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他的三口之家,每逢年節(jié),家中的數(shù)幅對聯(lián)都是李三親自提筆,俞紅更是時常夸贊自己是大才人。
后來,街坊鄰居們都排著隊來讓李三寫對聯(lián),李三對此也不排斥,只要看到街坊鄰居們的笑容,他便心滿意足。
對于洛水市縣,李三有別樣的感情。
久而久之,李先生的大名便傳了出去,人人都夸李三是大才人。
再過不久,尋找李三求學(xué)的學(xué)子也開始絡(luò)繹不絕,李三家中那是門庭若市,久而久之,李三也教出了一堆狀元之才,成為了國家之棟梁。
在李三死后,他的很多經(jīng)傳都一直在流傳,被文人墨客奉為經(jīng)典,最重要的是他的精神,對后世都造成了不小的影響。
眼中回憶之色漸漸退去,李三回神,看向了跟在屁股后面的圖圖,“圖圖,你喜歡這幅門對嗎?”
看到李三問話,圖圖歪著腦袋,像是在思考。
可是思考了良久,他也看不出來這門對寫的什么意思。
李三教圖圖讀書識字,到現(xiàn)在為止圖圖已經(jīng)認(rèn)識了很多漢字,但看得懂不代表理解的懂,對于這幅門對的意思顯然圖圖不是很明白。
看著圖圖的表情,李三頓時莞爾,“小家伙,你不明白沒關(guān)系,以后會明白的。”
說罷,李三牽著圖圖的手離開了廟宇,進入了河神府邸。
他準(zhǔn)備自己親筆寫幅門對,貼在自己居住的日月殿門口,時隔千年之久沒有動筆寫過門對,李三一時手癢,想嘩啦嘩啦。
……
隔天。
河神廟總負(fù)責(zé)人金貴正在廣場上鍛煉身體,最近金貴起得都很早,因為馬上就是他兒子就要回來了,他準(zhǔn)備到時候陪兒子去登山。
每年他兒子回來,都會去云嶺山游玩,同樣金貴鍛煉身體也是為了延年益壽。
像他們這些中年男子,想要在老年病痛少點就得多鍛煉。
“嘿,這不是老張頭嗎,你怎么今天也起這么早?這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嗎?”金貴正在花園小路上跑步,看到廟會中的老張,立即招呼道。
他們這個年齡段的人大多數(shù)都睡眠淺,但是這老張是個異類。
他不但能吃能喝,而且睡覺如同年輕人一般,天天都睡懶覺,所以金貴看到老張便調(diào)侃了起來。
“嗨,我這不是睡不著了嗎?我就不能早起嗎?”老張看著金貴說道,“說實在的,早起挺不錯的,空氣還賊新鮮。”
接著,老張伸手比劃著,“你知道嗎?我昨天看了個節(jié)目,我才知道我這是惡習(xí),以后我都早早起床,來河神廟外鍛煉身體,我可想長命百歲呢,哈哈!”
說著,老張還拿出了手機,打開了昨天看過的節(jié)目給金貴示意。
金貴看了看手機中的節(jié)目,無非就是說如何合理安排生活節(jié)奏,加強鍛煉延年益壽之類的。
“老張,我記得這個頻道還播放過一期節(jié)目說多吃鴨梨能抗癌來著....”
一會后,金貴與老張一同進入了河神廟。
走進河神廟大門,金貴莫名地心中出現(xiàn)一種錯覺,他感覺好像有點不對勁,但又說不出來。
總之他感覺今天進入河神廟后跟往常不太一樣。
“吱呀。”金貴推開了河神殿的大門,進入了河神殿。
剛剛進入河神殿,金貴心中又浮現(xiàn)一股不知名的感覺,好像總感覺哪些不太對。
“咦?我昨天是不是吃壞肚子了?昨天喝的酒也不是假酒吧?”金貴嘀咕,他總感覺熟悉的廟宇好像與往常有所不同。
驀然間,金貴回首,看到了河神殿外的門對。
金貴看了看河神殿外的兩幅門對,“我說總感覺哪里不對勁,原來是這門對。”
“行一善福自相依,一念惡禍難自棄....!”金貴默默地念了下河神殿外的門對,眼睛一亮。
“好!這門對好!充分表達了勸人棄惡從善的意思,這可比之前的那個文縐縐的門對好多了!”
“快!我們?nèi)タ纯创箝T口。”金貴知道了不對勁的地方,立即向著河神廟大門口跑去。
很快,金貴便看到了河神廟外大門口的那扇嶄新的門對。
“行善積德,修心養(yǎng)性,多行善事必有福!”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多行不義必自斃!”
“不錯不錯!這樣的門對真是不錯...”金貴點點頭,看著大門口的這幅門對說道。
隨后金貴看向了老張,“老張啊,想不到你這么有心,給廟宇換了這么兩扇好門對....不錯不錯!”
廟會中有好幾個人,今天金貴一大早便看到了廟外的老張,自然想到了這是老張換的。
“啊?”老張一臉的問號,“你說啥?我啥時候換門對了?”
看到金貴的舉動,老張一臉的懵逼,他壓根就沒動過這門口的門對。
隨即,老張表示自己從來沒動過門對,自己也不知道這嶄新的門對是咋回事。
“嗯?”金貴一愣,然后嘀咕道:“不是你換的,難道是昨晚其他人來悄悄換的嗎?”
金貴立即想到了其余的廟會人員,他們有大門口的鑰匙,半夜里是可以進入河神廟的。
“打電話唄,看看昨晚誰來換門對了。”老張出聲道。
緊接著,金貴撥通了其余人員的電話后,得知沒人動過門口的門對。
“咦,這就奇了怪了。”金貴疑惑道,“是不是昨天哪個香客悄悄換掉的?”
“不知道,每天都有那么多人,誰盯得清楚?”老張搖頭道。
就在二人聊天時,遠處一位老者走來,金貴看到來人立即出聲道,“霍老哥,這一大早的你就來了,是來替你孫子向河神爺祈福來了嗎?”
霍志,洛水市霍家村人。
在建國時那時候還未開發(fā)濱河路,霍家村就是現(xiàn)在濱河路上的一個小村子。
他三歲的時候,大夏國剛剛建國,如今已經(jīng)七十五歲了。
早年霍志娶了隔壁村的張氏為妻,當(dāng)時他們結(jié)婚雖然沒有談戀愛的說法,但后來日子過得也頗為幸福。
結(jié)婚數(shù)年后,有了兩個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