的是船上搭載的巨大人力,也因此用的是巨大但不靈活的船隻和老式的大型船樓,藉此向敵船甲板投射火力),在帆具和火炮上壓倒其笨拙的對手,使他們沒辦法登艦肉搏。1588年便是由於英國人能善用其船艦優勢,因而擊退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
爲了加裝更重的火炮,以及增加船隻額外的載貨量,催生了在水線附近較寬、但越向上越往內縮的船殼形式;由此加裝在兩邊的火炮能儘量靠近船中心線,增加了船隻的穩定性(向上內縮的形式也增加了一項優點,使得鄰近的敵船登艦肉搏更加困難)。特別的是荷蘭人建造的底部非常平坦的船隻,爲了是讓它們能適應較淺的荷蘭海域。
特別是在大型的加里翁帆船上,引進了露天的船艉便道(gallery)圍起整個船尾,有時甚至延伸到主桅的索環(chain)上(側支索Shroud藉以系在船殼邊)。稍後船艉便道至少是被部分的覆蓋住,這種發展是從荷蘭船隻上開始的。當其被覆蓋住時可當作官員的廁所,之後更成爲官艙的一部分。船艉便道將會是長久以來帆船船艉最突出的部分,直到19世紀。
引入用於操作長桿舵葉的垂直槓桿和爲舵手看帆開的天窗對船隻的操作幫助很大。漸漸的,這支槓桿將延伸至甲板,並在18世紀被舵輪所取代,提供更好的運動性能並沿用至今。
在這個時期的帆具發展方面,一個首先爲英國海軍所採用重要的改變是,將鼓滿的大帆修剪成較平坦的形式,加強航行能力並使船隻更好的駛進風中。輔助帆的使用擴展到前桅帆和(下)後桅帆之下。
在1570年左右荷蘭人引進了第一具可以降下的上桅(topmast);它可以沿著下方桅桿滑下,在甲板上緊靠著後者。這項發明快速的傳到其他國家,而最後上桅的尺寸逐漸放大,下方的帆面則跟著降低減小。
在1620年左右,在後桅的拉丁帆上引進了方型的後桅上帆,取代了不實用的拉丁帆。這使得這類船隻被稱作護衛艦(frigate)(別把它和有一層全裝炮甲板的同名戰艦搞混了)。
同時大船上仍然高聳的艉樓使得船艏需要更多的帆具。船艏斜桅上的旗竿發展出新的方帆,艏桅上帆(sprit-topsail)。雖然在使用上很不方便,它仍然使用到艏三角帆(jib)登場爲止。船艏斜桅的上方也引進了桅頂平臺(top)——當時顯然所有的桅桿都已在頂端安裝了平臺,緊繫在桅身上。
就像那些富麗堂皇的克瑞克帆船一樣,加里翁帆船也接受了名貴帆船的角色。法國的聖路易(SaintLouis)號(1626年建於荷蘭,作爲新擴張的法國海軍的範本)和瑞典的瓦莎(Vasan)號(1627)都是在荷蘭海軍工程技術的幫助下建造完成的(俄羅斯、日爾曼和丹麥也套用了荷蘭經驗);而英國的皇家親王(PrinceRoyal)號是由造船業大師菲尼斯.庇特(PhineasPett)在1610年建造的。所有三艘船都搭載了大量的火炮,以及豐富的裝飾與雕刻。瓦莎號的負滅或許便是肇因於重炮的份量:這艘頭重腳輕的船在它1628年的處女航出發沒多久就沉了,不過在333年後重新爲人所發現,保存的狀況較佳,被重建成雅緻的博物館放著展覽。
接下來幾個世紀中橫帆船的形式與外觀多多少少直接源自於加里翁帆船——在一般配置、結構與帆具上它們當然會經過改良,但船樓的形式、前伸的船頭、桅的配置與功能則延續到了最後一艘全裝帆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