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之內。
烏泱泱一片人頭下拜行禮,山呼萬歲。
不是這個侯爺、就是那個爵爺。
行禮完畢,劉協吩咐老宦官忠漢賜座。
待眾侯、爵爺落座后,劉協巡視過去,發現一個臉熟的人都沒有。
不過想來這也正常。
王公侯爵,本質上就是王朝體系下依附生存的權貴。
他們占據了大批資源,卻不事生產、不問國事。
不客氣的說一句,都是王朝的寄生蟲罷了。
對于這樣的人,穿越過來抱著復興大漢之念的劉協,自然沒什么接觸的興趣。
不過話說回來,這種情況,自然也是歷代為天子者有意為之的結果。
畢竟相比較于花些錢糧賦稅養一群酒囊飯袋。
總好過這些有著尊貴血脈、顯赫家世的侯二代、爵二代整日去關心龍椅上的天子做的如何吧。
真要是那樣的話,恐怕天子才會寢食難安。
“諸位求見于朕,所為何事?”
既然沒見過,也不熟。
шшш? ttκǎ n? co
劉協索性也懶得兜圈子說些場面話了,徑直出聲詢問。
天子此言一出。
錦凳上安坐的各大侯爵互相看了看。
最終有二人起身、拱手,再度向劉協見禮。
一個是奮武侯劉威。
一個是益壽侯余盛。
其中劉威看起來年歲更長,頭發花白相間,臉上皺紋溝壑縱橫,唯有一雙眼眸清亮如星,顧盼間有著久居上位者的氣魄,不容小覷。
余盛則正值壯年,身高約在一米八左右,體格健碩。
即使身穿寬松的華貴公袍,也隱約可見健壯的身板。
面對天子,劉威拱手道:“陛下,臣聽聞如今長安城外大軍橫陳,各大城門均有精銳騎兵看守,出入皆需查驗身份,若是平民,則進出無礙,若有爵位在身,則無陛下旨意,不得離開長安城半步……臣斗膽請問陛下,此為何意?”
來者不善啊。
上來就是直攻要害。
聽聞劉威此言。
劉協微微瞇起了雙眼,淡淡道:“如今天下紛爭,世道太亂,朕擔心諸位公卿王爵若是出城,恐遭賊人欺凌,讓汝等留在長安城內,自然也是為了你們好。”
“喔……那臣先謝過陛下美意了,只是另有一事,臣有所不解,長安城外世道亂不亂,臣不敢妄言,但那長安城外,尚有臣家中田地七千傾,如今市井卻有傳言說陛下欲將長安城外田地盡數收歸國庫,還說什么要發給長安城內的百姓……”
頓了頓,劉威上前一步,聲調轉高:“如此大逆不道之言,臣實在不知道是哪個膽大包天之人所傳,須知國家律法、祖宗法度,皆循規而制,如今妄改,陛下難道不擔心朝政動蕩嗎!”
“因此,臣斗膽提議,陛下應當下旨徹查此事,揪出幕后元兇,上以告慰列代先帝在天有靈,下以安群臣之心啊。”
劉威話音未落。
身旁的余盛同樣踏步上前,振聲道:“請陛下下旨!”
兩人一唱一和。
身后錦凳上坐著的數十位侯爺爵爺雖不言語,但目光卻也是全都集中在了劉協身上,看天子作何應對。
呵。
這么快就圖窮匕見了么?
劉協冷冷一笑。
劉威和余盛話里話外的意思他當然懂。
無非是給他個臺階,讓他知難而退,交出所謂的“幕后元兇”。
如此天子顏面得以保存。
而他們的訴求也得到了滿足。
但是劉協當然不會讓他們如愿。
若是被這些人逼問幾句就要退縮的話。
劉協壓根就不會有召集三軍的命令了。
關于此事的風險。
劉協思前想后已做過多次推演。
因此此時他只是微微沉吟,便開口笑道:“幕后元兇?朕不知道你們在說什么,朕倒是有一句話,想說與諸位聽,不知諸位可有耐心聽朕一言?”
天子裝糊涂的態度。
讓劉威微微皺了皺眉。
但還是恭敬拱手,沉聲道:“陛下請講!”
“臣洗耳恭聽!”
余盛同樣拱手。
從龍椅上起身。
劉協抖了抖袍袖,悠然道:“朕數年前,曾聽過一世外高人說過一句話,朕深以為然,時時想起,那高人曾言:良田萬頃,日食一升;廣廈千間,夜眠八尺,諸位以為此言可有道理?”
不等眾侯爵有所回答。
劉協繼續說道:“如今世道不靖,縱有良田萬頃,想要守住,恐怕也沒那么簡單咯,倒是這長安城中,朕記得你們還都有良田、美宅無數吧,朕記得數月前兵部徐尚書曾率兵查抄貪腐官員宅邸,入宮奏報時,朕大為驚訝,不知與那些被查抄官員的宅邸相比又如何呢,或許朕何日有空,還要親自去看一看呢。”
劉協此言一出。
大殿內陷入了短暫的沉寂。
能在此時選擇入宮面圣與天子對峙,多少還是需要些許勇氣的。
因此這些侯爵自然也不是單純的酒囊飯袋。
劉協話語中的暗示可謂是相當明顯了,甚至可以說不是暗示,而是明示了。
一句話:你們有的太多,朕現在讓你們吐出來一部分,你們愿不愿意!
如果不愿意。
別忘了你們在長安城中可還有良田千傾、美宅無數呢。
你們就不怕朕徹底翻臉,把這些也都一并給你們奪走了嗎?
“陛下,請聽老臣一言……”
沉默許久后。
劉威再度拱手。
原本自稱“臣”,也換成了“老臣”。
不知道經歷了怎樣的心理變化。
見天子不置可否。
劉威說道:“臣等世代為大漢盡忠,如今并無過錯,陛下一句良田萬頃,日食僅需一升,就要奪走臣等數代經營家業的大半,老臣敢問陛下,此舉可能服眾嗎?老臣請陛下三思啊。”
“陛下……”
劉威說完。
余盛同樣上前,拱手道:“陛下若聽信讒言,欲將長安城外良田盡數分于城中百姓,且不論此舉是否合乎祖宗法度,單就一點,長安城外之田,本由臣等操持打理,無論是選種、種植、亦或是引水修渠、治蟲治害,皆需仰仗人手,且靡費甚多。”
“若是將田地盡數分給那些只知埋頭種地,不識農務精要的城中百姓,陛下難道真的不擔心良田盡廢,長安無糧可用嗎?”
劉威一個。
余盛一個。
兩人從兩個角度來對劉協進行規勸。
可謂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鼻涕眼淚一大把,都快說出一朵花來了。
但是這給劉協的印象卻是……就這?
原本預想中激烈的反抗行動并未出現。
城外陳列的三軍頗有種高炮打蚊子、殺雞用牛刀的浪費。
經歷了光武中興后繁殖至今的大漢侯、爵,看起來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啊。
心中冷笑過后,劉協敷衍的擺了擺手,“朕知道了,朕會考慮的。”